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宋朝民間的佩香風俗

本文已影響 1.26W人 

薰香

宋朝民間的佩香風俗

香料是很寶貴的,在古代,香料屬於上層人士玩的東西,百姓其實能接觸的並不多。當然除了皇親國戚,宮裏的人物以及一些文人雅士也會把玩香料。

宋代文人的薰香文化

與今天的中國人不同,對於傳統的上層社會來說,生活中的任何一刻如果沒有香氣氤氳,都是不可接受的。經過漢唐的發展,到了宋代,海外香料的進口貿易呈現前所未有的繁榮,制香業也發達到後人難以想象的水平。在宋代的中國,就早已建立起了非常發達與複雜、精緻的體系。南宋詩人楊萬里有一首《燒香詩》,講述一次焚香的親歷:詩人自炷古龍涎,但令有香不見煙。素馨欲開茉莉拆,低處龍麝和沉檀。

就像當時的所有的文人士大夫一樣,楊萬里把焚香當作最高雅的審美享受,對於“香道”也很嫺熟。因此,他親手在爐中焚炷了一枚“古龍涎”香餅。所謂“古龍涎”,在宋代,實際是各類高檔人工合成香料的一個通稱。“素馨欲開茉莉拆,低處龍麝和沉檀”,恰恰寫出了宋代上等合成香料的原料之奢侈,更寫出了這些香料在香氣層次上的豐富——素馨花構成了香芬的前調,中調是茉莉花香,尾調則以天然沉香、檀香爲主打,但混和有少量龍腦、麝香。

宋代的合成香料,包括頂着“古龍涎”名目的各種製品,配製方式繁多,其香氛效果也各自有異,這使得我們無法完全還原《燒香詩》中所焚“古龍涎”的製作工藝。不過,相傳宋人所做的《香譜》足以證明,詩中的`描寫是對現實的真實反映。如相傳宋人陳敬所著的《陳氏香譜》中有一個“四和香”方:沉、檀各一兩,腦、麝各一錢,如法燒。

正是以沉香、檀香爲主料,輔以龍腦和麝香。或許無妨推測,這四樣貴重香料的組合,在宋代,是一種公認爲“最優組合”的經典香型。

至於楊萬里所焚的“古龍涎”香餅中蘊涵着不止一層的花香,這正是宋代制香業的一大特色、一個劃時代的成就。在這個時代,茉莉、素馨等海外香花植物在廣州一帶廣泛引植,南方地區原有的本土芳香花種如橙、橘、柚花等也得到開發,宋人便“更將花譜通香譜”(程公許《和虞使君“擷素馨花遺張立,蒸沉香”四絕句》),開始了把花香引入香料製品的實踐。最獨特也是當時最流行的方式,是把沉香、降真香等樹脂香料與各種香花放在一起,密封在甑中,放入蒸鍋,上火蒸。

凡是生香,蒸過爲佳。四時,遇花之香者,皆次次蒸之。如梅花、瑞香、酴、密友、梔子、末利(茉莉)、木犀(桂花)及橙、橘花之類,皆可蒸。他日之,則羣花之香畢備。(《陳氏香譜》“南方花”)。

樹脂類香料用香花來蒸,不僅要蒸一次,而是要一年四季不停地上火蒸。凡是有香花開放的季節,就拿當令的花與這香料一起蒸上一回,這樣一年堅持下來,頻頻蒸過的香料如果再入薰爐焚炷,就會散發出百花的芬芳。

花氣蒸濃古鼎煙,水沉春透露華鮮,心清無暇數龍涎,乞與病夫僧帳座,不妨公子醉茵眠,普薰三界掃腥羶。

有意思的是,宋人張元乾的這一首《浣溪沙》,描寫了與楊萬里《燒香詩》中所述非常相近的一種香料製品,也是採用“龍涎”之名,並以沉香作爲主料,蒸薰以花氣。實際上,從宋代文獻與宋人的詩詞作品可以知道,那時“花蒸沉香”是最普遍的制香方法,素馨花恰恰是用以蒸香的主力,如程公許有《和虞使君“擷素馨花遺張立,蒸沉香”四絕句》之作,而在相傳宋人陳敬所作的《陳氏香譜》“南方花”一節,茉莉花也被列爲蒸香的花品之一。

宋朝民間的佩香風俗

陸游《老學庵筆記》中有一段涉及北宋末年“時尚”現象的記述,近年整理出版時,就曾被錯點成:“政和、宣和間,織文及纈帛,有遍地桃冠,有並桃香,有佩香曲,有賽兒……”實際上,宋時文獻中並沒有“並桃香”這樣一種香品名稱,相反,倒是有一類頗流行的合香製品稱爲“佩香”。

生活於兩宋之交的蔡絛於《鐵圍山叢談》中即談到,政和四年,“時於奉宸中得龍涎香二,琉璃缶、玻璃母二大篚……香則多分賜大臣、近侍……每以一豆大爇之,輒作異花氣,芬鬱滿座,終日略不歇。於是太上大奇之,命籍被賜者,隨數多寡,復收取以歸中禁,因號曰‘古龍涎’,爲貴也。諸大璫爭取一餅,可直百緡,金而以青絲貫之,佩於頸,時於衣領間摩挱以相示。坐此遂作‘佩香’焉。今佩香,蓋因古龍涎始也”。

按其說法,在宋徽宗時,由大太監們興起了佩帶異國名香的時尚,具體方法是把小塊的珍貴香料截成小餅狀,在當中穿孔——孔洞的邊緣還鑲上金或玉框——孔內串上藍絲繩,掛在脖子上。他們還喜歡把所配的小香餅從衣領當中掏出來,用手摩挲着,彼此互相炫耀。這種帶有穿孔、以絛子吊掛在身上的香料製品就叫“佩香”。 在太監們引領下,帶佩香成爲社會上普遍流行的做法。

《鐵圍山叢談》中說,“今佩香,蓋因古龍涎始也”,而在《陳氏香譜》中,恰恰有一條“古龍涎香”的製造方子,是將沉香、檀香、丁香等多種香料研成細末,調入蘇合油、皁子白之後“濃煎成膏”,“造作花子、佩香及香環之類”。這一合香方與《鐵圍山叢談》的記載互相印證,爲宋代一種時尚風氣的產生提供瞭解釋:宋徽宗的時候,在內庫中發現了前朝留下的珍貴異國香料。這種香料一旦焚炷起來,香氣異常迷人,被宋徽宗命名爲“古龍涎”。太監們流行把這種“古龍涎”佩在胸前,結果帶動了民間帶佩香的風氣。同時,社會上還興起了對所謂“古龍涎”的仿製,因而,民間大量使用的“古龍涎”,其實是宋人自己利用各種貴重香料調配而成的一種合香製品。

由此可見,“佩香”是宋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個詞彙,專指帶穿孔、吊掛在身上的人工合成小香餅。據《鐵圍山叢談》的介紹,如此的香品出現於北宋政和年間。《老學庵筆記》涉及“佩香”的論述恰恰是指斥“政和、宣和”間的“服妖”現象,所以原文當爲“香有佩香”——這個時期的香品中出現了佩香。並且,該書卷一提到:“徽宗南幸還京,服慄玉並桃冠……”可知北宋末年有一種頭冠名爲“並桃”。因此,《老學庵筆記》之文義應理解爲:“織文及纈帛有遍地桃,冠有並桃,香有佩香,曲有賽兒。”

佩香雖屬微末細節,但卻也證明,如果留心古人留下的豐富文獻資料,一些看似空洞的名物詞稱並非不可以形成有效的解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