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精選15篇)

本文已影響 1.8W人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精選15篇)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1

1978年,法國前總統希拉剋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蹟,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蹟了。不看秦俑,不能算來過中國。”

秦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公里處的兵馬俑坑內,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古代軍事“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侕是20xx年前秦始皇陵國的一處大型兵馬俑陪葬坑。陵國規模宏大,陪葬品衆多。坑內發據=掘出大量陶俑、戰車、陶馬等。

走近秦始皇兵馬俑,你會感受到他們所帶來的神祕氣息。只見一個個形神兼備的武士威風凜凜,隊列整齊,令人肅然起敬。那一匹匹躍躍欲試的戰馬,讓人彷彿看到了戰國時期秦王一掃六國,縱橫天下的雄姿。更令人驚歎的是,秦俑身上的每一個細節,如髮髻、披戴、相貌、神韻等,均有差別。一般士兵不戴冠,而軍吏戴冠。普通軍吏的冠與將軍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連鎧甲也有區別。細看每個秦俑,他們或眉開眼笑,或神情凝重;或年輕幼稚,或老練深沉;或憨厚質樸,或聰明機警……真可謂千人千面。

在我國衆多的世界文化遺中,秦始皇兵馬俑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它舉世無雙,其價值無可估量,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幹的結晶。它以磅礴的'氣勢、巨大的規模、嚴整獨特的藝術結構震驚了世界。

1987年,秦始皇兵馬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爲《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之一”。先後已有200多位國家領導人來此參觀訪問,它成爲了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2

假期,我去了一個久負盛名的地方——兵馬俑。兵馬俑位於西安,是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陪葬坑,也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

兵馬俑目前對外開放三個館。參觀那天,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擠進了一號館,就被眼前呈現的景象驚呆了!館裏整整齊齊地擺放了幾百個真人大小的士兵兵俑。這些兵俑的神態、造型都不一樣,有的威武雄壯、炯炯有神,像是馬上要出征打仗;有的像在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有的做出手勢,像在高談闊論……每個俑的做工都栩栩如生,雕刻得惟妙惟肖。我真不敢相信古人的.手藝如此高超。我發現有些兵俑沒有頭,這是爲什麼呢?原來是因爲兵馬俑曾經遭遇過焚燒,受到過破壞,很多俑都是出土後重新修復的。

到了二號館,我只看見了少量兵馬俑。據說是因爲兵馬俑剛出土的時候,它們全都是彩色的,可因爲氧化作用,兵馬俑身上的彩色幾乎都脫落了,所有出土的兵馬俑都灰溜溜的。所以爲了保護兵馬俑,就沒有大量挖掘了。但我還是看見了一些特別有意思的俑,分別是:跪射俑、將軍俑、步兵俑、騎兵俑、技擊俑。我最喜歡將軍俑了,他穿着盔甲,雙手交叉,擡頭挺胸,看起來非常雄壯,一看就是帶兵打仗的將領呢!

看完二號館之後,我又興致勃勃地參觀了三號館。在這裏,我看到了銅車馬。每輛銅車馬都由四匹馬拉着,它們都是由青銅做的。這些銅馬神態逼真、栩栩如生,中間兩匹正對前方,左右兩匹側身向前。車上的銅人舉着雙手,握着繮繩,就像在策馬奔騰。我第一次看見青銅這種金屬。整個銅車馬結構複雜,做工精細,我足足看了五分鐘才離開。

參觀結束之後,我的心情依然很激動。雖然我還沒有上過歷史課,但通過參觀,我學到了許多歷史知識,瞭解了許多有趣的故事。中國的文化很偉大,古人的智慧也很偉大!我爲我是炎黃子孫感到自豪!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3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市臨潼區,南倚驪山,北臨渭水,是我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美譽。

1974年3月,一號俑坑被意外發現,秦始皇兵馬俑由此揭開神祕面紗。1976年,一號俑坑左右兩側各有一處兵馬俑坑被相繼發現,分別命名爲二、三號兵馬俑坑。三個俑坑總面積22780平方米,呈品字形佈局,坑內置放與真人真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共約7400餘件。

一號兵馬俑坑最大,平面呈環形,坑深5米,面積14260平方米,坑內6000餘陶俑、陶馬井然有序地排列。坑內東端有三列武士俑,手執遠射兵器,似爲前鋒部隊;其後是鎧甲俑,手執長兵器,組成了主體部隊;南北兩翼則是後衛部隊。

