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手抄報

祝賀端午節手抄報設計內容

本文已影響 2.68W人 

導語:蒲月五,是端午;吃糉子,看龍舟;齊歡聚,賀佳節。下面分享關於端午節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祝賀端午節手抄報設計內容

  【端午節手抄報資料:《快樂的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仡佬等民族地區。學者聞一多認爲,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瓜、黃魚、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這天無論北方南方,都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顔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關於端午節還有許多兒歌,這些兒歌活潑、生動,令人們十分喜愛。這些兒歌也給端午節增添了許多歡樂的情趣。

端午節能看龍舟,能吃好吃的糉子,我真喜歡端午節啊!

  【端午節手抄報資料:端午節不僅是吃糉子】

汾口:用四季豆炒麪,此外,還做包子,這個包子不是我們平常早上吃的包子,是沒有餡的包子,俗稱“淡包子”。另外,雞蛋、鴨蛋和土大蒜一起煮着吃,還有吃佛豆(蘭花豆)等等。

界首:吃的也是炒麪,習俗接近於汾口。

老茶園:吃大蒜,整個的煮熟來吃,據說吃完了還不會口臭。

左口:吃五黃—黃瓜、黃鱔、雄黃酒、黃魚、鹹蛋黃。這和杭州習俗有些相似,白蛇傳裏的許仙給白蛇喝的就是端午的雄黃酒。

汪宅:做包子或者饅頭,同時還殺雞殺鴨,爲的是“殺雞、殺鴨,請原德子(方言)。”

威坪:吃饅頭,饅頭上還點上一個小紅點。除此之外,還做豆腐。

由此可見,淳安很多地方除了吃糉子,更多的地方是吃包子饅頭類的麪食,究其原委,上了年紀的人會告訴你,那是因爲端午時節,正是當地小麥成熟之際,以往條件不好,孩子又多,所以趕上端午,用麥粉做包子饅頭是最好的了,而且也只有端午才吃得到。有些地方吃雞蛋、殺雞、殺鴨也是趁過節之際吃得好一些,吃些平常難得吃到的東西。

 掛香包,穿新衣

淳安當地還有一習俗,就是長輩們在端午節還要給孩子們買新衣穿。這裏的長輩一般是指外婆,讓孩子跟過大年一樣,同時還會送孩子們一些自己繡的小香包,香包裏有十多種驅邪驅蚊的中藥材。

還有一些地方,也同樣有送孩子們香包的習俗,但不同的是香包的做法,有些地方是繡,有些地方卻是用編的,即用包糉子用的棕樹葉,撕成細條,然後編成一個香囊狀,遠看有點像“蜂窩”,再在裏面裝幾種驅蟲驅蚊的中藥材,自制的“綠色香囊”就成功了。但因爲製作這個費時費力,所以現在很少有人會做了。

插艾葉,撒石灰

除了給孩子買新衣掛香包,那就是家家戶戶門口會插幾根艾葉,爲的是用艾葉特殊的味道驅除蚊蟲。

還有一種很土的驅蟲方法就是在家家戶戶的屋前屋後撒石灰,這個撒石灰時,嘴裏還得唸唸有詞。

威坪人邊撒邊說:石灰驗一驗,蜈蚣晰蜴不出現。

汪宅人會說:毒死蜈蚣,毒死蝸牛……

插艾葉,撒石灰,這個在農村還一直保持着,爲了是接下來的日子裏,少些蛇蟲鼠蟻的騷擾,但是念念有詞的撒石灰,估計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