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有關楊絳的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1.75W人 

有關楊絳的讀後感1

有關楊絳的讀後感

近日讀完了楊絳的散文集,感想頗多,收穫亦頗多。

我是在學完《老王》後買了她的文集的。厚厚的一本書裏,藏着無數個故事。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當屬《幹校六記》。

《幹校六記》分為六篇短文,即《下放記別》,《鑿井記勞》,《學圃記閒》,《小趨記情》,《冒險記幸》,《誤傳記妄》,分別講述了楊絳先生下放到農村後的六件事情。讀罷此文,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下放這麼辛苦的事情,在楊絳先生的筆下竟然如此的温暖而充滿情趣。

在幹校的生活本身根本不可能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下放,意味着告別家鄉,離別親人,想想,一個個都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知識分子,倏的就被要求去幹農活,一個養尊處優的學者一下子淪就為了一個賣勞力的苦工。在那個黑暗到看不見一絲曙光的年代裏,很多人甚至做好了“一去不復返”的準備。然而在楊絳先生的眼裏,下放不過是一次特殊的人生經歷。離別固然是痛苦的,但是她認為她和丈夫錢鍾書先生所在的幹校離的很近經常可以見面,而對於女兒,“她不是一個脆弱的女孩子,我該可以撇下她。”在勞動的時候,不論是當地人還是一同下放的“校友”,大家都很照顧她,讓她幹最輕的活,幹最簡單的活。我們常常看到一些作品裏説幹校生活很辛苦,很困難,然而這樣的情緒在楊絳散文中卻少有見到。難道是幹校和幹校之間的差別不成?我看不然。怕是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吧。悲觀主義者們總喜歡拿困境和最美好的東西作莫名其妙的對比,最終得出悲觀的結論。好與壞總在一念思量,在客觀環境無法改變的情況下,改變自己的態度也許會收穫完全不同的生活。

然而,細細想來,《幹校六記》也不是全然不悲的。作者只不過是運用一種冷幽默的方式,從另一個角度,平靜地詮釋着文革的荒唐和悲哀。作者是在安慰自己,也是在安慰千萬和她處境相同的人。她努力地用喜劇的語言來沖淡悲劇的傷感,使經歷過那段黑暗的人們,能夠獲得一絲慰藉,而不會把悲傷的情緒傳染給那些沒有經歷過文革的人。她不希望讀者隨着她痛苦。

文章裏應當有個真實的自己。在楊絳的文章裏,我讀出了她的樂觀,她的豁達,她的瀟灑,她的睿智,她的平和,當然也有她的無可奈何。像楊絳他們這樣老一輩的作家經歷了戰爭的動盪,文革的煎熬,早已將生死,悲歡,得失看得很淡很淡了,因而他們可以平靜地敍述動亂年代各種令人心酸的故事,因而他們的歡樂才真正感人至深,他們的悲傷才真正震人心魄。正是楊絳的散文讓我明白了,原來有一種歡樂很悲傷,有一種悲傷很淡定。

有關楊絳的讀後感2

楊絳女士的散文,在當今文壇獨樹一幟,以自己鮮明的風格特色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我也不例外地喜歡她的作品,近日讀了她一篇抒情散文《陰》,印象頗深。

自古以來,寫花鳥蟲魚的散文很多,但是寫“陰”的我還是第一次欣賞。

首先是作者的細緻觀察和與眾不同的體會。“一棵濃密的樹,站在太陽裏,像一個深沉的人”,寥寥幾筆就勾畫了一棵樹的姿態,並賦予它人的性情。深沉的一棵樹。“面上耀着光,像一臉的高興,更一吹,葉子一浮動,真像個輕快的笑臉”,“可是葉子下面,一層暗一層,綠沉沉地鬱成了寧靜,像在沉思,帶些憂鬱,帶些恬適”。看到此處,我分不清到底是樹像人還是人像樹了。因為也可以反過來這樣想:人很多時候不也是如樹一般“面上耀着光”,“輕快的笑臉”,而心裏面則是“帶些憂鬱”“帶些恬適”嗎?可以説,一開始我就被作者的睿智吸引了。

