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3.34W人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1

【設計理念】

1、利用網絡展示文、聲、色的動態效果,創設詩詞學習的氛圍,在讀中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從而受到美的薰陶。

2、通過網上教學和學生網上衝浪,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培養他們利用網絡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計特色】

基於網絡的演示性、豐富性、拓展性進行詩詞教學。

一、原型啓發, 感知詞文。

1.同學們,畫是一種含蓄深刻的語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馳神往的境界。

2.請同學們邊聽音樂,邊看看這幅圖上畫的內容,如果請你給這幅起個名字,你打算起什麼?交流:

3.出示課文。 “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這首詞的.真正題目。

4.聽課文範讀,找找哪些詞該重讀?(邊聽做記號。)

5.是否學過相似的“詞”?形式上有何特點?(點擊網頁)(《卜算子 詠梅》;分上、下闋)

6、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練讀課文,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要求是讀準字音,通順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個小記號。(學生按要求讀。)

7、檢查自讀的效果(請生評議;學習好的方面,讀給同桌聽。)

二、分組互動,自悟詞意。

1、根據你的經驗,讀懂一首詞有哪些方法?

交流:查字典;小組討論;看圖理解;看看有關注釋理解。

2、四人小組用你們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進行合作探究,來證實一下自己的理解,來探討一下自己還不理解的地方。並交流讀懂了什麼?

3.上闋交流:(1、 指讀上闋。2、 找出描寫的事物3、 理解意思,教師補正(……帶着酒意,操着吳語,談得很親熱。哪家的白髮夫妻二老呀!)4、 說說從中感受到什麼?5、 小組賽讀上闋。)

4、下闋交流: (1、 指名讀下闋。2、 找出描寫的主要對象3、 理解意思,聽教師補正(……最可喜的是小兒,在河邊伏着正剝蓮蓬取蓮子吃呢。)4說說下闋寫什麼內容,給你什麼感受。(下片四行是一句話,寫這家三個兒子的活動充滿生機。)

5、理解全詞。(連起來說詞意:自己練說,互說,指名說,評議。)

三、朗讀成頌,領會詩情。

1.請同學再看看圖,再讀讀詞,你感覺到詞中、畫中哪幾處最有情趣呢?(指名學生說,並講爲什麼。你能用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出來嗎?)

2.老師也感覺到“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一句最有情趣,兩位老人會聊些什麼呢?先展開想象,然後小組內討論一下,等一會請同學上臺表演。(指名學生表演,其它同學補充)

四、再現詩境,指導吟誦。

1、邊看圖畫,試着背誦。

五、拓展學習。

1、學生自主合作拓展學習。(1、學生自由組合利用網絡內容“詩人簡介”、“辛棄疾全集”、“佳句欣賞”進行拓展學習。2、交流:要求:採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交流所學內容。學生交流。(如:詩詞朗誦、我來介紹、名句講解等)

六、總結延伸。

1、同學們,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豔麗的奇葩,每首宋詞都彷彿是一副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宛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相信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今後一定會在宋詩中盡情遨遊,來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2、把今天學到的內容介紹給家長聽。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詞的韻律美。

2、正確理解文中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3、感受課文描繪的畫面,體會課文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詞圖對照,感受意境美

1、(PPT出示課文插圖)瞧,這就是作者筆下的村居風景。結合插圖,聯繫生活,想一想你能讀懂了哪些字、詞、句的意思了呢?

2、學生自由說(教師相機點撥,總結學法:看來結合課文插圖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是我們理解古代作品一個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3、還有哪些字、詞、句不明白的嗎?(“無賴”“相媚好”兩個詞語的教學)

(1)、無賴:藉助生活經驗來解決:無賴是什麼意思呢?(不講道理,不聽話。有貶義之意)那一個無賴的孩子怎麼會說最喜呢這不是很矛盾嗎?那你覺得在這裏“無賴”是什麼意思呢?(頑皮,調皮)在生活中其實我們的父母也經常會用這樣看似批評的話表達對我們的.疼愛之情,你能想起來嗎?(讀出無賴)

(2)、相媚好:由“媚”字展開教學,媚字左邊是一和女右邊是一個眉,好象是說年輕女子的眉毛,美嗎,好嗎?那課文中誰會說誰好呢?(翁說媼)是嗎?引出“相”--互相?指名解釋:互相誇獎對方的好。他們會怎樣誇獎對方呢?

(設置情境引導學生合理想象)在一個低小的茅屋前有一條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一對白髮蒼蒼的老夫妻正親熱的坐在一起,正說着些什麼?你聽。.。.。.

(學生先自己互相說,教師點撥後指名說)

4、多麼恩愛的老兩口,多麼悠閒自得的田園生活啊!同學們,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一起去描繪如詩如畫、清新恬靜的鄉村生活,把你最感興趣的一個小畫面寫下來?(學生寫後交流,教師相機點撥:多麼好的環境、多麼樸素的一家人)

5、再讀全文,整體感受。

二、咬文嚼字,體會情感美

1、你能用一個字說說你讀了課文後的感受嗎?引出“醉”

a、“醉”字好啊,沉醉不知歸路,那咱們就不回去了,咱們一起去和這家的公公、婆婆、還有三個孩子聊天吧。

b、你最想和誰聊天呢?聊些什麼?自由說話(同桌進行)

3、看來這些孩子都能說普通話,交流起來比較方便。可是這對老夫妻,年級大了,耳朵也不太好,還只會說吳音,我們怎麼和他們聊天呢?這樣,老師和你們一起去和他們二老聊聊?

4、設置問題:“你家這麼多人就住在這小茅屋裏?你們爲什麼還總是笑容滿面呢?”

(學生自由表達)

心安茅屋穩,家貧菜根香,難怪二老的臉上總是笑容滿面呢!這樣的生活真好真好!老師幾次都被文章深深的吸引,於是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小詩歌!

5、“文章不是無情物”,作者辛棄疾想表達怎樣的情感呢?(作者背景介紹)

(學生自由說,教師注意提升)

6、在那個戰爭不斷兵荒馬亂的時期,這樣一家人的生活誰不向往,這樣的生活誰不沉醉呢?讓我們一起再讀課文。板書(醉)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豔麗的奇葩,每首宋詞都彷彿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宛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希望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課後多讀一些宋詞,在宋詞中盡情遨遊,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相媚好、無賴、臥剝”,朗讀並背誦課文。

2、在感知、體驗、表達的閱讀對話中,體會詞的意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

教學重點】在多層次閱讀過程中體會詞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

【教學難點】理解“相媚好”,能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都知道“唐詩宋詞”是我國古代文學中燦爛的明珠,詩的創作創作成就最高是在──那麼詞的創作成就最高的是在──宋代。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南宋辛棄疾寫的一首詞。

二、初讀課文,感知詞韻

1、誰把課題讀一遍。這個“樂”字還有什麼讀法?“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詞的題目。讀課題時,中間注意停頓,再一起讀一遍。

2、讀到“村居”,我們就會想到農村,在你想象中農村是什麼樣的畫面呢?我們就來讀一讀這首詞,看看辛棄疾筆下的“村居”是什麼樣的。先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把每個字讀正確了,讀響亮了。哪個字讀音沒有把握的,自己先想辦法解決。

3、指名讀生字。再指名讀課文,適時指導“剝”的讀音。講解詞的上闕與下闕以及朗讀。

三、精讀課文,品悟詞意

1、(出示插圖)這首詞樸實易懂,聯繫插圖,哪些句子你自己就能讀懂?

要點一:

讀到“青草”,我們彷彿看到了綠色的小草;那讀這“青青草”呢?多一個字我們的理解就更豐富了。來讀一讀這句話。綠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條什麼樣的小溪?

再讀這句話。

要點二:

古詩詞的語言跟我們平時的表達習慣不一樣。“豆”是莊稼,真正鋤的應該是草;“中兒”就是二兒子。你會怎麼誇這兩個兒子?讀一讀這句話。誰來說說這最小的那個孩子呢?這裏的“無賴”是頑皮、可愛的意思,那從哪兒看出小兒子“無賴”呢?

指導理解臥剝蓮蓬。你能把臥成其他的詞嗎?如“躺”“趴”“睡”。

比較一下這幾個詞,哪個更好一點。

“臥”字把時趴時躺時睡的小孩子寫活了,更寫出了他的自由自在,天真可愛。

把整個下闕讀一讀。

2、這首詞還有哪兒你不好懂的呢?

要點:要一下子理解整句話是有點難度,看看這句話中有哪些詞語你能讀懂的?“翁媼”分別是圖上的哪位老人呢?邊看圖邊想象,你還能讀懂哪個詞語?

