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雜文精選精選

本文已影響 3.92W人 

1、你知道嗎,沒有人會一直寵你

雜文精選精選

都說大學是各種奇葩各種有,看來果不其然呢,大學真讓我長見識了,寢室有個奇葩,老是以自己小爲理由讓我爲她做這做那,我對她很是討厭,你小,就得寵着你嗎?誰在家不是被家人寵着的?別人又不是你爸你媽,沒義務一直寵着你,你又不是傻,你以爲我看不出來啊?以欺負別人爲樂,跟古代的暴君有何區別?就許你開別人的玩笑,不許別人說你一句。在下鋪,卻整天讓人家遞這遞那,像是長在牀上一般,整天撒嬌賣萌的,以爲自己多受歡迎呢!我討厭你,討厭你!如果可以,我多希望從來沒有認識過你啊!沒有人是你的免費僕人,可以讓你使喚來使喚去的,沒有人願意一直被人當笑話看,你的幼稚,總有一天會害了你

你的虛僞,你的做作,總有一天會讓身邊的人都離開,我不是什麼救世主,我要做的,僅僅是讓自己開心

2、“搶紅包”緣何風靡一時

與其說“搶紅包”風靡一時,不如說方興未艾,至少現在還是相當流行的。

逢年過節、生日喜事、託人辦事等等都流行在網上發個“紅包”,有段時間還特別流行“搶紅包”遊戲,在羣裏像是擊鼓傳花一樣樂此不疲。可以說,“一言不合”就發“紅包”。

雖說網絡“紅包”通常也沒多少錢,特別是在“搶紅包”遊戲中,所有紅包都是隨機的,有的甚至幾分錢,但搶的人絕對不在少數,有一大部分人甚至爲每次能搶到幾分錢而欣喜。

細思之,有幾個問題特別有趣:如果年終了你上司給你塞個紅包,裏面只有幾分錢,你怎麼想?如果在網上朋友單獨給你發個“紅包”,只有幾分錢,你又會是什麼感覺?在“搶紅包”中,你是“手氣最佳”,搶得了最多的那個“紅包”,哪怕只有幾十塊錢,你是不是很興奮?這些問題都可以反映一些有趣的心理現象

首先,“搶”到的東西似乎是自己努力的結果。人們對於獲得會有意無意的進行歸因,即進行原因分析。同樣的一個紅包,如果是他人給你的,你是被動接受者,你會認爲是他人對你的一種評定,這是外歸因。而如果是自己“搶”到的,則會認爲是自己的運氣或者努力得到的,雖然也會意識到紅包是他人發的而禮節性表示感謝,但更多的是“感謝”自己的手氣和努力,這變成了內歸因。

其次,大部分人的幸福源於與他人比較。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這種社會性就註定了會進行比較。雖然說幸福是主觀的感受,理應與他人關係不大,但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人把幸福植根於比他人“更有優勢”。當在羣裏“搶紅包”時,往往“手氣最佳”者感到更開心。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同樣如此,大部分的人是因爲自己比他人“好”而幸福的,特別是熟悉的“他人”。而很多時候的痛苦也源自於與他人的比較,人的煩惱也往往來自於比身邊的人“差”。事實上,人們可能忽略了自己可能比這世界上很多人更好。

再次,同樣的東西給人的心理感受可能是不一樣的。人的心理活動非常複雜,曾有哲人說過,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理。同樣是幾分錢,你從上司那獲得與你在網上“搶”到是完全不一樣的。撇開剛纔說過的你的“努力”的參與,還有一種現象是,等額的數字貨幣與現金在人們的心理感受上可能完全不一樣,這也是爲什麼網購會如此風行的原因之一。美國心理學家和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卡尼曼在“前景理論”中也論述了同樣的現象:人們對於失去與獲得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舉個例子講,你得到100元與丟失100元給你的感受可能完全不同,大部分人會因爲丟失100元感到“苦悶”。

最後,人們往往認爲自己可以控制隨機事件。在面對隨機事件時,人們常會高估自己的能力,認爲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出其中的規律和“端倪”,同時對偶然出現的“中獎”格外關注,以至於將之歸結爲是自己掌握規律的結果。在“搶紅包”中,有些人竟然研究手機間的地理距離、手機號碼以及“搶紅包”的時間點等等,認爲“手氣最佳”是有訣竅的。這個現象,在彩票業中最爲常見。很多人研究彩票的走勢,各種分析和推測,甚至於演算成公式。實際上呢?只要是正規的彩票都是隨機事件,也就是每一次彩票結果都是沒有任何聯繫的。那麼,爲什麼人們會產生“控制感”呢?也有一個現象叫做“代表性啓發”:人們往往會因爲具有代表性的事情而高估該事件出現的概率。一兩次預測準了,就會高估自己預測的能力,會主觀上認爲自己多次預測準確,從而忽略大部分時候的“不準”。

這些現象被許多商家運用在商業活動中,起到了很好的營銷效果,“搶紅包”就是微信等軟件的一種很成功的例子。當然,只要自己覺得是一種樂趣,又何必在乎是不是“被忽悠”呢?

