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又聞蒲艾飄香的散文隨筆

本文已影響 3.49W人 

看到門框上掛着紅紙束腰的菖蒲、艾葉,聞着濃濃的芳香。嗅覺告訴我:端午節又到了。 突然,一首首歌謠閃過腦海: “爹盼年,兒盼節(端午節),牛仔盼個四月八”。“年三天,節三頓,中秋盼個半夜頓”…… 這些支離破碎的記憶,把我攆回了童年的端午節。

又聞蒲艾飄香的散文隨筆

南方的 端午節是僅次於春節的傳統節日。水鄉有食糉、佩香囊、賽龍舟;山村有過橋、投糉子、吃新娘茶。孩子們更喜歡的是串門接紅頭繩,遊走她鄉送節蹭美食。

每當端午節來臨, 大門、房門總是掛滿了菖蒲、艾葉,兩根合抱,用紅紙條束腰,像一對情侶武神,紅腰綠裝,守護家門。滿屋子飄着濃濃的芳香。

在端午節的前夜,要把洗乾淨的菖蒲、艾葉放進水缸及後鍋浸泡。據說是端午節午時,“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猖獗孽生,侵入民房 。而蒲艾可以驅邪除毒。於是,大家用蒲艾泡過的水燒飯、洗臉。免遭“五毒”的侵害。

糉子是端午節的主題,而包糉、吃糉、送糉,則是民俗文化的傳承。母親從屋檐下取下黑不溜秋的斑葉,一張一張的洗得乾乾淨淨後,連同稻草放到鍋裏,煮了一番,殺菌消毒後,再撈起來,攤開葉面,躺在掌心,將豆壺灰水泡浸過的糯米裝在斑葉裏,中間放進一個“糉心”。糉心有用烏蘇豆粉加紅糖做的甜心糉,也有用醃豬肉做的鹹心糉,還有用微型糉子做糉心的,叫做“喜糉”。沒有放入“心”的叫做“’白糉”,用糯米與烏蘇豆攪拌成的叫麻糉,糯米與地瓜米攪拌成的叫花糉,製成了一隻只用斑葉包着、稻草綁着的翠綠的糉子。形狀有四個角的,叫做“四角糉;”有三個角的,叫田樁糉。按照輔料分類,作上記號,10只一組地串着。然後,放進鍋裏,丟進幾根蒲、艾葉,加入一些豆殼灰煮上幾個小時,散發着一陣陣蒲艾的芳香與糯米的清香。剝開斑葉,一隻只蛋黃的、油亮的糉子,清香四溢、細膩可口。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挑選糉子。有趣的是辨認不出的“喜糉”。據說誰吃到“喜糉”,誰就會遇上喜事。如果是婚後的人吃到,會心一笑,用一根竹籤串着插到柱子上招喜;如果是談婚論嫁的.人吃到,會刷地臉紅;要是小姑娘吃到,立刻嚇得哭鼻子。

五月初五早上,孩子們成羣結隊去新娘家(上一年端午節後至本端午節前娶進門的新娘)接紅頭繩,每根紅頭繩三尺三以上,意爲“三三得久,天長地久,”。孩子們拿着各家接來的紅頭繩,比量起來,看看誰家的長,誰家的短。長的表示“大氣”,短的意味“摳門”。這時,母親會把孩子們叫在一起,在各自的手足紮上一個紅繩箍。“男左女右”,男孩紮在左腳踝上,說是長大了會爬樹採野果,女孩紮在右手腕上,說是長大了會下田抓泥鰍。到了“七夕”那天,獎勵孩子們一人一隻荷包蛋,把紅繩箍剪下,放到瓜棚上。說是牛郎織女會在夜間來取走,用以搭建“鵲橋”,站在橋上福佑孩子們成爲金童玉女。不連守幾天霄夜,還是不見牛郎織女的蹤影。孩子們也沒有變成金童玉女,依然是一羣野孩子。

端午節中午吃完香噴噴的糉子後,全村的女性受邀到新娘的人家挨家吃新娘茶。木房子的廳堂裏,擺上幾張方桌,端上醃菜鹹菜,諸如羅卜叢、羅卜片、炒花生、妙豆子、爆米花、地瓜幹之類素菜。新娘挨着方桌,逐一敬茶加茶,左鄰右舍,鹹菜配茶,笑聲不斷;新娘主人笑容滿面,樂此不彼。

過完三頓節,孩子們戴着手足上的紅繩箍,揹着裝滿糉子的竹簍,翻山越嶺,童行無忌,到嫁出的姑姐家或姨姨家送節。我總是混在村姐們的羣裏,偶爾會觸聽到懷春少女的隱語。也常常遭遇憨厚大叔的嘲笑:“涼一涼,撐把紙傘去穆陽,上條嶺,過個洋,碰到一幫嫩阿孃”,每遇到這些尷尬的場面,我的臉就會紅到了耳根。

到了親戚村莊,姑們、姐們,姨們彷彿喜從天降,不分遠房近房,把來自孃家的人均視爲親人,輪流宴請。總是“阿弟,阿妹”的叫着,往親人的碗裏塞豬肉、帶魚、荷包蛋之類的佳餚、美食。即使自己勒緊褲腰帶,也要想方設法讓親人吃好吃飽。一種天然的鄉情、親情、盛情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是山裏人特有的待客風格,她像一股清醇的山風沁人心脾!

童年的端午節,一晃半個世紀過去了,闊別家鄉,也有二十多年了。但那紅紙條束腰的蒲艾,穿越時空,依然飄逸着陣陣的芳香!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