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手抄報

弟子規中學手抄報

本文已影響 2.58W人 

弟子規是養成忠厚家風規範和對照自我的經典。以下是小編爲大家精心整理的弟子規中學手抄報,歡迎大家欣賞。

  弟子規中學手抄報【1】

弟子規中學手抄報

  弟子規中學手抄報【2】

弟子規中學手抄報 第2張

  弟子規中學手抄報【3】

弟子規中學手抄報 第3張

  弟子規簡介:

一般的人聽到“弟子”,會有錯誤的認知,覺得是小孩學的。其實這個“弟子”不是指小孩,聖賢人的學生都叫弟子。其主要內容也是《論語》學而篇的解讀,所以,《弟子規》是源於《論語》,是隨順聖賢教誨,也就是人生的真理,來做事、來處事待人,並不侷限於幼兒教育,也適用於成年人。

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分爲七個部分:即孝、悌、謹、信、愛衆、親仁、學文,前六項屬於德育修養,後一項屬於智育修養,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的踐行,是童蒙養正、敦倫盡分,閒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規範和對照自我的經典。

《訓蒙文》在成書之初受到清朝政府大力推廣而廣泛流傳,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爲《弟子規》。

《弟子規》在大陸的流行,歸功於淨空法師。讀《弟子規》不是爲了比別人,就是爲了自我提升和寧靜。1、弟子規告訴你人生獲得幸福的基本修爲是什麼。2、通過反覆讀誦弟子規,可以進行自我反省。3、通過反覆讀誦弟子規,讓自己靜心。

  弟子規創作背景:

康熙年間,統治階層出於長久統治的.目的,主動追求對傳統優秀思想文化的認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讀四書五經,尊孔子爲“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大修孔廟,春秋祭孔、宣諭以孔子儒教爲立國之本。《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所作。《弟子規》是當時皇權、神權下的產物,滿族人以幾十萬人統治億萬漢族人,統治者需要順民、傀儡、奴隸。1670年,根據儒學核心制定和頒發“聖諭”十六條,作爲人們的思想準則和行爲規範:敦孝悌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和鄉黨以息爭訟;重農桑以足衣食;尚節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黜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儆愚頑;明禮讓以厚風俗;務本業以定民志;訓子弟以禁非爲;息誣告以全良善;戒匿匪以免株連;完錢糧以省催科;聯保甲以弭盜賊;解仇忿以重生命。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薦舉山林隱逸、十六年開設明史館、十七年的薦舉博學鴻詞,網羅名士,弘揚儒學。這些舉措都促進了儒家的發展。《弟子規》正是在這種文學氛圍下,寫作而成的。其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一個秀才。他以《論語》“學而篇”中“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爲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當恪守的守則規範。後來賈存仁將其修訂改編並改名爲《弟子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