“醉”喝酒後有點醉意。

“吳音”:吳地的方言,這個地方在三國時期歸吳國,所以稱吳音。這裏就是指老兩口在說話,聊天。

那麼他們怎麼樣聊天呢?理解“相媚好”是什麼意思嗎?

那麼他們會聊些什麼呢?

也許老爺爺會對老奶奶說:

也許老奶奶會對老爺爺說:

指導朗讀。

3、這首村居描繪的是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畫面。同學們自己再讀讀這首詞,把這個畫面在心中理理順。我請個同學來讀讀這首詞,其餘同學邊聽邊想象,你按順序分別看到了什麼畫面。

要點一:

誰來說說自己先看到的畫面?這寫的是五口之家的生活環境,在這首詞裏是怎麼寫的?不看書,你能把這句話說一說嗎?

要點二:

你們還看到了什麼畫面呢?老兩口恩恩愛愛,這首詞中是怎麼寫的?你還看到了什麼畫面?記得詞裏是怎麼寫的嗎?你看,我們用這想畫面、說畫面的方法,就可以試着把整首詞的內容給記住了。

四、賞讀課文,體驗詞境

1、那如果讓你用自己的話來寫一寫這村居,你會選擇哪個畫面來寫呢?那就趕快動筆寫一寫。

2、交流:

(好一幅清新秀麗的'畫面;老兩口恩恩愛愛,大兒、二兒勤勞能幹,小兒無憂無慮,好一幅安居樂業圖!)

景美,人更美,在你眼中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村居生活?你們都說出了辛棄疾當時的感受啊!請瀏覽一段資料。

出示資料:

辛棄疾出生於被金人侵佔的北方,親眼目睹了漢人的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過上安定寧靜的生活,一直爲抗金而不懈努力,但卻遭受*臣打擊,被貶到遠離戰火的江西農村,一住就是18年。這首詞就在他被貶之後寫的。

我相信,現在你們再讀這首詞,一定會有更加獨特、深刻的感受。

(我聽出了你的快樂、也聽出了你對這種生活的讚美和嚮往。)

3、我們讀了這麼多遍,我想這個村居也一定記在我們心中了。我們來試着背一背這首詞,能背的同學就儘量背,實在記不住的也可以看一下書。師引背。這首詞韻律很美,如果配上好聽的音樂就更美了。請大家欣賞這首歡快的歌,可以一起打節奏、一起唱。

(欣賞歌曲。)

五、延伸課文,佈置作業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清平樂·村居》描寫的是古代兒童有趣的生活,表達了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讀着這首詞,頓覺清新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濃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裏行間。從那充滿靈氣的詩句裏,我們可以窺見古代兒童的生活場景,一經詩人的生花妙筆,就變得生動、鮮活起來,雖然事隔千年,卻猶如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一種親切感,也油然而生。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理解詩詞的意思,體會童年生活的純真與美好;

2、通過背誦、默寫古詩詞,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3、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詩詞的意思,背誦、默寫詩詞,體會童年生活的無邪和美好。

教學過程:

一、揭題入課,粗知宋詞

師:親愛的同學們,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豔麗的奇葩。每一首宋詞都彷彿是一副色彩明麗、清新的水墨畫,是一曲婉轉動聽的歌曲,也是一段綿長悠遠的內心獨白。今天我們一起徜徉於鄉間溪畔,去看看愛國詞人辛棄疾筆下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師:板書課題)

師:根據課前查找的資料,誰來說一說古代的“詞”?(備註:詞是我國詩歌中的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是隋唐時期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又稱“曲子詞”或者“長短句”“詩餘”等,盛行於宋代。特點是每首詞都有有詞牌。詞牌與內容沒有必然的聯繫,所以有些在詞牌下另有標題或者小序,表明主題或寫作的緣由。在音韻上,詞和音樂緊密結合。清平樂原爲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

師:請同學們看黑板,根據自己的理解,說一說“村居”中“居”字的含義(課件出示:《論語》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居字,古注有居家、居官、居心三種講法。家有家政,居家以孝友治家,不能懈倦。居在官位,所得的俸祿,都是由人民納稅而來,更不可懈倦。就居心而言,無論治家治國,心都要公正而無倦。只有立志爲民,才能居之無倦;只有誠意正心,才能行之以忠。)

二、自主初讀,吟品詞韻

1、自由朗讀,讀通讀順

師:請同學首先自由讀詞,要求看清字形,讀準字音

師:詞一般分爲上闕和下闕,朗讀時,上、下闕之間要停頓。另外,古人寫詞,是把感情、內容和節奏結合在一起,推敲出來的。所以,讀詞還要講究平仄。平,就是第一、第二聲,讀得舒緩。仄就是第三、四聲,讀得短促。請同桌之間兩個人分爲上、下闕再練習讀讀。

2、出示詞語:茅檐、相媚好、鋤豆、剝蓮蓬、亡賴、翁媼

學生自由認讀、指名讀並齊讀

3、師:古人頌詩時往往還會加上動作,比如搖頭、用手擊掌,腳還會打着節拍,我們再來讀一讀。(指名讀,評議)

4、師:回憶一下,原來我們理解詩意時有幾種方法?(生:藉助工具書、藉助字典、根據生活體驗理解、藉助書下注釋、可以問同學或老師等)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方式理解這首詞的含義。

5、比較發現,初品詞意

吳音:指吳地的地方話。作者寫這首詞時,是在江西上饒,此地在春秋時期屬於吳國。

翁媼:老翁、老婦

相媚好:這裏指互相逗趣、取樂。目及太平盛世景,胸懷報國壯志心。

師:誰醉了?(課件出示問題)

師:詞中的“翁媼”是什麼意思?他們是怎樣“相媚好”的?(同桌之間扮演翁媼逗趣)

師:指名讀上闕,邊讀邊想象,有怎樣的一幅畫面映入腦海?

6、指名讀下闕,用自己的話說說詞意。

師:溪水人家繞,綠野鄉村,有對老夫婦正醉中逗趣,三個孩子都在做着不同的事情。“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中“臥”是怎樣的姿態?(觀察課件畫面)可不可以換成“躺”、“趴”?

重點理解亡賴:同“無賴”,亡,這裏指頑皮、淘氣。

師:“無賴”是貶意詞的,爲什麼在這裏作者卻用“最喜”呢?

師:你們在家淘氣時,父母是怎樣說你的'?

生:叫我淘氣包,煩人精,說家快讓我給拆了。

師:是啊,當父母喚你爲“淘氣包”時,這看似批評的話語,實則是在喜愛啊!所以詩中運用反語,表達了最喜歡這個淘氣剝蓮蓬的孩子。讓我們帶着這種喜歡讀詞的下闕。

三、品讀賞析,感悟意象

1、師:俗話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不知不覺讀了這麼多遍。你彷彿都看見什麼了?(指名交流,並放課件溪水之聲,再讀此詩)

2、如此美好的家園,如此“安居樂業”的生活,真的讓人留戀忘返。於是,辛棄疾一時興起,信筆寫下這首詞。讓我們隨着音樂,一齊朗讀吧!(課件音樂)

3、師:有了父母的相親相愛,兄弟的力所能及,才成就了小兒的“無賴”。如此其樂融融的景色讓人好生羨慕和嚮往。辛棄疾看到了此情此景,難道產生的僅僅是幸福是羨慕嗎?

(課件出示詞:破陣子

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4、師:《破陣子》是我們曾經在課外積累時背誦過的詞,我們首先一起來複習一下。(齊讀)指名回答:通過讀,你體會出這首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懷?(精忠報國、奮戰殺場、豪放不羈)

5、師:是啊,就是這樣的一位精忠報國,誓死收復中原失地的愛國詞人,他的一顆報國之心是否在疆場上得以施展?充斥於滿心的怎麼還有欲說還休的“愁”呢?

課件出示:師配樂朗誦

醜奴兒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6、師:結合同學們課前蒐集的辛棄疾的生平資料,誰來說一說,詞人的“愁”指的是什麼?

