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知識助我成長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1.37W人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知識助我成長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知識助我成長教學設計

知識助我成長教學設計1

知識目標1、懂得教育對自己、對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性;2、明白自己享有受教育的權3、知道義務教育的特徵。

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 2、培養學生正確行使和維護受教育的權利的觀念;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爲了今後的幸福生活,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富強而努力學習;

重點難點:

本框包括兩部分:一,教育爲人的幸福生活奠基;二,我們享有受教育權利。其中第一部分是重點,第二部分是難點,同時它也是第二框內容的鋪墊。

課時安排:一個課時

教學方法: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目標教學

教學流程:

一、先學

1、導入:觀察兩幅圖片,題目是《我要上學》。圖中的大眼睛女孩名叫蘇明絹。

下面是她在的自述:“照片上的我,正上小學一年級。那時,我家全年的收入僅僅夠全家吃三個月,父親每天起早貪黑,上山砍柴、下河抓魚,用換來的錢,買點口糧,維持生計。1990年9月,我上學了。當父親把100多元學費交到老師手裏的時候,我心裏很不是滋味,我不知道這是父親砍了多少柴、賣了多少魚才掙來的錢,我更不知道以後父親是否都能給我拿出錢來交學費。

1992年,“大眼睛”的照片在國內外各種報刊上刊發,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我也成了希望工程的“名人”。此後,在希望工程的資助下,我順利完成了小學、初中、高中學業,並於20xx年考入安徽大學金融管理系,“我要上大學”的夢想終於實了

旁白:

從安徽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金融專業畢業的`她,已順利進入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工作。如今,昔日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被已成銀行白領。 那麼,她靠什麼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呢?

今天,老師就帶領同學們去探究這位“大眼睛”姐姐的成長曆程。

板書課題: 知識助我成長

1、知道受教育是憲法賦予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應盡的義務。

2、理解教育對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的意義。

3、知道義務教育的含義,理解其特徵。 請同學們一起大聲朗讀本節的學習目標。

4、誦讀課文,感知課文:(時間5分鐘) 老師溫馨提示:學們要注意教材中的插圖,並出示自學指導。

5、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根據閱讀內容,自主完成下列各題,找到答案,可以畫在書上,答案分散的,可以集中在一起。

比一比,看誰找的快,看誰找的準。

1、教育對個人成長和和社會發展有什麼意義?舉例說明。2、讀完59面下插圖,把你的答案填在書上。

3、什麼是受教育權?什麼是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有哪些特徵?

(學生自主答題,不懂的可小聲與小組同學計論,解決爲了的也可舉手詢問老師。時間6分鐘後老師檢查學生的答題情況)

二、後教

老師巡視學生自主答題情況,抽查學生答題答成度和質量,梳理出存在的共性問題,引導、研究、答疑。

三、探索 發現

材料一:記者採訪放牛娃時的一段對話

記 者:你爲什麼放牛? 放牛娃:掙錢記 者:爲什麼掙錢?放牛娃:找媳婦

記 者:爲什麼找媳婦放牛娃:生兒子記 者:兒子將來幹什麼?放牛娃:放牛

聽了這樣的回答,記者陷入了沉思。

材料二:當他還是個放牛娃的時候,他就在牛背上夢想能飛上藍天。 1980年,他父親不幸病逝,剛上初二的他不得不輟學.學校的老師冒雨找到了他的母親:“這孩子成績好,退學太可惜,可不要把孩子的前途耽誤了。” 正在地裏幹活的放牛娃重返了校園.1984年,他終於實現了那個牛背上的夢想,進入了空軍飛行學院。

這個放牛娃就是英雄航天員聶海勝。

材料三:在《大國崛起--德國篇》中有這樣的記載:早在拿破崙的軍隊入侵的時候,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就指出了德意志的出路。他說:“這個國家必須以精神的力量來彌補軀體的損失。正是由於窮困,所以要辦教育。我從未聽過一個國家辦教育辦窮了,辦亡國了。”在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時,普魯士建立起教學與科研並重的現代大學。

知識助我成長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培養自覺學習的態度,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機會。

2、認識到接受教育,對個人成長和家庭有利,更對國家和社會有利。

【能力目標】

提高依法維護自己受教育權的能力,增強履行受教育義務的自覺性。

【知識目標】

1、懂得教育的涵義和作用:受教育的涵義。

2、懂得義務教育的地位、涵義和特徵。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教育對個人、國家的作用。

【教學難點】義務教育的涵義、特徵。

三、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活動探究法體驗教學法

四、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設計

情境導入:

1、出示視頻短片《我要上學》;

2、他們是渴望知識的孩子,但貧困阻撓了他們求學的道路,幸運的是人們的愛心幫助他們完成了學業,他們的命運也因此發生了改變。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六課《終身受益的權利》之知識助我成長,共同尋找打開人生幸福之門的鑰匙。

教學環節一:自主學習問題導讀

1、什麼是教育?

2、教育有什麼重要作用?

①教育對個人成長有什麼重要作用?

②教育對國家有什麼重要作用?

3、受教育權的含義?

4、什麼是義務教育?我國的義務教育有哪些顯著特徵?

教師:那麼,什麼是教育呢?

學生回答。

教師強調:我們獲得的知識不僅僅來自於學校,所以我們不要把教育只看成學校教育。(關鍵詞──廣義:學校、家庭、社會教育)

教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那麼教育有什麼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呢?這也是的本課重點問題。

教學環節二:精講點撥合作探究

活動一【教育成就出彩人生】

現場活動,探討學習益處

(1)我們現在學習的每科對我們有什麼益處?

