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中學生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1.36W人 

  篇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中學生讀後感

昨天剛開始看《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這本書,不得不説這本書深深的吸引了我。本來我是想在網上買紙質的書來看的,我喜歡靜靜的躺牀上翻着書的感覺,那種感覺很真實。但是因為昨天在等吃飯的那段時間過於無聊,我就在網上下了電子版的想打發一下時間。可是當我看了2個故事之後,我就發現自己深深的陷了進去,我想迫切的瞭解每個故事,想知道每個人心裏不同的世界,即使知道這本書是寫的所謂精神病人的眼中的世界。

首先,我承認我自己是個對奇特想法充滿好奇的人。我佩服所有邏輯性縝密,具有個人思想的人。所以當我看到這些生活在自己世界中,擁有着支持自己活下來的信仰的不同人羣,我內心覺得神奇和興奮。我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突然看到原來有這麼多人在對這個世界進行分析和思考。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堅不可摧的精神體系。

  篇二:

這是一本努力從精神病人的角度去感受這個世界的書籍。作者別出心裁的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各種精神病人進行交流,瞭解他們的想法,將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敍述他們的經歷。

這是一本有魔力的書,他使人們深刻的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和這些精神病人究竟有怎樣的區別?

書中不乏有一些古怪離奇讓人啼笑皆非的案例,比如説一個男人堅信女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生物而對她們充滿了畏懼,又比如説一個女人自稱曾經被外星人綁架過,還有為了變成天才而接受開顱手術的狂人等等。但引起我最多關注的,還是那些與本書名稱相呼應的案例——與天才們有着一線之隔的瘋子。

這些人,説是瘋子也不為過。他們有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想法和堅持,有些特點幾乎可以用荒誕來形容。他們有的像是蠱惑人心的邪教教主,有的像是蹲在路邊以為自己是蘑菇的痴呆,有的像是沉浸在自己幻想世界裏的空想者,還有的,擁有誰也不相信他們會擁有的能力。除了最後一種人難辨真假以外,其餘的人都有着自己的一套強大而牢不可破的世界觀,你甚至無法用現在已知的理論去辯駁他那看似荒誕卻又邏輯嚴密的推理,這也是很多人去治療別人的精神疾病結果自己卻被帶上歪路的原因。很多這樣的案例帶給我巨大的震撼,我承認他們的觀點很荒誕很偏離實際,但是不得不否認他們自己創造了一個屬於他們的,和我們不一樣的世界。這個世界有着嚴密的邏輯,甚至與現實的世界接軌,你無法去辯駁,去糾正他。看過這本書,你會對他們產生深深的同情與敬仰,就好像是為了不讓這種太過出格的世界觀在這個社會上散播開來,我們把他們單獨的隔離開來,否定他們的觀點,他們的世界,他們的一切,將他們稱呼為——瘋子,是的,我們否定了他們,但是他們堅持自己的觀點,所以他們在那裏,一個被隔離開來的地方。裏面最讓我心痛的是兩個孩子的案例,他們兩個都是天才,只是天才的成分中夾雜着靈異。一個在物理方面有天賦的孩子自稱能夠感覺到四維蟲子,所以不斷的在物理學上探索,想探索這種超越三維的非物質性生物。另一個孩子擁有極高的智商,但是能看到好運和厄運的顏色,並且經常做一些不被父母理解的舉動。其實不是這樣,作者努力跟她溝通之後發現她的這些舉動看似無理取鬧,其實有着比成年人更多的思考。

智多近妖,我常聽人説起這樣一個詞。聰明的讓周圍的人不寒而慄,大概指的就是這種人了吧。我不奢望這些人能夠得到解脱,跟我們一樣正常的生活,我只希望那些擁有極高智慧的人們別再因為不被人們所理解或者接受就被定義為瘋子。

精神病人和我們眼中的世界不同,但是他們和我們一樣有着自己的歡樂與悲傷,有着自己的心理活動,請給他們一些尊重,尊重他們的思考,尊重他們的'信仰。

  篇三:

這本書以訪談錄的形式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羣(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礙者等邊緣人)深刻、視角獨特的所思所想,讓人們可以瞭解到瘋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此書是國內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懷的訪談錄形式的文學作品。

