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關於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範文集錦6篇

本文已影響 3.81W人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範文集錦6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染紙是特有的一種民間工藝美術,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2.嘗試用多種摺疊,運用點染的方法染紙,感受色彩、圖案的千變萬化和絢麗多彩。

3.能大膽創作,增加幼兒對色彩變化和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已染好的紙。

2.各色的顏料、托盤、毛筆、紙巾。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各種染紙作品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非常奇特的美術作品跟你們分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二、引導幼兒觀察染紙作品,初步感受作品的美及紙巾的特點,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染紙作品。

(1)這些作品上都有什麼顏色?

(2)上面有哪些圖案?圖案有什麼特點?

:在這些圖案中有一些圖案上面和下面或者左邊和右邊是一樣的,我們稱這樣的圖案為對稱圖案。

2、引導幼兒大膽發現,初步感知紙巾的特點。

師:通過觀察你發現這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

:紙巾有一個特別的本領,就是吸水性特別強。這些作品就是用毛筆把顏料點在紙巾上染出來的,這種方法就叫點染法。

三、教師啟發幼兒發現染紙的方法和步驟

1、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製作一張特別的紙巾呢?那我們一起來製作一張漂亮的紙巾吧。那具體怎樣製作出來的?對稱圖案怎麼印出來的?

2、教師啟發幼兒發現染紙的步驟。

(1)出示摺紙步驟圖,啟發幼兒發現有多種摺紙方法。

師:小朋友們每人拿一張紙巾,按照步驟圖嘗試自己摺紙。你還發現有哪些不同的折法呢?(提醒幼兒每折一次都要壓平,這樣等下染出來的紙就平整)

(2)色彩點染。

師:我們摺好紙巾了,現在要開始點染了。桌面上有紅黃藍三種原色,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顏色。用毛筆蘸上顏料,在摺好的紙的角或邊點染,可畫上自己喜歡的線條或花紋。染好後,把它放到舊報紙裏輕輕地按一下就可以。

3、引導幼兒第一次主動探索製作染紙作品。

(1)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顏料,請你們帶着剛才的紙巾去染一染,試一試吧。

(2)第一次作品及提升。

①請製作的比較好的幼兒上台講解示範方法。

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摺紙方法來染紙。

②與教師的作品對比,指出不同(主要存在顏色不豐富,空白較多的問題)

③教師。

4、幼兒第二次主動探索製作染紙作品。

(1)請幼兒先對紙巾進行摺疊並相互討論、展示折法。

(2)幼兒用摺疊好的紙巾再次進行印染。教師指導幼兒運用染角、染邊、點染等方法豐富作品。(啟發幼兒運用漸變色彩進行點染。)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師幼共同欣賞作品

(1)引導幼兒與第一次作品進行比較觀察,第二次作品色彩更加豐富,圖案奇特,暈染效果明顯。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折法及染法。

師:請小朋友來分享自己的作品,説説自己在製作過程中的感受。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折、揉、撕、搓等方法制作報紙樹,並能通過樹幹、樹冠、樹枝等的造型變化,創造性地表現不同的樹。

2、學習用浮雕的方法和同伴一起在長條紙上合作製作樹林,拓展有關排列、重疊、遮擋等各種佈局的經驗。

3、通過欣賞、操作表現各種形態的樹,感受樹的多樣性,探索與同伴合作的方法。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課件:樹和樹林的圖片。

2、報紙、卡紙、漿糊。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觀察樹的造型以及樹林的佈局方式。

導入語:小朋友,現在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看一看。

播放PPT(邊放音樂邊放PPT)(一個一個的放,最後定格在總圖)

師:你看到了什麼?(一片美麗的樹林)你最喜歡哪一片樹林呢?為什麼?這些樹是什麼樣的?像什麼?(重點觀察,比較樹冠和樹幹的形)

師:這幾幅圖的樹林有什麼不同?(樹的品種不一樣,樹的排列方式不一樣)

(幼兒回答)

總結:樹林裏的樹可真多啊!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粗;有的細;有的是直直的;有的是彎彎扭扭的;有的樹冠圓圓的;有的尖尖的;樹葉一片紅、一片綠,密密麻麻,茂盛極了。(這裏讓孩子和老師一起總結)

二、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樹和樹林。

1、嘗試用身體的動作表現一棵棵樹,引導孩子觀察表現的樹的特徵。

師:樹林的樹各種各樣,如果讓你用身體的動作來表現一棵樹,你會表現什麼樣的樹呢,誰來試試看?

