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餘秋雨散文3000字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2.47W人 

從古至今,國內國外,先哲們用各種文字和言論告訴我們:“讀書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我所深信的。然而“書”是個極大的概念,凡是印有字並且被裝訂成一個本子的,大概都可以被稱之爲書。

餘秋雨散文3000字讀後感

我一直覺得自己讀書很淺。小時候只看故事書,尤其是童話書,唯一一本《唐詩三百首》算得上有涵養,但那是我兩三歲的時候老媽教的,不能算是我自己看的;後來不知原因地特別喜歡作文書。按理說,初中寫作文,比小學困難,似乎也更重要,但初中三年也才賣了兩本作文書,小學六年買的一定遠超過四本,而且每一本都看完了,有的甚至可以看兩遍。大概三四年級的時候,除了作文書,還特別喜歡看校園小說,最崇拜的人是楊紅櫻,她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最爲出名,書一本一本出,我們一本一本看。那是在圖書館借書,這樣的書快則一星期,慢則兩星期一定可以看完。

現在回想起來,小學的我眼中的書也就是這樣了。當然也會接觸重量級的“四大名著”和各國著名小說,但那些都是做奧語的時候遇到的,我瞭解到的也只是題做多了就記住幾個主人公,僅此而已。當然我也嘗試去看,然而結果是——《紅樓夢》和《三國演義》的書籤永遠夾在第一回的後面;《愛的教育》和《童年》接觸了一點,但在第二次(因爲初中有要求,後面會提到)接觸之前,我完完全全想不起它們講了些什麼。不再舉例,總之就是這麼個情況。當然,如果每個人都跟我一樣,那也沒什麼好講了。但那時我們班就有這樣的能人,對“四大名著”極其精通,外國的小說也頗有了解。我自愧不如哪!

也許,在多數人看來,初中階段會接觸比較多的名著。原因之一,長大了,心智自然成熟了,不會再喜歡看小學生打打鬧鬧的故事了;原因之二,每本語文書後面都附有兩到三篇名著導讀,而且中考的時候佔一部分,所以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買並要求他們認真看。這樣一來,同學們或多或少看了一些。至於我,很不好意思地說,那些書沒看過幾本,看過的像《簡愛》、《海底兩萬裏》之類的,都是看了一半直接翻結局。從那時起我就認定自己不喜歡外國小說。也不是別的,就是不喜歡被翻譯的中文,尤其是人名地名。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除了記住個保爾柯察金,其餘的,一概不知。即使是中國的,比如老舍的書,也不知道爲什麼,我就是不喜歡。

在初中的我的世界裏,書,除了名著就是名著。暫不提半本半本地看過一些,也就只有看看雜誌的份了。加之初中的寫作要求與小學相比完全提高了一個檔次,因此初二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研究那兩本作文書。相關地,會讀一些短小而精緻的文章。初三時間又緊,沒什麼空,這樣一來,初中三年,我也沒什麼特別的收穫了。

我說我書讀得淺,就是這麼一回事了。

終於有那麼一天,情況發生了變化。

去年暑假,隨着新版《三國》和《紅樓夢》的熱播,我居然破天荒地開始接觸它們,喜歡它們,最終愛上它們。白天看電視,晚上再對着書看,一個個人物形象見見豐滿起來。我怎麼都想不到,千方百計想認識他們,最終以這樣的方式相遇相知。

我把這件事視爲去年暑假最重要的事。畢竟,我補上了這節落了好久的課。更讓我興奮的是,我終於喜歡上大氣的書了,名著離我不再遙遠了!我忽然覺得,也許朋友們說的沒錯,我的心智一直不成熟,在某些方面很“幼稚”(雖然我每次都不承認)。初中三年學到的知識,足以讓我對春秋戰國和封建社會的情況大致瞭解,這樣才能高興地接受我的兩位新朋友啊!

也許是從那個時候起,對歷史更感興趣。誰說女生不喜歡看打仗?我就特別喜歡《三國》里人們的鬥智鬥勇,特別是諸葛亮和司馬懿的較量,精彩極了。我越來越喜歡以歷史爲背景的電視劇,像《美人心計》、《明宮謎案》等,都可以從中找到那個朝代的影子。

只不過,這兩本書對我的影響不夠多,也不夠大。

高一第一學期,我“繼承”初中的喜好,依舊看一些辭藻華美,抒情性強或是形式新穎的文章,只是多了一本張愛玲的《怨女》。直到它的出現——

《餘秋雨散文》。

對,就是它。我在前面不惜花大篇幅絮絮叨叨,就是爲了給它拋磚引玉。它是我遇到的第一本可以使我完全靜下來一個字一個字看進去,並且圈圈點點,最後忍不住再把喜歡的那一篇再看一遍的書。

書中的第一篇名叫《一個王朝的背影》,是迄今爲止我最喜歡的一篇。它通過承德避暑山莊這一切入點,主要介紹了康熙,並對他大加讚賞,順下去提到了雍正、乾隆等帝王,貫穿在文章中的線索是對文化的一種認知:文章初是寫作者自己與人們對清朝和滿族的態度,隨後是康熙去無形的長城——木蘭圍場打獵,去山莊避暑,接着寫這位滿清皇帝精通漢文化卻又醉心“西學”。後來,明朝的許多文人開始認可清朝,但有的繼續鬥爭,因此有了雍正的《大義覺迷錄》與之後盛行的文字獄。有一句話說得好:“政治軍事,不過是文化的外表罷了。”一語中的。文章的結尾寫的是清朝滅亡,王國維先生拖着辮子自盡在清代皇家園林裏。作者說,他贊同陳寅恪先生的說法,王國維先生是死於一種文化:“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爲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欲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是的,王國維先生祭奠的該是整個中國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腳點。我突然想到了海子,不知道爲什麼,就是想到了他,還有那段鐵軌。理想主義的他們,當現實距離理想過於遙遠時,寧願選擇死亡作爲重生。

