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彙編15篇)

本文已影響 3.27W人 

作爲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彙編15篇)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明、鮮、塵、尖、滅、力、男、休、手、林、森、從、衆”十三個生字,會寫“力、手、水”三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漢字的構字規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方式地讀,在讀的過程中發現會意字的構成規律,知道它們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漢字組成的,而它的意思就是這幾個漢字意思的組合,如很小的泥土就是灰塵的塵等。

2.小組合作學習,集體讀生字、詞語。

3.課文解讀和情境營造相結合,課文情境和生活情境相結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祖先造字的智慧,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讀準生字字音,認清字形。

2.瞭解會意字的構字規律。

教學難點:

讓學生感悟漢字的構字規律,培養主動學習漢字的濃厚興趣。

三、教學策略

在教學設計中,藉助教材這一載體,精心設計多種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朗讀中自主識字,在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在實際教學中,通過看圖、遊戲等一系列識字活動,讓學生在寬鬆、自然的狀態下進入情境,進入課文,去發現構字規律,掌握漢字結構,從而感悟漢字文化,積累語言文字。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不僅瞭解了許多漢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漢字組成的,而且知道它的意思就是這幾個漢字意思的組合。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同學們在漢字王國裏已經認識了許多漢字,現在老師請出兩個老朋友,看看同學們還記不記得?出示“日、月”。

2.你們知道,“日”和“月”能夠組成什麼字?(明)

3.出示“日”和“月”的圖,同學們看“日”和“月”都給大地帶來光明,所以組合起來就是明亮的明。(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以生動形象的圖片作爲引導,使小學生聯想到生活的體驗,能激發小學生學習的 興趣,把“日”和“月”稱之爲兩個老朋友,充滿了人文色彩。

(二)教授新課

1.初讀課文,學習認讀字。

(1)中國的漢字真有趣,許多由兩個或以上的漢字組成,而它們的意思就是這些漢字意思的組合,這樣的漢字就有個名字──會意字。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介紹這些有趣的會意字的,請你們自己先輕聲讀一讀課文吧。不會讀的字就藉助拼音拼一拼,爭取把課文讀準確。

(2)請你把課文後面的認讀字在課文中找到並用鉛筆圈出來,然後和小夥伴一起互相讀一讀。

(3)教師出示認讀字,學生讀正確。

2.學習“鮮”字。

(1)剛纔有兩個老朋友聽說“日”和“月”交了朋友,也趕來了,出示課件“魚”和“羊”的圖片,複習“魚”和“羊”字。

(2)我們看,當“魚”和“羊”合在一起時,也組成了一個新生字“鮮”。

(3)你們以前在什麼時候見過或者用過這個字呢?

【預設】媽媽買回家的菜很新鮮。

我非常愛吃海鮮。

媽媽今天做的湯味道非常鮮美。

(4)看來同學們的生活中經常接觸到這個字呀!我們都知道魚吃在嘴裏感覺到很美味,羊肉吃在嘴裏同樣感覺很美味,但是如果這兩種味道合在一起,那味道就是古人所想要表達的鮮美了。就像同學們說到,媽媽做的湯味道非常鮮。當然,如果我們吃的食物已經變質了味道就不會鮮美了,所以後來鮮也形容食物很新鮮的意思。

【設計意圖】由於“鮮”在生活中經常會見到、用到,所以學習這個字時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他們理解“鮮”的意思時就會比較順利而非生拉硬套。

3.學習“塵”和“尖”。

(1)剛纔我們看着圖片學習了“鮮”這個字,你們看課文下一行中出現了兩個長得很相似的字,出示“塵”和“尖”,我們怎麼來學習並且區分清楚它們呢?

(2)學生結合課文內容來理解,教師適時配圖輔助。

【預設】“塵”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的意思是非常小的土,我們生活中這樣非常非常小粒的`土就叫做塵土,所以是“小土塵”。

“尖”上面是“小”,下面是“大”,生活中上小下大的東西上面摸起來或者看起來都會感覺尖尖的,所以是“小大尖”。

(3)你們能夠既結合課文內容又聯繫生活實際來理解這兩個字真是會學習呀!而且通過你們的分析我們都能夠把這兩個字區分清楚了,收穫可真大。

4.學習小結。

(1)剛纔我們一起學習了“明、鮮、塵、尖”這四個生字,你們發現它們之間有什麼共同點嗎?

對了,它們都是把學過的兩個字合在一起成爲新字,而新字的意思和原來的組成部分都有關係。還記得它們叫什麼字嗎?(會意字)

(2)讓我們一起把第一小節來讀一讀吧:日月明,魚羊鮮,小土塵,小大尖。

【設計意圖】在處理課文中的生字時,既要把新知識單獨剝離出來,又要從整體的角度再結合起來,這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摸索規律,逐漸掌握學習方法,爲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爲學生小組學習及自學做好準備。結合圖片和學生的生活理解,將這一個小節的四個生字深深留在學生的腦海中,化難爲易,寓學於樂,增添學習拼音的情趣。

5.夥伴互學後面的課文。

(1)課文中像剛纔那樣有趣的會意字還有好幾個呢,請你和身邊的小夥伴一起邊讀課文邊自己來找到這些會意字,然後按照剛纔的學習方法,結合字和你生活中的經驗來學習吧。

(2)夥伴學習。

6.彙報學習成果。

教師展示出輔助圖片,幫助學生彙報對於新的會意字的理解。

預設:

(1)火苗上面有一個蓋子,火苗就滅了,所以是“一火滅”。

(2)在田地裏面幹活的人主要都是男人,所以是“田力男”。

(3)一個人靠在樹旁邊是在休息,所以是“人木休”。

(4)手搭在眼睛上面是在往遠處看,所以是“手目看”

(5)兩棵樹是“林”,樹再多一些就是“森”,它們都指樹多,但是知道了“森”表示的樹更多。

(6)兩個人一前一後跟着走就是“從”,很多人在一起表示的是“衆”。

7.在同學們的互相幫助下,我們把這篇課文中的會意字都學會了,你們真了不起。讓我們一起把課文完整地讀一讀吧。

【設計意圖】這部分的學習內容雖然相對有些多,但是由於它是前面學習內容的延續,學習方法的延續,所以難度並不是很大。再加上有教師的圖片進行輔助,學生們的自學和夥伴之間的互學效果能夠非常理想。

(三)課外拓展

1.出示詞語,指名帶讀。

2.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今天學習的有趣的會意字,誰在課外認識來教一教大家?

【設計意圖】學生的學習範圍是廣闊的,內容是豐富的,不是僅僅侷限於課堂有限的時間、有限的內容。學習要學的是方法,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才能夠成就學生終身學習的目標。因此如果有能力、有條件,課堂學習內容要與生活相關聯,要儘量向課外延伸拓展。

(四)學習寫字

1.這節課,我們學會了很多的會意字,你們的收穫非常大,老師相信你們在學習會寫字時能夠表現得同樣出色。

2.出示“力”,觀察書上田字格內的筆順,彙報給大家。(一筆橫折彎鉤,二筆撇)

3.教師範寫“力”,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示:橫折彎鉤中橫的部分要左低右高,向下寫彎鉤時要向左側稍稍斜一些,不能夠寫得太直。

4.學生在田字格里面仿寫“力”,教師展示糾正。學生觀察學習後再次練習一個“力”。

5.出示“手”和“水”,對比觀察,看看它們中間的筆畫有什麼不同。“手”中間是彎鉤,“水”中間是豎鉤。

6.教師範寫,學生仿寫並展示交流。

7.再次練習書寫。

(五)總結

今天的學習大家明白了什麼是會意字並且學會了很多有趣的會意字,收穫真多。其實我們的祖先在造字時不只是這一種方法,我們在前面的學習中還知道了象形字。以後我們還會了解更多,那時候你們會更加佩服咱們聰明的祖先們。希望你今天回家後能夠把學習的收穫告訴爸爸媽媽,讓他們和你們一起在生活中繼續尋找有趣的會意字。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能有感情地背誦古詩,並理解古詩的意思。

