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夢裏故鄉優質散文

本文已影響 3.26W人 

故鄉在江南。小時侯,每每父母用濃濃的鄉音談起故鄉,我總是在一旁靜靜地聽着。於是,山青水秀的故鄉便在我的夢裏。

夢裏故鄉優質散文

十八歲的時候第一次回故鄉。青山碧水間散落着一個個美麗的村莊,故鄉的民居清一色是白牆黛瓦的二層小樓,遠遠的望去如一幅幅精美的水墨畫,民居與民居之間沒有院落,只是相隔一定的距離,於是便有了一條條寬寬窄窄的小巷。小巷的路面全部由一塊塊大大小小的青石板鋪成,也許鋪的時間已很久遠,每一塊石板都已被磨得光潔如玉。

奶奶家住在一個典型的依山傍水的村莊裏,村莊的後面是連綿起伏的山巒,前面是一個煙波浩淼望不到對岸的大湖,湖水清澈澄淨,而我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在清晨提着兩隻分別裝着米和蔬菜的竹藍,踏着青石板鋪成的長長的石階來到湖邊。此時,湖面還飄着輕紗般的薄霧,我將竹藍浸到湖水裏,輕輕地搖一搖晃一晃,再提出水面,這樣反覆幾次。籃子裏的米就會變得潔白晶瑩,一隻只茭白就會變得白白胖胖,一棵棵油菜就會變得翡翠般碧綠。

除了湖,故鄉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河,河多橋自然也多,也許是爲了省料或建造容易,故鄉的橋多數建在河面的較窄處,所以故鄉的橋大多小巧,如果橋頭是一株柳,那麼整座橋就會掩映在綠蔭裏,如果橋頭是一棵梅,那麼整個橋面就會在婆娑的花影間。由於建橋要尋找河面的較窄處,所以故鄉的路婉轉迂迴。出了奶奶家的村子,便遠遠的能望見外婆家的村頭,但走一走便不見了外婆家的影子,路也變得漫長起來。記得一次去外婆家,我留意數了一下,從奶奶家到外婆家要經過大大小小十一座橋。

外婆家住在一個幽靜的山嶴裏,三面環山,一條清淺的河從村中緩緩地流過,山上有清冽的溪水注入河中。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是溪邊的一片桃園,一陣柔風吹過,樹上的花瓣如桃花雨般落入水中,令我想起我最喜歡的一首民樂《桃花流水》,這首美妙的樂曲曾讓我有過無盡的遐想,一陣陣輕柔悅耳的箏音讓我看到了溪水歡快的流動,而隨後那悠揚的笛音則讓我浮想聯翩,分明是舞的旋律,是溪邊有位女子在翩翩起舞嗎?而真正坐在溪邊的桃園裏,才知那翩翩起舞的是紛紛墜落的花朵,每一片花瓣、每一朵落花離開枝頭時,都會在空中劃出各種優美的弧線,如一個個翩翩起舞的春姑娘歡快地躍入水中,於是,這首美妙的樂曲在這片溪邊的桃園裏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故鄉地處東部沿海地區,那裏地少人多,人口密集,春天來得早,冬季到得晚。也許是這種自然條件,造就了那裏的人們勤勞的'本質。每年他們要進行兩次播種和收割,農閒的時間很短,但村民們也會利用短短的農閒時間去城裏打工或做一些季節性的買賣。勤勞的本質使故鄉的人們過着富足的生活,由於人多地少,故鄉的人們養成了精耕細種的習慣,走進故鄉的田野,你會看到修整得整整齊齊的田埂,秧苗細密有秩的生長着,沒有一根雜草,每一處溝溝坎坎都精心地栽種着適宜的農作物。一次登上一個較高的山頂,俯看故鄉,田野象一塊巨大的綠格子布,覆蓋在故鄉的土地上,蜿蜒的河流象銀色的帶子在田野上逶迤飄蕩。

在我的故鄉之行快要結束時,適逢江南的梅雨時節。江南的雨一如江南的女子,溫潤而纖細。細細的小雨如霧似煙,在空中瀰漫着,在風中輕飄着。整個故鄉被籠罩在煙雨濛濛之中,遠處的村莊象一幅水墨畫的底稿,沒有了清晰的輪廓,在清風細雨中透着幾分古樸帶着幾分悠然,近處的竹林爲灰色的雨幕塗上了一抹濃淡相宜的綠,村後那青翠起伏的山巒只剩下一個藍灰色的剪影。誰家的窗口吹響了一隻竹笛,笛聲時而悠揚時而婉轉,與輕風細雨繾綣纏綿。我撐起一頂小花傘,依着漫天的雨韻,踏着紛紛的落英走在故鄉的小巷,想起了戴望舒的那首浪漫小詩《雨巷》,“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

我的十八歲的故鄉之行,就在這個長長的雨季開始時結束了。參加工作以後我又到過兩次故鄉,只是匆忙拜訪了親友,沒能細細的體味。如今已有十幾年未曾與故鄉親近,對於故鄉十幾年來的變化只是從哥哥的來信中有了一些瞭解。在南方工作的哥哥偶爾會去故鄉小住,哥哥在一封封如散文般優美的來信中,描繪着如今故鄉更加優美的環境以及村民更加富裕的生活,還特別提到奶奶家村前那個大湖,如今已是省著名的風景區,兼有“西子的風光,太湖的氣魄”吸引了衆多的中外遊客。讀罷,故鄉又在我的夢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