文章的結尾我非常喜歡。“一個風雲數百年的朝代,總是以一羣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最後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彬彬的悽怨靈魂。”完美的總結。

讀罷全文,一種難以言說的情感涌上心頭,孰是孰非,是愛是恨,歷史自有公斷。我恍然發現,文章的語言並不見得有多麼優美,卻着實產生了一股力量,扣人心絃,讓我帶着一種複雜的心情看風雲變化,看潮起潮落,看着清朝的背影走近,又走遠。我意識到這是文化的力量。比起那些小說,我似乎更適合通過這樣一篇文章來了解一個人,一個地方,一個時代,一種情懷。我很快樂,我很充實,我很滿足。這樣的文字,一樣可以激盪我的靈魂,好像黑暗中的一把火劃破了夜的堅固,劃破了心靈的沉寂。

以這樣的方式,我與作者一起抱愧山西,目睹天一閣流傳下來的故事,與阮籍嵇康相談,還去陽關看雪,跟着信客送信……從中我學到了很多歷史的細節,又瞭解了作者自己的故事。這樣豐富的大餐,怎能不讓人激動?

但是好東西要細嚼慢嚥,囫圇吞棗可不行。看這本書的進度很慢,因爲篇與篇之間毫無關係,不會像小說那樣只是往下連。也很奇怪,通常看完一篇,我總會過幾天才看另一篇,每次都這樣,並不是刻意,而是“身不由己”。也許,“內化”需要時間。

我可以感到作者的智慧有一小部分成了我的智慧。高考的作文固然要看,但那些文章的智慧本來就不完整,又因爲是考場作文而打了折。我應該從源泉處汲取我需要的泉水。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下筆如有神”,可以文不加點,可以將各種素材“玩弄於股掌之中”。

然而有些東西是我內化不了的。《祭侄帖》,這個標題一開始就覺得奇怪,讀後更納悶。文章通篇講的是作者移居上海,考上海的中學,還提到叔叔與外公的矛盾,大姨媽並不好過的生活以及父親與同事比孩子學習成績等事情,然而我實在想不出其中有什麼聯繫,至於這個“祭侄貼”,只是叔叔在書店買的一本字貼,爲什麼要用它作題目呢?滿肚子問號。革命尚未成功,我仍需努力。

我真覺得,這本書是我思想的'一個轉折點,既沒有小時候那麼膚淺,也不像《三國》、《紅樓夢》那樣,看完書就僅僅看完了書。

這本書讓我對歷史文化的興趣倍增。

那天在網上買書,看到一本《菜根譚全略》,裏面不是《菜根譚》的原文與註解,而是以現代漢語的口氣來闡述書的觀點,並加入各種事例。我很喜歡。記得初中的時候看作文書,有篇文章提到過《菜根譚》,還引用了書中的句子。當時的想法是:又是一個通讀古書的神人!現在看來,我也能接受,雖然不是原文,等級低了點,但能接受,有興趣,這已經是一種進步了。只不過,考慮到家裏的一堆書,而且這本《菜根譚全略》太厚,我就少囤點書,先買另外四本,三毛的《溫柔的夜》,以及《愛那麼短,遺忘那麼長》,這樣的書,看起來應該不會很費勁。

第二天被朋友拉去書店,我竟然在“古典文學”那一架子書前面站了一會兒,翻了翻以前我都認爲“不可思議”的“古書”:《史記》、《莊子》、《二拍》……我還很無知地發現,《資治通鑑》跟我還在看的《上下五千年》沒什麼大區別。雖然早就知道它是編年體通史,但內心還是抗拒它,敬畏它。其實,不過是一本書而已。

寫到現在,不知寫了多久,反正夜是一樣的深。數了數桌上的稿紙,被自己嚇倒,從會寫作文開始就被老師要求寫讀後感,好久沒寫,一寫就收不住。好吧,我還是沒改。不管廢話是不是很多,至少心裏很暢快。剛剛看了三毛的書,她在《永遠的夏娃》開場白中寫到,自己曾被俄國作家杜斯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話嚇到——“老寫自己的事是無恥的”,因而停筆了一段時間。後來因爲去山裏玩了一個下午,無法抗拒那樣一種想把生活塗鴉在紙上的衝動,就再次提筆。此時此刻的我也是如此吧!我用新的讀後感方式寫了我“蛻變”的過程,而動力,只是這一本書。也許就是這樣神奇。

我實在不知道這麼多的感受要怎麼用幾個字的標題概括,原諒我用這個連自己看着都覺得寒酸的題目做標題。它雖然平凡甚至平庸,但卻最簡潔明瞭地概括了我所要表達的是什麼。

沒錯,這就是我讀餘秋雨散文的感受,大概見解很淺,廢話很多,文筆很拙劣,或者壓根不着調兒,但對於我自己而言,和心靈交談一次,多麼美好啊!

後記:

一時衝動寫下了這篇文字,現在的感覺已經和當時完全不一樣了。經過了一段時間,當一切都沉澱,人會更明白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而我,漸漸發現了這本書的魅力。它就像一杯茗茶,越品越香;它就像一罈老酒,愈久愈濃。茶香與酒香會陪伴着我穿過成長的樹林,也願你能感受到這股溫和而強烈的馥郁,並讓它沁入你的靈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