2、認識10個生字,學會5個生字。

(二)、能力目標:

1、能用生字口頭組詞。

2、能獨立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書寫5個生字。

重點、難點:

掌握5個生字的筆畫特點,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電腦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背誦古詩:

小朋友,你們都喜歡聽故事對嗎?我們就先來聽一個小故事。(課件出示古詩插圖,播放古詩譯文。)

聽了這個小故事你想到什麼?(學生自由發言,引出《鋤禾》這首古詩)

二、指名讀古詩。學生評價。

三、自己練習讀,自學不認識的字娃娃。

四、彙報自己識字情況

五、指導朗讀,練習背誦,集體背誦。

六、鞏固識字:

學習這首古詩時,我們還與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們來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讓我們開動智慧小火車,

師:火車,火車,開起來。

學生開火車讀生字。遇到不認識的生字由“檢修員”來幫助讀字。

2、我們的.火車開到了蘋果園。看,樹上結着又大又紅的蘋果,你們想幹什麼?要摘蘋果吃有個要求,仔細聽:摘下來的蘋果上的字能和哪個盤子上的字組成詞

就放進哪個盤子裏,聽明白了嗎?誰想來幫大家摘蘋果?(指名摘蘋果)蘋果都摘完了

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勞動成果,蘋果是誰摘的,就來帶大家讀一讀詞。(這裏增加識字量,讓學生說說“飯、求、吃、通、識”這五個字自己是怎樣認識的)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上、下”,能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看圖理解字義。

能力培養

能照田字格里的範字正確地書寫本課生字。

情感目標

鼓勵並培養學生勤動腦筋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上、下”。

教學難點:

能照田字格里的.範字正確書寫本課生字。

教具準備:

電教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

我們先做一個給漢字找對子的遊戲好不好?

我說“上”你們說“下”,我說“大”你們說“小”,好,開始

(多-少、左-右、前-後、高-矮、胖-瘦……)

二、新課

(一)引出生字

1.書上有一首對子歌,自己讀一讀。不認識的字對照拼音多讀幾遍。

2.指名讀、教師範讀(在讀兒歌過程中讀準字音)

3.兒歌中的字你都認識了嗎?這有幾個字,誰願意帶着大家讀讀?(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領讀)

shàng xià dà xiǎo yě

上 下 大 小 也

(二)學習生字

1.預習要求。

(1) 讀字音

(2) 記字形

(3) 想字義(組詞)

(學生預習,教師巡視)

2.學習“上” 。

(1)師出生字卡片:你是怎樣記這個字的?

(2)說一說周圍什麼東西在什麼東西上面?

講:上下的位置是比較得出來的。

(3)指導書寫。

師板書: shàng

①觀察筆順

②書空練習

③看田字格範字寫好生字。

3.學習“下” 。

(1)師出示生字卡片:你是怎樣記這個字的?

(2)說一說周圍什麼東西在什麼東西下面?

(3)指導書寫。

師板書:xià

①觀察筆順

②書空練習

③看田字格範字寫好生字。

4.說明:“上”和“下”是一對意思相反的詞。

三、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知識?怎麼學的?指名說。

作業

1.讀書

2.寫生字一行

板書設計:

上對下

shàng xià

上 下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4

設計意圖

本文在全冊書的最後,本文意在表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動人的童話故事,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感受到識字的作用和樂趣。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按學生的需求興趣來安排教學。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自然的美好,認同小熊一家的環保行爲,讓教與學都形象化進行,把學生領進一個觸目可及的童話世界中,來豐富自己的心靈體驗。教學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學,讓他們體會互幫互助的快樂,並且多創造交流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1個偏旁“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懂得愛護樹木,保護環境是一種美德。

教學重點:

會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要愛護樹木、保護環境。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清淨、初步感知

1、(課件出示森林:紅紅的花,綠綠的草,高高的樹)看到這麼美麗的森林,有什麼想說的嗎?

2、這樣美麗的地方,小熊一家也邀請我們去做客,(板書:小熊)想和我們交朋友呢,你們願意嗎?

3、你們看小熊議價正在歡迎我們呢?(課件出示小熊的家)

4、那麼小熊一家爲什麼就住山洞裏呢?(板書:住山洞)我們可以從書上得到答案。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提出要求:

(1)自由讀,把課文讀通順,如果遇到不會讀的字該怎麼辦?

(2)給課文標出自然段

(3)圈出生字

2、小組合作學習。

3、檢查自學

挑選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她什麼地方讀得好,什麼地方需要進一步得改正的

4、這個童話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呢?

5、你覺得什麼地方你最難理解了啊?

三、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學生自由讀

zào造房子kǎn砍樹jié結mǎn滿shě捨不得一nián年一zhí直dòng動物一shù束束美lì麗

(1)指名讀,

(2)去掉拼音,再指名讀。

(3)讀單個生字,變序再讀

2、這些生字你能想辦法把它們記牢嗎?(小組裏說說你是怎麼記的?

3、交流,說說你是怎麼記的

4、對於這些生字你要提醒別人注意什麼呢?相機學習新偏旁“石”

四、教學寫字

1、自己觀察書上的字,確定筆畫的順序

2、交流指導:“年”重點指導第三、四筆。(豎要短並要稍向左斜)

3、“左”與“右”對比指導。(注意:橫長撇則短,橫短瞥則長。)

4、學生練習,師巡視指導,注意寫字的姿勢。

5、講評,繼續練習。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真不錯,那我們下節課再到小熊家做客,好不?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去看了一下小熊的家,這節課我們再去問問小熊,爲什麼它們不造一座新房子,不過五看時,,我們是不是帶點禮物呢?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好多的`水果當禮物,不過有個要求,你們得先把水果後面的字認識了才能拿走蘋果的哦。(課件出示水果圖,點擊圖片就出示本課生字)

二、理解課文

1、一路聞着花香,聽着鳥叫,我們出發吧(課件出示動畫:森林的美麗景色)瞧,小熊的一家正在門口迎接我們呢。

小熊一家住在山洞裏會是什麼感覺呢?

那熊爸爸想到了什麼呢?(去砍些樹造一間木頭房子住)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你能用最美的聲音讀讀這句話呢?

誰來當熊爸爸來說說這句話呢?(指明說、評議、齊說)(師引導他們讀的時候注意停頓和語氣:“我們去/砍些樹,造一間/木頭房子。”)

過渡:是啊,森林裏的樹又大又多,造間房子應該不是一件難事,那小熊一家能不能住進木頭房子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2、學習課文第7自然段

(1)指名讀。

(2)評議。

(3)再指名讀。

(4)齊讀(旨再引導學生感悟初“一年又一年”說明時間長,要讀得慢一些,“一直”說明他們不願意砍樹得決心,要讀得重一些。)

(5)過渡:那他們一家想造房子,爲什麼、卻一直沒有砍樹,寧願住在山洞裏呢?清你們自己讀一讀,並說給小組裏得同學聽一聽。

小組彙報交流,師板書:

春天-——樹上長滿綠葉

夏天——樹上開滿鮮花兒

秋天——樹上結滿了果子

冬天——樹上又許多得鳥兒

在交流的過程中指導朗讀(第一句讀得平緩,第二句得前半句要讀出欣喜得語氣感受森林的美,後半句語調應趨於平緩)

過渡:小熊一家寧願一直住在山洞裏,也不砍樹造房子。他們的這種做法,讓森林的動物們知道了,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場面——住在森林的動物們給小熊一家送花來了,表示他們對小熊一家的讚揚和感謝。

3、小熊一家不砍樹對大家有什麼好處呢?

