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水木清華滿婺源散文

本文已影響 1.07W人 

三清山下來後,我們便分道揚鑣。七弟、八弟往江浙去,我和四弟打道回府,回廣州去。在路上,我收到了八弟通過手機短信發來的一首詩。詩曰:“江南春早寒未消,玉堂春語意逍遙。黃花盡漫三清婺,翠綠一杯入淮揚。”坐在車中的我也是無聊,於是搜索枯腸,生拼硬湊了二十八個字答他,“水木清華婺源滿,朱子遺教粥幾碗。紅繩拴門離家去,歸來笑曰待客慢。”我沒天分,不懂詩,這二十八個字既沒有詩意,也不講平仄,不講對仗,而且押的是仄聲韻。以文入詩,詩家大忌,見笑了。不過這裏面提到的確實是我這次在婺源見到的事情。後來請教老詩人單丹先生,他幫我改成:“水木清華金不換,婺綠陶然粥幾碗。紅繩拴門鏡花緣,古塞書香情款款。”

水木清華滿婺源散文

婺源和三清山,這是我第三次到遊了。前兩次都是在導遊趕鴨子般浮光掠影式的遊覽了幾個景點後就匆匆走了。這次我們是自駕遊,有時間深入進去,才使我對婺源有了深刻的認識。

且不說整個婺源就像一個大花園,“惠風蕩繁囿,白雲屯曾阿,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的自然美景是如何令人流連忘返。單單是看見已經初具商業化的城鄉,依然還有那麼多的天真和醇厚的民風,就令我激動不已。

婺源縣地處江西、浙江、安徽三省交界處的山區中,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歸徽州管轄,因此,無論是建築還是民俗,是生產還是生活方式,無不帶着濃濃的徽味。

陽春三月,我們是追慕油菜花之名而來。婺源江嶺鄉油菜花,隨着上世紀八十年代著名攝影家陳復禮先生的攝影作品“江嶺·天上人間”而名揚四海,被譽爲中國春季“四大花海”之一,我來也遲。

我在成都,在貴州,都看過油菜花,平疇一片,滿眼金黃,誇張一些說感受,只能說“浩瀚”。這裏的油菜花卻不同,真的美。站在江嶺山頂上望下去,成梯田狀蜿蜒曲折的萬畝金黃油菜花,有點有線有面。在青山綠水、粉壁黛瓦馬頭牆襯托下,還有桃紅李白蘿蔔花穿插其間,真的是一幅“天上人間”的美景。沿着古石板道往下走去,卻又是另一番景象。蘇東坡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正此之謂也。

在江嶺山頂,我們走進一家農家飯店打尖,新建的徽式建築,高大寬敞,建築質量也好,當然不會是磚木結構了。我們點了婺源四大土特產“紅、綠、黑、白(紅荷包鯉魚、綠茶、歙硯、江灣雪梨)”中的紅荷包鯉魚,在院子裏抓了一隻雞現殺,在菜地中拔了一些菜,廚房裏原來就有一些筍啊、小魚乾之類的,一桌菜就夠了。四弟好廚藝,見到廚房裏雖然燒的是柴草,但十分乾淨明亮。大鍋大竈,挑起了四弟的癮。四弟對老闆娘說:“你燒火吧,我來做菜。”四弟做菜,我們就在屋子裏亂躥。在樓頂上,我們發現晾曬的燻肉很香,於是挑了一大塊要老闆娘白水煮了切片下酒。老闆娘有點爲難,她說:“我們的臘肉都是切小片炒菜的,價錢是按盤算的。你這樣一大塊,我怎麼算啊?”我們回答她,你可以按斤算,再加上加工費就可以了嘛。老闆娘說:“這頓飯是你們自己做的,我怎麼算錢啊?”我看到門口有很多盆蘭花,和我們廣東葉肥色綠的墨蘭不同,別有一種鐵骨錚錚。於是我問老闆娘要,老闆娘的孩子帶我到院子裏拔了一大把。我問她要多少錢,她說是從山上挖下來種的`,不要錢。

江嶺下來,我們遊覽了曉起村,這裏已經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遊人摩肩接踵,所有的建築基本上開闢成商店,向遊人兜售各種各樣的販來的,或者自加工的產品。晚上,我們到清華鎮住宿,這裏曾經是婺源縣的縣城,市面十分繁華。這裏有一座建於南宋年間,至今已有上千年曆史的,被譽爲“中國最美的廊橋”之稱的彩虹橋,是婺源旅遊的重要景點。街道上擠滿了旅遊車,我們很困難才找到一家小店住下。

一早起來,寒氣尤重,街上已有不少遊客。我們找到一家包子店吃早飯。店裏面已經人很多了,熱氣騰騰。我們要服務員點東西,服務員一邊收拾桌子一邊說:“那邊有碗有盤有筷子,你們自己去拿吃的,吃完了到櫃檯報數結賬。”雖然店裏的品種不多,只有白粥、油條、素菜包子、煮雞蛋、豆漿等幾種,不過這話就夠我們驚訝了!想不到清人小說《鏡花緣》說的君子國,竟是在這裏遇到。在回程的路上,七弟細細算起賬來,說:“糟糕,我們少算了三碗粥!”

遊覽完彩虹橋,我們就去遊覽古村落“理坑”。理坑村,以仕宦者輩出聞名。立村近千年,出過13位進士,七品以上官員36位,有各種著作317部(種)。在村口的溪水上建有一座廊橋,廊橋門額四個方向分別題着“山中鄒魯”、“理學淵源”、“閎開閥閱”、“筆鋒達漢”,標誌了這個村子的特點。村子不大,建築十分考究,木雕磚雕十分精美,只要門開着的屋子我們都可以進去參觀。有些房子大門緊閉,兩個銅門環用一根紅頭繩拴着,我問旁邊走過的村民,這是什麼風俗?他回答說,不是什麼風俗。只是主人出去了,如果有客人來訪,自己開門進去等就是了。

這裏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儘管現在這裏到處都是十分商業化的旅遊景點,但並沒有小商小販追逐遊客推銷東西的現象……

婺源,是宋代大儒朱熹的故鄉,千年來理學思想的薰陶,使婺源人重視教育,矢志向學,所謂“十戶之村,不廢誦讀”。形成了讀書守禮,安貧樂道的彬彬君子之爲的民風民俗。希望這種良好的民風民俗繼續保存下去併發揚光大,向外輻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