接下來有“最深最密”的“松柏的陰”;“廣大”的“梧桐樹胡桃樹的陰”;“疏疏的影子”,“很淺”的陰;小草“錯雜的影子”,“似有若無的陰”。就連“一根木頭,一塊石頭”,“在太陽裏也撇下影子”。“影子和石頭木頭之間,也有一片陰。”還有牆陰、屋陰、山的陰、雲的陰。這些陰不是簡單地堆積起來,而是在作者輕快的筆下從容不迫地一一道出,絲毫沒有牽強的痕跡。這是一種遊刃有餘的輕鬆。

從“清幽靈活”的樹陰到“散漫和繁複”的山陰,作者一路來都是斟酌着光和影的攝影師。有“篩下疏疏的影子”,也有“漏下地的光閃耀着”,有“現出濃濃淡淡多少層次的光和影”,也有“隨着陽光轉動變換形態”的“挾帶的陰”。

最後,“在日夜交接的微光裏,一切陰都籠罩在大地的陰裏,蒙上一重神祕。漸漸黑夜來臨,樹陰、草陰、牆陰、屋陰、山的陰、雲的陰,都無從分辨了,夜吞沒了所有的陰。”這是自然界中無可抗拒的規律。但似乎作者所要表達的不僅僅是自然界表層的規律,而是更深層次地引發讀者對人性的思考,對宇宙中朦朧而又神祕的力量的思考。

有關楊絳的讀後感3

最近我與女兒一同讀完了《楊絳散文》,收穫了不少。

在眾多篇目中,《幹校六記》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現在像這樣的關於文革的題材並不多見了。我們這一輩的人是經歷了文革的,然而卻不如楊絳先生這樣有切身的體會。《幹校六記》喚醒了我的記憶,同時也讓我瞭解到了很多我不曾經歷的事情,還是挺讓人長見識的。

現在的孩子對於文革已經不甚瞭解了,但是作為歷史的一部分,文革是註定要被銘記的。楊絳先生的散文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對文革進行了詮釋,褪去了文革或神祕或恐怖的外殼,讓孩子可以更加客觀的瞭解這段歷史,而這正是孩子們所需要的,也是我們作為家長所希望的。

一本好書,勝過千言萬語。

有關楊絳的讀後感4

讀楊絳的散文,彷彿是在一個秋日的午後,金色的陽光的餘暉鋪滿大地,灑在厚厚的落葉上,天空有鳥兒飛過,沒有留下一絲痕跡,卻帶走了所有的喧囂,站在窗前,手捧一杯醇香的茗茶,望着金色陽光與大地融為一片,世界如此寧靜,生命的風車就在此時與這世界一同的靜止不動,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這是我在初次讀到楊絳散文時腦海裏出現的畫面,我用文字把它描繪下來,可是我的拙筆卻無法描繪出當時心中的那份悸動,還有温暖與寧靜,睿智與豁達。

楊絳散文的魅力到底在哪兒呢?平淡的語言,生活中最普通的故事情節,但就是這樣最普通的組合卻最打動人心。她的的筆觸不是自己的經歷就是親友的經歷,以這樣一種記敍散文的形式,從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取材,記錄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死榮辱。含蓄內斂,洞達生趣,向我們傳達着生命的哲學與生活的智慧。