(1)請你代表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說一句感激小熊一家的話

(2)採訪小熊一家說說爲什麼要這樣做

(3)指導朗讀:森林裏的動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給他們送來/一束束/美麗的鮮花。

(4)理解“一束束”並擴展練習。

讀句子,比較有什麼不同

森林裏的動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給他們送來一束束美麗的鮮花。

森林裏的動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給他們送來一束美麗的鮮花。

出示課後讀讀說說

(5)帶頭飾表演

三、小結

認識了小熊,你有什麼感受呢?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3、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4、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課時分配】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現在我們這兒正值什麼季節?(秋季)你能回憶起我們以前學過的關於秋的詩句嗎?(枯藤老樹昏鴉、霜葉紅於二月花……)在文人那裏,秋天是憂傷的、哀怨的、令人頓生惆悵。可在勞動者的`眼裏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是喜慶的日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何其芳的《秋天》。

二、範讀課文,注意下列問題

1、找出詩中共描寫了幾種景物?

2、思考這幾種景物組成了幾幅畫面?

3、通過畫面的描繪,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4、你喜歡這首詩嗎,爲什麼?

明確:

1、詩中寫了露珠、伐木聲、幽谷、鐮刀、揹簍、竹籬、瓜果、江面、冷霧、網、烏桕葉、槳、草野、蟋蟀、溪水、牛、牧羊女。

2、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3、抒發詩人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4、略。

三、品讀詩歌,體會詩歌意境

1、想像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並說說爲什麼喜歡這幅圖。

2、你最喜歡這首詩中的哪些詞語或句子,爲什麼?

答案參考: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飄”字貼切傳神。伐木聲與清晨、露珠等意象構成一幅清淨潤澤的有聲畫。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裏──“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裏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鬆弛、嫺靜的氛圍。

輕輕搖着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閒與自得的心情。

秋天遊戲在漁船上──“遊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並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遊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閒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裏──“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肥碩的瓜果”也見出豐收之景。最後一句總束,畫龍點睛。

爲什麼“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這個比喻用得好?

青鯿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閒的心情。

烘托出一派朦朧的詩意,又與季節吻合。

“歸泊”既寫景,又暗示時間,與上文“清晨”呼應。“遊戲”一詞虛實相生。

四、延伸拓展

我們學習了優美的詩歌,欣賞了美麗的畫面,下面就該我們描繪我們自己的秋天了。

以“秋天”爲題寫一段描景抒情的文字。(最好以詩的形式來寫)

五、作業

摘抄以秋爲的文字,並做點評。

【板書設計】

農家豐收圖(棲息)

秋天霜晨歸漁圖(遊戲)

少女思戀圖(夢寐)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學過的漢語拼音,並按字母分類的排列順序記憶。

2、看圖拼讀音節,能把圖上的動物恰當地和音節連起來。

3、能正確地拼讀音節詞。

4、看圖編故事。

5、鞏固已認的字。

6、正確地朗讀和背誦兒歌。

二、教學重、難點:

1、鞏固漢語拼音,按字母分類的排列順序記憶。

2、正確地拼讀音節。

3、鞏固認讀的字。

三、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複習鞏固複韻母並進行漢語拼音練習。

教學過程

一、描描讀讀

1、讓學生從小卡片中抽取出韻母卡片。

2、同桌互查。(我抽你讀)

3、分類擺放。(單韻母、複韻母、前鼻韻母、後鼻韻母)

4、在書上描一描。

5、按順序讀一讀。(會背的把它背下來)

二、我會連。

1、看圖,看看圖上畫了哪些動物。

2、拼讀音節。(注意整體認讀音節和ü上兩點省寫的韻母)

3、連一連。

4、同桌互查。

三、讀讀畫畫

1、拼讀音節。(注意把音節讀準確,讀懂詞的意思)

2、想一想自己要帶什麼?(如:吃的,用的等等)

3、畫一畫。(畫出自己需要帶的東西)

5、查一查。(查自己想要帶的東西帶全了沒有)

四、我會拼

1、指導看圖,弄懂圖意。

2、拼讀音節,加深對圖意的'理解。

3、編故事。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鞏固學過的字詞,朗讀背誦兒歌。

2、系統地複習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

二、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我會讀(認讀熟字組成的詞)

1、學生自己讀。

2、同桌互讀。

3、抽讀。

(個別讀、小組讀、橫向讀、順向讀、打亂順序讀)

二、讀讀背背

1、藉助拼音讀通兒歌。

2、看圖指出“紅色的蝴蝶”“黃色的小鳥”,體會秋天的美麗。

3、指導朗讀、背誦。(可採用引讀的方式進行)

4、看圖背誦兒歌。

三、我會讀。(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

1、複習聲母。

(1)認讀聲母卡片,說說你認爲哪些字母容易混,你是怎麼記的。(順便複習順口溜)

(2)同桌互相檢查擺得對不對。

(3)按字母表的順序讀一讀。

(4)同桌插花背字母。(一個讀b,一個讀p……)

4、複習韻母。

(1)分類練習。

(2)抽讀複韻母。

重點區別: ie—ei ui—iu (並說是怎麼記的)

(3)抽讀前鼻韻母。

重點區別: un ün(yun)

(4) 抽讀後鼻韻母。

重點區別:ing ong

(5)強化記憶。(讀、背)

5、複習整體認讀音節。

重點指導:(可以與複韻母進行比較,記住整體認讀音節的音和形)

四、複習鞏固

1、分塊(分類)讀一讀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2、請會背的同學試着背一背。

五、板書設計:

複習四

聲母表

韻母表

整體認讀音節表

教學後記:

複習四是漢語拼音教學中的最後一課,也是總複習課。在本課教學中,我首先把握教學的目標及其。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7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雲、公、車”3個字,認識1個筆畫撇折和兩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習朗讀問句。

3.瞭解動物尾巴的特點,激發喜愛動物的感情。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教學難點:讀好文中的問句。

學情分析:

一年級小朋友年齡小,在孩子的眼中,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本課採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的尾巴特點,而且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語言簡明易懂,琅琅上口,極富兒童情趣,能引起學生學習、朗讀的慾望,還能引起學生觀察其它動物尾巴的興趣。

課前準備:

動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談話引入,上節課我們給第一組的小動物們比了尾巴,誰來重複一下比賽內容,指名讀三個問句,評價

2.誰來公佈一下比賽結果,看圖用——的.尾巴——說話。

3.誰來把比賽內容和比賽結果連起來說給在坐的聽課老師聽一聽呢?

二:學習課文第3、4小節過渡:我們比出了第一小組,第二小組的小動物們都等急了,我們快給他們當裁判吧。

1看黑板動物圖,說說公雞、鴨子和孔雀的尾巴分別是怎樣的?

