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西晉滅亡後是哪個朝代

本文已影響 1.32W人 

西晉,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短暫的大一統封建王朝,在位期間只有37年,那麼西晉滅亡後又是哪個朝代上位呢?下文內容爲你解答。

西晉滅亡後是哪個朝代

答案是東晉

東晉(317年-420年),是由西晉皇室後裔司馬睿在南方建立起來的政權,統治範圍因爲中原陸沉,少數民族內遷,建都洛陽的晉朝(西晉)覆亡,史稱東晉,此外,史書中又仿東漢稱中漢,稱東晉爲中晉,寓以晉室中興之意;又東晉統治地區大部分在江東,古稱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東晉。

東晉是門閥士族政治,與北方的五胡十六國並存,這一歷史時期又稱東晉十六國。東晉時代,也曾經內部四分五裂。420年,宋公劉裕廢除晉安帝,建立劉宋,進入南北朝時期。東晉與之前的孫吳以及其後的宋、齊、樑、陳,合稱爲六朝。

東晉也曾多次試圖北伐,但由於內部不團結,除了最後篡晉的劉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餘都無建樹。祖逖本有希望恢復舊土,但他被司馬睿挾制,鬱鬱而終。桓溫的北伐則被慕容垂擊敗。

383年,前秦苻堅率兵南侵,東晉宰相謝安力主抗擊,派謝石謝玄率軍,在淝水之戰大獲全勝,苻堅隻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勢從此而成。後有桓玄叛亂,廢安帝,自立爲天子,後爲大將劉裕所平,擁恭帝,然大權落裕。

公元420年,劉裕篡奪帝位,取代東晉。公元439年,拓跋燾統一北方。至此,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而東晉十六國則成爲了舊時代的代名詞。

簡介

東晉(317-420),西晉滅亡後,漢族在江東建立東晉政權。公元317年,鎮守建康的晉宗室司馬睿在江南重建晉室,史稱東晉,此外,史書中又仿東漢稱中漢,稱東晉爲中晉,寓以晉室中興之意;又東晉統治地區大部分在江東,古稱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東晉。

司馬睿在建康建立政權形式的時間實際是在公元311年,當時西晉處於崩潰邊緣,但沒有明確滅亡。東晉建立的時間一般被視爲司馬睿稱帝的時間。東晉政權維持了長期的偏安統治,疆域大體上侷限於淮河長江流域以南。相應地,北方基本處於分裂狀態,先後出現了16個“能建邦命氏成爲戰國者”的國,故將該時期泛稱爲十六國,而與東晉合稱即所謂東晉十六國。

東晉雖然是司馬氏政權的延續,但本身司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個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個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導,其後又有陳郡謝氏的謝安、謝玄、王敦等等。而世家大族中,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謝、袁、蕭等僑姓,和本身居於江南的朱、張、顧、陸的吳姓。最初東晉有賴權臣王導主持大局,一方面拉攏江南士族,一方面又安排予從中原南下的士族,並以司馬家族作爲共同擁戴的對象。

但世家大族本身並不真正忠於司馬氏,尤其是他們本身都擁有大量田地,以至擁有自家部隊(即所謂“部曲”),有足夠實力抗衡司馬氏政權。最初有王導主持大局,東晉政權得以穩定,故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但晉元帝以降則內亂頻生,如有早期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後期又有孫恩、盧循之亂等。

東晉也曾多次試圖北伐,但由於內部不團結,除了最後篡晉的劉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餘都無建樹。祖逖本有希望恢復舊土,但他被司馬睿挾制,鬱鬱而終。桓溫的北伐則被慕容垂擊敗。

383年,前秦苻堅率兵南侵,東晉宰相謝安力主抗擊,派謝石謝玄率軍,在淝水之戰大獲全勝,苻堅隻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勢從此而成。後有桓玄叛亂,廢安帝,自立爲天子,後爲大將劉裕所平,擁恭帝,然大權落裕。

公元420年,劉裕篡奪帝位,取代東晉。公元439年,拓跋燾統一北方。至此,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而東晉十六國則成爲了舊時代的代名詞。

疆域

淝水之戰前後東晉疆域變遷圖東晉政區襲承西晉,也是實行州、郡、縣三級制。但是其州郡越分越多,轄區縮小。西晉末年,大量流民南渡。東晉朝廷爲了安撫僑民及僑姓世族,以原籍州郡縣名寄治別處,而無實地,此即僑州郡縣。等到安定後實施土斷,使其州郡領有實地,戶籍和賦役與一般州郡縣相同。

東晉政區隨其疆域的變化而有增減。由於外族入侵與晉軍北伐,北疆時常變動;四川先後出現成漢、譙蜀等國;東南疆域大致固定。晉元帝時期,石勒入侵,北疆只剩淮南江陵一帶。成漢佔據四川,於347年被桓溫滅。桓溫發動三次北伐,一度收復山東及河南地區,後敗於前燕而止。前秦屢次入侵東晉領土,此時東晉僅剩揚、荊、江、廣、交、豫、徐、兗、益、寧七州,及兗、青、冀、司、幽、並、益等僑州,共十五州。383年淝水之戰,前秦慘敗。隔年謝玄北伐,成功收復黃河、秦嶺以南地區。之後東晉內亂,桓玄篡位,譙蜀獨立,疆域萎縮。劉裕崛起後攻滅譙蜀並發動兩次北伐,收復四川、山東、河南及關中地區。然而劉裕因故返京,將領內亂,夏人入侵,關中得而復失。此時東晉領有揚、北徐、豫、江、北青、司、荊、北雍、東益、寧、交、廣、北並、北冀、樑、徐、北兗等十七州,及幽、冀、東秦、青、並、兗、秦、雍等僑州,共二十五州。