(備註: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齊之歷城人(今濟南),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與蘇軾齊名,並稱蘇辛。歷城(今山東濟南)人,生於北宋滅亡十三年之後的金人統治地區。他從小就受到民族意識與愛國思想的教育,立志恢復失地,報效祖國。紹興三十一年(1161)率兩千民衆參加北方抗金義軍,次年奉表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史。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失地。在各地任上他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曾在江西上饒一帶長期閒居。光復故國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辛棄疾68歲那年,當宋帝想請辛棄疾出山聲援,而當命令到達鉛山的時候,辛棄疾病已沉重。九月十日,辛棄疾懷抱着他那始終不能實現的政治抱負與世長辭了。)

師:讀過了詩人的兩首詞之後,你體會到辛棄疾胸中的僅僅是對和平生活、安居樂業的嚮往嗎?(學生交流)是啊,期盼着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的“居安思危”的情懷充滿了詩人的胸膛。

師:帶着對“安居樂業”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來背誦《清平樂·村居》。

師:帶着對詞人愛國執着精神的敬佩,我們再背《清平樂·村居》。

板書:

清平樂·村居

(南宋)辛棄疾

居家:家居樂業

居官:居安思危

居心:精忠報國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5

《清平樂·村居》

生活清寒貧苦,貧窮而廉潔守節

村居教學設計一等獎

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

方誌敏一直過着潔白樸素的生活,但是精神卻是"富有"的

村居公開課教學設計

清苦貧窮但是內心平靜

部編版四語下冊《清平樂.村居》教案及反思

教學內容:教科書P2~3內容第一課

教學目標:

1、瞭解詩和詞的區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誦讀古詩詞、背誦古詩詞

3、體會古詩詞中表達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瞭解古詩詞大意、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難點:體會詞人筆下的“醉”和“喜”,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以及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1、同學們,開始上課了,前面我們運用了抓關鍵詞的方法學習了古詩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和《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那麼,今天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學習一首詞。這首詞可是最會打仗的秀才將軍辛棄疾寫的哦!

二、瞭解作者(觀看短片)

爲什麼辛棄疾會被稱爲最會打仗的秀才將軍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視頻介紹。

三、學習《清平樂.村居》

(一)區分詩和詞的不同。看,這就是詞中之龍的秀才將軍辛棄疾。他和著名的蘇軾詩人並稱“蘇辛”,可見他的詞得到了世人高度讚譽,《清平樂.村居》就是流傳極廣風格清新的代表作。這詞和詩,到底有什麼區別呢?請同學一起小聲誦讀,認真觀察吧!

A、題目不同:(詞有兩部分組成)

B、字數不同:每一句的字數不一樣

C、格式不同

D、分上闕、下闕

1、觀看視頻學習

總結:A、詞也是押韻的(上闕押ao,下闕押ong、eng)

B、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題目

2、理解重點詞語(剝蓮蓬、亡讀wu),請同學們大聲齊讀下面詞語:

3、請同學們聽範讀,注意節奏和停頓。(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美好的春居圖吧!請聽範讀,看看誰能聽出這首詞的節奏來)

(二)學習上闕: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翁媼?

1、請同學們抓關鍵詞找出描寫的景物、人物?(茅檐、溪上、吳音、翁媼)

2、醉是什麼意思?(A、陶醉了B、喝着小酒,微微醉了)

3、醉在哪裏呢?(A、醉在好聽的吳地方言,B、醉在“相媚好”的語言中)到底是不是呢?4、讓我們聽聽吳地的方言吧!完成下面練習、展開你豐富的想象:

答案

(三)、學習下闕: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1、抓關鍵詞學習

動詞特點:鋤、織、剝可以看出大兒:勤勞能幹,中兒:心靈手巧,小兒:淘氣可愛(同學們真棒,相信大家已經能把古詩背下來了吧)

2、不同形式朗讀(學生齊讀,個別讀、小組讀)

四、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辛棄疾的詞《清平樂.村居》,大家也知道了詩和詞的區別,接下來請同學們一齊背誦這首詞吧!

五、作業佈置

1、背誦詞

2、完成練習題

六、教學反思:

讀得“自然”。誦讀的自然在於各個學習時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讀,讀出質量。悟得“自然”。聯繫舊知講求自然,讓學生在學習中自然地想起學過的詩句,在自然而然中享受知識的魅力和學習的快樂。

附課後練習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完了第一課古詩,除了寫好生字詞,背誦課文等,接下來就是鞏固練習了。下面的這套練習題不錯哦!可以叫爸爸媽媽打印出來的,趕緊拿起筆吧!

附練習題答案

同學們寫好後就可以對對答案,也可以自打打分,看看自己對課文掌握了多少了。分數不理想的同學也不要氣餒,繼續加油!分數優秀的同學也不能驕傲哦!再接再厲繼續完成後面的學習任務。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媼”“剝”兩個生字,理解“翁媼”“吳音”“相媚好”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詞中描繪的情景,體會田園生活的美。

3、瞭解宋詞的常識及辛棄疾的生平經歷。培養學生對祖國獨特文學形式的喜愛和欣賞的感情。

【教學重點】

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感受鄉村生活的和諧美。

【教學難點】

理解“相媚好”“無賴”等詞語。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準備】

蒐集有關宋詞及辛棄疾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背誦詩詞,導入新課

1、課前學生背誦新近積累的宋詞:

歐陽修《採桑子》、陸游《卜算子·詠梅》、晏殊《破陣子》。

2、揭題:

剛纔,同學們背誦的都是宋代詩人的作品,你能說出這些作品的體裁類別嗎?(宋詞)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首南宋詞人辛棄疾的詞作《清平樂·村居》。

3、讀課題,注意“樂”是“音樂”之“樂”。說一說預習中學會了什麼。

4、教師補充介紹宋詞常識和辛棄疾生平。

二、自學課文及檢查交流

1、出示要求:

讀正確、流利,不懂的地方查一查資料。

2、學生自學,教師個別指導。

3、交流與檢查:

⑴指名讀,正音。教師給予評價,指導適時停頓。

⑵再讀全文,詞義質疑,現在小組內交流,再舉手彙報。

⑶說說詩詞大意。

三、習字

1、描紅、臨寫生字。教師個別指導。

2、抄寫詞語。

四、作業

熟讀這首詩。

第二教時

一、交流已經學會的內容,明確本課任務

1、關於課文,你已經學會了什麼?

2、出示本課學習目標,對照檢查:

⑴聽寫詞語:

低小、吳音、蓮蓬、雞籠、翁媼。

⑵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注意是否韻味。

⑶說出詞所描繪的情景。

過渡:看來我們對這首詞的學習還需要更深入些。這節課的主要任務就是體會詞的'情境和詞人的思想感情。

二、指導精讀感悟

1、輕聲朗讀課文,藉助插圖展開想象:詞中寫的是什麼樣的景,什麼樣的人,表達了什麼樣的情?

2、同小組交流。

3、發言與指導:

⑴景:

描述的時候要注意語言的完整與優美,注意順序。

關鍵詞句: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擴大外延:

荷塘、豆地、其它莊稼。

過渡:

你覺得這樣的鄉村景色怎麼樣?更美的是鄉村的人。

⑵人:

注意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家?有哪些人?他們各有什麼特點?

關鍵詞句:

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⑶詞人想表達的是怎樣的感情?你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

關鍵詞:

“醉”、“喜”、“相媚好”。

4、小結:

田園生活美如畫,村居人家樂融融,此刻你一定和詩人一樣,想用手中的筆來描繪此情此景。快打開本子試一試吧!

5、簡單交流後,再次誦讀全文。

三、拓展閱讀

同學們如果對辛棄疾的詞感興趣,課後可以選讀下面幾首詞: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和《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7

如何在教學中挖掘瀰漫在古詩詞中濃郁的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感?筆者作了以下嘗試:

一、注重情景的創設,培植審美心境

設計好富有感染力的教學導語,是培植審美心境的第一步。而導語的情緒色彩應和詩詞的情感色彩聲氣暗通。

在教學《清平樂·村居》這首詞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告別了都市的高樓大廈、喧囂與繁華,今天我們將一同去感受美好的鄉間生活。緊接着,我用多媒體展示了一幅寧靜、閒適的鄉村風景圖,圖上雅緻、清新的田園生活,一下子深深吸引了學生。學生屏息凝視,從那專注的眼神看出他們已經沉浸在畫面所描繪的情景之中。靜觀片刻,我對大家說:來到鄉村有怎樣的感受?學生回答:我感到鄉村非常安靜,靜得能聽見小溪輕輕流淌的聲音。鄉村非常閒適,沒有都市的喧囂、緊張。鄉村生活非常靜謐,人們無憂無慮地生活。不難看出,學生已經完全進入了詩詞所描寫的意境。

古詩詞的教學由於作者寫作時間的特殊性,教者在教學中。首先應根據詩詞所表達的不同意境來設計不同的導語或情境,使學生很快與詩詞所描繪的意境產生一種和諧的心向。

二、多樣解詞方法,體會詞義的朦朧美

古詩詞語言精煉含蓄,能以有盡之言,傳無盡之意,同時古詩詞非常形象,意與境和諧統一。可是,在古詩詞教學中。有些教師一定要對每一個詞語都作確切的解釋,這樣做破壞了詩詞所描繪的.意境,連有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受也被破壞了。

