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小鎮的抒情散文

本文已影響 1.8W人 

聽老人們說,在好多年以前,這裏還是一片荒野。不知哪年哪月,幾戶人家從河南、山東等地遷到涼水河邊蓋起了幾間茅屋,屋邊開墾了幾畝荒田,種上了莊稼。後來遷來的人家越來越多了,便形成了一個小村子。

小鎮的抒情散文

然而,這裏很偏僻,雖說離北京也就百餘里,也算是人們常說的“京門臉子”的好地方,但那時沒有公路,只有蜿蜒曲折的土路,這“老牛破車疙瘩套”,不知要幾天才能走到城邊。再說那時農家進城沒東西可賣,也沒錢可買,只好種着自家的一畝三分地,過自己的小日子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一日地重複着冷清、單調的生活。小小的村莊,經歷了一段沉重而悠長的歲月。那是在解放後的某一年,忽然來了一大羣人,他們手裏拿着測繪工具,指手畫腳地測量着什麼。後來人們才知道,這裏將修一條公路,要直通北京了。當第一輛汽車風馳電掣地駛過這條公路時,村裏沸騰了。大夥兒都很納悶:這四個輪子的龐然大物,能馱着這麼多人,跑得竟和哪吒踩着風火輪一樣快。哈!天下的事真是無奇不有,看來這世道真是變了!

幾年後,經過小村的司機向人們描繪了一番外面的'精彩世界。喲,沒想到,外邊還挺大的呢!縣城裏百貨商店裏的貨物應有盡有,有會唱歌的機器,有會印出人像的“照片機”;聽說,城裏的人不愛吃肥肉,專挑瘦肉,真的嗎?我們這裏的人才不呢?於是,幾個小夥子跳上了車,跟着進了城裏,真的,司機的話沒錯。

進城的人漸漸多了,人們也模仿起城裏人的模樣。年輕的小夥子買了皮鞋,漂亮的姑娘也不甘落後,燙起了頭髮,穿上了花格子襯衫;屋裏添了嘎嘎響的縫紉機,出門騎上了鋥光瓦亮的“飛鴿牌”自行車,再加上年輕人腕上的手錶,村裏人都被“三轉”武裝起來了。

又幾年過去了,村裏人的手頭更活泛了,這家挖了個魚塘,那家開闢了果園,東家種上了藥材,西家辦起了工廠。日子越來越滋潤,人人都覺得生活更有奔頭了。

不久,村頭冒出第一家飯館。開飯館的是原先在城裏大飯店工作的領班,此人很有眼力,看準時機,到農村來大顯身手。他把公路邊的幾間房子修葺一新,還請了一位書法高手寫了“農家樂”的燙金字匾,高懸在屋頂之上。請來的廚師也身手不凡,燒的菜自然是色、香、味俱佳,真讓莊稼人大飽口福了。

不久,公路旁又豎起了一塊招牌,上邊赫然寫着“永樂髮廊”四個大字。開發廊的是一對孿生親姐妹,不知她們從哪兒學來的一手燙髮美容的絕招,在村裏大顯風光。門前還擺着一組音響,每天播放着流行歌曲,撩撥得不少年輕人跑來聽,跑來學,這“永樂髮廊”也就越辦越“火”了。

當村裏第一家風箏工藝品廠正式掛牌之後,半年之後便賺了錢。人們才知道,原來幹這行也能致富。因爲這種工藝品國內罕見,質量上乘,吸引四面八方的人都來訂貨,還能出口遠銷。他們都誇村裏的風箏做的精巧,飛得也高,能把內心的幸福和高興勁兒帶到天上去,誰家能不買幾隻玩玩呢?銷路打開了,做風箏的人家也多了起來,村裏人致富的路子也就寬了好多。

李花謝了桃紅,大地又吹春風。忽然,傳來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上面批准這裏建鎮了。這下可熱鬧了,東家拉磚,西家運瓦,到處支起了篩沙架子,路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建築材料。不久,作爲商店的門面房氣宇軒昂地站了起來,外貼瓷磚,內搞裝潢,家家比漂亮,戶戶爭氣派。飯店多了,美容店多了,還有一座一百多平米的百貨商場。街面寬了,顧客多了,音響裏“小芳姑娘”、“在水一方”、“盼你回航”、“虹彩妹妹”……在“濤聲依舊”聲中“踏浪而來”。幾乎每隔幾天,街上就有新店開張,在改革開放的大潮裏,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近幾年,更是“老闆”、“經理”滿天飛,姑娘們身上披金掛銀,小夥子們穿上名牌,更顯得瀟灑了。空調、冰箱、家庭影院悄然飛入尋常百姓家。路上,不時有手持大哥大,騎着鈴木王的“名流”,氣度非凡地穿梭而過。近來小鎮又開闢了一個農貿市場,這裏每天一早一晚人頭攢動,笑語聲聲,買的賣的臉上都掛着一臉高興。

在時代的浪潮中,小鎮充滿了勃勃的生機。撫今追昔,我思潮涌動,彷彿在翻閱一本古老而又嶄新的畫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