楊絳,原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1911年7月生於北京。她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政治系,隨後又考入了清華大學外語系的研究生,隨後又赴法國、英國留學,曾任上海震旦大學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1994年後任北京大學研究所外語文學研究組研究員,現任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我國著名的翻譯家、散文家、小説家、和文藝評論家。然而對我來説,這樣去介紹一位我所喜歡的作家未免過於生硬,我應該更感性的語言來概括她,她是一位博學的學者,是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是生活的智者,是與錢鍾書同甘共苦的他的夫人,生活的磨礪賦予她的不僅是寫做的靈感和素材,還賦予了她一份平淡超脱的人生態度,而她把這所有的一切都昇華成一種藝術,通過淡淡的文字把她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一點一點傾訴給我們。

談到楊絳的散文,首先是它的語言很有特色,平淡質樸,沉着含蓄,偶有生趣,有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沒有酒的濃烈,亦沒有水的寡淡,她的這種語言風格對於此前的那種雕飾浮躁、虛誇的語言風格也是一種有力的抨擊,以最樸質的手法反映最真實的東西,在《回憶我的父親》和《回憶我的姑母》等文中都體現了這種語言特色,用平淡樸實的語言記錄了她和父親姑母之間日常生活中交往的的點點滴滴,特別是在《幹校六記》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可當我看到她踽踽獨歸的背影,心上悽楚,忙閉上眼睛,越發能看到能看到她在我們破殘凌亂的家裏,獨自收拾整理,忙又真開眼。車窗外已不見她的背影,讓眼淚流進鼻子,流入肚裏”,這是她在被下放幹校時女兒送她離開時的場景,那時女兒的丈夫已經於一個月前自殺,而自己和丈夫要被下放幹校,留下女兒孤苦一人,作為母親心裏的痛苦可想而知,那種親人分離的痛苦在她的筆下就這樣流進我們的心裏。在她的散文中極少抒情和議論,所要表達的感情都是從這種淡淡的記敍和描寫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來,偶爾的抒情和議論也並不是強加上去的,並且有一種出透人心的力量,議論比如《回憶我的姑母》中的“我現在回頭看,才瞭解時看到的是一個傷殘的心”,深刻的揭示出了當時姑母悲慘的遭遇。而抒情比如《回憶我的父親》中“但願我的父母隱藏在靈巖山裏早日化土,從此和山巖樹木一起,安靜的隨着地球轉”這是對父母離開的一種釋然和豁達。

楊絳的散文大多是記敍性的散文,她的作品都是閲歷的產物,講述自己的經歷和與親友的日常交往,專心的經營着自己的精神園地。楊絳的一生飽經滄桑,在晚年時她創作了享譽中外的《幹校六記》,記敍的是她在文革期間被下放到幹校的經歷,在這樣惡劣的政治環境中,失意痛苦不可避免,然而在她的記敍中更多的表現的是一種隱忍,而不習慣痛苦的表達痛苦,這是她對於生活的一種通透的豁達,在鑿井記勞篇中明明很苦很累人工打井卻在她的筆下有了一絲苦澀的歡樂,給人以深沉的回味和苦澀之感。在學圃記閒篇中一位知識分子自殺,卻沒有棺材被草草埋葬,她親眼目睹了這件事,心中震驚,反覆提醒經過那做墳看她的錢鍾書不要去踩那座墳,因為沒有棺材,泥土下就是身體,天下雪後又擔心地陷墳裂。她始終有着自己不可移易的善惡美醜標準,從本質上講,從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始終關注着人,有一種悲天憫人的胸懷,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理解,對人類痛苦的咀嚼使她對他們那一代知識分子的命運有了完整的認識,所以她始終是一位人道主義者。楊絳的生命中經歷了很多,真正思考了生命的價值,她對待生命中的一切都很珍視,珍視在下放過程中同事們對她的體諒與友好,珍視一個名叫小趨的小狗為她帶來的歡樂,珍視那些在她生命中走過的親友,她把這些經歷積攢起來,然後用文字將它們敍述出來,其中飽含着她對生活的感悟以及她對社會歷史的一種最真摯最基本的把握。