2師:他們是怎樣比的呢?學生自由讀3、4小節,讀好後用行動告訴老師你已經讀好了。(指兩名學生分別讀第3、4小節)

3師:聽了同學們的彙報,我知道了比賽的內容,它們(指着黑板)比賽的內容是“誰的尾巴彎?誰的尾巴扁?誰的尾巴最好看?誰來公佈第一個問題?” (公雞的尾巴彎)板書“彎”。第二個問題誰來公佈?(鴨子的尾巴扁。)板書“扁” 學習“扁”戶字頭用一次性茶杯演示。鴨子的嘴巴也是扁扁的。

4看孔雀圖,猜一猜孔雀比什麼會勝出?(比漂亮、比美麗、比好看。告訴學生漂亮、美麗、好看是近義詞,意思差不多)。結果是最好看,板書“最好看”認識“最”上下結構,日字頭。爲什麼說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五彩的大扇子。)

5師:比賽結果公佈好了,讓我們來讀一讀。

6讀第3小節讀問句時要讀出問的語氣,誰來試一試。指兩三名學生讀,

7讀第4小節回答的時候要理直氣壯。聲音響有力。誰來試。(指兩三名學生讀),

8兩組連起來讀,同桌互相幫助,你問我答,然後我問你答。注意讀準音,讀流利。讀好後,兩人坐端正,用行動告訴老師,你們合作好了。

9展示讀,哪對同學願意站起來 讀給大家聽?(讀好一對,評價一對,叫兩隊)再叫兩隊,評價哪一對小朋友讀得最好,好在哪裏?分組讀,分男女生讀

10師:兩場比賽結束了,我們給小動物頒獎,獎狀就是圖片,不過有一個條件,問到誰,誰就要大聲宣佈自己的成績。遊戲:6名學生上臺分別拿着小動物的圖片帶表小動物上臺領獎。臺下的小朋友問,臺上的小朋友,注意輪到誰回答,誰就要大聲宣佈。

三:給動物加上尾巴

1. 看到小動物們比尾巴,比得這麼熱鬧。其他的小動物也想來比一比賽一賽,瞧誰來了(實物投影出示牛、馬、魚圖片)

2. 觀察牛馬魚的尾巴,說說是怎樣的?(牛尾巴又細又長,馬的尾巴像長頭髮。魚的尾巴又寬又扁)。誰會提問。(誰的尾巴細又長?誰的尾巴寬又扁?誰的尾巴好像長頭髮?3. 同學們,這些動物的尾巴這麼千姿百態,誰知道它們有什麼作用呢?

3. (學生介紹自己的課外知識,老師加以補充,並引導學生多去看課外書,從書中得到一些知識)

4. 看來,小動物的尾巴作用真大呀!可這些小動物的尾巴不見了,它們非常着急(出示插圖)你們能給他們畫上尾巴嗎?選兩種動物畫一畫

5. 實物投影儀展示,師生共同評價。

四:指導寫字學習:

1師:同學們個個都是出色的裁判員,我們勝利地完成了任務,現在該乘車回家了,還記得這個字嗎?出示卡片“車”,指名認讀。

2.口頭組詞

3複習筆畫撇折。

4觀察投影儀上的筆畫,第一筆是什麼?撇折是第幾筆?共幾筆?寫得時候要注意什麼?

5學生跟着老師一起寫,教師範寫,學生書空。

6.學生在書上描紅,書寫。

7.展示,評議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8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生字只讀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的內容,知道與人和睦相處的重要性,並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強烈願望。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

(1)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有趣的圖。

出示圖:你們看圖上話了些什麼?

(2) 你最喜歡什麼?

板書:小 河 青 草

教學生字詞青草

a、指名讀

強調:青 後鼻音 ;草 平舌音。

b、齊讀

注:相機解釋“青”:綠色。

2、談話

圖上的小河與青草的確很可愛,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小河和青草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啊?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

小河與青草

小朋友想想,“與”是什麼意思啊?能不能換成其他什麼詞呢?

3.指名讀課題,多讀幾遍。(注意停頓)

二.初讀指導。

1.談話

小河與青草的故事可有趣啦!小朋友想不想自己來讀一讀啊?(想)

老師這有三顆紅色的五角星,漂亮嗎?(漂亮) 想不想得到?(想)

這可不容易啊!只有你把字音讀正確,句子讀通順,課文讀流利才能得到呢!咱們比一比,看誰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這三顆五角星!

A.a.聽清老師的要求,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用圓圈畫出來,在拼音的幫助下多讀幾遍,直到把字音讀準爲止。

b.出示生字詞:

青 草 對 抱 住 水 分

幹 枯 與 小 河 邊 感 謝

河 岸 緊 緊 流 得 更 歡 了

(1) 這些生字詞是我們讀書時候的攔路虎,要想得到第一顆星就要先把它們掃除。先請小朋友自己讀讀這些詞,你覺得難讀的可以看看拼音多讀幾遍。(巡視,輔導)

(2) 指名讀,相機正音。

(3) 我們看者拼音會讀了,那麼去掉拼音還會讀嗎?同桌之間先讀着試試看。

(4) 開火車讀。

小結:小朋友們可真不簡單啊,只用了一會兒功夫就順利地得到第一顆星了。(貼第一顆星)

B.現在我們小朋友再努力一下,去爭取第二顆五角星。

請小朋友再來讀讀課文,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你覺得哪句話難讀就在這句話前面標上三角,並把這句話多讀幾遍,直到讀通順了,再繼續往下讀。

出示:1、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要不,我早就變成渾濁的泥水了。

2、是你給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乾枯了。

(1) 剛纔老師在下面看小朋友讀的時候發現有兩句話大家比較

難讀,就是黑板上這兩句話。讀這兩句的時候要注意停頓

在哪兒停呢?先聽老師讀。

(2) 由讀。

(3) 指名讀。

(4) 齊讀。

(5) 第二句請小朋友

安老師讀第一句的方法自己先試試看,再點名讀,齊讀。

小結: 大家可真不簡單,這麼長的句子都讀通順了,你瞧,第二顆星也來表揚你們了。(貼第二顆星)

C、小河和青草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小朋友先看看圖,然後一

邊讀課文一邊想就能知道了。注意先看圖,然後邊讀邊想。

(1) 點名請一個小朋友讀第一自然段,奇特小朋友仔細聽,看他讀的好不好。

(2) 你決得他讀的怎麼樣?你也來試一試。

用同樣的步驟請學生讀2—5自然段,齊讀第6自然段,注意正音。

小結:小朋友們多了不起啊!通過自己的努力擁有了三顆漂亮的五角星,真是學習的小主人!(貼第三顆星)

三.總結延伸。

1.小朋友們,書讀到這兒,你知道了些什麼?又有那些新問題?

2.課後請小朋友們動腦精想一想這些問題該怎麼解決,如果還不能解決的我們下節課一起來邊讀邊討論。

四.指導寫字。

1.請學生先自己看書上“幹”,“分”,“對”的筆順。

2.出示:幹

3.齊書空說筆順。

4.教師範寫。

強調第二橫稍長。

用同樣的步驟叫生字:分,對。

分:上蓋下,上“八”下“刀”,捺起筆略高於撇。

對:左窄短右寬長,第二筆是點。

五.作業。

1.在書上描紅。

2.寫字本上“幹”,“分”,“對”各四遍。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9

教學要求:

1、複習鞏固本單元的生字。說說他們的筆畫和筆順,再按筆順描紅。

2、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認識6個詞語,練習把句子說完整。

3、照樣子寫字。

4、通過綜合性學習,幫助學生鞏固漢語拼音知識,在讀讀、寫寫、做做之間形成能力。

5、正確的讀背成語和古詩,增加語言積累。

6、觀察圖畫,根據要求穿悄悄話,提高聽話能力。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看清筆順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讀第一組的4個生字。

(2)出示卡片個別、集體認讀。

(3)學生同桌交流生字的筆畫和筆順。

(4)指名按順序說說每個生字的筆畫和筆順。

3、練習,學生按筆順描紅。

4、反饋

二、教學第二題:學用字詞句

1、審題(1)指名藉助拼音讀題目。

2、小朋友們,秋天到了,果園裏的水果豐收了,仔細看圖,圖中有哪些水果?

3、認讀生字詞。

4、指名說說蘋果的樣子。

5、指名將蘋果與拼音、詞語用直線連起來。

6、同法學習下面的詞語。

7、句子訓練

(1)你愛吃哪些水果,爲什麼?

