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手抄報

猴年元旦辭舊迎新手抄報版面

本文已影響 1.21W人 

  元旦發展歷史

猴年元旦辭舊迎新手抄報版面

元旦,也被稱爲“新年”,是指公曆的1月1日。但在古代,“元旦”即是今天的“春節”,也就是農曆新年。

元旦是很多國家的法定假日;在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元旦均爲法定假日;中國大陸及臺灣均作爲法定假日休假三天。習俗方面,“元旦”主要以各種方式互相祝福,賀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漢語“元旦”含義:“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旦”即早晨天明的時間,也通常包含一天之意。因此“元旦”就是一年的開始、一年的第一天。民國以前,元旦即現在的春節。

歷史上,中國各個朝代對“元旦”說法不一致。

夏代爲正月初一(夏曆1月1日)

商代爲十二月初一(12月1日)

周代爲十一月初一(11月1日)

秦王朝時期爲十月初一(10月1日)

(參見農曆、夏曆、殷歷和周曆的分別的記載)

漢朝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創立了“太初曆”,定正月初一爲元旦,此後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中華民國成立後,孫中山爲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公曆,所以便統計”,定農曆正月初一爲春節,而以公曆1月1日爲新年。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曆1月1日正式定名爲“元旦”,自此我國的每年1月1日就成我們家喻戶曉的新年“元旦”節日。

【猴年元旦手抄報

  節日習俗

  泰國

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幹節”(“宋幹”是梵語的譯音),也叫“潑水節”,是公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節日裏,人們擡着或用車載着巨大的佛像出遊,佛像後面跟着一輛輛花車,車上站着化了妝的“宋乾女神”,成羣結隊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鮮豔的民族服裝,敲着長鼓,載歌載舞。在遊行隊伍經過的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夾道而行,用銀鉢裏盛着用貝葉浸泡過的,滲有香料的水,潑灑到佛像和“宋乾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然後人們相互灑水,喜笑顏開的祝長輩健康長壽,祝親朋新年幸運、未婚的青年男女,則用潑水來表示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泰國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臺、門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沐浴。爲慶賀新年,泰國人舉行在規模的“賽象大會”,內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賽、古代象陣表演等。很是精彩動人。

  日本

日本人特別重視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爲全國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之爲“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爲“除夜”,除夜時他們祈求神靈託福,送走煩惱的舊年,迎來美好的新年,稱之爲“初詣”。除夕午夜,各處城鄉廟宇分別敲鐘108下,以此驅除邪惡,日本人則靜坐聆聽“除夜之鐘”,鐘聲停歇就意味新年的來到。人們便離座上牀睡覺,希望得一好夢。元旦早上,家人圍坐在一起,互相講述除夕做的夢,以測吉凶。日本人稱元旦初一爲“正日”。1—3日爲“三賀日”。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裏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後到親友家拜年。新年還是個“吃”的節日,各國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來祈求好運。日本人在“正日”這一天,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麪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三天,則吃素的,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現日本多數城裏人已放棄新年吃素勻慣,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麪條,以祝在新的一年裏,健康長壽。   新年裏,日本各戶門口上方往往都拉起一條草繩或用草繩編的圓圈,稱爲“注連繩”或“注連飾”。有的還擺上一些松竹,叫做“門鬆”。許多公司大廈門口和街頭巷口都用松竹梅搭起設計新穎、別具一格的牌樓,以示慶賀。人們還將鶴、龜等象徵長壽的動物剪紙貼在住宅內外,祈禱平安。同時還根據十二生肖,刻個年肖,相互贈送。郵政省還大量發行繪有年肖的“賀年郵票”。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體之間,互贈賀年片成了最熱門的祝賀方式,日本人稱它爲“飄舞的風箏”,遙致深情。在新年裏收到誰收到的賀年片多,誰就會感到新的一年前途美好,財運亨通,格外喜悅。新年裏,街坊四鄰、親戚朋友、孩子之間拜年的習慣仍然盛行。見面時的第一句話就是“恭賀新年”。

  埃及

埃及是文明古國,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觀察星象了,他們發現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尼羅河水立時上漲。埃及把尼羅河漲水的這一天作爲新年的開始,稱爲“漲水新年”。埃及的克魯特人迎接新年,在門口放一張桌子,七八隻碟子供着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的顆粒,還有好些綠色植物的小芽,這象徵豐裕。獻給神的東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農業生產是從秋季開始的。

  印度

印度從每年10月31日起爲新年共5天,第四天爲元旦。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印度有的地區,元旦早上,家家戶戶哭聲不斷,人人臉上涕淚橫流,他們以歲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來迎新年,是對人生的慨嘆。有些地區的人們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爲止。由於這種怪異的習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爲“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印度人在過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意爲羅摩的遊行),扮演史詩中的英雄與紙紮巨人“作戰”,“英雄”引發點着火的箭,紙紮巨人便在觀衆的歡呼聲中着火燒燬,除夕前,家家戶戶門前都張貼上各種精美圖畫。元旦早上,人們提着精製的小燈,拿着紅粉包,出門向老人和親友拜年。見面道喜後,就互相將紅粉塗在對方的額上,表示吉祥如意,擡頭見喜。年青人把紅墨水裝進水槍裏,射到親友身上,稱爲“灑紅”,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歡在過新年時不管熟悉與否,見面徒手格鬥。圍觀者叫好助威風,往往成爲姑娘追求的對象。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爲慶祝新年,在遊戲場中豎立一根圓滑粗大的木杆,杆頂有一隻盛着禮品的小袋,姑娘們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撓向杆上爬去的小夥衛子,小夥子們則在杆下圍成一圈,努力防禦姑娘們對爬杆者的攻擊,直到爬竿者奪得小袋取得勝利爲止。

  朝鮮

朝鮮和我們中國一樣,在新年也有貼窗花、桃符的習俗。朝鮮人在新年時,家家戶戶貼對聯和年畫。有的人家在門上貼上壽星或仙女的畫像,祈求上天保佑,驅走鬼魅,賜給幸福。元旦黎明,人們把一些鈔票塞進了除夕預先紮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惡,迎接吉祥福星。黃昏,人們又將全家人一年中脫落的頭髮燒掉,祝願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節,朝鮮的婦女穿戴一新。元旦日少女們頭戴一種麻制的帽子,稱爲“福巾”,身穿帶花紋的五色彩衣,進行盪鞦韆比賽。她們以一處樹花爲目標,看誰先踢到或咬到爲勝。也有在高處掛上銅鈴的,以先碰響者爲冠軍。新年期間,朝鮮人除了享以美酒佳餚外,還必須要做一種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棗泥和蜂蜜等,蒸煮成與我國的八寶飯相類似的甜飯食用,以預示家裏人丁興旺日子過得像蜜一樣甜。

  蒙古

新一年到來,蒙古老人會裝扮成牧羊人的樣子,穿着毛絨的皮外套,頭戴一頂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響,以示驅邪祝福。

  新加坡

新加坡,元旦起個大早,高高興興的從長輩那裏拿“紅包”(壓歲錢)。新年裏有個社團組成的舞獅、舞龍隊沿街表演。男女老幼穿着盛裝,帶上禮品走訪親友。過年時,人們愛吃油炸糯米和紅糖做成的甜年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