所以説讀楊絳的散文給我帶來的不僅來自它藝術的魅力,還有生活的智慧,通達寬容,温柔敦厚。讀她的散文,感受着她對生命的感悟與體驗,學習她的生活智慧,這是我最大的收穫。

有關楊絳的讀後感5

這部小説寫解放後知識分子第一次經受的思想改造——當時泛稱“三反”,又稱“脱褲子,割尾巴。”這些知識分子耳朵嬌嫩,聽不慣“脱褲子”的説法,因此改稱“洗澡”,相當於西洋人所謂“腦筋”。——《洗澡》

剛剛讀完了楊絳的《洗澡》,出於對錢鍾書先生作品的喜愛和敬仰,所以對錢夫人的作品也充滿了一種期待,還好,楊絳先生沒有讓抱定了一腔熱忱來翻書的人失望,反倒回饋給讀者一個小小的驚喜。我不明白的只是,這麼有意思的一部小説,為什麼還沒有人來把它拍成影視作品,也許有關“三反五反”的題材在當下的`影視審查制度下,還屬於“敏感話題”吧?

很多讀者認為,楊絳把那段沉重的歷史寫得過於輕佻,據説《洗澡》曾經兩度入圍茅盾文學獎候選作品,但由於評委們與作者在“歷史觀或者説在政治上的不同觀點導致這部作品失利”(評委語),但讀過以後,我卻覺得,雖然小説的故事背景(“三反運動”)是一個典型的政治事件符號,但先生要寫的東西其實與政治無關,她所要寫的,乃是在政治大環境的映襯下對知識分子人性深層的探究和寫照。

關於知識分子的話題,永遠充滿了矛盾和滑稽,知識分子是人,只要是人所具有的缺點,他們都會有,但是因為他們有了知識,所以各種人性的缺點也更加豐富多彩,作者筆下的知識分子,有的善良可愛,有的迂腐可笑,有的面目可憎,有的陰險可怕,各色面孔,無不惟妙惟肖。

所有讀過小説的人,對於作者在前言中所聲明的“這部小説沒有主人公”大多不會認同,讀者頭腦中縈繞不去的不一定是可憐的知識分子們如何“洗澡”,而是許彥成和姚宓那一段無疾而終的悽美的愛情故事。整個故事在作者平靜的敍述中緩緩展開。在作者的筆下里,姚宓的身上被寄予了太多的美好情感,她年輕,美麗,聰明,業務能力強,面對命運的多舛不聲張也不妥協,如一朵靜靜的蓮花獨自開放。許彥成,一個普通的留洋歸來的知識分子,身上集中了很多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共性,有真才實學卻也酸腐不堪,內心清高卻又不得不向世俗低頭,渴望心靈的自由卻又始終瞻前顧後。他和姚宓生不逢時的愛情雖在各自的內心經過險灘激流的掙扎,但終於復歸平靜,什麼也沒有發生。愛情雖然是兩個個人世界的互相感應和體驗,但愛情的餘波必定涉及會擴散至周圍的人羣,以許彥成的謹慎和姚宓的細膩,也未能做到天衣無縫,可以想見,在那個全國人民合力建設新社會的大環境下,在那個“採葑採菲”的北京大雜院裏,這樣一段若有若無、時隱時現的愛情,要經歷怎樣的隱晦和曲折?許姚二人相約遊西山、圖書館內暢談各自經歷、在書內互留紙條、姚宓“我願意做你的方芳”的大膽表白(方芳是書中的一個配角,與情人幽會時被丈夫發現),還有二人最後告別的悽楚一幕,都被作者描寫得淋漓盡致、蕩氣迴腸。