內容涉及生理學、心理學、佛學、宗教、量子物理、符號學以及瑪雅文明和預言等眾多領域。

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年齡有點小,腦子裏世界也沒完全形成。從小被人説成瘋瘋癲癲的,只是想在這本書裏仔細尋找着與自己相像的影子,想有科學依據地擠進天才的行列中,再對所有人不屑一顧。所以把這本書當作神書,以為是學術論著。

可,這是一部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三個特點是藝術的、離不開幻想的和感性的。這是我第二次讀銘記於心的。別太當真了。

這兩年這本書突然就火了,身邊的人都在問對方有沒有看過這本書,好像這本書是本人生必讀的經典。獵奇心理,充斥在這個酒足飯飽的社會。證明自己一樣又不一樣。

這本書裏有40多個故事。其實就是在圍繞着那幾個夢啊宇宙啊人性啊的問題,都是普遍已知加上一點玄乎和想象,當然,有想象也是好的。還有一些就是其實很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吧,感覺算不上神經病?對於每個人都有心理問題這句話我是肯定的。

我現在還對這本書裏很多故事有着深刻印象,可以講出大部分的故事,比如最具名氣的牆角蘑菇、殺宮殿的三隻小豬、極度女權主義男子、擁有鼻犁器的女孩、恐怖的顱骨穿孔等等……

自認為這也算這本書的成功之處,因為我的腦子對於單純的消耗品是有自動清除記憶的功能的。

第十一個故事,一直以來都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一直想要和裏面的男人一樣。關自己個幾天幾夜的,什麼事都不做,就冥想,其實不説感悟世界什麼的,覺得釋放精神也蠻好的。

因為總是感覺有好多事在腦子裏面,可常常懶得去想,反正就一直壓着,有些就忘記了。可能回憶起並不是什麼好事,可就是想去弄明白。

還有他對於蘋果味道的描寫啊

用牙齒割開果皮的時候,那股原本淡淡的清新味道衝破一個臨界點開始逐步在嘴裏擴散開,味道逐漸變得濃郁,隨着慢慢地嚼碎,果汁放肆地在舌尖上濺開,絕對野蠻,又狂暴地掠過乾枯的味蕾.......果肉中的每一個細小顆粒都在爭先恐後地開裂,釋放出更多更多蘋果的味道,果皮果肉被切成很小的碎步在牙齒間遊移,味道就跟着衝擊波一樣傳向嘴中每一個角落......蘋果的清香伴隨着果汁滑向喉嚨深處.......天吶.......剛剛被沖刷過的味幾乎是虔誠地向大腦傳遞這種信息......所有的感官,經過好幾天的被遺忘後,由精神,感覺統馭着,伴隨着一個蘋果,捲土重來。

我一個不喜歡吃蘋果的人看着這些形容都想流口水!(真希望自己也有這種形容文筆功底!

這本書裏講的最多的故事,大概就是關於夢的了。我也一直很疑惑着的,特別是夢到一些奇怪的東西的時候。第二個故事就是講一個連續的夢,好像另一個平行世界。我記得我也有段時間每天晚上都做連續的夢,從小到大,那段時間,我總覺得是我要死了,因為不都説人死的時候會瞬間回想起一輩子嘛?但好像隨着心情的好轉,夢也不見了。

還有第二十二個,夢中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一個不一樣的自己,想起《盜夢空間》,夢真的能影響一個人的思想?我好像並沒有這個困惱,因為大部分起來就忘記了啊,或者就是一句“哦,是夢啊”。

最近也一直在讀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希望讀完能夠給出一個較好的解釋。

雖然我説這本書是本文學作品,失去了它吸引我的最開始的點,但並沒有什麼不好,這本書是成功的。這本書的確是給了我很多好奇的地方去思考,就像作者一直在尋找着一樣。

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我們活在世上又有什麼意義?大多數我們那些年過半百的父母也未必清楚。可能我們窮盡一生也不能找到答案,也可能本來就沒有答案。

怎麼説呢,願我們都能在世界裏找到那個天才自己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