在《清平樂·村居》的教學中,學生不理解相媚好的意思,我就啓發學生看圖,並說:老兩口在幹什麼?學生回答:老兩口非常親熱,頭靠着頭,在說悄悄話呢!老兩口面色紅潤,老婆婆還有些害羞呢,他們親熱地頭靠着頭,在說悄悄話呢!我接着說:是啊,三個字表達了這麼豐富的內容,特別是一個媚字,把老兩口的神態表情活靈活現地表達出來,給人美好的感受。這就是相媚好的意思。在理解翁媼時,我讓學生根據字形猜一猜是什麼意思,學生馬上就明白,翁上面是一個公字,可能是老公公,而媼字左邊是女所以可能是老婆婆。在理解無賴一詞時,我說:生活中我們常常把撒潑放刁,蠻不講理的人稱爲無賴,這裏是這個意思嗎?可以看看圖,想一想。我覺得是小孩調皮可愛。我接着說:是的,這就是古今詞義的區別,此時的無賴讓人感受到孩童的天真可愛,這就是古詩詞用詞的魅力。

三、把握整體意境,體會詩詞的情境美

對古詩詞的學習不能停留在對詞句的理解上,還應該引導學生在懂得詞句意思的基礎上,把握詩詞的整體意境,進而總體品味其中蘊含的感情,揭示的道理,從而得到薰陶,獲得教益。

在教學《清平樂·村居》時,學生對詞句的意思有了初步的瞭解後,我請同學們閉眼,聽老師有感情地吟誦。輕柔的音樂,加之老師聲情並茂的朗讀,學生完全沉醉到詞的意境之中了。於是,我問學生:來到村居,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學生說:我彷彿看到清清的小溪流向遠方,河塘裏面荷花競相開放。我彷彿看到小溪邊,一個頑皮的小孩正趴在地上,專心致志地剝蓮蓬呢。我彷彿看到岸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還聞到了泥土的芬芳。我彷彿看到大兒子和二兒子在辛勤地勞作呢!我彷彿看到茅屋前,一對老夫妻有些醉意,正在說悄悄話呢!於是我追問:你聽到老兩口說些什麼嗎?同桌一個做老公公,一個做老婆婆試試,他們會說些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說:老頭子,你看我們的孩子多懂事啊,他們在辛勤地忙着農活,我倆可以安享晚年了。有的同學說:老太婆,謝謝你,給我生了這麼懂事的孩子,我們不愁吃,不愁穿,只希望早點抱孫子哦!

在《清平樂·村居》的教學中,筆者在把學生帶人意境之後問道:假如此刻你到了鄉村,你最想做什麼呢?學生說:我最想像小孩一樣,躺在草地上剝蓮蓬吃,多悠閒。我最想靜靜地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白雲,聞青草的芳香。我還想騎在牛背上,瀟灑地吹着短笛,讓笛聲在田野中迴響。我最想在小溪邊垂釣,那多舒服。我也想到地裏去耕耘,享受勞動的快樂。由於充分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生活儲備,把學生帶入了生活場景之中去想象一個個生動的畫面,所以在學習這首詞時,學生始終處於鄉村生活的情景之中,勾起了他們對詞中生活的無限嚮往,表達出的情感也真切而樸實。

1、同學們,你們是學習的主人,老師相信通過你們自己的學習,一定能把這首詞學好。下面,請你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這首詞,把它讀正確,流利。

2、讀得怎樣?請你的同桌來評一評,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讀得好,請給同桌打上“”,如果還需要多練習,請給他打上“▲”,並指出哪兒有問題。

3、得“”的同學請舉手。好,請你讀;再請位同學。

下次有信心得到“”的同學請舉手。(讓老師聽聽你的信心!)

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8

清 平 樂作者:辛棄疾村居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一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着幾分醉意,親切,美好!這是誰家,一對白髮蒼蒼,公公,姥姥。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子,在小溪東岸,豆地裏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小兒子,躺在溪邊剝蓮蓬,一個逗人喜愛的頑皮佬。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詞這種文體的有關知識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學會多種方式靈活理解詞語

3.結合圖意,在正確解釋詞語、句子的基礎上,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4.想象詞描繪的意境,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5.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6.通過理解這首詞中的意境和情境,感受到作者對鄉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嚮往之情和熱愛國家的赤子情懷

教學重點: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首詞

2.感受詞的意境,體會安寧美好的鄉村生活,並能動筆將詞的意境描寫出來

教學難點:通過品味、想象、朗讀等方式感受詞的意境

教法學法:朗讀法、抓重點詞句品味想象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詞”

1.上新課前,我們先來複習一首古詩(課件出示:《尋隱者不遇》,生齊讀)

2.(出示課文)從形式上比較一下,這兩篇課文有什麼不一樣嗎?

3.簡介“詞”這一文學形式:詞,又稱爲“詩餘”、“長短句”它興起於南朝,成形於晚唐,盛行於宋代;最早是一種配樂歌唱的詩,所以每首詞都必須按一定的歌譜填寫,這歌譜叫詞牌如,題目中的“清平樂”就是詞牌,“村居”是這首詞的題目

二、初讀全詞

1.我們一起來把課題讀一讀

課件出示:清平樂 村居

強調:樂:是個多音字,在這裏讀(yuè)!“清平樂”與“村居”之間注意停頓

2.這首詞的題目“村居”是農村人家的意思,辛棄疾筆下的農村人家是怎樣的一戶人家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3.(課件出示全詞)讀一讀這首詞,希望大家讀正確、讀通順

4.這幾個字的讀音要注意:翁媼、鋤、剝、蓮

5.讀詞不僅要讀得字正腔圓,還要注意詞的停頓上、下闕之間也要注意停頓(聽範讀錄音後生自由練讀)我們再來讀一遍

三、理解詞句

1.剛纔大家讀得字正腔圓,抑揚頓挫,還真有了些詞的.韻味有不理解的字或詞嗎?

2.學生質疑

3.教師預設

①“吳音”不是指蘇州、無錫這一帶的方言,而是課文中“農家”的所在地——江西上饒地區,所說的方言叫“吳音”

②說着“軟軟吳音”的是誰呢?從字形上我們不難發現,“翁”指老公公;“媼”則指老婦人“翁媼”就是一對老夫妻

③你是怎麼理解“相媚好”的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結合詞的內容來說說

④“鋤豆”是怎麼回事?

⑤“無賴”一般指遊手好閒、品行不端的人,“小兒”是這樣的無賴嗎?從這首詞中我們也能體會出作者對“小兒”的喜愛之情

4.理解了這些詞語,我們對這首詞的內容的理解也就更深了一層我們一起來讀這首詞,注意把你的理解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四、品味意境

1.這首詞樸實易懂,說說哪些句子你自己就能讀懂

2.這首詞中哪種景象你特別欣賞,並從中品出了味道?(村居美景、翁媼圖、鋤豆圖、編織圖、頑皮圖)

3.能拿起你的筆,爲大家描寫一下你最感興趣的畫面嗎?

4.這一個一個的畫面是通過什麼事物連成一個整體的?(溪)

5.重點賞析“醉”字

①如果讓你用一個字來概括這首詞的意境,你會選哪個字?(醉)

②誰爲什麼而醉?

③(配樂響起)看着山清水秀的鄉村美景,老夫婦倆醉了!看着勤勞、活潑的孩子們,老夫婦倆醉了!喝着美酒、悠閒地聊着天,安寧舒適的生活更是讓他們陶醉!一起讀一讀,把老夫婦倆的幸福、滿足、陶醉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讓我們也一起醉上一醉!

6.體會詩人的情感

①醉的僅僅是“白髮翁媼”嗎?

②看着眼前的景象,詞人辛棄疾也醉了,他又爲何而醉?

③讓我們像作者一樣,陶醉地讀一讀這首詞

7.詞是一種可以配樂歌唱的文體,讓我們來試着唱一唱,好嗎?(先聽一遍,再自由地唱一唱)

五、拓展閱讀

1.辛棄疾也是多姿多彩的,除了有茅檐低小的恬淡情趣,還有金戈鐵馬的壯烈讓我們來看一看辛棄疾的另一種“醉”吧!

2.課件出示《破陣子》

3.在這首詞中,辛棄疾又爲何而醉?