(2)學生結合實際分組討論:學習數學能使我們……學習語文能使我們……學習物理能使我們……學習英語能使我們……學習思想品德能使我們……

備註:

1、學習語文能使我們吸收和積累語言,掌握語言交流的工具,習得和沉澱語感。

2、學習數學能使我們的頭腦更靈活,學會分析,學會熟練的計算和邏輯推理,思維更縝密。

3、學習物理能培養我們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我們觀察和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我們認真、求實、創新的精神以及理性看待和處理事物的能力。

4、學習地理能使我們領略多姿多彩的自然風光“獲得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愉悅,獲得美的享受”能更好地適應環境、利用空間、選擇位置、增強生活能力,對出差、旅遊、出國等都會帶來益處。

5、學習思想品德能使我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明事理、辨是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6、學習歷史能使我們以史爲鑑,指導未來,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變得更理智和成熟,以一種平和的心態看待世間萬物。

7、學習生物能使我們瞭解自然界中生物體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的規律,鍛鍊動手能力。

8、學習音樂能使我們封閉的性格得以改善,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氣質與生活品位。

9、學習體育能使我們更健康、更聰明、更健美。

10、學習美術能培養我們的視覺感受能力,培養形象思維和空間觀念,發展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現力,發展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提高素質,開闊眼界,陶冶情操。

教師:學習可以拓寬一個人的生活領域和精神領域,能夠使我們獲得更多的知識。

教師:同學們,我們剛纔說過,教育不僅僅是指學校教育。我們在課外學習游泳,學習鋼琴等,是不是都是在接受一種教育啊?

學生回答。

教師:哪位同學能說一說,你在課外都學了什麼?給你又帶來了什麼益處呢?

學生回答。

教師:可見,接受教育可以使我們受益無窮。同學們,偉大的科學家弗蘭西斯培根說過這樣一段話,咱一起來讀一下,再來體會體會教育對個人的重要意義。

學生齊讀。

(3)“一根稻草,兩種命運”

提問:是什麼導致命運的巨大不同?

學生回答。

教師: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只有通過接受教育,喚醒潛力,發展才智,才能擺脫愚昧,增長才幹,豐富人生,享受現代文明,才能在職業活動和其他活動中獲得成功。教育對於個人一生的成敗至爲關鍵。

教師:通過剛纔的活動,可以看出,教育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教育對個人的.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哪位同學說一說?

學生回答。

教師:教育對個人的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教育是每個人生活的準備,是獲得獨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喚起人的潛能,不斷提高和革新自己,從而開闢人性發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來的基礎。總之,對個人而言,教育獲取知識,知識改變命運。

板書:(1)對個人,知識改變命運。──我們需要學習(權利)

師:同學們,我們剛纔一直在談教育對個人的作用,那教育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又有什麼重要作用呢?

學生回答。

活動二【教育助圓中國夢想】

1、報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過程中,我們要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

2、20xx年3月17日,新任爲13億國人再繪“中國夢”,並寄語廣大青少年:“要志存高遠,增長知識,錘鍊意志,讓青春在時代進步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這是黨對青年的殷殷期盼,這是國家對青年的深深呼喚。

教師: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做呢?

學生回答。

學生齊讀:

天地蒼蒼,乾坤茫茫,中國少年頂天立地當自強!

日出將來之少年中國也,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少年強,則國強一個有知識的人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一羣有知識的人能改變國家的命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努力,爲了我們的中國夢。

板書:(2)對國家,教育成就未來。──我們必須學習。(義務)

教師:同學們,幸福,是人們的嚮往和追求。教育能爲人們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基。對個人而言,知識改變命運。對國家來說,教育成就未來。正是因爲教育對個人對國家的作用巨大,國家才賦予了公民受教育權,同時,也規定了受教育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什麼是受教育權?

學生回答。

爲了國家、民族的未來,爲了公民受教育權的實現,國家在大力發展各級各類教育的同時,着力普及義務教育。

什麼是義務教育?它有哪些顯著特徵呢?

學生回答。

小試牛刀

第一段材料:

小麗是八年級學生,開個體飯館的爸爸缺人手,要小麗退學到飯館幹活,並且對前來勸他的學校老師說,“孩子上不上學是我家的私事,別人管不着!”

(學生通過討論認識到:孩子上不上學絕不是個人的私事,適齡兒童不上學不僅耽誤了受教育的時機,還會影響到社會和國家的發展。)

第二段材料:

小麗輟學離校,學校領導和鎮文化教育辦公室負責人五次上門做思想工作,小麗爸爸仍然拒絕讓小麗上學。鎮政府責成鎮文教辦對小麗強制執行接受九年義務教育,責令其立即返校上學,並對小麗的家長罰款1000元。

提問:“這段材料說明義務教育具有什麼特徵?”

學生回答:“強制性特徵。”

第三段材料:

20xx年12月11日,教育部透露,20xx年,我國農村中小學全免學雜費。20xx年我國將實現免費義務教育。在全國範圍內,國家制定統一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教科書設置標準、教學標準、建設標準、學生公用經費標準等。

教師:“這段材料說明義務教育具有什麼特徵?”

學生回答:“公益性特徵和統一性特徵。”

(義務教育是本課的難點,學生不容易理解,通過舉例,學生不僅掌握了這個概念,而且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學環節三:課堂總結知識鞏固

小結: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珍惜擁有的學習機會,用知識去創造全新的自己,用知識去續寫民族的輝煌吧!

板書設計:

知識助我成長

(1)對個人,知識改變命運。──我們需要學習(權利)珍惜

(2)對國家,教育成就未來。──我們必須學習。(義務)履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