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優秀散文: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本文已影響 2.7W人 

什麼是美?

優秀散文: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在當下,美可以是一切看上去令我們心情愉悅的事物;美也可以是任何使我們的外表變得高貴優雅的東西;美更可以是讓我們陶醉其中、無法自拔的場景。但在古代,思想家柳宗元對於美,有一個重要的命題: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蘭亭也,不遭右軍,則清湍修竹,蕪沒於空山矣。

柳宗元的這一段話提出了一個思想,這就是,自然景物要成爲審美對象,要成爲美,必須要有人的審美活動,必須要有人的意識去發現它,去喚醒它,去照亮它,使它從實在物變成意象,即一個完整的、有意蘊的感性世界。這與當代的美的概念迥然不同,當代美,只是孕育在一個或多個實在物中,認爲美是客觀的,並沒有人的審美體驗。

但美並不在外物,美離不開人的審美體驗,一個客體的價值正在於它以它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呼喚並在某種程度上引導了主體的審美體驗,這種體驗,是一種創造,也是一種溝 通。薩特說,世界萬物只是因爲有人的存在,有人的見證,有人的喚醒,才顯示爲一個統一的風景,“這顆滅寂了幾千年的星,這一彎新月和這條陰沉的河流得以在一個統一的風景中顯示出來”。實際上,這正是柳宗元所說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在當代,我們往往會錯過許多美麗的事物,或者誤認爲這些就是美,我們會在不經意之間把美實體化,忘卻了心靈對美的體驗。我們奔波流離,不斷去尋找美的事物,即使塞上十個鐘頭的車,也覺得值得,但是我們從未認真地想過,美到底是什麼,美的本質我們真的理解嗎?答案是非常明確的。

對於柳宗元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這個命題,我們可以從不同的層面來理解。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離不開觀賞者,而任何觀賞者都帶有創造性。當代人之所以認爲美是客觀的、實在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看到物是客觀的,因此他們覺得物的美也是客觀的。這裏 的錯誤在於把“象”與“物”混淆了。“物”是實在的世界,“象”是知覺的世 界。“象”是“物”向人的知覺的顯現,也是人對“物”的形式和意蘊的揭示。

但是,當人把自己的生命存在灌注到實在中去時,實在就有可能昇華爲非實在的形式——象。這種非實在的形式是不能離開人的意識的。所以,席勒說:“事物的實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顯現是人的作品。一個以顯現爲快樂的人,不再以他感受的事物爲快樂,而是以他所產生的事物爲快樂”。美不能離開觀賞者,美是發現,是照亮,是創造,是生成。彰就是生成。這是“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第一層含義。

美不是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顯示爲不同的景象,具有不同的.意蘊。這是“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第二層含義。當代人認爲美是客觀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按照他們的常識,美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是不會變化的,其實這種常識也是片面的。在審美活動中,種種因素都會影響觀賞者所看到的美的景象。人們欣賞藝術作品時,這種情況也很明顯。同樣是讀陶淵明的詩,同樣是讀《紅樓夢》,同樣是看凡高的畫,不同文化教養,不同格調和趣味的人,以及在欣賞作品時心境不同的人,他們從作品中體驗到的美是不一樣的。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第三層含義,是不同時代的人,他們的美感有共同性的一面,又有差異性的一面。在當代,人人都認爲花卉是美的,所以在公共場所要建設花壇,到人家家裏做客都要帶一束鮮花。但是花卉並不是從來就是美的。原始狩獵社會的人,他們生活在花卉很茂盛的地區,卻寧願用動物的骨頭、牙齒作爲自己身上的裝飾,而從不用花卉作爲裝飾。

在當代,一般人都認爲長得胖是不美的,所以很多人都想辦法減肥,市場上也出現許多減肥藥。但是,在歐洲文藝復興時代,人們認爲豐腴的、富態的女人才是美的。在我國唐代,人們的觀念都是肥胖纔是美的。再以服飾來說,時代的差異更加明顯。古代人的服裝,特別是上層貴族的服飾,往往十分繁縟和拘束。越到現代,服飾越是趨於簡潔、明快、隨便。這也說明美的時代性。

把這三個層面綜合起來,我們可以對“美不自美,因人而彰”這個命題的內涵得到一個認識,那就是:不存在一種實體化的、外在於人的“美”,“美”離不開人的審美活動。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我們當代人應正確認識美,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美,並傾心享受你所發現的最美事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