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手抄報

迎新春手抄報裏的內容

本文已影響 1.16W人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爲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爲了讓大家瞭解春節習俗,分享了迎新春手抄報內容,歡迎借鑑!

迎新春手抄報裏的內容

迎新春手抄報圖片1

迎新春手抄報裏的內容 第2張

迎新春手抄報圖片2

迎新春手抄報裏的內容 第3張

迎新春手抄報圖片3

迎新春手抄報裏的內容 第4張

迎新春手抄報圖片4

迎新春手抄報裏的內容 第5張

迎新春手抄報圖片5

迎新春手抄報裏的內容 第6張

迎新春手抄報圖片6

迎新春手抄報裏的內容 第7張

迎新春手抄報圖片7

迎新春手抄報裏的內容 第8張

迎新春手抄報圖片8

不同地區的人們過年吃什麼?

北方人

我國北方人春節第一餐吃餃子,餃子頗似元寶,寓有進寶之意。餃子中有的餡裏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餡裏放花生(稱長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長壽;有一個餃子餡中放一枚制錢,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新年裏麪條和餃子同煮,叫做“金絲穿元寶”。新年飲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語。各地餃子的做法和食法不同,北京的清水煮餃,東北的老邊餃子,江南的水煎餃,玉潤玲瓏,餡鮮味美。

四川、重慶地區的人春節第一餐吃湯圓。用自制的湯圓粉或市場上出售的幹湯圓粉製成各種餡心的湯圓,潤甜可口。

湖北人

湖北一些地方,過年要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寓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春節第一餐吃油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沙市一帶,春節第一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上海人

上海人年夜飯不喝湯一般人家年夜飯席上,發芽豆和黃豆芽總是有的,因爲這象徵着升和發,十分吉祥如意。至於上海舊俗說是除夕吃飯時不宜淘湯,傳爲淘了湯吃飯的話,第二年外出辦事或旅行,會要遭到雨淋的。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了。

廣東人

廣東部分地區春節第一餐要吃“萬年糧”,即掏出或蒸出足夠春節三天家人吃的飯菜,寓意“不愁吃喝”之意。潮州一帶,春節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蘿蔔乾油炸而成的“腐圓”,喝茨實、蓮子等熬成的“五果湯”,寓意“生活甜美,源遠流長”之意。

安徽人

合肥的飯桌上有一碗“雞抓豆”,意思是“抓錢發財”。管家人要吃一隻雞腿,名爲“抓錢爪”,意味着明年招財財進寶。安慶的當家人要在飯前先吃一碗麪條,叫“錢串子”。安徽一些地方春節第一餐時每人要咬一口生蘿蔔,名爲“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安徽南部僅肉類菜餚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及豬肝、豬心、豬肚製品,另外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皖中、皖南餐桌上有兩條魚,一條完整的`鯉魚,只能看卻不許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餘,另一條是鰱魚,可以吃,象徵連子連孫,人丁興旺。祁門家宴的第一碗萊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筍、蝦米、鮮肉等製成,含義爲“和氣生財”。

臺灣人

在臺灣,除夕之夜,外出的親人除非特殊情況,都得回家“圍爐”。島內全家人都要歡聚在一起“圍爐”,即一家男女老少團團圍坐在火爐或火鍋旁吃年夜飯(或叫“團圓飯”)。這一餐當然要格外豐盛。吃年夜飯“圍爐”時,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爐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爐上貼有紅紙書寫的“春”和“福”字。臺灣有句俗語說:“年夜沒返沒某(妻),清明沒返沒祖”,說的便是年夜合家團聚的意義。如果在外親人無法趕回,就要空出一個位子放那人的衣物,表示團聚。圍爐時要說吉利話,如“吃紅棗,年年好!”、“吃年飯,年年賺!”等。

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長年菜”,象徵命長。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諧音,象徵長壽。蘿蔔也不可少,閩南話叫它“菜頭”,表示“好彩頭”(吉兆)。還要有雞肉,雞的諧音“家”,“食雞起家”,可大振家聲。吃魚丸、蝦丸、肉丸,取“三元及第”之意,(丸與元諧音,三元即是狀元、會元、解元);多數家庭要買血蚶(一種海產貝類),貝象徵金銀,對吃剩的貝殼,有的要象徵性地收存着,寓意全家不缺錢。還有特別是吃“烏龜豆沙年糕”(一種用刻有烏龜形狀的木模壓制而成、內包豆沙餡子的年糕),則有益壽延年之意。此外,還有一種鹹味蘿蔔年糕,食用時需經火烤熱後再用紫菜包起來吃。它除了具有解葷腥、調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來年“好彩頭”之祝願(臺灣地區稱蘿蔔爲菜頭,與“彩頭”諧音)“圍爐”時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淨後連根煮熟,吃時也不咬斷,而是從頭到尾,慢慢地吃進肚裏,以祝父母長壽。

大年初二習俗

大年初二: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

詳解:大年初二,祭財神、回孃家是很有特色的漢族風俗。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祈望今年財源廣進。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1、女婿拜年“法定日”

按照傳統習俗,大年初二這一天,女兒要“回孃家”、夫婿同行給岳父岳母拜年,民間稱“姑爺節”、“迎婿日”。“回孃家”又稱“歸寧”。在舊時代,“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民間認爲嫁出去的女兒在除夕和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孃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帶着丈夫、孩子回孃家。

中國人最親密的是血緣關係,姑爺有“半子之勞”,俗話說“一個姑爺半個兒”。大年初二,姑爺精神抖擻,穿戴一新,帶上豐厚的禮物去看望岳父岳母,正是一年一度作爲“半個兒”見“親孃”的機會,以慰問“二老”。有的地方稱新女婿爲“嬌客”。對於“嬌客”拜年,岳父母家無不盛情款待,希望女婿平時要好好關照愛護自己的女兒。

大年初二回孃家的習俗,給出嫁的女兒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這一天,老少團圓,舊時有的人家也會選擇這一天拍一張“全家福”照片。

2、送年禮,送“雙”別送“單”

初二,出嫁的女兒攜夫婿回孃家,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爲帶手或伴手。然而送年禮,既有數字上的講究,也有諧音上的講究。

首先是送“雙兒”不送“單兒”,取“好事成雙”之意,圖的是個吉利。裝點心匣子或裝果籃兒,其種類要爲雙數,四樣、六樣或八樣。

其次,注重所送年禮的諧音,有些東西的諧音“犯忌”,不宜送人。送水果時不送梨,因爲“梨”與“離”諧音,不吉利;不送鐘錶,“送鍾”與“送終”諧音;給生意人送禮不送“書”,“書”與“輸”諧音。拜年時講究送酒,因爲“酒”與“久”諧音,有“天長地久”之意。

3、祭財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