整個故事,所有的人物我最不喜的就是許彥成,他和姚宓、杜麗琳之間的三角關係,倒是同情杜麗琳多一些,因此姚宓也連帶着遭殃。沒錯,杜一如她的綽號標準美人,説什麼做什麼都有一定的尺度,難怪許要覺得她十分無趣了。但許杜夫妻沒有愛情,也生活了很多年,他怎麼能見新忘舊,想離婚就堅持要離婚,好去追求自己的真愛。何況當日許杜結婚也不是有人強迫的,杜求婚許也沒有異議。是否那時期的中國文人,都喜歡仿效徐志摩對愛情的執著觀念,茫茫人海中誓死也要尋找到靈魂的另一半相依?許曾答應過杜婚後要對她忠誠,所以當自己愛上了姚而又要對自己忠誠的諾言負責任,他才會想到離婚這一解決困窘的方法,這是什麼邏輯思維?至少我不理解。雖然姚宓是冷靜的,制止了錯誤的進一步擴大,但心靈的背叛已經產生,且表現得那麼天經地義。遊香山,不了了之,都算是犧牲了。許彥成和姚宓這一對相愛的可憐人,怎麼看怎麼覺得虛偽,他們給杜麗琳的,彷彿是坐在馬車裏的貴族給街邊兒沿討乞丐的施捨。且看這段文字:

許彥成和姚宓這時已重歸平靜。他們有迫切的話要談,無暇在痴迷中陶醉,不過他們覺得彼此間已有一千年的交情,他們倆已經相識了幾輩子。小書房裏只有一張小小的書桌,一隻小小的圓凳。這時許彥成坐在小書桌上,姚宓坐在對面的小圓凳上,正親密地説着話兒。她的臉靠在他膝上,他的手搭在她臂上。彥成抬頭看見了麗琳;姚宓回頭一看,兩人同時站起來。

姚宓先開口。她笑説:“杜先生,請進來。”她笑得很甜、很嫵媚。麗琳覺得那是勝利者的笑。

彥成説:“我們有話跟你談呢。”

麗琳走進書房鐵青了臉説:“談啊。”

姚宓説:“杜先生先請坐下,好説話。”她請麗琳坐在小圓凳上,彥成還坐在桌上,姚宓拉過帶着兩層台階的小梯子,坐在底層上。她鄭重説:

“杜先生,我只有一句話,請你相信我。我決不走到你們中間來,決不破壞你們的家庭。”

彥成説:“我決不做對不起你、對不起她、對不起姚伯母的事。我也請你相信我。”

看完了這段文字,起初姚宓留給我的美好印象一下子被打翻,有種受騙上當的感覺。姚宓的完美,相貌、學識,貞嫻幽靜玉潔冰清,都像她的灰制服一樣,給人以假象。小説最後姚宓説她誰也不嫁跟着媽媽生活,許彥成聽見是得到心理安慰的。愛情是佔有,是這一種自私的佔有。也説不定姚宓和許彥成都在等着某年某月的某一日,可以在某一地點重逢,蕩氣迴腸的緬懷過去呢。因此,他們的苦戀與痛苦也激不起我的漣漪。

讀着《洗澡》,很自然地就會把這部書和《圍城》相比較,並非是因為兩位作者是夫妻的緣故,而是因為兩部作品真的有着太多的相似之處,簡直可以作為姊妹篇來讀了。書中的許多人物也可以互相參照:許彥成有方鴻漸的影子,姚宓似乎和唐曉芙很相像,但遠沒有唐的率真、透明、討人喜歡。杜琳娜要比孫柔嘉有涵養一些,那個偽君子餘楠(諧音“魚腩”?)與李梅亭有得一比。但在題材分量的把握和整體結構的掌控能力上,《圍城》則要明顯長於《洗澡》。《圍城》的篇幅算不上宏大,但是關於人生感悟和反諷的厚重感更加老到。《洗澡》的字數夠得上一部長篇,但在內容深度和篇幅結構上讀起來總像一部中篇,分量有些終嫌淺薄。兩相比較,“許姚戀”的故事佔據了大半篇幅,“洗澡”的內容卻展得不夠開,結尾有些匆忙,讀起來有些頭重腳輕的感覺,總之感覺還有許多文章可以做。儘管如此,《洗澡》這部作品仍不失為一部優秀作品,它讓我們瞭解了那個大時代背景下的知識分子的所思所想,留給我們許多還可以進一步深思咀嚼的東西。

