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江南一夢散文

本文已影響 3.84W人 

我不信佛,但我不能否認,我喜歡寺院空靈的禪境,喜歡檀木的冷香,喜歡佛前,一株草的慈悲,還喜歡樑柱上那一面古老的銅鏡。但我更貪戀凡塵,貪戀抱薪救火的暖,貪戀五味俱全的香。我之心願,是在江南,一扇木格的窗下,與一個溫和庸常的男子,素食布衣,安度流年。——白落梅

江南一夢散文

我喜歡白落梅的這段話,我也喜歡空靈的禪境,喜歡庭院的幽靜,喜歡樑柱上的銅鏡,喜歡早已駐紮於心中的江南。或許是因爲她所說的那些事物在我內心有一定的地位,讀起來讓人舒適自在。在我印象中,江南水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自古以來都被人們所向往,也定是出落才子、佳人的地方。它嬌羞中帶點溫暖,灑脫中帶點明媚,如白落梅的文字,而不失溫和,不帶有一點刺人的棱角。

常言道:心生,則緣起。也許這就是中浮浮沉沉、起起落落的緣由吧!也許是月老有意,想爲我實現這一心願,因而特意安排我與江南相遇,註定一生與江南結下不解之緣。

大忙過後,便是難得的週末,我決定出去遊一遊,轉一轉。一睹江南水鄉的風彩,想去看一看魯迅的故鄉,以及魯迅筆下的烏篷船。心中難免有一種抑制不住的興奮。

那天,太陽甚好,約上三五朋友,帶上幾袋零食,順着陽光的足跡,出發了。先前安排好的計劃,我們準備一一實行。經過兩三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第一個所要到達的目的地——東浦古鎮。一走進古鎮,不禁讓我咋舌,一條河橫亙於兩排房屋中間,河面泛着綠光。朋友說:“江南的水已經沒有一條是乾淨的了,東浦的水還算乾淨。”聽了此話,我震住了,不知說什麼好,盯着河水出神。

河岸上的房屋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已經朽不堪言,搖搖欲墜,偶爾有那麼一兩戶人家修繕了一下,卻爲現代化樓房,與古鎮格格不入,早已沒有了古鎮古老的風華。再瞧那幾座橫亙於河上的橋,也如一個個駝背的老頭兒,拖着凹凸不平的身子,任風雨侵蝕,仍堅持不懈的立於那裏,看起來也是風裏來,雨裏去,已有多年曆史了。但東浦古鎮給人的感覺是如此的樸實無華,毫無沾染一點商業氣息。有的只是小家小戶小商戶。商鋪賣的東西也極爲簡約,僅爲一些日常用品,爲居住在小鎮的老人、小孩提供方便,並不是爲遊客而設。

再者說,由於小鎮多年未修繕,破敗不堪,也很少有遊客光臨。朋友好奇,想知道橋的歷史,便詢問了橋頭的窄小的商鋪人家。店主是一對老夫婦,看上去有七八十歲的`樣子,老態龍鍾,步履蹣跚,顯然眼神也有些不好使了。店主說:他們也不知道,自他們出生那天起,那橋就存在了。她說橋上有文字,讓我們自己找找,興許能找到。聽了這話以後,我們開始在橋身上仔細的尋找了起來。

不久,果如店家所說,我們就在橋頭下方,看見了橋上的碑文。那字也被風雨腐蝕得快看不清了,只能模模糊糊的辨認出橋造於清朝,在民國時期進行過修繕。說起來,確有幾百年歷史了,難怪它們看起來如此特別。我想,根據現狀來判斷,以前東浦古鎮應該是比較繁華的商業地帶。可現在,它已被現代化城市包圍,變得落寞不堪。或許有一天,老人們都駕鶴西去後,小鎮就不知不覺從人們視線裏消失了。是的,看它那憔悴的容貌,以及它懷裏抱着的男女老少,它確實已經經不起更多的風霜雨雪了。見此情景,不禁悲從中來,頓時對古鎮生起了憐憫之心。我疑惑:幾尺之外的鎮府,就真的捨得它沒落直至消退麼?

