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訪古法雲山散文

本文已影響 2.89W人 

春暖花開是訪古探幽的好時節,我們一行四人來到了慕名已久的法雲山,車子剛駛到山下,一位朋友便連呼:“可惜!可惜!忘了帶相機。”

訪古法雲山散文

也難怪朋友後悔不迭,這法雲山也確實美,美得讓人咂舌、讓人驚歎,甚至美出了名堂!《新泰縣誌·古蹟》載:“相傳有異僧說法而生雲,故名。”又稱:“林壑茂美,不雨常潤。由東南登,至絕頂,如在煙雲深處。”法雲山觀雲的最佳季節在夏日,朵朵白雲時而分散飄浮於山巔,時而遊蕩于山谷,時而又如羊羣攢動于山坡,隨着山風忽東忽西、忽高忽低,或纏綿於樹蔭之間,或從腰際緩緩飄過,遊人似雲中仙人一般,看那山峯在雲蒸霞蔚中時隱時現,若有似無,恍如仙境。我們來的雖不是觀雲佳機,但站在山巔,卻也望見些許白雲不時的緩緩飄來。山上遍植樹木,古柏、銀杏、黃楝,粗均數圍,虯枝交錯,蔭翳蔽日,無雨而潤,可以想見,因了樹蔭庇護,如在夏日登臨,置身於林間幽壑,呼吸着潮潤的清涼之氣,嗅聞濃郁的松柏之香,肯定會暑氣盡消,神清氣爽的。法雲山的獨特景觀,被古人稱爲法雲翠潤,榮登古新泰八景之列。

法雲山雖不甚高,只有四百多米,但山不在高,景美則名,自古有不計其數的朝廷大員、文人墨客慕名而來,明代進士、工部尚書崔文奎、明萬曆禮部主事秦士文曾拜謁法雲山,清初詩人張相漢《雲山法雲》一詩,細緻描繪了法雲山的奇妙景象:“雲來雲去法無增,煙鎖層巒供眺登。一片霞光青護障,半天花霧紫垂藤。石門僅止歸來鶴,禪榻久稀入定僧。我欲瞻云云戀我,寒山幾識故人曾?”明代詩人、新泰縣令高如山在飽覽了法雲山迤邐風光後,揮筆寫下了“四山環翠俯丹崖,萬葉清蓮彷彿開。樹密雲深人不見,疏鍾隱隱自天來。”的傳世佳句。

法雲山不但景美,而且是座遠近聞名的宗教山,清初著名詩人楊繼芳《平陽日記》是如此記述的:山半有寺曰正覺,俗呼爲小靈巖寺,寺前藤花塢、劉杜泉、奇石翠潤、林木森蔚,雲歸峯出……新泰古稱平陽,《平陽日記》是楊繼芳任新泰知縣時所寫,文中的'正覺寺座落於法雲山半腰,據寺內現存碑刻記載,正覺寺相傳始建於東漢時期,具體年份不詳,但據《新泰縣誌·古蹟》記載:正覺寺始建於北宋靖國元年(1101),大觀元年(1107)請額,金大定五年(1165)重修,明萬曆年間鄉人曾對寺進行增修。古縣誌與重修碑文所載顯然有別,似乎北宋之說更可靠些,新近在山門前廊石柱上發現了宋代題刻:本村景唐獨管石柱一條宣和二年三月二十三日起建。此碑刻爲北宋宣和二年村人捐石柱建寺的題記,恰爲北宋之說提供了實物佐證。正覺寺整個寺院爲三進院落,前殿爲金剛殿,供祀哼哈二將,四根八面石柱乃宣和二年修建,中殿是大雄寶殿,供祀釋迦牟尼、觀音菩薩等,重樑起架,灰瓦硬山,石基磚牆,圓木檐柱,石鼓柱礎,殿脊正面雕有雙龍戲珠、流雲火焰等圖案,背面雕有鳳凰戲牡丹,所雕龍鳳龍騰鳳舞、栩栩如生,讓人感覺呼之欲出一般,殿前設東西廊坊,供祀送子娘娘、藥王、財神等,東面有礦神、窯神廟,西有關岳合祠,後殿爲泰山行宮,供祀碧霞元君,西爲龍王廟。最引人入勝之處是大雄寶殿雕有龍鳳圖案的殿脊,專家考證殿脊花雕青磚乃採用唐代工藝燒製而成,這一發現讓正覺寺始建於宋代之說好像更有說服力,有人提出花雕青磚採用唐代工藝燒製毫無疑問,是否東漢建寺宋代重修殿脊亦未可知,故而正覺寺始建年代一時難以定論,但不管是建於漢代或是宋朝,正覺寺是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千年古剎那是確定無疑的。