二號兵馬俑坑的平面呈曲尺形,面積6000平方米,坑內陶俑、陶馬1300餘件,戰車80多輛,並有大量青銅兵器。大致可分爲弩兵俑方陣、駟馬戰車方陣、車步混合方陣、騎兵俑方陣四個相對獨立的方陣。

三號兵馬俑坑的平面呈凹形,面積約520平方米,它與一、二號坑構成一個整體,似爲統帥三軍的指揮部,出土68個陶俑和4馬1車。

兵馬俑多用陶、冶結合的方法制成。陶俑可謂千人千面、栩栩如生;各類兵陣,威武雄壯;而陶馬形態各異,極具藝術魅力。陶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兵器經防鏽處理,埋在地下兩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鋒利如新,堪爲中國冶金史上的一大奇蹟。

秦始皇兵馬俑不僅是我國的.古代藝術寶庫,也是大秦帝國寫實藝術的完美體現。它堪稱一顆異彩獨放的明珠,爲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添注了無盡的光彩,也爲世界藝術殿堂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4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很多,有萬里長城,明清故宮,敦煌莫高窟……其中,我最熟悉的就是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位於秦始皇陵的東側1.5千米處。它裏面有許多姿態各異,大小不一,各具風格的陶俑。據說把這些東西建在秦始皇陵的東方,可以在陰間保護秦始皇,使他在陰間也能過着和陽間一樣的`生活。

秦兵馬俑在人們挖掘出來後,有四個坑,因爲四號坑有坑無俑,因此參觀人少。這三個坑中,一號坑最大,約有陶俑6000個,最小的是三號坑,有陶俑918個。在所有坑中,二號坑的兵種俱全,推測此坑是總主力軍陣,此坑中的陶俑排列秩序井然,不像一號坑那般雜亂。

三號坑是統帥地下大軍的指揮部,一號坑爲“左軍”,二號坑爲“右軍”。這樣的軍陣佈局是秦國軍隊編組的縮影。

遠遠望去,在那一道道寬闊的土牆之間,一個個兵俑排列整齊:有的神情嚴肅,佇立着思考,大有將軍風度;有的躍躍欲試,滿腔熱血,彷彿要在戰場上與敵人決一死戰;有的面帶微笑,彷彿想起自己凱旋,和家人團聚的情景……

在所有陶俑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數跪兵俑了。只見他右膝跪地,背部挺直,兩手在右側,彷彿在拉弓放箭。他自信滿滿,好像覺得自己放的每一支箭都能射到敵人。

那些馬俑也各具特點。那一匹匹駿馬,初看似乎一樣,但仔細去瞧,則各有特色。有豎耳細聽的,也有張嘴嘶鳴的。

所有的陶俑都幾乎和真人真物一樣大小,更讓我們感受到秦始皇“軍隊”的真實。

望着這排列整齊的軍陣,我彷彿看到了昔日神威的秦始皇,駕着馬車,率領着他的大軍,浩浩蕩蕩地行走在天地之間。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5

外國人提起中國,第一個想起的不是杭州的西湖,不是洛陽的龍門石窟,而是被譽爲“世界文化遺產”的長城。

長城,以名字來理解的話,就是很長的一座城牆,但事實其實並不是這樣,它是一個非常寬,可以容下很多馬行動的長垣。長城是在秦朝的時候,秦始皇爲了抵禦別的國家對秦國的進攻,使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修築出的'一個重大軍事工程。“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選自百度。)”但在秦朝時,長城還是沒有修築完畢,在明朝是修建長城的最後一個朝代,現在我們看到的長城基本上都明朝時修築的,長城是以城,亭,障,標組合而成的,但長城大多都是城牆,因爲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爲了抵禦敵害,每走一段路,前方就會出現一個類似於亭子的建築,這是士兵們監視外來敵害的地方。

我來到長城下,擡起頭,長城彎彎曲曲的,跨過我面前的這座山,就像一條巨龍。沿着長城前進,我看着平整的石塊,和石塊上清晰的裂紋,深刻的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幾千年來,無數的勞動者修築長城,揮灑了多少汗水?我沒走多少路,就已經汗流浹背,雙腳發痛了,只好返回,返回的路上,我不禁想到了建築長城的人們運送着一塊塊磚頭,行走了不知多少路。哪像我,才走了一些路就已經不再想走動,雖然他們很累,但他們仍然堅持着,將一塊一塊石磚敲打,堆砌,建起的長城,保護了多少人的性命?它讓在城內的人們能夠安心的生活!