沿着河岸,我們走完了整個古鎮,並在古鎮徜徉了好久。最終戀戀不捨地離開,什麼也沒有留下,只留下無盡的無奈和一聲聲嘆息,一絲絲悲涼。帶着那份沉重的,我們又開始了下一站的旅程,去安昌古鎮。

聽說安昌古鎮不錯,因爲旅遊業發展得很好。不像東浦古鎮,去安昌古鎮的人很多,因而顯得比較繁華。腦海裏無數次想象着,它究竟是怎麼一副樣貌。又會比東浦好在哪裏。還沒從想象中抽離出來,我們就到了安昌古鎮。一眼望去,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橋,但是此橋非彼橋,和東浦古橋不同,水泥撫平的石階,毫無保留的昭示着它是商業現代化的產物,歲數不大,稍顯稚嫩。走過橋,一排嶄新的長廊展現在眼前,是古鎮的風格,但卻少了許多古鎮的風韻。走過長廊,纔算真正到了古鎮,和東浦古鎮架構一樣。中間一河,還有沿岸築起的房屋。

當然,房屋離河岸的距離比東浦的寬,給鎮上的人們騰出了一些空地與遊客進行貨、幣交換。因而商業氣息顯得尤爲濃厚。再說那毅然挺立於河岸的房屋,也是不久前有所修繕,看着尤爲顯眼。最讓我期盼的,便是魯迅文中的烏篷船,安昌古鎮的烏篷船很多,但都用於商業用途,給予遊客親身體驗的機會。而在東浦古鎮,卻少有見到。我在東浦看見過一隻烏篷船,是歸於個人所有,運各種雜貨所用,並不用於商業用途,河上躺着幾艘破船,看樣子,已被人們棄置不用多年,更不用說用於商業用途的烏篷船。到安昌古鎮時,已是傍晚,行走於河岸兩旁,遊人來來往往,叫賣聲連綿不斷。此時的心情,既高興,又失落。和在東浦古鎮的聯繫起來,可謂是五味雜陳。

朋友問我:東浦古鎮和安昌古鎮,你認爲哪個更好?被問及這一問題時,我一時半會兒沒回答上來。“我不知道,我只覺得東浦古鎮具有一種江南水鄉的原汁原味,但卻過於破落;而安昌古鎮雖發展得不錯,但商業化氣息太過濃厚。”朋友頓然對我無語。一個正值老年,一個正值壯年;一個衣衫破舊,一個衣冠楚楚;一個破敗不堪,一個正值風華。究竟誰好誰壞,當然要憑個人愛好。

我喜歡東浦的質樸,卻又喜歡安昌的熱鬧。如果要想把這兩種元素都融合在一個古鎮當中,讓其保持原有韻味,又不至於過於商業化,那麼這樣的想法實施起來又太過難辦。事物的發展本就是此消彼長,不可抵擋。有的在發展,有的就自然會消亡,正如達爾文的進化論一樣,不僅動物,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一樣。要想兩全其美,實屬難辦。選擇一個,必定要放棄一個,但是上上輩留下的東西,文化的基因,又怎麼能捨掉?

我所期盼的江南形象,如今,早已不復存在了。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聲聲鳴笛劃破天際;一粒粒灰塵肆無忌憚;一個個佳人才子無影無蹤;一縷縷炊煙變廢氣;一條條清澈小河變爲渾濁水溝……它就如人的青春期一樣,一段時期的興盛過後,早已一去不復返了。過往的那種秀氣、溫婉也不復存在了。但我仍然愛着江南,愛着白落梅筆下的江南,愛着我夢中的那個江南及江南中那一抹花枝殘色。

我之心願,仍然是在江南,一扇木格的窗下,與一個溫和庸常的男子,素食布衣,安度流年,撐一支長篙,繼續尋找着那個江南殘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