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迎來送往古裏村散文隨筆

本文已影響 3.17W人 

古裏村其實是個農村集鎮,在蘇南東鄉一帶,也算個水陸碼頭,不知何故,我們那兒代代以村相叫。

迎來送往古裏村散文隨筆

上世紀八十年代前,我家所在的淼泉鎮與八、九里外的古裏村往來,只有彎曲的小路和河浜相通。逢年過節有上海親眷來鄉下,一般是從古裏村下車,我經常到古裏汽車站去接送的。在上海工作的姐姐、姐夫回家,一般選擇走陸路。他們腿腳好,捎帶的東西也不多。回上海時,姐姐、姐夫拎着母親送的鄉下土產——白糖糕、南瓜子、毛豆乾之類,我領着她們抄最近的田堤小路往古裏車站走去,一路上陪她們閒話家常,免去路上寂寞。如果是爺叔、嬸孃或堂哥、堂姐等客氣親眷來,我們就花五塊錢僱人搖只棚棚船,七彎八拐、晃晃悠悠從水路去接。陸路、水路往返古裏村要三個多小時。碰上有風雨的天氣,走在雨水泡溼浸透的泥路,窩着沒腳背的爛泥,走一步滑一步,像扭秧歌。而水路呢,逆風逆水行船也夠嗆。天寒地凍,行船趕早了,要搗開河面上的冰層才能前行;爲了讓親眷舒服,我很少進船棚,常凍得面白脣紫。在船上,我漸漸熟識了沿途高低彎繞的田埂、溝渠、石橋,以及碧水回覆的河浜,熟悉了過往的村莊和田野風景、四季農事。後來,路過天增堂、南巷、俞家宅基等村莊,向經過的農家或船戶討口水喝,都不會見生,何況尾隨的花狗黑狗。在村頭扎堆打鬧的孩子,看到衣着光鮮、操上海話的路人,好奇的'目光會被牽着走好久。孩子們有所不知,在路人印有外白渡橋圖案的人革旅行袋中,捎帶着大白兔奶糖、華夫餅乾和國光蘋果,這是鄉下逢年過節纔有的稀罕物,也是我走鄉村小路的動力呵。迎客送賓對我家是件榮耀的大事,所有辛苦勞累都不在話下。每次出行,當汗流浹背接近古裏村,望見鎮北梢一排綠雲般的老柳,以及樹梢下露出的粉牆黑瓦,我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在迎來送往中我學會了搖船,小一點是用手槳的划子船,大一點的是用櫓的棚棚船或水泥船,無風無浪的天氣,搖船比走路略快又省力。上海親眷在一仄一晃的棚棚船上,喜歡伸手採紅菱、擷蓮蓬、折蘆荻,看漁夫撒網打魚,坐慣了汽車、電車,看慣了高樓、大廈,鄉村野趣給他們新奇的感覺,而一種感傷卻襲上我的心頭,農村畢竟落後多了。

如今公路通百家,我回鄉下也開上了轎車,但二十多年前的經歷總使人難以忘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