師:你來。(請一位幼兒)這顆樹真不錯:……的樹幹,……的樹枝。誰也來表現一顆不同樣子的樹,請一幼兒來表現。

2、小朋友一起表現樹林。

師:大家都想來學一學,那麼大家都來試試看,我説一二三,大家就變成一棵樹。

師(邊指邊説):這棵樹的樹幹直直的;這棵樹有點彎;這棵樹的樹冠圓圓的;這棵樹的樹冠尖尖的;這棵樹的樹枝真漂亮,這顆樹的樹枝真特別。這兒是一棵小樹苗呢。這麼多棵美麗的樹在一起就變成了一片美麗的樹林了。

(如果孩子站的位置比較工整,可以再來一次。)

師:這片樹林有點像這篇樹林,小樹站在一起比較整齊,我們這次要表現一片密密的和剛才不一樣的樹林,想想可以怎麼站?

(幼兒討論)

師:要變成密密的樹林,有的樹在前面,有的樹在後面,有的樹高一點,有的樹矮一點。

師:先現在我説一二三,大家可要站好喲!

(幼兒隨口令,評價:這片樹林和剛才不一樣了,樹都靠在一起了,有的樹在前,有的樹在後,姿勢也不一樣呢。)

三、幼兒創作報紙樹林。

1、剛才大家用身體表現了樹和樹林,下面呢,朱老師想和大家一起用報紙變出一片樹林來。

師:怎麼變呢?(請小朋友説説看。讓幼兒説説。教師操作(變出樹幹——樹枝)讓幼兒關注報紙揉捏的方法,樹幹的表現手法,彎曲的表現方法。)

(演示樹的造型及粘貼過程)

2、交代操作要求。

師:我知道小朋友們也想變一片小樹林,待會兒兩人一張黑色卡紙,一起合作完成一片小樹林,注意要一起商量,想想怎麼樣去設計你們的小樹林。

師:好現在找一個好朋友開始吧。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提供幫助)

四、展示並欣賞作品。

師:把你們的小樹林送上來吧。哇,一片片的小樹林連在一起,就變成了一片大樹林!你最喜歡上面的那片樹林呢?

(幼兒回答)教師的評價語要圍繞樹的造型及樹林的佈局來評價。

師:我們把這片樹林帶給班上其他小朋友去欣賞吧。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覺得值得肯定的是孩子一直是在自主探究,而老師只是給予適當的引導,幫助幼兒總結經驗。所以孩子感覺很自由、很放鬆、很快樂,整個活動的氣氛也很輕鬆,活動目標達成度也很高。

小百科:樹林,漢語詞彙。通常範圍比樹叢大而比森林小的成片生長的許多樹木。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塗一塗、加一加、變一變的方法設計電話號碼。

2.用作畫的方式大膽表現自己的夢想,體驗活動的樂趣。

3.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白板軟件、油畫棒、鉛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當我們放假的時候,如果你想你的小夥伴了,你會怎麼做呢?

小結:當你想到好朋友時,可以打個電話給他,朋友肯定很高興。今天我們就來設計自己家的電話號碼送給好朋友吧。

二、欣賞裝飾畫,分享裝飾電話號碼的方法。

1.討論電話號碼。

1)電話號碼由什麼組成?哪些數字組成?