4.辛棄疾的一生,經歷了力主抗擊外族侵略的金戈鐵馬的歲月,也經歷了被貶鄉村、陶醉物外的沉淪詞的風格也迥然不同希望同學們更多地瞭解辛棄疾,瞭解辛棄疾詞中或壯懷激烈,或恬靜淡然的情感

六、課外作業

1.認真書寫“翁、鋤、蓮”;

2.背誦這首詞,並想象整首詞描繪的情境,寫下來念給家長聽;

3.蒐集辛棄疾寫的其他的詞,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清平樂 村居

景 溪 青青草 美

人翁媼 相媚好大兒 鋤豆 醉中兒 織雞籠小兒 剝蓮蓬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生通過品味咀嚼“無賴”、“醉”等詞語,深入理解詩詞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學生藉助朗讀、析詞、想象,感悟詞中田園生活意境,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剖題切入。

1、師導語: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歷來被稱爲“詩詞國度”。從小到大我們學了許多詩詞,從這些優秀的詩詞中,我們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秀麗,感悟到人物的志趣情操。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詩詞的殿堂,去感受南宋詞人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

2、請同學們看看老師寫課題。

教師邊板書邊說“清平樂”是詞牌名,真正的題目是“村居”,所以中間要空一格

3、誰能把題目讀好?

(清平樂注意“樂”的讀音,詞牌與詞題中間要略有停頓)

4、師:一眼看到“村居”,大家有什麼感受?(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體會農村恬靜和諧的生活)

師: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我們的想象讓題目有了意義,讓閱讀更有趣味,一起再來讀課題。

過渡:你們的`描述已經讓我陶醉了,在大詞人筆下,又給我們展示出一幅怎樣的風景畫呢?讓我們打開書,走進詞人所營造的田園世界吧!

二、理解字詞,疏通語言,初步感知詞意。

1、讀書要求: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求做到八個字:字字響亮,字正腔圓。

2、生自由讀詞。

3、師從讀準字音讀準節奏、理解字詞等方面、檢查學生自讀的情況

a、注意讀好字音:茅檐、醉相媚好、翁媼、鋤豆、臥剝蓮蓬。“媚”讀去聲,“媼”讀“ǎ0”,“剝”讀“bāo”.

b、相機理解“翁媼”一詞的詞義。

看圖,誰是翁?我們學過“孤舟蓑笠翁”、“家祭無忘告乃翁”,“翁”是什麼意思?“翁”就是指年老的男子。

那“媼”有“女”字旁,想一想是什麼意思?看圖理解,指的是年老的婦女。

c、相機理解“吳音”一詞。吳音:吳地的方言。作者寫這首詞,在江西上饒地區,這裏春秋時代屬於吳國。現在那裏的人還在使用“吳音”。

師小結:剛纔通過聯繫舊知、觀察畫面、分析字理等方法,理解了一些詞語的意思。今後,大家在學習古文時,也可採取這樣的方法去學習。

4、初步感知全詞大意。

交流:能說說這首詞的大意嗎?你感覺哪個句子意思不好理解?(教師對學生不理解的詞句指導)

5、生分組說詞意,讀詩句。

三、整體感知、想象畫面,品味詩詞情趣。

1、師: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學們,詞讀到這兒爲止,你看到了幾幅畫面?

生交流:

a、看到池塘上泛着的綠意,溪中流水淙淙。碩大的荷葉託着水上芙蓉—荷花,還泛着青春的紅暈。引讀:這就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b、“溪上”:看到一對老夫婦坐在家門前聊家常。引讀:這就是—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c、看到二兒子心靈手巧,正用薄竹片專心致志地紡織精緻的雞籠。引讀:這就是—“中兒正織雞籠。”

d、“溪東”:看到一畝見方的豆田上,大兒子正辛苦地鋤苗。引讀:“大兒鋤豆溪東。”

e、“溪頭”:看到調皮可愛的小兒子正趴在池塘邊,剝開蓮藕吃蓮子,不時咂着小嘴。引讀:這就是—“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2、師:“茅檐、小溪、青草、老翁媼”,這一切巧妙的組合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誦讀全詞吧!

四、引導發現,品析詞眼,提挈全篇,深化情感。

1、師過渡: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已經讀了這麼多遍,再通過自己的想象,一定理解了很多。但古詩詞創作年代畢竟離我們遙遠,所以有些字詞背後蘊涵着豐富的內涵,需要我們細細品味。

2、師:你讀懂了哪些字的內涵?有什麼問題?品讀、交流:

a、品味“無賴”。

(1)仔細讀讀最後兩行,想一想。“無賴”在這裏應該取什麼意思?

(2)引導學生從“喜”字感受到詩人對小兒子不是討厭,而是喜歡;從“臥”字感受小兒子在溪邊剝蓮蓬吃的天真爛漫、調皮可愛;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從小兒子的姿態、吃相等方面來理解。

(3)“最喜”和“臥”字讓同學們推敲出了無賴的應取之意感受到小兒子的活潑頑皮,那怎麼讀呢?指名讀,讀出小孩子的可愛、淘氣、活潑的童趣。

b、品味“醉”。

(1)讀“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2)醉可以組什麼詞?(陶醉、灑醉、沉醉……)

研究:在詞中你認爲哪種醉更爲恰當?

預設:美好的風光、孩子們的勤勞可愛、夫妻的恩愛讓老兩口陶醉。

除了陶醉,老兩口閒暇之餘喝喝灑,聊聊天,因此還有些酒杯之意。

·有感情的朗讀,想象老兩口心理,他們會說些什麼?

·學生暢談後再讀,讀出溫馨的情景。

小結:老人爲風景的迷人而醉,爲夫妻的親密而醉,爲孩子們的懂事而醉。(感情誦讀)

d、理解詩人之“醉”。

(1)多麼美好的景色,多麼和睦的家庭啊!課文裏除了老夫妻之醉,還有誰在醉?(詩人)

(2)想象詩人喝了一點酒來到這裏看到和平安寧的情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生讀)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3)詩人因爲什麼而醉?僅僅是因爲喝酒了嗎?(詩人因美麗的田園風光而醉,因安寧的田園生活而醉)

(4)師:這樣的情境怎能不讓人陶醉,怎能不讓人嚮往呢?讓我們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學生有感情誦讀全詩)

四、吟誦積累,引讀明意,拓展延伸。

1、師:如此醉人的詞,能不能像吟誦古詩那樣把它吟誦於心呢?把書合上試一試。(自由背誦)

2、師生全作背整首詞。

3、師生對白。師說詞意,生說詞句。

4、指名背誦。

5、師:今天我們跟隨着辛棄疾來到了宋代的鄉村,和他一起感愛恬靜的田園風光,一起領略了安樂的田園生活。相信在這次旅途中,我們的心靈同樣也得到了陶冶,得到了淨化。

在古詞中還有許多描寫田園生活的,同學們可以繼續查閱,也可以瞭解辛棄疾的其他詞。“學無止境”,“舉一反三”才能帶着我們走向更廣闊的學習空間。

五、板書設計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景—美 人—美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詞的韻味。背誦課文。

2.通過藉助註釋、抓關鍵詞等多種方法,理解大意,想象情境,體會田園生活的美好。

3.通過比較閱讀,初步學習文學作品的比較方法。

4.在誦讀經典、拓展閱讀中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

 教學重點:理解詩詞,感悟情境。

教學難點:抓住關鍵詞體會意境。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讀:

(一)聊一聊:鄉村話題。

(二)賞一賞:鄉村畫面。

(三)讀一讀:與鄉村生活相關的詞語。

茅檐青青草翁媼(110)鋤豆織雞籠剝(bao)蓮蓬

正音:“剝蓮蓬”“翁媼”。理解“翁媼”的意思:哪一個字說的是老公公?哪一個字說的是老婆婆?你怎麼知道的?