(2)

自己試着用“我喜歡吃的水果有---------,有----------,有------------,還有-----------”這樣的句式說一說。

(3)指名說,提出說話的要求。

(4)與同桌交流自己喜歡吃的水果。

8、指名學生按提供的句式回答問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寫好鉛筆字

(一)審題

學生藉助拼音讀題目。

(二)指導

1、出示卡片認讀“蟲、貝、樂”三個字。

2、指名按筆順書空。

3、說說這三個字在寫時要注意什麼。

4、指導學生觀察“蟲”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師在黑板上範寫“蟲”。

6、學生練習。

7、同法學習練習書寫其餘的字。

二、教學第四題:做做讀讀

1、審題

(1)範讀。學生藉助拼音讀題。

(2)交流本題的要求。

2、指導

(1)指導學生找到“大象”應填到圖中的位置。

(2)讀圖左邊的漢語拼音,說說要填哪幾種動物的拼音卡片。

(3)填完時讀一讀。

3、綜合練習。

(1)各人取出自己做的動物拼音卡片來。

(2)以小組爲單位,互相抽讀。

一、教學第五題:讀讀背背

第一部分:一組成語

(1)審題

(2)指導

學生自讀詞語

看圖,找一找“紅日東昇秋高氣爽窗明几淨書聲琅琅”分別從圖中哪些地方看出。

教師描述這組詞語描繪的情景。

(3)練習

第二部分:古詩

(1)審題

(2)指導

指導看圖:圖上有什麼人,他在幹什麼?

天空中高高掛着的月亮是什麼樣的?像什麼?

教師範讀古詩,簡單介紹詩人李白。

學生藉助拼音自讀古詩。

指名試讀。

(3)練習朗讀,熟讀成誦。

第三課時

教學第六題:口語交際-------悄悄告訴你

一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準備若干句要傳的悄悄話的內容。

二、審題

揭示話題:口語交際----------悄悄告訴他

三、指導

1、指導觀察圖畫

圖上有些什麼人?他們在幹什麼?

2、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讀讀下面的一段話,弄清本次訓練要求。

3、指導練習。

(1)做示範

(2)練習傳話

4、小組內練習

反饋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語文園地二》包括四個部分:“識字加油站”用我們熟悉的課表,既複習了“一至五”幾個數字,又認識了“文、數、學、音、樂”等生字。“用拼音”是用手、小線繩、小棒擺各個聲母的形或通過“讀一讀,比一比”區別“z—zh”“c—ch”“s—sh”,或通過聲母“b—d”“p—q”“f—t”等,或是通過讀一讀,認識音節詞,以及輕聲。“字詞句運用”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拼音是識字的工具,只有會讀拼音,才能學會識字。“和大人一起讀”,再一次通過讀拼音,學會識字,進一步激發學生課外識字的興趣。

 【學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聲母卡片。(教師)

2.若干小棒,毛線繩。(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識字加油站、用拼音)

【學習目標】

1.通過趣味遊戲等形式複習23個聲母,使學生喜歡拼一拼的過程。

2.會用小棒、毛線、手勢等擺字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讀音節,區分形近、音近的聲母。

 【學習重點】

1.複習23個聲母,體會學拼音的樂趣。

2.讀音節,區分形近、音近的聲音。

【學前準備】

1.教學課件(教師)

2.若干小棒、毛線繩。(學生)

 【教學環節】

識字加油站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班一個星期要上哪些課程呀,請知道的同學說一說。

二、認識課程表,認識五個生字。

1.指名說班級開了哪些課程。

2.課件出示本班課程表,先認識“課程表”三個字。

3.老師舉例說星期一的課程,出示詞語卡片:“語文、數學、音樂、道德與法治、體育、美術。”

4.認識以上五個詞語,並讓學生認識相關的課本名字。

5.重點學習“文、數、學、音、樂”五個字。

6.課件出示以上五個生字,通過各種讀的形式讓學生加強印象。

三、認識課程表中的所有課程。

1.課件:本班課程表。

2.指名學生上臺,從星期一到星期五,認識每門課程。

3.師重點指導學生不認識的生字。

4.認課程表比賽。

用拼音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拼音樂園”去玩一玩,好嗎?這裏有你們學過的聲母,你們願意和它們交朋友嗎?

二、還能擺什麼?快來試試看。

1.教師用小棍擺字母z,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個造型像我們學過的哪個聲母呢?指名回答。

2.出示字母歌。

3.是啊,其實我們動動腦筋,動動手,聲母寶寶就在我們身邊,拿出小線繩,小棒,你們也來試試,擺擺你身邊的`東西或用自己的身體來表示一下這些可愛的聲母寶寶。

(1)老師用手示範做字母“c”“p”和“q”。

(2)教師引學:看口形猜字母。

(3)教師指導學生擺弄,比比看哪組的想法最多,擺出的聲母最多。

(4)學生展示,藉助實物或身體擺聲母。

三、讀一讀,比一比。

1.多媒體課件出示聲母z—zh讓學生說說二者的區別

2.老師示範讀z與zh請學生指出讀音上的差異?

3.老師指名學生讀z與zh

4.學生自由讀音節zìmǔzhīzhū思考:讀每組拼音時都要注意什麼?

5.用同樣的方法學習c—ch,s—sh

6.請學生拼讀音節cā bō li yá chǐ sù shè dú shū

四、比一比,讀一讀。

1.多媒體課件出示聲母b—d,讓學生說說二者在字形上的區別,你是怎樣記這兩個聲母的。

2.學生自由讀音節bá hé dǎ bǎ。(提示讀準聲母)思考:讀每組拼音時都要注意什麼?

3.同樣的聲母“p—q”“f—t”的字形,並練讀相關音節,讀音節時,注意讀準聲調。

4.指名讀。

五、讀一讀,做動作。

1.師:漢語拼音的用處真大,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能用漢語拼音來說話。如:xiě zì,kàn shū、xǐ wǎn都能用漢語拼音來說它。

2.師生一起讀第37頁的音節詞,邊讀邊做。

3.拓展練習。

我們生活中還有什麼可以用拼音來說呢?請舉個例子吧!

六、把同類的事物塗上相同的顏色。

1.學生自己讀書。小朋友們自己讀一讀這些音節詞語,看誰是我們的拼音大王,一會兒我們用卡片檢查。

2.請讀得好的小朋友做小老師教其他小朋友拼讀。

3.再次檢查(拼讀有困難的學生)並糾正鞏固。

4.學生在書上塗顏色,看哪些詞語是同一類的,請一個學生上講臺在黑板上用彩筆塗色。(把卡片貼在黑板上)

5.檢查正確與否並請學生說出自己塗色的理由,糾正錯誤。

【教學反思】

對於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小學生來說,接受並熟練地拼讀音節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爲了幫助學生們儘快掌握拼讀方法,我在實際教學中運用了一些形象生動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年級學生的記憶特點,是記得快,忘得也快,根據學生年齡小,好動、愛表現、記憶力強的特點,我將枯燥無味的複習鞏固方法換成遊戲的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並利用兒歌的趣味性和朗朗上口的特點,讓學生能自如地運用拼讀方法,幫助他們自我學習,爲識字打下基礎。

第二課時(字詞句運用、和大人一起讀)

 【教學目標】

1.讀音節,學習認識事物,初步進行思維訓練,鞏固拼讀方法,能把同類的詞連起來。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認識數量詞,並能正確運用。

【學習重點】

1.讀音節,學習認識事物,初步進行思維訓練,鞏固拼讀方法。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

【學前準備】

動物圖片及相應和音節卡片,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環節】

字詞句運用

一、讀一讀,連一連。

1.老師出示本題第一組漢字及其音節卡片,指名上臺連一連。

2.指名認讀生字的音節,問:同學們,讀這些漢字的音節時,你們發現了什麼?