小結過渡:所有的電話號碼都是由0-9其中的幾個數字組成的。

2)這些數字和我們平時寫的數字一樣嗎?用雙勾的辦法來畫出空心數字。

過渡:其實這些數字還可以變得更加的美觀、漂亮,一起來看看吧。

2.漂亮的電話號碼

1)教師出示3幅電話號碼裝飾畫,討論:

a.你最喜歡哪組電話號碼?為什麼喜歡這組?

b.你喜歡它的什麼?

c.還剩下最後一組號碼是?這組號碼用的方法和其他兩組哪裏不一樣?

小結:我們可以用塗一塗、加一加、變一變的方法讓電話號碼變得更有趣。

3.電話號碼中的祕密1)(畫家)其實這幅電話號碼裏還有一個小祕密,他長大後想做什麼工作也藏在電話號碼裏了?你能看出來嗎?

小結:調色盤、畫筆、帽子等等都説明他長大想做畫家。

2)(醫生)還有一個小朋友,長大了想當醫生,如果你來幫他設計電話號碼,你會用什麼方法,讓別人一看就知道他長大後願望是什麼?(可以用變一變的方法,1變成針筒,1變成膠囊,還有加一加的方法,在5的頭上畫了一個十字。)小結過渡語:原來我們可以將自己長大的願望也設計到電話號碼裏,這樣讓好朋友更會記住你。

三、共同示範設計電話號碼李老師也設計了電話號碼送給你們,你們以後要常和我聯繫哦。

1.(範例1:空心數字)請你用塗一塗、加一加、變一變的方法,來設計自己家的電話號碼了。請幼兒和教師共同示範。

2.我也將我現在做的工作藏在電話號碼裏了,你能看出來嗎?請幼兒觀察發現。

四、幼兒自己設計電話號碼師:你想設計自己的電話號碼送給好朋友嗎?

1.請你用塗一塗、加一加、變一變的'方法,來設計自己家的電話號碼,三種方法都要用到哦。

2.請你設計的和別人不一樣,可以大膽想象一下,自己將來想做什麼工作,設計到電話號碼裏。

3.最後在右下角小小的簽上寫上自己的名字,你有15分鐘的時間來完成哦,抓緊時間。

五、交流欣賞電話號碼

1.欣賞討論:

你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你是用哪些方法來裝飾的?大家來猜猜他以後的願望吧!

2.相互贈送讓我們把設計好的電話號碼送給好朋友吧。教師幫忙製作成竹簡的樣子,用絲帶繫好,和好朋友互相贈送。送好朋友一句祝福。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遮蓋、連接等方法讓畫面豐滿。

2.喜愛生活的城市,培養遇到困難自己解決的勇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的照片若干。

2.細銀筆,色紙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欣賞介紹

通過參觀區角——我住的城市,激發創作的慾望。請幼兒介紹自己照片在哪裏拍的。

(二)觀察、比較、組合

1.小恐龍住在城市裏,放假了他要到森林去,向他的朋友們介紹他的城市。

2.小恐龍出示圖1。

A、小馬説:“原來你們城裏人各管各過日子、沒有朋友。”

B、討論:為什麼小馬會這樣説呢?(房子一幢幢自己管自己)

C、小恐龍該怎麼對小馬説呢?(讓幼兒想主意:房子有高有矮、有前有後,一幢幢緊緊挨着,好像你拉我的手、我拉你的手)

D、嘗試在房屋之間用添畫的方式表現連接和重疊。在城裏大家互相關心,手牽手可要好了。

3.小恐龍出示圖2。

A、老鷹説:城裏好擠,哪像我們在天上可以自由自在地飛翔?

B、小恐龍説:城裏有高架路的,於是他畫了一條高架路,朋友問:高架橋怎麼是透明的呀?小恐龍為難了:怎樣才能使高架橋不透明呢?(請幼兒想辦法)

C、小恐龍先來到高架橋,高架橋上看得真清楚,彎彎的高架橋,左邊房子手拉手、右邊大廈肩並肩都是好朋友,高架橋真方便1

4.小恐龍把修好的圖畫給朋友們看(圖3)。

5.討論:畫面上什麼先畫?什麼後畫呢?什麼地方“跳過去再畫呢?”想一想,還能有幾種方法來畫城市的房子和路?