二、整體初讀:

(一)宋朝著名詞人辛棄疾把這些景、人以及事融合在一起,寫了一首美麗清新的詞——《清平樂·村居》。(板書,讀題)

(二)教師範讀,學生欣賞。

(三)學生自讀,要求讀正確讀通順。指名讀,齊讀,注意讀出詞的韻味。

(四)學生默讀,結合課文註釋以及插圖理解《清平樂-村居》,想一想這首詞描寫了哪幾幅畫面。

總結歸納:茅檐青草圖,白髮翁媼圖,三兒忙碌圖。

三、想象品讀:

(一)茅檐青草圖

師:同學們找到了詞裏的畫,下面我們還要品一品畫裏的詞。課文一開始就給我們展現了哪一幅畫面?PPT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1.讀到這一句詞,你腦中浮現出一幅什麼樣的畫?引導思考:爲什麼用兩個“青”?板書:青

2.對比讀,體會詞的音韻美、節奏美——齊讀。

3.師:你最喜歡寫人的哪一幅畫面?引導學生繼續自主選擇畫面品讀。

(二)翁媼逗趣圖

出示: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1.質疑:讀到這句詞你有什麼地方不懂?學生質疑,師生、生生交流:“吳音”“相媚好”等疑難點。

教師隨機點撥:(1)吳音與北方方言的區別;(2)倒裝句式……

2.猜想:板書:媚。

引導猜一猜:從字形上看,一個女字旁,一個眉毛的眉宇組合在一起,是什麼意思?鼓勵學生大膽猜測。PPr出示:

3.想象:

“媚”在《說文解字》中的.本意是“女子揚眉瞟目,取悅於鍾情的男子”,後來用作動詞表“討好,令對方高興、愉悅”。

引導學生根據《說文解字》以及情境說說對“相媚好”的理解。想象說話:老公公和老婆婆怎樣“相媚好”?他們會相互說什麼?(學生根據情境自由想象表達)

4.引讀: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①師:幾千年前的《詩經》中有這樣一句-PPT出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老婆婆和老公公就這樣牽着手幸福到老。生讀: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②師:漢朝時期的蘇武這樣寫道-PPT出示:結髮爲夫妻,恩愛不相疑——老婆婆和老公公就是這樣一輩子恩愛到老。生讀: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③師:雖然住着低矮的草房,雖然過着貧寒的生活,他們卻這麼踏踏實實、快快樂樂地白頭偕老。PPT出示。生再讀: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5.讀到這裏,你怎麼理解“醉”的意思?是誰醉了?板書:醉。

再讀: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三)三兒忙碌圖

PPT出示: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1.這段話中你覺得哪個詞比較難理解,要提醒大家注意?(理解“無賴”古今詞義的不同)

2.你怎麼看出小兒的頑皮、淘氣(“無賴”)?讀:溪頭臥剝蓮蓬。體會“臥”,從“臥”字你感覺到了什麼?(引導學生結合畫面想象交流)

3.小兒這麼調皮可愛,大兒和中兒呢?讀: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4.師生交流:爲什麼最喜小兒無賴?(板書:最)讀中體會“最”。

四、比較賞讀

(一)整體回顧:邊讀,邊想象,邊感悟,我們在《清平樂·村居》這首詞中感受了田園生活的美好。齊讀整首詞。

古往今來,有很多詩人都鍾情于田園山水,比如我們上個學期學過的南宋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指名讀。PPT出示《四時田園雜興》。

(二)比較“相同”:你覺得這兩首詩詞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歸納題材、內容等相同之處)

(三)比較“不同”:都是寫田園生活,你發現《清平樂·村居》和《四時田園雜興》在體裁、內容、寫法上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分小組合作探究(說一說):

小組彙報,師生總結:正是因爲有這麼多的不同,才讓每一首詩詞具有不同的美,散發着獨特的文學魅力。

(四)課後拓展:

讀到這裏,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探究——辛棄疾,南宋文學家、軍事家,他的作品充滿了愛國情懷,是著名的豪放派詞人,爲什麼會寫《清平樂-村居》這首詞呢?課後同學們可查找詞人辛棄疾的資料,把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和他的另外一首《破陣子》(醉裏挑燈看劍)進行比較閱讀,感受同一個詞人在不同的作品中表現出來的不同風格特點。

五、配樂誦讀:《清平樂·村居》

周靜,株洲市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現任株洲市天元區教育局語言教研員,研究方向是小學語文以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爲目標的“活力課堂”教學實驗與研究。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並能背誦和默寫。

2、過程與方法:藉助朗讀、想象、表演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熱愛生活,善於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

重點難點:

1、給文配畫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

2、給詞配樂吟誦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一教時。

教學過程:

(實錄)

師: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走進南宋愛國將領、著名詞人辛棄疾描繪的鄉村圖景,領略鄉村特有的清麗寧靜。誰願意讀讀課題?

(生自由讀,師指名讀。)

師:讀了課題,你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這首詩有兩個題目。

生:我對劉丹同學的回答有意見,沒有兩個題目,宋詞是一種可以配曲子唱的詞,前面的那個“清平樂”是詞牌,後面的“村居”纔是詞的題目。

師:你懂得真多!能告訴老師你怎麼知道的嗎?

生:我昨天預習時也不明白,後來上網查閱資料,才明白。老師,詞牌還有很多呢:“醉花陰”、“浣溪紗”、“虞美人”也是的,對了,還有李白“明月幾時有”的那個叫“水調歌頭”!

師:同學們,劉丹已經懂得如何主動學習了,讓我們把掌聲送給她。確實,宋詞和唐詩、元曲等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瑰寶,它有自己特殊的形式,可以配樂演唱,有點象我們現在的歌詞。那麼“村居”寫的是什麼呢?我們來讀讀

(學生自由讀)

師:誰願意大膽站起來讀讀?

(指名讀)

師:讀得真響亮,同學想給你提點小意見,接受嗎?

生:翁媼(wengao)讀錯了!

生:我覺得詞和詩一樣,要讀出節奏來,郭洋的節奏不清楚。

師:你來示範一下好嗎?

生: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師:真好,詩詞只有把節奏讀正確,纔有獨特的音韻美,我們一起來讀讀好嗎?

師: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了這首詞,你的腦海裏有了怎樣的幾幅畫面?

生:我看到了低低的茅檐下,有老爺爺、老奶奶在聊天。

生:我看到那戶人家的大兒子在田裏鋤豆。

生:還有一幅畫面,二兒子在全神貫注地編織雞籠。

師:“全神貫注”用得好!

生:最有意思的是小兒子趴在溪頭剝蓮蓬。

師:同學們讀懂了詞意,才能在腦中形成完整的畫面。這些畫面有景有人,生趣盎然,你最喜歡哪一幅呢?能否用你喜歡的方式把畫面情境表現出來?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投入到學習中。)

師:能展示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嗎?

生:老師,我最喜歡“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我用畫畫的方法表現:夏天的鄉村,草木豐茂。一條小溪在青翠的小草間蜿蜒而過,溪水淙淙流着,好象唱歌給出溪邊的小草聽。溪邊有一座茅屋,屋檐低低的,還曬着幾個大紅辣椒。(衆人笑)是的,我去過農村,見過的.。

生:老師,我和同桌合作,想演演那對翁媼。(“老伴啊,今天我喝多了!高興啊,你看豆子眼見一天天大起來,到秋天我們就要準備大袋子嘍!”“老頭子,我也開心,我們就喝個痛快……”

師:真不錯,演戲有天賦,老師彷彿走進了鄉村,聽到了老人間樸實無華的對話。

生:老師,我喜歡“大兒鋤豆溪東”這幅畫面,我把它改成了小散文:太陽快落山了,晚風習習,大兒子阿虎還幹勁十足呢!你看。田間的雜草在他鋒利的鋤刀下乖乖投降了。豆苗呢,在淡紅的晚霞下跳起舞,好象在感謝阿虎。阿虎笑了,汗珠一滴一滴落進泥土……

師:你的想象真豐富,語言真美,將來也是個大詞人!

生:我喜歡“剝蓮圖”,我用朗讀欣賞法學的。

(生聲情並茂朗讀後,評點:我覺得“臥”用得最好,把小孩子的天真爛漫、自由自在遊戲的情景寫出來了。)

師:同學們,你們或者讀或者寫或者畫或者演,不管採用怎樣的方式,都用一顆和詞人一樣熱愛農村生活的心,不知不覺間把詞的意境表現出來了。最後,讓我們把這首詞永遠留在腦海中好嗎?

(學生自由背誦。)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理念:

讓學生需要我,讓學生可以離開我。

二、教學目標:

1.誦讀一首詞:瞭解“詞”這一文學樣式,按節奏韻律誦讀。

2.想象一幅畫:結合詞意,展開想象,豐富意境。

3.走近一個人:嘗試評註,拓展閱讀,瞭解詞人,體悟情感。

三、教學年級:

六年級

四、教學活動:

(一)初知爲基,正確誦讀

1.師生對話,隨機滲透“詞”的相關訊息。

2.質疑解惑,初知此詞大意。

3.練習誦讀這首詞。

(二)想象畫面,感悟意境

1.選擇一個角度,想象畫面。

2.分享交流各自的想象。

3.感悟意境,再次誦讀。

(三)嘗試評註,體悟情感

1.引導學生嘗試評註。

2.拓展閱讀學者的評註。

3.交流評註:

(1)說說自己與學者英雄所見略同之處。

(2)說說學者沒有關注的,而你有感覺的.地方。

(3)說說你沒有想到的,而學者關注到的地方。

4.結合評註,引導學生關注“醉”這個字,結合詞人經歷深入理解這個“醉”幷有感情誦讀。

(四)回望課堂,延展課外

讓學生自己給自己留下作業。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生字,理解生詞;理解並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教學的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內容,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

【教法學法】

1、教法: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爲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以讀代講教學法”。

2、學法:首先,“邊讀、邊看、邊想”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把時間留給學生。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讀準、讀懂、讀好”的遞進性活動中得到提高。

其次,採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學生在具體感悟美的活動中,自主地發現問題,獨立或合作解決問題,既達到本課教學目標,又實現學習方法的自主構建。

【教學過程設計及理論依據】

本課的教學設計,按以下五個環節進行:

一、情景導入,理解課題

1、出示課文的插圖,伴着悠揚的古琴曲,讓學生給這幅畫起個名字,並讓學生說說爲什麼要起這個名字?