3.是呀,這些漢字中都有韻母ɑ,由於聲調的不同,這些漢字也不同,漢語拼音多麼神奇呀!

4.學生讀其它兩組漢字,找出共同韻母“u”“i”。

5.學生連線,並開火車再次認讀生字卡片,體會漢語拼音的神奇。

二、讀一讀,在圖裏找一找。

1.課件出示山坡風景圖。

2.同學們,這是一幅美麗的風景圖,看從上向下看,你找到了什麼?

3.學生回答,注意提醒學生說完整的句子。

4.師板書:

小魚小雞蟲子

一座山四朵雲七朵花九隻鳥

5.指名認讀以上詞語。

6.學生繼續看書第38頁,找一找,數一數圖上動物和植物的數量。

7.師講解: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數量去表示,

例如“山”用“座”“雲”用“朵”“花”用“朵”“鳥”用“只”。

8.指名學生上臺將“座”“朵”“只”卡片貼在相應的詞語下面:

一(座)山

四(朵)雲

七(朵)花

九(只)鳥

9.學生開火車讀以上詞語,並練習說話:

例:天上有九隻鳥。

草地上有兩隻小雞。

10.拓展延伸:數量詞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

例如:水裏有兩“條”魚,草地上有兩“條”蟲子。

教室裏有一“個”老師。

我們用好了數量詞,對我們的語文學習幫助很大。

11.學生分小組說說自己知道的數量詞,並互相指正。

12.生再次齊讀七個詞語。

三、師總結,佈置作業。

今天,我們充滿學習的樂趣,也學會了很多知識,那麼,我們就帶着這些學到的知識,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好好讀讀兒歌《剪窗花》吧!

【教學反思】

整堂課在完成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認識了同類事物的歸類,還學會了怎樣使用不同的數量詞,做到了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1

一、教材簡析

這個語文園地共有四項內容,分別是:數筆畫填空、看圖讀詞語、讀字塗色和讀背兒歌。第一課時完成前兩部分:“我會填”和“看看讀讀”。通過我會填中的數筆畫練習,讓學生鞏固以前學過的部分漢字。“看看讀讀”中專門針對量詞進行的訓練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現,既可以幫助學生識字,又能讓學生逐步養成正確使用量詞的習慣。

二、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繫的橋樑,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辨別。

3.課堂設計擺脫舊的教學模式,把遊戲帶進課堂,通過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的活動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在滿足學生表現欲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力求在整個課堂教學中體現出綜合性、創造性和愉悅性。

三、教學目標

1.能正確學過字的筆畫數,並按筆畫數填寫。

2.複習鞏固學過的字,逐漸養成正確使用量詞的語言習慣。

四、課前準備

掛圖、字卡、紙做花瓶及紅花。

五、教學流程

1.談話激趣

春天到了,草地上開着各種鮮豔的野花,真美啊!今天老師要帶着你們漫遊語文園地。在那裏花仙子姐姐爲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漂亮的花瓶,哪個小組的小朋友肯動腦筋,會學習,他們小組的花瓶上就會開出一朵朵美麗的鮮花。

2.我會填

①.出示題目。(出示“花瓶”圖,花瓶上寫出“三畫,四畫,五畫”),你們知道這些花瓶裏都插些什麼花嗎?

②.小組學習。

1.小組的夥伴商量一下,你們要插哪個花瓶的花?

2.請在題目中找出你要插的花,比一比哪個小組找得又對又快。

③.集體交流,小組派代表彙報,教師板書。

④.口頭組詞:一朵花上只有一個字,他多孤單呀,我們給他們找些好朋友吧!

⑤.擴展練習:老師再給你們兩個花瓶,你能在花瓶裏插花嗎?(老師在花瓶上貼“二畫,六畫”)

1.小組合作學習。

2.集體交流,給說得好的小組貼上一朵大紅花。

3.小朋友,你們繼續跟着老師往前走,閉上眼睛,踏着音樂,走呀,走呀……快睜開眼睛看呀,(出示課件或掛圖,不出現文字)我們來到了哪裏?(田野、郊外)看到那裏有些什麼?

①.觀察圖畫,說說圖意或編一個小故事。(學生自由發言)

②.讀詞。(根據學生髮言,隨機出現文字:白雲、小船、小河、小狗、鴨子、野花)。

1.齊讀。

2.自讀:一隻小狗,一條小河,一朵白雲,兩隻鴨子,一條木船,幾朵野花)。

③.小組討論:把圖中的`事物連起來說一說,比一比哪組說得好。

1.小組討論。

2.彙報交流。

如:藍藍的天上飄着一朵白雲,一條彎彎的小河上停着一條小木船,兩隻鴨子在水中快活地游來游去。草地上盛開着幾朵野花,一隻可愛的小狗在草地上歡蹦亂跳,高興地汪汪直叫,多美麗的一副圖啊!

④.遊戲。(對口令鞏固數量詞)

1.老師說數量詞,同學說事物名稱。

如,一張()幾朵()一片()幾座()

一條()一堆()一棵()兩隻()

2.同學甲說數量詞,同學乙說事物名稱。

⑤.比一比,搶答。

1.找一找教室裏的東西,比比誰量詞用得準確。

2.聯繫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比一比誰量詞用得準確。

六、小結

今天同學們真能幹,老師沒有告訴你們答案,你們通過自己和小組裏的夥伴協作就把問題解決了,知道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詞。有興趣的話回家跟爸媽對口令,比一比,好嗎?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動腦筋想出小兔運南瓜回家的辦法。

2、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和創教意識。

3、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訓練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能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能對別人說的辦法進行評論。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說出小白兔運南瓜的辦法,知道什麼辦法好,好在哪裏。

三、教具準備:

頭飾、兩塊磚、兒童三輪車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做實驗,引入新課

1、教師拿出兩塊磚頭,分別讓兩位學生試抱一抱,並讓其他學生觀察其表情,再把這兩塊磚放在兒童三輪車上推一推,比較:兩塊磚是抱着輕還是推着輕?你知道爲什麼嗎?(指名學生以採訪的形式與這兩名學生交流,還可點其他同學想象比較)

2、小結:幼兒三輪車的輪子是圓的,阻力小,向前一派就前進了。所以兩塊磚推着輕。

3、過渡:有一隻小白兔正在爲怎樣把大南瓜運回家而發愁,我們一起幫助它好嗎?(板書課題:小白兔運南瓜)

2、指導觀察

1、整體觀察說大意。問:這第一、三幅圖告訴我們一件什麼事?(小兔把個大南瓜運回了家,兔媽媽很奇怪,小兔很平靜的告訴了媽媽。)

2、分圖觀察,說具體。

(1)出示圖,看第一幅圖。出示句式:這是一個(怎樣)的南瓜,南瓜比小兔的個子(大得多還是小得多),小兔想(用什麼辦法運走南瓜)。

(2)學生先自由練說,再指名說。(鼓勵學生用詞儘量不重複)

(3)想一想,說一說,想象小兔想出的各種辦法。

如辦法一:抱着南瓜艱難地走;

辦法二:平放,推着慢慢走;

辦法三:立起來,滾着走;

辦法四:找別的小動物來幫忙等等,儘量讓學生提出更多的自己認爲好的方法。)

(4)討論:哪種運南瓜的辦法好,爲什麼?(採用辯益的形式。教師充當主持人,學生按同一觀點的坐在一塊兒,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適時點拔,鼓勵學生有自己的`主張,只要能說清理由都應加以肯定。)

(5)出示圖2:小兔媽媽從房子裏走出來,看見了南瓜和小兔,瞪大了眼睛,問:“你是怎樣把南瓜運回來的?(引導學生想象小兔是怎樣回答的。)

3、指導補充畫畫

持同一意見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共同合作,將第二幅圖畫好。

4、以學習小組爲單位,依次給每幅圖編故事,並戴上頭飾排演課本劇,讓學生自由交際。

六、作業佈置:對於小白兔的辦法,你認爲還有哪些缺點?應怎樣改進?(在互相交際中找到最佳途徑)

七、板書設計:辦法一:抱着南瓜艱難地走;

辦法二:平放,推着慢慢走;

辦法三:立起來,滾着走;

八、課後反思:新課標一上《小兔運南瓜(口語交際)》教案 總第110課時

教學目標:

1、動腦筋想出小兔把南瓜運回家的辦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2、積極參與討論,能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並能對別人說的辦法進行評論。

教學重點:

清楚、明白地說出小兔運南瓜的辦法,並討論什麼辦法好?好在哪兒?

