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語錄

龍應臺的語錄彙編46條

本文已影響 1.96W人 

任何一個國家的建立,都需要一個"假想敵"來激起自己內部的凝聚力。對歐盟而言,挾其經濟軍事優勢而四出"侵略"張牙舞爪而又絕對"沒有文化"的美國正是一個理想的"暴秦",可以促進歐盟各國的團結。以下是關於龍應臺的語錄46條,歡迎大家前來欣賞。

龍應臺的語錄彙編46條

1、我的安德烈,你認爲美麗的熱帶魚游泳也要在乎方向嗎?或者,你要挑釁地說,這是一個無謂的問題,因爲熱帶魚只爲自己而活?

2、我不否認我也喜歡有較好的物質生活,不過最重要的,美國那樣的社會比較可以讓我專心而孤獨地生活。我只想看書、寫作、思考,其他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想過問,只作我自己。在蘇聯,這辦不到。

3、我想說的是,K在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裏,誰,教過我們怎麼去面對痛苦、挫折、失敗?它不在我們的家庭教育裏,它不在小學、中學、大學的教科書或教程裏,它更不在我們的大衆傳播裏,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社會教育只叫我們如何去追求卓越,從看櫻桃的華盛頓,懸樑刺股的孫敬、蘇秦到平地起樓的比爾 蓋茨,都是成功的典範。

4、我看見一個文風鬱郁的江南所培養的才子,我看見一個只有大動盪大亂世才孕育得出來的打不倒的鬥士,我看見一箇中國知識分子的當代典型—他的背脊直,他的眼光遠,他的胸襟大,他的感情深重而執着,因爲他相信,真的相信:士,不可以不弘毅。我看見的是一個高大光明的人格。—最後的下午茶

5、這世間的風景於我的心如此"明白",何嘗在我"心外"?相機,原來不那麼重要,它不過是我心的批註,眼的旁白。於是把相機放進走路的揹包裏,隨時取出,作"看此花時"的心筆記。

6、好像有一個黑色的玻璃罩,牢牢地罩著政府,外面的人民踮起腳尖拼命想看見裏面,焦急而不安;裏面的官員就是不出來,安穩。傲慢。篤定。於是我發現,自由與民主,差別就在這裏:沒有民主的自由,或許美好,但是政府賜予的,他可以給你,也可以不給你。

7、我才十七歲,我總得相信點什麼吧!

8、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怕暴露自己的缺點,試圖掩蓋粉飾纔是沒有信心的表現。——龍應臺《野火集》

9、可是,在你沒有親身試過以前,你不能說"不可能"!在你沒有努力奮鬥過以前,你也不能談"無力感"。 ——龍應臺 《野火集》

10、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 《目送》

11、無法表達自己的人——不論是由於貧窮,或是由於不自由,或者單單因爲自己心靈的封閉,而無法表達自己的人,我最同情。因爲我覺得,人生最核心的"目的"——如果我們敢用這種字眼的話,其實就是自我的表達。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12、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龍應臺 《目送》

13、於是可能在某個微雨的夜晚,一盞寒燈,二三飲者,在觥籌交錯之後突然安靜下來,悵然若失,只聽窗外風穿夜林肅肅山川一時寂寥。 ——龍應臺 《什麼》

14、黑沉沉的海上,滿綴着燈火的船緩緩行駛,燈火的倒影隨着水光盪漾。十五歲的少年正在長高,臉龐的棱角分明,眼睛清亮地追問你世界從哪裏開始。

15、要真正地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纔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

16、我們的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後我們會目送着我們的孩子蹦跳着離開。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着。

17、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目送》

18、至於人們的"期待",那是一種你自己必須學會去"抵禦"的東西,因爲那個東西是最容易把你綁死的圈套。——《親愛的安德烈》

19、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爲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

20、我尊敬那些扶貧濟弱的人,我尊敬那些在實驗室裏默默工作的科學家,我尊敬那些抵抗強權堅持記載歷史的人,我尊敬那些貧病交迫仍堅定把孩子養成的人,我尊敬那些在羣衆鼓譟中仍舊維持獨立思考的人,我尊敬那些願意跟別人分享最後一根蠟燭的人,我尊敬那些在鼓勵謊言的時代裏仍然選擇誠實過日子的人,我尊敬那些有了權力卻仍舊能跪下來親吻貧民的腳趾頭的人……

21、華安爸爸說,很驕傲地,"別忘記,我是世界上第一個抱他的人。"能夠這樣見證宇宙的蘊吐,能夠這樣擁抱鮮活的生命,是多厚的恩澤啊!卻有男人推拒這樣的特權。

22、"你在想什麼,媽媽?"釣魚的小男孩提醒深思的母親。母親嘆了口氣,說:"媽媽不快樂!"伸手去攬那小小的身體。小夥伴卻站直了身子,摸摸媽媽的臉頰,正經地說:"媽媽不要不快樂。安安快樂,媽媽快樂。媽媽快樂,爸爸快樂。"母親像觸了電似地擡起頭來,不可置信地問:"你說什麼?你說什麼?""安安很快樂呀。安安快樂,媽媽快樂。媽媽快樂,爸爸快樂。"

23、到了士林站。我說:"媽,這是你生平第一次搭捷運,坐在這裏,給你拍一張照片。"

24、思想需要經驗的積累靈感需要感受的沉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哪一樣可以在忙碌中產生呢?

