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刀背兒山史蹟的散文

本文已影響 3.35W人 

刀背兒山,位於我們黑龍江省雞西市,那裏有一座岹嶢的雞冠山,此山北側的山坡下有一處山峯。它就叫刀背兒山。此山,以刀背兒的形狀而得名。其實它早已被黑龍江省列爲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對象。

刀背兒山史蹟的散文

爲了更加了解刀背山的歷史,記得那是在今年剛剛立秋不久,我們選擇了一個秋高氣爽,風和日麗的一天,我們幾個人,便驅車來到了雞冠山的北側,當我們踏着雜草叢生,芳草萋萋,來到了雞冠山的北側,去尋找刀背山。其間,我們置身在着藍天白雲的秋天的氛圍裏,且汲取着那些花草樹木,綺麗芳菲的味道。同時也嗅着那些葳蕤的花草樹木散發的氣馨香,以及聞到那些長勢蓁蓁的各種樹木的氣味兒。並從那嵯峨的雞冠山的北側不遠處,我們便來到了一個形狀就像“刀背兒”的一個山麓下。

當我們細細觀察了一會兒那刀背山時,我站在那裏,旋即把我的思緒一下子帶到了那遠古的時代。當我看着想着,彷彿又把我帶到了當時那些肅慎人們,談笑風生,人羣攢動的生活的場景。這時我就邊走邊想着,那裏曾發生的一些很有意義的故事。此時,我們圍繞着刀背山的周遭說着走着,且目睹着那裏的一切。可就在我們走着看着的時候,我們又發現了那裏尚有幾個泉眼。那泉水是那樣的清澈透底,是那樣的`甘甜清洌,且在潺湲迤邐地流淌着,蜿蜒叮咚,竊竊私語着,彷彿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在歡呼雀躍着。期間,這泉水大抵爲打破這大山裏的寂靜吧,彷彿一路在不停地在唱着歌。一路歡快地蹦着,嬉戲着。恍若爲那雞冠山的“山神”們在逗趣兒解悶兒。且也爲雞冠山,不時地增添了一些天籟之音……

據悉,這泉眼的名字叫“冠山泉”。這真是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此時當我們在“冠山泉”向上走了一段兒不遠的路,便來到了一個山坳中,這個山坳中比較平坦又比較窩風朝陽。這時就在我們在左顧右盼時,又發了一個窩棚。這個窩棚可能是看管山林人們所用的。這個特別斑駁陳舊的窩棚,另據悉,大抵有先人住過的跡象。讓人看上去,很是久遠了也很是不成樣子。

當我們在那裏細細玩味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幾個人就邊走邊低着頭,掃視着刀背山附近的草地下,也許能撿到一些,可作紀念的古陶器什麼的。別說,果不其然,我們還真就找到了幾快不算大的陶器。然而,卻說不清它是什麼東西。不過,提及那刀背兒山,那裏還真是個山水相依的好地方。你看,它的南側是雞冠山,北側是湯湯流淌的,逶迤而下的穆棱河。當時那可是棒打狍子瓢舀魚,人跡罕至,鬱鬱蔥蔥的河套。而且刀背兒山的原始視野,也是非常地開闊。其實說起這刀背兒山,據資料記載,它還真發現過不少的古物。如有:玉器,各種陶器有60多件。它們其中有的一些叫:夾黃褐陶,夾砂黒色陶,以及泥質紅皮陶等。其紋飾以方格紋,戳刺紋爲基本特徵的。另外出土的還有:拍印,附加堆紋,魚鱗紋,凸弦紋,指甲紋,籬點紋,圓窩紋,植物葉脈紋。陶器形狀有:鉢,罐;同時還有石斧,石錛。瑪腦質雕刻器有,玉器璧,璦及裝飾品。在此基礎上,刀背山的遺址中,還曾發現過的有:人體的肢骨,下顎骨,頭蓋骨及牙齒等遺物。可見,刀背兒山的不遠處,曾是諸多的古墓所在地。

要說這刀背兒山的墓地,它的西坡的面積是:2千平方米。而且它曾被科學地鑑定與新開流上層文化相近。是一處有別於國內其它新石器的時代,又是文化類型的,富有鮮明的特點的遺址。它的存在,距今有5千至6千年了。那裏其實爲肅慎人生活之地。事實上,那裏早在1990年12月29日,被我省列爲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並於1995年6日立碑。又在2006年6月6日立碑。又在2006年5月25日,公佈爲國務院文物保護單位。於2008年立碑。

記得我們看後的刀背兒山,真是讓我感慨萬千,心潮起伏。因爲刀背山,已爲國家出土了72種(件)古物。對此,它可爲今後研究刀背山的歷史,奠定了有力的基礎。其實就刀背兒山的過去而言,那裏的確有人住過,且有墓地,有祭祀地,保護地之外,同時還反映了當時的生產,生活的遺物等。而且從某種程度反映了原始氏族,部落羣體生活的情形。同時也透視了當時人們對人生與死亡及其生產,生活的信仰的文化等現象的發生,委實讓我打開了深思的翅膀……

記得在當時的基礎上,刀背兒山的遠古的人類,已經開始具有了優化調理環境的意識。因爲,刀背兒山的整個環境皆非常的好。俗話說那叫作:風水寶地。的確,因爲那裏的山水相宜,又靠着刀背兒山,依託着雞冠山。北面對着穆棱河。所以整個刀背兒山的遺址,環抱在山青水秀,花草樹木之中,而且他們又駐紮在窩風朝陽的山坳裏。既防風又防水患,真可謂是一個非常宜人居住的好地方。更是令人嚮往之地。

要說刀背兒山遺址的先人們,他們非常的勤勞和勇敢。他們選擇了刀背兒山的西坡下,以及穆棱河畔附近爲活動場所和住地,其目的,就是用最原始的生產手段向大自然作鬥爭的。通常他們都要靠捕魚打獵維持生活,去繁衍生息。同時還創造了漁獵的文化,事實上,這些表現,正好和中國的漁獵文化時代相對應。而且他們又能夠用自己的雙手採集碎石,堆積成了200多米長的石牆等設施,作爲保護牆;以防禦外來人的侵略,實在是值得敬佩。看來大抵這就是肅慎人的勇敢,頑強,機智,以及“海東青”(鳥類。“萬鷹之神”的含義)的精神支撐的吧?另外就單從那些陶器,陶片等等遺物的紋飾上看,它既反映了當時肅慎人的漁獵文化,則又反映了古人最早就有愛美之心,熱愛生活的意識。同時也反映了原始氏族人們的藝術觀念。按說,那些紋飾,就是當時人們生活代表的符號。或者是一些有意義的標誌吧?

儘管它們不是文字,但它們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此,我們還可以從那些紋飾的符號上去分析探索,當時肅慎人的文化內涵,那就是追索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等等狀況的憧憬。所以我們把刀背兒山的陶器,陶片的紋飾,做爲了刀背兒山的“一絕”。實際上,刀背兒山的種種的歷史印跡,都是給我們的今後,以及歷史的研究,或者研究原始社會的結構形勢等,提供了種種的特別有參考價值的作用。那麼朋友們啊,來吧!這裏歷史的韻味兒和記載,太濃啦!至此我要說,那天前往參觀刀背兒山,我們真是收穫不小,最後在當天下午四點多鐘,我們才帶着沉甸甸地收穫,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刀背兒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