有關楊絳的讀後感6

讀完了楊絳的散文集,我開始對這名在文革中飽受磨難的女作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的文字是給了我個人一種乾淨利落的感覺,她的文字樸素簡潔中卻飽含着優美華麗,讓人讀來朗朗上口,只是有些文章以我的水平還尚且不能理解,但不可否認的是許多文章使我感觸頗深,產生共鳴。

首先是《讀書苦樂》這篇文章,它的篇幅並不長,關於讀書,它是這樣寫的:“我覺得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升堂入室;或者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對質。不問我們要拜見的主人住在國內國外,不問他屬於現代古代,不問他什麼專業,不問他講正經大道理或聊天説笑,都可以挨近前去聽個足夠。”這段文字確實太形象貼切了,讀來只覺得讀書也不過那麼回事兒,就是匿名向不同的智者前輩請教罷了。楊絳還在文章的最後寫道:“可惜我們‘串門’時‘隱’而猶存的‘身’,畢竟只是凡胎俗骨。我們沒有如來佛的慧眼,把人世間幾千年積累的智慧一覽無餘,只好時刻記住莊子‘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名言。我們只是朝生暮死的蟲豸(還不是孫大聖毫毛變成的蟲兒),鑽入書中世界,這邊爬爬,那邊停停,有時遇到心儀的人,聽到愜意的話,或者對心上懸掛的問題偶有所得,就好比開了心竅,樂以忘言。這個‘樂’和‘追求享受’該不是一回事吧?”這句話堪稱經典,對於楊絳能以讀書作為自己的樂趣,我感到她是一個幸福的人,能把讀書作為享受,而相比之下,讀書在我眼裏有時是一種快樂,但有時是被逼的,那時讀書便變成了一種痛苦,上學亦是如此,對於現在的教育制度而言,會坑害許多美好少年,與科舉制度考八股文有着同樣的性質,只是現在學的知識比八股文的用處大一些罷了,讀書上學都不是壞事,只是在迫於壓力的情況下做這些,往往會使人的心態變壞,讀書、上學的人多了,喜歡讀書、上學的人卻少了,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不對的,可是改革難啊,但我相信只要努力,改革會成功的。

還有一篇文章令我觸動很深,那就是《順姐的“自由戀愛”》,這篇文章篇幅較長,順姐是一個命中多苦難的人,可是卻有着很好的心態,老實善良,文章中用了插敍,將順姐的一生寫下來,卻富有層次感,而且不斷留下懸念,讓人思考,並在最後揭曉,讓人讀來酣暢淋漓,感覺從迷霧中摸索出來,同時讓人對順姐的遭遇感到同情,楊絳對順姐很好,兩人的感情不像是主僕,倒像是姐妹,由此,我對楊絳待人的寬厚也很佩服,讓我讀來最不爽的就是那個大小姐,(順姐是地主家的小老婆,大小姐是地主的正室的女兒)她不斷欺負順姐,最後卻沒有得到報應,還得到落實政策,飛到國外去了,這看似不符合中國故事的特色——壞人都遭報應,但我認為這也是作者故意這樣寫的,實則想表明還有許多正義認為的倒虛張,這僅是我的個人觀點,但不管怎樣,順姐由一個無知樸實的小姑娘被封建制度變成了一個地主的苦命的小老婆,她還沒有放棄人生,並稱這是自由戀愛,大小姐欺負她,她也不反抗,只是盡力避開,這種毅力令人欽佩。

楊絳的很多散文我還看不明白,但我對這個作者有了一定的瞭解,我相信或許在我經歷了更多的事情之後,才能從文字之間走進這個奇女子的心靈。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