我們中國偉大的領袖毛澤東爺爺也曾說過:“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千百年來,長城凝結了多少人的汗水?抵擋住了多少次進攻?前人的智慧是我們無法估量的,我們新一輩的少年也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報效我們的祖國!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6

一提起千年古城西安,大家就會想到美麗的驪山,楊貴妃泡過的華清池我更喜歡的是壯觀的秦始皇兵馬俑。

兵馬俑是一個在人爲雕塑史上絕無僅有的藝術品;兵馬俑是一幅描繪當時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連景畫卷;兵馬俑又是一個個歷史難題的迷宮。今天我將帶着大家一起走進兵馬俑這個奇蹟,看看他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與震撼。

進到一號永康迎面就有一股強烈的渾厚的氣息,如潮水般向我涌來,心中一震。不知道古代的勞動人民一號永康迎面就有一股強烈的渾厚的氣息,如潮水般向我涌來,心中一震。不知道古代的勞動人民是如何靠着一雙雙手來完成這樣一個艱鉅的任務。這裏的每個兵馬俑都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彷彿敵人已經出現了!爲了捍衛自己的國土,要和敵人拼搏一把,從這裏雕塑精細的兵馬俑身上我看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堅強智慧與勇敢!

接着來到二號坑,二號坑是一個最小的坑,但一個不容小視的坑。這個坑是當年秦國主力部隊以騎兵大營地,這裏每一個逃兵身體強壯,身材高大,每一匹陶馬四肢有力,精神抖擻,好像馬上就要萬馬奔騰了。更讓我驚奇的是這裏竟然還有指揮中心據說二號坑是秦軍的心臟所在很多戰報都是從這裏指揮更讓我驚奇的是,這裏竟然還有指揮中心,據說二號坑是秦軍的心臟所在,很多戰報都是從這裏指揮中心發出的,想想那個時候,科學和通信都不發達,他們是多麼不可思議的`完成的啊!

三號俑坑中有一個寶物,聽到寶物兩字我的好奇心就來了,那個保健在地底下沉睡了幾千年的!

兵馬俑真是一個奇蹟,解開的是一道道難題,留下的卻是一個更迷!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7

在遙遠的兩千多年前,中國勞動人民以血肉之軀修築了長城。它,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用於限隔敵人的騎兵行動,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長城到底有多“長”呢?國家文物局曾於20xx年公佈明長城調查數據,中國明長城總長度爲8851.8千米。它分佈在我國的十多個省區市,西起中國西部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中國東北遼寧省的鴨綠江。它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羣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

規模如此浩大的工程,長城是從什麼時候修建的呢?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諸侯爲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臺,並用城牆連接起來,長城的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期。之後歷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長城。

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人數佔當時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由人工完成,又是在崇山峻嶺、峭壁深壑中工作,修築的難度非常大,所以纔有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民間故事

相傳秦朝時,範喜良和孟姜女剛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建長城了,勞役繁重,不久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久久不得丈夫音信,歷盡千辛萬苦纔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孟姜女在長城上哭了三天三夜,忽然長城就此坍塌,露出了範喜良的屍骨。從這個民間故事,可見當時工程的`浩大。

中國於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86年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項目,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是的,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鉅工程。望着綿延萬里的長城,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8

頤和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郊,佔地面積約290公項,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被譽爲“皇家園林博物館”。

頤和園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其中水面佔四分之三(約220公項)。園內建築以佛香閣爲中心,有景點建築物百餘座,大小院落20餘處,3555座古建築,面積約70000㎡,共有亭、臺、樓、閣、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築約3000間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臺爲代表性建築,古樹名木約1600餘株。

頤和園的建築風格融合了是中國名地建築風格的精華,東部的宮殿和內廷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風格;南部的湖泊是典型的西湖風格;萬壽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廟宇風格;北部的蘇州街是典型的水鄉風格。

頤和園最著名的景點當數長廊了、長廊位於萬壽山南麓,面向昆倉湖,長約700米,是中國古典園林中最長的遊廊,長廊分成273同,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中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說這條長廊是龍,實在是形象極了。一條氣勢雄偉的長龍盤旋在了我們眼前,定睛一看,原來是一條曲折蜿蜒的長廊,這長廊古香古色,很是好看。一陣風吹過,我好像聽見了龍的怒吼聲;一束陽光照過,我好像看見龍在展示它的絕技神龍擺尾。

清漪園於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燬,1888年重建,改稱爲頤和園,用作消夏遊樂地。1900年頤和園又不幸遭到八國聯軍”的破壞,1902年大體修復。之後,頤和園又多次遭毀壞,多次被修復它如同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見證了它所在時期下中國的成長。