6.朋友們都説城裏真好!可是城裏還有好多好看的建築和道路,請小朋友也畫張城裏的圖畫帶給森林中的朋友們看!

(三)幼兒創作繪畫

1.聯繫生活經驗,聯想印象深刻的房子和道路。

2.嘗試表現某些前後關係,如房子手牽手,大廈肩並肩,房子和道路的交叉。

3.用銀色筆畫在深色紙上,注意畫面豐滿,線條疏密有變化,局部輔以蠟筆塗色。

(四)觀賞

使用底紋,連接成一幅城市地圖,用走迷宮的方法玩城市觀光的遊戲,想想:有幾種路線可以走遍城市的景點?

附:設計意圖和評析

城市是我們生活、學習、成長的所在,它每天都有變化,這個變化是日新月異的。城市和我們的孩子一起成長,我們的孩子是我們這個城市未來的主人,這就意味着我們作為教師更有責任促使孩子們用自己的感官去關心、去發現周圍環境的變遷,去了解城市中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係。

在孩子們中,我經常聽到他們談論城市中的方方面面如“我家在XXX小區,門口有門衞看門的。”“我家樓下開了個超市。”“昨天,我爸爸媽媽帶我到新房子去了,那裏離市中心很近!”這説明孩子已經漸漸地對周圍的變化發生了興趣,對成人語言的頻繁使用,可以説明他們是十分關心身邊的成人對城市的註解的,但是都只在似懂非懂之間。何不設計一個系列活動,讓他們真正地對自己所住的城市來個近距離的接觸呢?於是我就設計了這個系列活動。這個活動由:“我們居住的城市、世界著名城市、我們夢中的城市”三個部分組成。

在活動中,我先嚐試了攝影作品的展示,讓幼兒通過對各類地理環境、惡劣氣候的對比懂得了保護綠化就是保護了我們生存的地球的道理。還設計了外出的活動,讓幼兒通過直觀的感受了解到我們的城市在環保方面的成就,特別是感受到綠化植樹給人們帶來的好處,還讓孩子們做一回小小護綠使者為綠化環境美化城市出了一點力。

逐漸的,我發現孩子們對小樹、小草都比以前長了個心眼,散步時,小手裏再也不見了小花的花瓣、小草的葉脈,孩子們自發地關心起自然角來了,還像模像樣地在花園裏深呼吸,説“呼吸新鮮的空氣!”這比我們“千呼萬喚”都有用。

孩子們對城市的理解還在於對城市中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瞭解。我覺得要使孩子們認識到城市並不是一個人的“孤城”,而是好多人的“羣體”,大家在一起要友愛、互相幫助,要有合作的精神,要熱愛自己生活的城市。

於是我在系列活動中,設計了《小恐龍的城市》。這個活動是美S-活動,通過“小恐龍”這個角色來展開,我把情境設置在“小恐龍”把城市的圖片介紹給他的朋友們這個過程中。“小恐龍”和孩子們一樣生活在城市中,而朋友們在欣賞圖片時提出的種種疑問正是活動的技能難點、重點所在。強調了使用遮蓋、這一技能,這裏,孩子不僅能理解遮蓋的意義,而且提醒了孩子們,城市裏大家要手拉手肩並肩,相互團結、相互友愛。這是城市中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關係。使用錯的方法“高架橋怎麼是透明的?”展開討論,讓孩子們從自己的認知經驗出發,自己尋求答案,自己解決問題。

最後我在講評時,用孩子們手中的作品連成一幅城市的地圖,孩子們説:“我的小區在XXX的樓下。”“XXX的新家在左邊”。把巨幅地圖投放到區角活動中,讓他們課餘可以玩走城市觀光遊戲,讓他們覺得自己的作品有更有趣的用處,從而加深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建築是多維立體的,而且是龐大的,孩子對立體建築的感受可以促使他們三維觀念的發展,而且建築大多以幾何圖形為主,孩子可以通過幾何圖形的變形創造出更有意思的房子,打破侷限在他們頭腦中方方正正的四方形房屋的印象。城市的概念其實並非侷限在本土、本國,而且還存於與世界各國中,世界各國都有城市,瞭解外國的城市中的建築,可以拓寬他們的眼界,瞭解到房子的多樣性、有趣性。