2、告訴學生,這幅畫是根據宋代詞人辛棄疾《清平樂·村居》畫的。板書課題,指出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題目。

過渡:辛棄疾在這首詞中描寫了怎樣的鄉村,怎樣的人家呢?讓我們打開課本,一起來讀讀這首詞。

(設計意圖:教學以畫導入,伴以琴聲,創設了恬靜的田園氛圍,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然後以起名作引,並說出理由,可謂‘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興趣,較好地完成了對課題的理解。)

二、朗讀課文,讀出韻味

1、聽說學校電視臺要招幾位主持人,今天我就來選一選,然後推薦給學校電視臺。大家有信心嗎?然後學生自由讀。再指名讀,學生評價、打分。

2、告訴學生竅門(假裝只告訴剛纔指名讀的學生一人,其實大家都聽到),古詩詞的朗讀,不僅要正確、流利、有感情,還要注意停頓,讀出詞的節奏。比如第一句“茅檐/低小”,停頓的地方,讀時要做到“停而不斷”(老師範讀),而不能……(舉反例)學生再次自由讀,再指名剛纔那名學生讀,學生再評價、打分。

3、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可以自己讀,同桌互讀,找自己的好朋友讀。)

(設計意圖:詩詞具有音律美,讀來抑揚頓挫。通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等方式,以及吟詠的指導,使學生能讀出詞的韻味。)

三、合作探究,質疑探索

1、通過剛纔的朗讀,對這首詞你理解了多少,還有哪些地方不懂?學生分組進行合作探究。

2、學生交流:

着重理解:

⑴“醉”字的似醉未醉,“吳音”的伲噥細軟,想象“翁媼”會談些什麼?

⑵“無賴”一詞的意思,感受古今詞義的區別和小兒的天真可愛。其他地方則相機點撥,一帶而過。

(設計意圖:維果茨基認爲,學生是通過與教師和同伴的共同活動,通過觀察、模仿、體驗,在互動中學習的。因此,教師不多作講解,而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討論,在讀中探究,在讀中感悟,着力感受吳音的特點,白髮翁媼的`親密、浪漫,小兒的調皮、可愛。教學節奏張弛結合,從而實現了能力和情感目標。)

四、感悟詞境,熟讀成誦

1、教師範讀,配樂,學生想象,問:你好象看到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學生準備後,指名學生說。此刻學生僅會簡單翻譯一下。

2、教師點撥:

古詩詞語言含蓄,有許多想象的餘地。你能不能通過想象,使它變得更加具體呢?比如“幾杯酒下了肚,老倆口的話也多了起來,他們會說些什麼呢?……”當然,你也可以描述鄉村的景色,還可以說說大兒,中兒,小兒……

學生邊低聲吟誦,邊想象。再次指名學生說說好像看到了什麼。

3、配樂背誦。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學生的語文能力只有在語言實踐的基礎上才能獲得。因此,教師結合課文插圖再現詩境,讓學生在積累體驗中,進一步體會到田園的恬靜、和諧,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五、總結全文,課外延伸

交流辛棄疾其人其作,推薦學生課外閱讀。

結束語:

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豔麗的奇葩。每首宋詞都彷彿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婉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相信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一定對宋詞有了新的感受,希望同學們以後在宋詞中盡情遨遊,進一步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設計意圖:以一課引一串,以本課爲突破口,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打開學生的詩詞的認識之門,樹立大語文觀。這纔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藉助教材註釋,結合課外資料,通過****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這首詞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體悟重點詩句的情味,在反覆誦讀與融情想象中,感受詞的情緒和意象,受到心靈的薰陶和滋養。

3.通過詞的學習,感受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各位朋友,敢和我對對暗號,搞搞默契嗎?自信的孩子最有魅力!何爲暗號呢?咱們來對詩,我說前句,你們對後句。只要你們能說得上來,就是對上了暗號。

童孫未解供耕織—— 綠遍山原白滿川—— 草長鶯飛二月天——開軒面場圃——

2.真有默契啊!正如詩人李商隱所說,我們是心有靈犀——一點通。請同學想想,這些詩都是描寫什麼的?

3.美麗的田園風光和恬靜的田園生活是歷代文人墨客心中的最愛,在博大精深的中華經典詩文裏,田園詩詞是一顆閃亮的明星。今天,熊老師要和大家一塊來學習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一首田園詞。看老師板書,字乃人的衣冠,要一筆一畫寫工整。

二、自讀自悟,感知課文。

1.誰願意把課題讀一遍?這“樂”字在這裏讀作音樂的“樂”,老師想請教大家對“清平樂”的理解?你怎麼知道的?你是個會學習的孩子。藉助註釋是我們學習古詩詞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學習要學會方法,方法用得恰當了,你學起來就會事半功倍。請你把註釋1大聲地讀一遍。“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纔是這首詞真正的題目。讀課題的時候,詞牌名和後面的“村居”中間要略有停頓,一起讀。

2.村居的意思就是鄉村人家,讀到村居,你想象到了什麼?這是同學們想象中的村居。辛棄疾筆下的村居是什麼樣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24頁,把這首詞自由朗讀四遍,前兩遍爭取讀準生字和多音字,要讀得字正腔圓;後兩遍爭取把詞讀通順,最好能讀出節奏。讀完後,還要請大家仔細看看書上的插圖和註釋,想想這首詞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覺。

三、交流自學情況。

1.讀的時候,你覺得哪些字的讀音需要提醒同學們一下呢?

2.經過大家的提醒,咱們再來讀這首詞,就簡單多了。現在,誰願意把這首詞讀一遍?其他的同學要認真聽,聽聽他是否讀準了字音。

3.他讀正確了嗎?你真勇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最值得稱讚的。同學們,把掌聲送給他。(大屏幕出示這首詞)詞一般分上闕和下闕兩部分,朗讀時,上、下闕之間要停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4.讀得正確,流利,有節奏。現在哪位同學能告訴我這首詞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感覺。

四、範讀課文,把握詩境。

1.同學們,讀古詩詞,初讀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們和詩人有了初步的溝通和交流。老師讀這首詞也有自己的感覺,不過我的感覺想通過我的朗讀表達出來,可以嗎?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伴着優美的音樂,隨着老師的朗讀,一起走進辛棄疾的田園生活。

2.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現在你的眼前出現了什麼樣的畫面,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生答看到的畫面,教師就用視頻出示畫面,並要學生讀相應的句子。)

3.(把幾幅畫拼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同學們,你們再仔細看看,畫中缺少了什麼?(放流水聲)小溪怎麼流的呢?(緩緩地流着、叮咚地流着、潺潺地流着)

4.同學們想象得合情合理,大家都是會學習的孩子,因爲想象也是學習古詩的方法之一。綠水村邊繞,這溪水把幾幅畫連起來,構成了一幅美好溫馨的村居圖。讓我們在這潺潺的溪水聲中再來讀這首詞。(放音樂,師生齊讀。)

五、分步解讀,品語詩情。

1.村居生活真是其樂融融啊!這首詞當中有一個字表達了辛棄疾看到這溫馨美好村居之後的情感,哪一個字?

2.“醉”就是這首詞的詞眼。辛棄疾喝酒了嗎?可是他醉了呀!?這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他醉在哪兒呢?他一醉田園風景美如畫。同學們,一起讀。(磊屏幕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3.這句詞描寫了哪些景物?

4.草是怎樣的草,水是怎樣的水?同學們,閉上眼睛,讓音樂帶着我們走得更近些。此時,你就是辛棄疾。飯後,你慢步田園,面對着醉人的美景,你深深地吸上一口氣。田園的空氣怎麼樣?小溪裏的水——很清很清;溪邊的小草——很綠很綠;溪裏的荷花——很美很美,真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啊!好一個世外桃園,真是人間仙境啊!這何嘗不是一種動人心扉的美麗呢?辛棄疾,你醉了嗎?醉了,那就讀啊,輕輕的,慢慢的,讀出你的醉。

5.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後還要搖頭晃腦,甚至身子也跟着節奏晃動,自己試一試。

6.大家讀得真不錯,敢站起來晃一晃嗎?真是有板有眼,有滋有味。全班同學,咱們一起晃起來,搖起來。

7.酒不醉人人自醉,辛棄疾醉了,他一醉鄉村風景美如畫,那還有二醉,三醉,四醉呢?