頤和園是勞動人民與智慧的結晶,也是每個中國人的榮耀和驕傲!身爲青少年的我們更應努力學習,成爲中國的驕傲!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9

相信大家都很想去北京,看升旗,去看各種名勝古蹟吧!而我最想看的是北京最著名的名勝古蹟——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被稱爲紫禁城。現在又被稱爲故宮博物院,因爲裏面藏有很多珍貴的文物。如,清明上河圖、五牛圖等,都是我們國家最珍貴的文化遺產。

北京故宮是距今約600年前建成的,是以南京故宮爲藍本建造。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是一個標準的長方形。有70座宮殿,9000多間房屋。整個城前後分爲外朝和內廷。外朝的中心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典禮的地方。而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故宮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質建築之一,在1987年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

在故宮幾十座宮殿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乾清宮,他是明清皇帝寢宮。它的屋頂用黃色琉璃瓦的鋪成,座落在漢白玉石臺基上。殿前分別擺着:銅龜、銅鶴、日晷、嘉量,及四個鎏金香爐。殿內有房14間,正殿設寶座,上方高懸着“正大光明”匾。寓意行政治國要光明正大,心懷坦蕩,言行正派。

還有一件讓我感興趣的就是雨天的.故宮,因爲每當天降大雨,就會看到牆壁上“九龍吐水”的壯觀的景象。這原來就是故宮精妙的排水系統。在故宮地面上有很多明暗交錯的溝渠,每當下雨,雨水就會順着溝渠流到地勢低的牆壁龍頭處,由龍口把雨水匯進地勢更低溝渠,最後匯聚在金水河中。這就形成了“九龍吐水”的奇觀,讓雨中的故宮別有一番美麗。

故宮真是世界上最偉大古建築羣,處處都體現除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和高超的建造技術。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10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有許多著名的文化遺產。比如:陝西兵馬俑、長城、雲南麗江故城……今天,我重點介紹北京的故宮。

故宮,原名紫禁城,位於北京軸線的中心。它從公元1406年開始建造,到公元1420年完工。宮殿七十多座,是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爲中心。佔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是一座長方形城池,9故宮周圍建有十多米高的城牆,外加一條寬五十二米的護城河,構成了城中之城。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帝的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的建築精華,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古代人民的智慧是多麼的強大啊。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於故宮南北中軸線最顯要的位置。它是皇權的象徵,皇帝在這舉行典禮,如皇上登基,冊封皇后等等。太和殿建造完後,被毀了好多次,20xx年因骨架不穩而重修,兩年後又重新嶄現在人們的眼前。

來到故宮,你會發現每個屋脊上都裝飾小獸,而且每個宮殿的小獸都不一樣。最多10,最少也有一個。數量最多的是太和殿。太和殿的小獸從前到後的順序依次爲: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suanni)、押魚、獬豸(xiezhi)、鬥牛、行什。這些小獸都有什麼用?總不能是爲了好看吧?

古代的'建築物全是以木材爲骨架,遇到火就燒掉了,所以人們想到在屋頂上放鎮壓之物來防火。屋脊兩端的小獸被稱爲“吻獸”,傳說它有降雨的本事,一旦走水(古時候發生火災叫作走水)就會有雨來滅火。它還能起到連屋頂瓦片的作用。

聽完我的介紹,你是不是有一股想去北京故宮的衝動呢?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11

以前,有人說在月球上可以看到中國的萬里長城,這一說法還曾被寫進了小學語文課本,但多年以後這個說法被中國航天員楊利偉證明是錯誤的。其實,有科學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物體的寬度要達到55km,該物體才能在月球上被看到。而長城的實際寬度僅僅只有5.8米。因此,無論你在月球上怎麼睜大眼睛也是看不到長城的。

如果你知道長城的準確的長度,就肯定知道它爲什麼被稱爲“萬里長城”了。長城的總長度爲21196.18千米,是名副其實的“萬里”。其資源跨越多個省(區、市),主要資源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十五個省(區、市)。

你有沒有想過,這麼宏偉的長城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建造的,又是什麼時候建成的呢?我來告訴你吧!長城的建造時間大約從西周延續到清。最古老的長城少說也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大家應該都聽過“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吧?我來告訴你們,這個故事呀,就發生在長城上呢!在春秋時期,長城進入第一個建築的高潮,等到秦始皇統一了六國,長城開始有了“萬里長城”的稱謂。而在明朝,也就是誕生了《水滸傳》《西遊記》和《三國演義》的偉大朝代,人們對長城進行了最後一次“大修”。現在我們看到的長城,大多是那個時期修建的。

