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手抄報

中國傳統節日與歷史手抄報

本文已影響 2.55W人 

  手抄報資料之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

中國傳統節日與歷史手抄報

這裏指以農曆爲序的傳統節日。源於四季自然氣候變化與農事活動的中國傳統節日,實質上是圍繞祈求豐收與慶豐收這兩大主題展開的。春季祈生殖、夏季驅疫蟲、秋季慶豐收、冬季慎儲備。人們以最虔誠的信仰、最精美的飲食、服飾、工藝品,慶祝節日。流行至今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都是農事節日的延續。

節日起源於農業民族的生產、生活需要。遠在八、九千年前,中國就有了農業,到7000年前,南北方的農業已出現了分野:北方爲粟作農業,南方爲稻作農業。農作物有一定的生長規律:春種,夏耕,秋收,冬藏。爲了定季節,在特定的季節從事特定的生產活動,人們把不同季節中的特定時間定爲節日。爲了標明這些特定時間,人們藉助於對天氣、星座變化的觀察,創造了天文曆法。在殷墟甲骨文中已看到古代完備的歷法紀年。《逸周書·時訓》已記載了二十四節氣,《淮南子》、《漢書》、《四民月令》、《宋書·歷志》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記載。仰韶文化的太陽紋,共有十二道光芒,當是一年十二個月的反映。夏代曆法《夏小歷》已有各月晨昏北斗斗柄的指向。《尚書·堯典》中有“四仲中星”歲時的劃分。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節氣。後發展爲八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在四季的終點“至”的基礎上,又加入了更明確的時間限定“立”,即起點。到了戰國時期,根據太陽在黃經上的位置,將一年分爲二十四節氣。按一年氣候變化過程,分五天一候,三侯爲一氣,一年便有四季、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天(約數),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傳統節日。在計時方面,商代以天干計時,周代以圭表測影計時,進一步明確了冬至,夏至,還定出了“朔日”。與二十四節氣同時並行的節日,主要表現在各季各月朔望之間。定節日的標準之一是以月的朔望圓缺爲記。朔爲“上日”,是各月之初一,又稱“元日”,正月朔日謂之元旦,是舊曆新年之始,爲一歲最早的節日。望日月圓,爲月之十五。上元節是一年的第一個望日,大慶大祭,後發展成“元宵”節。

宗教信仰對節日的產生也起了很大作用,是形成節日的主要原因之一,幾乎所有節日都充斥了宗教的內容。遠在舊石器時期已經產生了原始宗教,以巫教爲其核心。鬼神信仰的普遍,使人們經常通過巫一人神中介,祈求神靈保佑。經常舉行這種祭祀活動,久而久之,形成一些節日。人類最初信仰自然神,自然崇拜在節日中佔有突出的地位。《禮記》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七夕節祭牛郎織女星,中秋節拜月神。二月二“龍擡頭”,臘月二十三祭的竈神原本發端於火神。

總之,節日的起源是十分複雜的。從最初農業生產的需要,到人類生活其他方面的需要以及某些歷史事件,都是形成節日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