其後我設計了以創造、變形為主的美工活動,運用多媒體電腦進行,這是我的嘗試。因為電腦繪畫有色彩均勻、亮麗、圖形規整、容易變形的特點,孩子只要操作鼠標就能進行繪畫、修改,比紙面上作畫容易出效果,孩子們一定很喜歡這樣的嘗試。而且電腦打印出來的效果也不錯喲!

城市是我們大家的,孩子們有了這種熱愛生活的家園、保護生活的環境的慾望了,我想我們的孩子就能真正地瞭解生活的意義,瞭解為人的道理。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從教師和同伴傳遞的信息中嘗試摺紙畫的製作方法。

2、在圓形上聯想出簡單的物體,並表現其主要特徵。

3、感受嘗試學習和向同伴講述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奇妙的圓”、勾線筆每人一支、長方形複印紙每人兩張。

活動過程:

(一)感悟活動。

1、魔術遊戲,激起幼兒興趣。

教師用語:這是什麼?(長方形紙)我要變個魔術,看看這張長方形紙會變成什麼?閉起眼睛,變、變、變!變成了什麼?(圓)幾個圓?(一個圓)我還能把這個圓變成許多個圓,變變變,哇!變成了四個圓。咦?你知道它們是怎麼變出來的呢?怎樣把長方形紙變成四個圓呢?請你們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討論,然後説給大家聽。

2、探索連續圓的折剪方法。

(1)幼兒與同伴討論、猜想製作的方法。

(2)請個別幼兒説出自己的猜想。

教師用語:誰來説説這四個圓是怎麼做出來的。

(3)幼兒可能説出的幾種情況並嘗試。

A、先畫四個連着的圓,然後用剪刀剪下。

B、對摺後剪。

……

(二)嘗試製作連續的圓。

1、幼兒根據自己猜想出的方法,製作。

2、展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觀察,自己做的和老師做的不同之處。(不一樣大、沒有連起來……)

3、根據幼兒表現出的情況,再次探討如何製作一樣大小的、連續的圓,並儘可能圓。

教師用語:

第一種情況:我的這四個圓是一樣大的,你的呢?一樣大嗎?有什麼簡單的方法能一下變出四個一模一樣的圓呢?(引導幼兒説出對摺後再剪,然後再讓幼兒嘗試)

第二種情況:這樣確實剪出了四個一樣大的圓,可是沒有連起來哦。(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的畫的是兩條弧線,而不是一個完整的圓,並且弧線要儘可能貼近邊緣,組成圓形。

4、幼兒再次嘗試。

(三)進行圓形聯想。

1、出示摺紙畫,幼兒觀察畫中物體的共同特徵。

教師用語:老師又要變魔術了哦,變變變!變出了很多畫。這些畫都有個共同的地方,對都在圓形上添畫出來的。那麼,圓形還可以添畫變成什麼呢?(激發幼兒想象出其他具有圓形特徵的物體,如:小動物的臉、皮球、花……)

2、演示課件,擴散幼兒的思維。

教師用語:小朋友想出了很多的圓形的東西,電腦裏也有許多由圓形變出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四)製作摺紙畫。

教師用語:我們也來製作一個摺紙畫吧。

(五)玩耍活動。

1、玩“猜猜什麼沒有了”遊戲。(先讓幼兒看清畫中的物體,然後通過摺疊,藏起一樣物體,讓幼兒猜猜什麼沒有了。)

2、啟發幼兒思考:一張紙可以變出四個連續的圓,能變出八個、十個甚至更多的圓嗎?小朋友回去後自己去試一試吧。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麪粉、麪糰的特性,瞭解發酵粉的作用。