25、天微微亮,她輕輕走到我身邊,沒聲沒息地坐下來。年老的女人都會這樣嗎?身子越來越瘦,腳步越來越輕,聲音越來越弱,神情越來越退縮,也就是會所,人逐漸逐漸退爲影子,年老的女人,都會這樣嗎?—雨兒

26、仁民愛物是一種道德理想,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努力以赴,可是,你不能因爲一個人做不到仁民愛物的標準而判他十年徒刑;仁民愛物是一個道德的上限,必須當他碰到下限——譬如殺人——的時候,你才能懲罰他。誤上了賊船的人,我們希望他有所覺醒,在"工作與良知"之間毅然有所抉擇,跳海也在所不惜,但這又是一個道德的期許,不是判罪的標準。把上限的道德期許拿來作爲判罪懲處的下限標準,豈不失之太苛乎?人,沒有那麼幹淨吧?

27、讀書用功,不是因爲要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

28、這個社會不知爲什麼充滿了對過去的懷念,對現在又充滿了幻滅,往前看去,似乎有沒什麼新鮮的想象。我們的時代彷彿是個沒有標記的時代,連叛逆的題目都找不到。——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

29、我慢慢的慢慢的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們的緣分就在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看着他們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並且他們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30、我坐在風暴中心,四周卻一片寂靜,這是寂寞的感覺,像沙塵暴的漫天黑沙,以鬼魅的速度,細微地滲透地包圍過來。出處:目送

31、回憶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閘門,一旦打開,奔騰的水勢慢不下來。出處:目送

32、有一個年輕人,在長安的街頭,夾在人潮裏看熱鬧。執金吾的車騎盛大壯觀,威風凜凜的駛過街市。年輕人暗暗對自己說:"仕官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人潮裏另一個年輕人,他也驚詫於車騎的豪華,暗暗對自己說:"這是剝削階級,有一天消滅它。"哪一個年輕人對呢?出處:百年思索

33、貧窮的記憶,在事過境遷之後,像黑白片一樣,可能產生一種煙塵朦朧的美感,轉化爲辛酸而甜美的回憶。出處:目送

34、我願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報告",那就是,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 ——《親愛的安德烈》

35、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 尋找有時、放手有時,保持有時、捨棄有時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穆有時、言語有時 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難的是,你如何辨識尋找和放手的時刻,你如何懂得,什麼是什麼呢?——《目送》

36、父母的遠離,兄弟姐妹一生的共老相依,孩子們長大後的獨立,我們不想面對卻又不得不接受的現實,就那樣真實地擺放在你面前,任你不想接受或不忍承受,最後,你都要學會平靜地對待,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遠行。

37、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38、他的坐着,其實是奔波,他的熱鬧,其實是孤獨。

39、時光,是停留還是不停留?記憶,是長的還是短的?一條河裏的水,是新的還是舊的?每一片繁花似錦,輪迴過幾次?

40、有些青年人追求時尚,不談政治,實際上就是隻關心自己的事情。社會就像一個巨大的滾動着的車,總有人在裏面自顧自地行樂。所幸的是,總有人探出頭來看看這輛車究竟跑在哪裏。

41、不要以爲你是大學教授。所以作研究比較重要;不要以爲你是殺豬的,所以沒有人會聽你的話;也不要以爲你是個學生,不夠資格管社會的事。你今天不生氣,不站出來說話,明天你——還有我、還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爲沉默的犧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種、有良心,你現在就去告訴你的公僕—立法委員、告訴衛生署、告訴環保局:你受夠了,你很生氣! 你一定要很大聲的說!

42、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個階段,早就過去了。父母親,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裏面,它爲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親愛的安德烈》

43、如果我們不是在跟別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爲自己找心靈安適之所在,那麼連"平庸"這個詞都不太有意義了。"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因此,你當然更沒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爲了符合上一代對你的想象而活。 ——《親愛的安德烈》

44、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提摩,不是因爲他沒錢沒名,而是因爲他找不到意義。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親愛的安德烈》

45、我身邊的朋友們,不少人是教授、議員、作家、總編輯、律師、醫師、企業家、科學家、出版家,在社會上看起來彷彿頭角崢嶸,虎虎生風。可是,很多人在內心深處其實都藏着一小片泥土和部落——我們土裏土氣的、卑微樸素的原鄉。 ——《親愛的安德烈》

46、因爲,請問品味是什麼?它不就是細緻的分辨、性格的突出,以及獨立個體的呈現嗎? ——《親愛的安德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