教學難點:

清楚、明白地說出小兔運南瓜的辦法,並討論什麼辦法好?好在哪兒?

課前準備:填畫,編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今天,我們一起來把一個未編完的故事劇編完。然後大家再來議議、演演,好嗎?老師還設立了最佳導演獎、最佳觀衆獎和最佳演員獎,看看小朋友都能拿到幾個獎?出示各獎項的標誌。

2、師:這個故事劇的主人公是小兔子,一天小兔子過生日,來了許多好朋友,兔子媽媽叫小兔子去園子裏摘個大南瓜招待客人,高興的兔子在地裏找了個最大的南瓜。

二、整體看圖、感知大意

1、兔子在南瓜地裏卻犯愁了,你們知道爲什麼嗎?說說你怎麼知道的?課件出示圖1

(1)小組討論交流

(2)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中小兔子的表情、動作。

2、小兔子最後有沒有把南瓜運回家呢?課件出示圖3。小兔子和兔媽媽會說些什麼?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三、創設情境、想象過程

小兔到底用什麼辦法把這個大南瓜搬回家呢?下面就這個問題召開一個信息發佈會。

1、討論辦法

(1)導演們思考方法

(2)在小組智囊團內相互商量、交流

(3)導演發表見解

教師參照學生的回答,把與設想一致的方法用課件給以演示,對學生的言語表達給以適當的指導,並鼓勵學生有自己的主張。及時頒發最佳導演獎。

2、評議辦法

聽了導演們對於這個還未上映的故事劇大膽設想,作爲觀衆,你有什麼問題想提?(適當的加以課件演示。)

學生針對方法的可行性提出質疑,由提出該方法的同學負責解釋,鼓勵其他學生參與討論,以培養學生喜歡討論、多角度地思考問題的習慣。並對能提出質疑,表述清楚的學生頒發最佳觀衆獎。

四、演演評評、提高表達能力

對於《小兔運南瓜》故事劇的幾個版本,同學們肯定有自己喜歡的一種,下面我們來噹噹演員把這個故事劇給演演。看誰能得到最佳演員獎。

(1)師生對演

圖1、圖2部分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來演,圖3鼓勵學生要把話說清楚、說明白。

(2)評評說說

(3)找夥伴表演、並互相提提意見。

(4)給自己認爲能得到最佳演員獎的同學發獎。

五、拓展練習、課外延伸

在小兔運南瓜的方法中選一種自己最喜歡或認爲最合理的辦法,畫在課文的空格里。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3

設計理念

1、運用形象直觀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和圖畫理解字義,使抽象變爲形象。

2、放手讓學生讀韻文,認生字,引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發現會意字的構字規律,進而記住字形,猜測字義,感受識字的樂趣。

3、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將識字和生活、識字和認識客觀事物結合起來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瞭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1、13張生字卡片,12個會意字的圖卡。

2、多媒體課件。

3、學生每人一套生字卡片。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形象揭題,趣味識字

(一)出示海上日出圖,感受太陽的明亮。

小朋友,多美的天空、大海呀!是誰把天空和大海都照得如此通紅通紅的?(太陽)

(二)課件出示太陽圖和漢字“日” 。

(三)天空中還有誰也非常明亮?(月亮)

出示明月圖和漢字“月”。

(四)是呀!日月都很明亮。

課件演示“日”“月”合併成“明”,板書課題,齊讀。

(五)認識生字“明”,讀準字音,猜猜字義,用“明”組詞。

二、舉一反三,讀中識字

《日月明》是一篇識字課文,裏面有好多有趣的生字等着小朋友去認識呢!看看誰愛動腦筋,誰的生字朋友交的多!

xiōn

(一)課件出示: 魚 羊 鮮,

chēn

小 土 塵,

jiōn

小 大 尖。

1、學生認讀生字。(注意三個字都是前鼻音)

2、讀讀整行字,你有什麼發現,把發現的.祕密告訴大家。

(魚、羊肉都很鮮美;三個字都是前鼻音;前面兩個字合成了後面的字等等。)

教師隨機出示:“鮮花”詞卡;汽車開過“塵土”飛揚圖;“筆尖”詞卡;認讀詞語,給這三個字擴詞。

3、獎勵有發現的小朋友,給他一次當老師領讀的機會。

(二)學習第二、三節中的生字。

1、課文中還有許多這樣有趣的生字呢!小朋友敢自己去學一學嗎?

提示要求:

(1)一邊讀一邊找出文中這樣的生字,並圈出來看拼音讀一讀。會讀哪句就讀給同桌聽。

(2)讀完後,把你的發現告訴同桌。

(3)遇到困難的可以請同學或老師幫助。

2、先自學第二、三節中的生字,再同桌交流。

3、出示課件第二、三節,指學生認讀——齊讀。

4、彙報學習情況和自己的發現,師隨機指導並獎勵帶有生字的水果卡片給有發現的小朋友,貼到相應的表示會意字字義的圖卡下。

(三)小結,拓展

小朋友,我們學習的漢字多有意思呀!像這些漢字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漢字組成,它的意思就是這幾個漢字意思的組合。你可以從書中、姓名或其他地方找一找,下節課把你找到的告訴大家。

三、鞏固認字,誦讀課文

(一)遊戲

1、手上有水果卡片的小朋友把卡片貼到相應的圖卡下,其他小朋友當裁判。

2、手上拿着“男”“看”“塵”水果卡片的小朋友讀出生字,再讓其他同學說出是由哪兩個字組成。如:男—田力男

(二)齊讀課文。

四、指導書寫

(一)課件出示“力”,仔細觀察,怎樣才能把這個字寫好。

1、比較“月”和“力”的“亅”

2、瞭解“力”的筆畫,筆順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師邊範寫邊提示。

4、學生書寫,師巡視指導。(先寫好的可以看一看旁邊的小朋友,進行互學)

(二)評選好的作業,進行展示。

(三)取長補短,再寫一個。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13個生字,這節課我們不但要把課文讀正確,還要讀流利,大家有信心嗎?