正覺寺歷史上多次重修,基本保持原貌,原有建築構件也多有留存,寺廟大量題刻及碑刻對研究宋、元、明、清、民國時期寺廟建築藝術、當地民間信仰和宗教在泰山周邊地區的分佈與影響,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寺內現存重修碑記十二通,保存完整的有明成化十年(1471)知縣高鳳立《重修正覺寺碑》、正德元年(1506)知縣黃錦立《正覺寺重修殿宇佛像記》、康熙三十三年(1694)知縣吳大樑立《重塑法相碑記》、康熙五十年(1711)知縣吳階玉立《重修正覺寺記》……碑文精煉、文采飛揚,每篇碑文都是精美的文章,“吾邑縣治西南四十里有法雲山者,巍峨壯麗,上凌重霄,瞻泰岱依新甫,帶汶流而襟鰲峯,且鬆楷挺翠,柏檜蔥鬱,望之蔚然而深,即之幽然而秀……”這篇儒學生張大可撰寫的清雍正十二年重修碑記,了了數語,不但描述了法雲山的秀麗景色,而且寫出了法雲山的優越位置,特別是那石刻字字遒勁有力,對研究前人書法藝術頗爲重要,同行的朋友喜歡書法,站在碑前用心臨摹,久久不肯離去,發誓下次來一定帶拓具拓下來。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碑刻都如此幸運,千年的風雲變幻,也波及到幽靜的寺廟,明萬曆禮部主事秦士文所立《重修雲山正覺寺記》碑刻早已無片石可尋,所幸明天啓《新泰縣誌》保存了全文,明代進士、工部尚書崔文奎撰寫的《重修正覺院記》碑刻、明新泰知縣王應修的《仲秋宿雲山禪室》等詩碣僅有零星殘塊留存,這些珍貴文物有的毀於戰亂,有的則葬送在敗類之手。我們被一座有別於其他石碑造型的龍王廟碑吸引住,石碑主體有五塊高約兩米、寬約半米的青石排列組成,碑面光滑平整,上有起脊碑帽,下有四層青石基座,有位老者告訴我們,正覺寺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作爲學校使用,這個石碑被當做了宣傳欄,上面貼滿了只有那個年代纔有的文字,石碑因而得以完好無損的保存下來,真是石碑幸甚!正覺寺幸甚!

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是正覺寺廟會,人們因而又稱法雲山爲六月六山,稱正覺寺爲六月六寺,廟會期間歌舞團、戲劇團、雜技團及小商小販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助興,周邊百姓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結伴而來好不熱鬧,年輕人氣喘吁吁的爬到山上,欣賞法雲翠潤的奇觀,年紀稍大些的則把供品擺在大雄寶殿前明正德年間五花石供案上,虔誠地跪下來叩頭許願,祈求佛祖保佑風調雨順、老少平安,愛聽戲的老人帶着馬紮坐下來一聽就是整天,餓了買點小吃,伴隨着演員的唱腔,搖頭晃腦的吃着東西,簡直到了如醉如癡的地步,用老人的話說:“電視裏唱的再好也不是真人,這纔是真的。”正覺寺東有座山,民間稱作三月三山,有好貪杯者在此山喝得醉醺醺的走到正覺寺仍然面紅耳赤,故而民間自古有從三月三醉到六月六之戲說,並相傳至今,反映了當地人的幽默和聰慧。

法雲山、正覺寺,猶如一對配合默契的搭檔,互爲陪襯、相得益彰,因了千年古寺的存在,法雲山擁有了厚重的文化,因了一座美麗山峯的相伴,正覺寺更具有了巨大的魅力,吸引了古人、吸引着今人,必將伴着歷史走向更多的千年!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