8.讓我們一起來讀第二句。這句話你們讀懂了嗎?那我問幾個問題行嗎?

第一個問題:“吳音”是什麼意思?當時辛棄疾被朝廷貶到江西上饒的帶湖,這個地方戰國時期稱爲吳國,所以叫吳音。

9.第二個問題:“相媚好”是什麼意思?老爺爺和老奶奶會說些什麼呢?

(大屏幕出示:夏日的午後,幾杯酒下了肚,老兩口的話多了起來,老爺爺(老奶奶)望了望老伴,笑着說——”)

10.(大屏幕出示老兩口幸福生活的畫面)多麼幸福的老兩口啊!執子之手,與子攜老,這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啊。你醉了嗎?請你讀!同學們的掌聲就是對你的肯定。同學們一起讀!

11.酒不醉人人自醉,辛棄疾醉於景美,醉於人和,咱們再來和他一起醉,這三醉是醉於——誰願意讀讀第三句。誰能講講這句詩的意思?誰願意誇誇大兒子?12.引讀《鋤禾》。誇過了大兒,咱們再來誇誇中兒,要求用上一個四字成語

13.看着勤勞能幹的大兒和中兒,辛棄疾又醉了.可是,還有醉中之最呢!那就是——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無賴”是什麼意思? 你有調皮的時候嗎?父母是怎麼責備你的?看似責備,實則喜愛。所以說小孩很可愛,很淘氣,很活潑就是“無賴”。你們很可愛,很淘氣,很活潑,就是——再讀這一句,讀出小兒子的天真活潑。

14.這句詞中的哪一個字最能體現小孩子的淘氣?“臥”什麼意思?帶進詩中去讀一讀。好不好?爲什麼?還可以用哪個字?帶進去讀一讀,好不好?爲什麼?15.“臥”可以是趴着,可以是躺着,還可以是側着身子,想怎麼臥就怎麼臥,怎麼臥舒服就怎麼臥,一個“臥”字寫出了小兒子的頑皮淘氣,寫出了小兒子的悠然自得!用字傳神是古詩詞的一大特點,要不以推敲著名的詩奴賈島怎麼會“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呢!誰願意再把這句讀一讀?

六、誦讀品味,怡然沉醉。

1.詞讀到這兒,相信這一家子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那麼這是什麼樣的一家子呢?你能用一個詞語概括嗎?對了,正如大家所說,這是溫馨的一家,美好的一家,令人陶醉的一家,概括大家的感覺,那就是和諧(板書:和諧)其實,和諧的`生活不僅是古代人的嚮往,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同樣也在追求着和諧,構建着和諧。

2.此時,辛棄疾已經深深地陶醉在這份和諧中。那麼僅僅是辛棄疾醉了嗎?還有誰醉了?

3.這一家子生活富裕嗎?你從哪兒知道的?這麼矮這麼小的茅屋,到了冬天怎麼遮風避雨呢?我得問一問詞中的老爺爺,老奶奶了:你家生活並不富裕啊!你怎麼會沉醉其中呢?唉,先別忙着回答,我希望大家思考一下,按照大屏幕上的提示來回答。會思考的人才是智者,就是我們說的聰明人。(大屏幕出示:雖然……但是…… ?)

4.老師問了詞中的翁媼,你想問詞中的誰?

5.是啊,物質上的財富怎麼能比得上精神上的財富呢?要知道心安茅屋穩,家貧菜根香啊!辛棄疾是南宋時期的愛國詞人,征戰沙場二十多年,曾爲實現國家統一而四處奔走。由於受到奸臣的陷害,他報國無門,被皇帝貶到江西上饒的帶湖隱居。閒居在南方的辛棄疾出來散步,看到了這和諧的一家子,心生嚮往。同學們,目睹了北方戰亂之苦的辛棄疾,此時此刻最渴望的是什麼?雖然居住在和平的南方,心卻在想着戰亂的北方,這叫什麼?

6.引讀:辛棄疾嚮往着國家統一,人民安居樂業啊!所以,看到這和諧的村居生活,他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一醉——(學生讀第一句)二醉——(學生讀第二句)三醉——(學生讀第三句)四醉——(學生讀第四句)。

7.國泰民安的理想,報國無門的苦悶,就這樣交織在一起,化作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小令——清平樂·村居,此時此刻,你們能讀出愛國詞人對美好生活的那一份嚮往嗎?(學生齊讀全詩)

8.從你們的誦讀中老師聽到了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更感受到了和諧村居那醉人的魅力。此時此刻,咱們這課堂上又多了一醉,那就是在場的所有人都醉了。這首詞的韻律很美,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讀法。下面我們師生互動來個辛詞二重讀,好嗎?怎麼讀呢,仔細聽好了,熊老師讀一句,你們接着把這一句的後面三個字重複讀一遍,聽明白了嗎?那好,咱們來試試。

9.此時此刻,這和諧美好的村居就像這首詞中的那條小溪緩緩地緩緩地流淌在每個人的心中,永遠永遠……這份和諧爲什麼能千古流傳呢?那是因爲詞人的詞寫出了人民的心聲,他是懷着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來寫的,所以我們可以體會出感情是詩詞的生命。(大屏幕出示:

感情,詩詞的生命

愁極: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怒極: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憂極: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喜極: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在辛棄疾愁極的時候,可以寫出——在辛棄疾怒極的時候,可以寫出——

在辛棄疾憂極的時候,可以寫出——在辛棄疾喜極的時候,可以寫出——

10.同學們,辛棄疾的每首詞都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都是一曲委婉動聽的歌,都是一段綿延不斷的情。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瑰寶,是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腹有詩書氣自華”,願大家在經典詩文的薰陶中個個氣質如蘭!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清平樂·村居》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的一首詞。這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的描寫,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他嚮往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詞只有短短几句,卻把一家農戶的環境氣氛和全家老少勤儉淳樸的勞動生活風貌鮮明地勾勒出來,向讀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家生活畫面。

【教學目標】

1、能讀準“雞籠”“蓮蓬”“翁媼”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詞。

2、能借助註釋邊讀邊想象詩中情景的方法,感受詞中對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和翁媼和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

3、通過感受詩中所描寫的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村生活,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古詩意思,想象詩中意境,體會詩中情感,有感情地誦讀。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古詩中所表達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設計理念】吟誦,是古詩詞教學的重點,讀通詩句,理解詩意,感悟詩情是古詩學習的三個境界,在讀中發展語感,體驗情感,領悟內涵。古詩凝練含蓄、意在言外、言約而旨豐的特點,教學中不適宜對其進行“條分縷析”和“細究深挖”。本教學設計從整體入手,重點處相機點撥。在古詩破解文義的設計中,抓住關鍵字眼,讓學生在“讀、想、悟、背”的綜合閱讀活動中充分自主、有效合作、積極探究,解讀古詩的意思,品味古詩的意蘊,感受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讀—整體感知,初知大意

(一)配圖樂,激學趣

1、導入:同學們,畫是一種含蓄深刻的語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馳神往的.境界。讓我們伴着悠揚的古琴曲來欣賞一下吧!

2、播放古琴曲,學生欣賞課件展示動畫,最後定格。

(二)創意境,入課題

1、師:這幅畫是根據宋代詞人辛棄疾所寫的詞《清平樂·村居》所畫。

2、齊讀課題

(1)正音:樂(yuè)

(2)讀準課題

“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題目。讀課題時,中間注意停頓,再一起讀一遍。

3、創意境:讀到“村居”,我們就會想到農村,在你的想象中農村是什麼樣的畫面呢?(指名說)

4、入課題:辛棄疾的詞中究竟描寫了怎樣的鄉村,怎樣的人家呢?讓我們打開課本,一起來學習這首詞。

【設計理念】 中國閱讀教學研究會會長曾祥芹曾說:我們已經走進了“讀圖時代”,畫面閱讀正與文字閱讀互競雄長,它們共同開闢出一條“全腦閱讀”的新路。我們要充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們能夠從文字中讀出圖畫來,從圖畫中看出文字來。本着追求這一理念,本課時古詩教學設計中從圖入景,隨景讀文,逐步引入學習古詩。

二、想—放飛想象,再造情境

(一)初讀感知,讀通詞文

1、自由朗讀古詩,提醒學生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古詩的節奏。

2、指名讀古詩。

師相機正音: 媼(ǎo)、剝(bāo)、翁媼、蓮蓬、臥剝

3、教師範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