2.初步學習用搓、拉、壓、卷的技能製作點心,探索和出軟硬適度的麪糰。

3.培養幼兒製作點心的興趣,體驗製作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1.麪粉、麪糰、發酵粉、水、芝麻、餡、各種麪粉製成的點心。

2.擀麪杖、圓形筷子、盆子若干。

3.課前組織幼兒洗手,進行桌面消毒。

活動過程:

(一)通過回憶,引起幼兒製作點心的興趣。

小朋友們看,盆子裏有什麼?麪粉可以做什麼?你吃過哪些用麪粉做成的點心呢?(教師出示幼兒説到的點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做點心。

(二)感知麪粉的特性,瞭解發酵粉的作用。

1.觀察麪粉請你們將麪粉捏一捏、聞一聞、看一看,然後告訴大家麪粉是什麼樣的?

(1)幼兒觀察,自由交談。(提醒幼兒不要將麪粉撒了)

(2)小結:麪粉是白白的、細細的、軟軟的、沒有氣味,它象糖、象鹽、還象雪花。

2.介紹發酵粉的作用。

(1)出示發酵粉,引導幼兒觀察。

這是什麼?請你們看一看、捏一捏、聞一聞。

(2)介紹作用:

做點心時加入發酵粉,可以使做出來的點心既蓬鬆又柔軟。

(3)引導幼兒按一定比例放入發酵粉。

(三)感知麪糰特性。

有什麼方法可以使這些乾的麪粉變濕呢?

(1)請幼兒示範,觀察水量和麪粉濕度的關係。

乾麪粉加入少量水一揉,變成了什麼?水加得越多,麪糰越是怎麼樣呢?

(2)幼兒操作,探索和麪的方法。

鼓勵幼兒邊和麪邊交流和麪的感受,如:加水時要一點一點,慢慢的,邊和邊加;麪粉太濕就會導致太軟而不成形;麪粉太乾就會導致太硬而不易揉捏。

(3)瞭解使乾麪團變濕、濕麪糰變乾的辦法。

有什麼辦法可以使乾麪團變濕、濕麪糰變幹?

幼兒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4)幼兒繼續操作,和出軟硬適度,有一定彈性的麪糰。

(四)學習製作花捲的技能。

1.出示花捲,引導幼兒觀察。

小朋友們猜猜,花捲是怎麼做出來的?

幼兒自由討論,集體交流。

2.小結示範:先把和好的麪糰拉長,搓圓後壓扁,從一頭小心地捲起。

3.全體幼兒操作,重點輔導能力弱的幼兒掌握花捲的製作技能。

(五)自由想象、創造性地製作點心。

你還想用麪糰做什麼?

1.幼兒操作:自由玩麪糰,鼓勵他們邊玩邊交流,引導他們相互學習。

2.交流經驗: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製作方法。

幼兒成果:

(1)將麪糰搓成球,滾上芝麻,做成麻團。

(2)將三根搓長的麪條絞在一起,變成麻花或油條。

(3)將麪糰搓成圓球,用擀麪杖壓扁,包上餡做成包子或餃子。

3.欣賞製作成果:鼓勵幼兒自由走動,互相觀摩成果,體驗成功的喜悦。

活動延伸:

將幼兒製作的點心拿到食堂加工蒸熟,給幼兒品嚐。

活動建議:

活動前請幼兒在家觀察媽媽和奶奶是怎樣做點心的。

活動反思:

孩子們在玩橡皮泥的時候,最愛做花捲、饅頭等點心,在捶打、揉捏橡皮泥的過程中,他們體驗到了動手製作的樂趣。設計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學做簡單的點心,以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精神。

本次活動不是簡單滿足於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麪粉的特性,而是在幼兒目睹麪粉加水和成麪糰的全過程後,讓幼兒親手揉麪團,運用搓、拉、壓、卷等技能熟悉麪粉的特性製作麪食,使幼兒獲得利用麪粉特性進行製作的技能,從而使幼兒在自我發現的基礎上將科學、技術較好地結合起來。幼兒製作點心,更是讓幼兒體驗到了製作點心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