276年,司馬睿生於洛陽,太熙元年(290)司馬覲死,年僅十五歲的司馬睿依例襲琅邪王爵。同年四月,晉武帝司馬炎去世。繼立的司馬衷魯愚遲鈍,無力駕馭政局,統治階級內部爲爭奪最高權力展開了極端殘酷的攻殺。在動盪險惡的政治環境中,處於帝室疏族地位的司馬睿無兵無權,爲避殺身之禍,他採取恭儉退讓的方針,儘量避免捲入鬥爭的旋渦。在洛陽,司馬睿交結密切的朋友只有王導。

永興元年(304)七月,“八王之亂”進入高潮。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司馬衷親征鄴城。當時,坐鎮鄴城的將軍是皇太弟成都王司馬穎。前不久,司馬穎擊殺了執政的長沙王司馬乂,強迫惠帝封他爲皇位繼承人。在取得了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等職務之後,司馬穎將皇帝的乘輿服御盡數劫入老巢,並以鄴城遙制洛陽。司馬穎的橫暴和專權,引起了另外一些實力派人物的不滿。

尚書令司馬越乘機以惠帝的名義發佈檄書,徵召四方軍隊討伐司馬穎。時任左將軍的司馬睿奉命參加了討鄴戰爭,年二十九歲。[2]兩軍在蕩陰展開激戰。結果司馬越兵敗,遁回封國東海。惠帝及隨軍大臣被司馬穎劫掠入鄴,司馬睿也在其中。不久司馬睿的叔父東安王司馬繇因得罪司馬穎而遭殺害。司馬睿害怕禍事殃及自己,潛逃出鄴。在奔往洛陽的`途中,他行至黃河岸邊曾被津吏捕獲,險遭不幸。

司馬睿到達洛陽,馬上將家眷接出赴往琅邪(今山東膠南縣)去了。精心籌劃,移鎮建鄴永興二年(305)七月,司馬越經過一年的休養生息,實力開始復元。由於惠帝已被河間王司馬顒劫持至關中,司馬越無法操縱朝政,遂以西迎天子爲藉口,聯絡山東各方鎮討伐長安。臨行前,他以司馬睿爲平東將軍、監徐州諸軍事之職鎮守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爲他看守後方。司馬睿引王導作司馬,凡“軍謀密策”皆聽由王導規劃。

東晉會稽貴族盛會永嘉元年(307)七月,司馬越改任司馬睿爲安東將軍、假節、都督揚州江南諸軍事等職,負責鎮守建鄴(今江蘇南京市)。司馬睿到達建鄴半年之久,沒有任何當地大族主動地向他靠攏,表示親近。在司馬睿建立江東雛形割據政權的過程中,王導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永嘉三年(309),已在山西建立漢政權的匈奴人劉淵前後兩次派兵攻打洛陽。總攬朝政的司馬越徵調建武將軍錢和揚州刺史王敦率軍援救京師。錢出身於吳興大族。當陳敏企圖割據江東時,他曾起兵討伐,陳敏敗後,以功封建武將軍。錢到達廣陵(今江蘇清江西),聞漢兵強盛不肯前行。司馬睿奉司馬越之命,派人催行,並威脅錢說要以軍法實行懲辦。

永嘉六年(312)二月,石勒在葛陂修堰築壘,課農造舟,確實有由此渡淮入江,奪取建鄴的打算。司馬睿採取了相應的防範措施,將主力部隊全部集中在壽春,任命熟悉水勢的南士紀瞻爲揚威將軍,都督京口以南至蕪湖諸軍事。由於連降三個月的大雨,石勒的軍隊飢疾並臻。石勒聽從謀士張賓的建議,取消南下計劃,撤軍北上。紀瞻乘勢追擊一百餘里,江東形勢才化險爲夷。

永嘉六年十二月(313年1月),司馬睿寫信給流竄到沌口(今湖北漢陽東南)的荊州刺史王澄,要他到建鄴擔任軍諮祭酒。他答應奔赴建鄴,但途經豫章時,王澄因得罪王敦,被殺。

永嘉七年(313)二月,劉聰將俘獲的晉懷帝司馬熾殺死。當年四月,凶信傳到長安。已經佔據長安的秦王司馬鄴開始稱帝,這就是晉愍帝。晉愍帝即位後改永嘉爲建興,並任命司馬睿爲左丞相、大都督,負責都督陝東諸軍事;以秦州刺史南陽王司馬保爲右丞相、大都督、負責都督陝西諸軍事。這是愍帝借用歷史上周公召公“分陝而治,挾輔天子”的典故,對司馬睿等人實行的重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