二、複習生字詞

(一)合作遊戲:一人拿出生字卡片,另一人說出由哪兩個字組成。如:明——日月明

(師生合作→同桌合作 注意:要互相幫助糾正)

(二)自讀,彙報,交流課後“我會讀”;並用詞中的生字組詞或說一句話。

三、熟讀全文

(一)指學生讀課文,評議。

(二)比讀(師適時範讀,強調韻尾)

(三)同桌用“對口令”的方式讀一讀。

(四)齊讀。(邊拍手邊讀)

三、指導書寫

(一)學寫“手”字。

1、出示“手”,學生描紅。(瞭解筆順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師範寫。

3、學生書寫,師巡視指導。

(二)學寫“水”字。

1、學生說一說壓線筆及左邊“フ”的位置。

2、學生描紅。

3、師範寫。

4、學生書寫,師巡視指導。

(三)小組評選好的作業,進行展示。

四、“讀讀想想”實踐激趣

(一)自由讀“讀讀想想”中的內容。

(二)師生對讀。如:不正 歪——歪歪扭扭

(三)出示“歪、晃、品、晶”四個字,學生認讀,並說說新的發現。

(四)把這四個字仿照課文編一編韻文。(小組合作進行)

(五)交流。

五、擴展練習

展示自己找出的會意字,學着課文的樣子,編一編韻文,或編字謎。(可小組合作)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 11 個生字,會寫“飛、馬、鳥”3 個生字。

2.指導學生能根據自己的體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仿照課文試編兒歌。

3.使學生懂得在實際生活中分辨前、後、左、右等方位。

4.使學生能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識字、寫字。

2.教學難點:

(1)辨別方位,實際應用。

(2)初步感知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出課題

1.(課件出示情境)太陽金燦燦,照得大地亮堂堂的。你們看,太陽公公射出了光芒。陽光像金子,灑遍田野、高山和小河,還灑到我們小朋友的身上。

2.當陽光灑在我們身上時,我們會有什麼感受?誰願意把剛纔在陽光下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同學們?(我發現太陽照到身上,就會出現影子。)

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出示:太陽升起來,小朋友的身後拖着影子。(多有趣呀!)

3.出示課題《影子》。

學習“影”,認識“三撇兒”。誰能當小老師,帶大家讀好課題?

二、充分朗讀,自主識字

1.鼓勵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多讀幾遍,畫出生字,讀準字音。

2.創設情景,認讀生字。“大蘋果,圓又大,讀好生字摘下它,摘下它”。進行“摘蘋果”遊戲,檢查字音,識記生字。

(1)學生先自己讀一讀:前、後、常、跟、着、黑、狗、它、朋、友、左、右。

(2)指名讀,開火車讀,其他同學認真聽他的.讀音。評議後,請同學再帶着大家讀。

(3)識記生字。問:你記住了哪些生字,怎樣記的?你能用動作表示出來嗎?(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習識字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猜謎語、編童謠等,並引導好朋友合作演示前─後、左─右等字義。)

3.小結:記生字的辦法多種多樣,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多動腦筋,就能學得又快又好!

4.同桌合作再讀書,互相學習。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找找你認爲有趣的句子,讀一讀。

2.朗讀訓練。

(1)個別學生讀。

(2)學生評議。

(3)男女學生比賽讀。(比比誰讀得有情趣。)

(4)齊讀。

3.遊戲:一邊讓學生和影子做遊戲,一邊引導他們觀察發現。問:你覺得影子有趣在哪兒?

(1)同桌討論。

(2)指名說。

學生可能覺得有趣的是:

“影子一會兒在前,一會兒在後,一會兒在左,一會兒在右。”

“影子像一條小黑狗。”

“影子是我的好朋友。”

……

4.指導朗讀全文。

四、指導寫字

1.複習“飛、馬、鳥”的讀音。

2.複習筆畫橫斜勾,學寫“飛”。

比較“飛”和“九”的字形。

3.學習新筆畫橫折彎勾。

4.學寫“馬”和“鳥”。指導學生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認真書寫。

5.書寫練習。

五、作業

抄寫“我會寫”中的生字。

六、板書設計

9.影子

前 後 常 跟 着 黑 狗 它 朋 友

馬 飛 鳥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鞏固生字

1.遊戲:“小小擂臺賽”,分組認讀生字比賽。

2.讓學生齊讀課文。

二、啓發討論,演讀課文

1.課件演示。影子可頑皮了,它和太陽玩捉迷藏呢,它是怎樣玩捉迷藏的呢?(“太陽在前,影子就在後;太陽在後,影子就在前;太陽在左,影子就在右;太陽在右,影子就在左。”)

問:看看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2.出示句式:“我的左邊是( ),右邊是( ),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

3.影子真是調皮可愛,你能讀出它的頑皮嗎?可以一邊表演,一邊朗讀。

三、比賽朗讀,熟讀成誦

1.看課件,教師引讀課文,指導背誦。

2.學生互相背誦。

3.全班齊背。

四、開展遊戲,鞏固知識

1.遊戲。

請同桌拿出剛纔老師發的電筒和小物品。一人拿電筒,一人拿小瓶子。把電筒當作太陽,把小瓶當作自己。做做遊戲,看看自己又能發現什麼?比一比,看誰能發現更多、更有趣的現象

2.同桌一起進行實驗、研究、發現。

一人拿電筒,一人拿小瓶子,一起做影子實驗。

3.教師一個組一個組地巡視,啓發學生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4.指名回答,說說發現了什麼?

五、拓展活動

1.我們一起畫畫影子吧。要注意太陽公公和影子的位置,畫完了評評誰畫得好,畫得對。

2.下課後,讓同學們玩玩“踩影子”的遊戲。再看看影子會有哪些變化。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感受大海的美麗,體會孩子們的快樂。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感受大海的美麗,體會孩子們的快樂。

課時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欣賞大海圖片、視頻。

說說你的感受

這節劉楓們就去海邊看一看,領略一下大海的美麗。

二、 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 自主識字

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小組內解決字音。

2、 師出示生字,檢查學生自主識字的效果。

3、 把生字還原到課文中,學生自由讀課文。

三、 品讀課文

1、 開火車讀課文,其他學生一邊聽,一邊畫下自己喜歡的句子。

2、 根據學生的朗讀出示句子,師生共同解讀。

(1) 大海,藍藍的,又寬又遠。沙灘,黃黃的,又長又軟。雪白雪白的浪花,嘩嘩地笑着,涌向沙灘,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貝殼。

A、 指導書寫“白”,“又”兩個字。

B、 注意三個表示顏色的詞:藍藍的黃黃的雪白雪白的

(2) 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撿起小小的海螺和貝殼,穿成彩色的項鍊,掛在胸前。

A、 指導書寫:的、和。

B、 找出表示小娃娃動作的詞:笑、迎、撿、穿、掛

C、 模仿一下這些動作

D、 體會一下,小娃娃此時的心情怎麼樣?

(3) 快活的腳印落在沙灘上,穿成金色的項鍊,掛在大海胸前。

大海的項鍊是用什麼做成的?美嗎?好好讀一讀這一句話吧!

3、 小結:

同學們讀得真好,我彷彿也來到了海邊。感受到了小娃娃們的快樂!

四、 課下任務

課下,請大家繼續讀課文,注意,要讀出自己的感受。

板書設計:

項鍊

白的又和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 會寫4個生字。

2、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大海的美麗,體會孩子們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上節課學習的內容嗎?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

1、 讀詞語。

2、 讀課文。

3、 小娃娃的項鍊是用什麼做和,大海的項鍊又是用什麼做的.?

二、 指導朗讀

1、 聽錄音,一邊聽一邊糾正自己的讀音,同時注意模仿體會。

2、 自由讀,一邊讀一邊想一想每個句子應該怎麼讀才能讀出自己心理的感覺。

3、 小小朗誦家。自千奮勇,把課文讀給同學和老師聽一聽。

4、 師相機指導朗讀。

三、 感悟、積累

1、 學完課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麼?

2、 課文中哪些詞語和句子讓你感受到了大海的美麗和小娃娃的快樂?把它們畫下來,讀一坊,並記住。

3、 仿寫詞語。

四、 拓展延伸

蒐集關於大海的歌曲,來學一學,唱一唱。

板書設計:

項鍊

美麗的大海

快樂的娃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