與其說“搶紅包”風靡一時,不如說方興未艾,至少現在還是相當流行的。

逢年過節、生日喜事、託人辦事等等都流行在網上發個“紅包”,有段時間還特別流行“搶紅包”遊戲,在羣裏像是擊鼓傳花一樣樂此不疲。可以說,“一言不合”就發“紅包”。

雖說網絡“紅包”通常也沒多少錢,特別是在“搶紅包”遊戲中,所有紅包都是隨機的,有的甚至幾分錢,但搶的人絕對不在少數,有一大部分人甚至爲每次能搶到幾分錢而欣喜。

細思之,有幾個問題特別有趣:如果年終了你上司給你塞個紅包,裏面只有幾分錢,你怎麼想?如果在網上朋友單獨給你發個“紅包”,只有幾分錢,你又會是什麼感覺?在“搶紅包”中,你是“手氣最佳”,搶得了最多的那個“紅包”,哪怕只有幾十塊錢,你是不是很興奮?這些問題都可以反映一些有趣的心理現象。

首先,“搶”到的東西似乎是自己努力的結果。人們對於獲得會有意無意的進行歸因,即進行原因分析。同樣的一個紅包,如果是他人給你的,你是被動接受者,你會認爲是他人對你的一種評定,這是外歸因。而如果是自己“搶”到的,則會認爲是自己的運氣或者努力得到的,雖然也會意識到紅包是他人發的而禮節性表示感謝,但更多的是“感謝”自己的手氣和努力,這變成了內歸因。

其次,大部分人的幸福源於與他人比較。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這種社會性就註定了會進行比較。雖然說幸福是主觀的感受,理應與他人關係不大,但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人把幸福植根於比他人“更有優勢”。當在羣裏“搶紅包”時,往往“手氣最佳”者感到更開心。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同樣如此,大部分的人是因爲自己比他人“好”而幸福的,特別是熟悉的“他人”。而很多時候的痛苦也源自於與他人的比較,人的煩惱也往往來自於比身邊的人“差”。事實上,人們可能忽略了自己可能比這世界上很多人更好。

再次,同樣的東西給人的心理感受可能是不一樣的。人的心理活動非常複雜,曾有哲人說過,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理。同樣是幾分錢,你從上司那獲得與你在網上“搶”到是完全不一樣的。撇開剛纔說過的你的“努力”的參與,還有一種現象是,等額的數字貨幣與現金在人們的心理感受上可能完全不一樣,這也是爲什麼網購會如此風行的原因之一。美國心理學家和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卡尼曼在“前景理論”中也論述了同樣的現象:人們對於失去與獲得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舉個例子講,你得到100元與丟失100元給你的感受可能完全不同,大部分人會因爲丟失100元感到“苦悶”。

最後,人們往往認爲自己可以控制隨機事件。在面對隨機事件時,人們常會高估自己的能力,認爲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出其中的規律和“端倪”,同時對偶然出現的“中獎”格外關注,以至於將之歸結爲是自己掌握規律的結果。在“搶紅包”中,有些人竟然研究手機間的地理距離、手機號碼以及“搶紅包”的時間點等等,認爲“手氣最佳”是有訣竅的。這個現象,在彩票業中最爲常見。很多人研究彩票的走勢,各種分析和推測,甚至於演算成公式。實際上呢?只要是正規的彩票都是隨機事件,也就是每一次彩票結果都是沒有任何聯繫的。那麼,爲什麼人們會產生“控制感”呢?也有一個現象叫做“代表性啓發”:人們往往會因爲具有代表性的事情而高估該事件出現的概率。一兩次預測準了,就會高估自己預測的能力,會主觀上認爲自己多次預測準確,從而忽略大部分時候的“不準”。

這些現象被許多商家運用在商業活動中,起到了很好的營銷效果,“搶紅包”就是微信等軟件的一種很成功的例子。當然,只要自己覺得是一種樂趣,又何必在乎是不是“被忽悠”呢?

3、關於吃蘋果

曾經聽說過爛蘋果理論,說買了一箱蘋果,不可能馬上吃完,世人便分爲兩種:一種是先吃爛蘋果的,而另一種是先吃好蘋果的。

先吃爛蘋果,自然把好蘋果都留下,然而因爲吃的都是爛蘋果,心情便會不佳,所以吃得慢,蘋果就一點一點爛掉,每天不斷強迫自己吃爛蘋果。先吃好蘋果,第一次自然挑最好的,可是由於爛蘋果是會傳染的,所以爛得越來越快,越吃越爛,最終扔了一堆,好在留了一個好的念想。

按上面的分析,或許不少人會改變,甚至以此爲藉口,推脫吃爛蘋果。但,若是細細想來,先吃爛蘋果的人至少還有希望,先吃好蘋果的人每日只能活在回憶中。

其實,不需要糾結到底是先吃哪一種蘋果,或許有的人相信緣分,不刻意挑選,拿到哪個就吃哪一個,這也沒有任何的問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