你可能很好奇,人們花這麼多時間,這麼大的人力、物力去修築長城,到底是爲什麼呢?對,長城在最初的時候是爲了抵禦外來入侵的小部落的.。還有一個小祕密要告訴你們,在古代,長城不僅只是城牆,它是以城牆爲主體,同大量城、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而到了現代,長城成了中國古老文明的見證,更因毛主席的“不到長城非好漢”而成爲吸引衆人的旅遊勝地。

這麼宏偉而富有文化底蘊的建築,不愧是世界級的文化遺產。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12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築羣,是中國古代建築最高水平的體現。

故宮佔地七十二萬平方米,周圍有十米高的城牆環繞,還有寬五十二米的護城河。故宮有大小院落九十多座,房屋九百八十間。故宮大致分爲南北兩個部分,南半部爲前朝,北半部則爲後寢。故宮共有四道門,分別是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而故宮的正門就是午門。

進入午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內金水河,它自西向東蜿蜒流過太和門廣場。內金水河的作用不僅僅是故宮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築滅火的主要水源。它的上邊還有五座漢白玉石橋,這就是內金水橋了。

穿過內金水橋往前走就來到了太和門,每逢皇帝出宮,都要在太和門換車,並且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也要從太和門進入皇宮。

過了太和門,我們就進入了太和殿廣場,它面積有三萬多平方米。太和殿是故宮中最高大的建築,面積有二千三百七十七平方米,通高三十五點五米。那裏還有中和殿和保和殿,中和殿是皇帝在趕赴太和殿之前稍作休息,理解官員朝賀的地方;保和殿是皇帝更衣之處,年底時在此宴請文武百官。

過了前三殿,就來到了後寢區的正門——乾清門。在後寢區中共有十五宮。“乾清”二字意思是天下清和,各地平安。乾清宮的後邊就是交泰殿,取自《易經》中的天地交泰,象徵着帝后生活和諧。在殿中央放有二十五顆寶璽,上方高懸着康熙皇帝御書、乾隆臨摹的“無爲”匾額。

故宮建築氣勢雄偉、豪華壯麗,裏頭還保存了很多珍貴文物,是歷史和藝術的重要資料庫,是中國古文化的顆璀璨明珠。故宮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人《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13

長城是中國的驕傲,是世界的奇蹟。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登上長城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願望,多少人想要一睹這條“東方巨龍”的風采!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相互防守,修築了烽火臺。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下令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它因長達萬里,故又稱爲“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爲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國家文物20xx年宣佈中國曆代長城總長爲21196.18千米,分佈於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包括長城牆體、壕塹、單體建築、關堡和相關設施等長城遺產4372處。

長城是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並非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個完整的防禦體系,具有指揮、觀察通信隱蔽等多種功能。

長城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每隔十幾米就有一個烽火臺,烽火臺的作用是給皇宮傳遞消息。寫到這,我想到了一個典故那就是"烽火戲諸候”,典故里的周幽王爲博愛妃一笑,就點狼煙讓衆諸候到長城來,點了兩次後,第三次,敵人真的`來了,這下沒有一個土兵到長城來了。結果敵人攻進了牆門。周朝在歷史中落幕。

萬里長城,氣勢磅靜,雄偉壯麗,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象徵,是人類歷史上舉世無雙的宏偉建築。我爲自己是一名中國人感到驕傲,我爲祖國的萬里長城感到自豪。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14

星期日,媽媽帶我去參觀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秦兵馬俑博物館。一路上,我充滿了期待,也有很多疑問,陶俑會長一個樣嗎?兵馬俑會有顏色嗎?帶着這些疑問,我來到了兵馬俑。

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葉劍英元帥親筆題詞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幾個大字。通過簡介,我知道了兵馬俑是1974發現的,1979年正式對外展出。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爲世界八大奇蹟。兵馬俑共有三個俑坑,呈品字形排列。

我們繼續往前走便是規模最大、出土陶俑最多、最壯觀的一號坑。一號坑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大,多,精,美!這裏以步兵爲主。它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達到了14260平方米,相當於兩個足球場那麼大。接着,我來到一號坑的側面,近距離的觀察每個兵馬俑,真是讓我大吃一驚,兵馬俑可以說是千人千面,你絕對找不到兩個一模一樣的兵馬俑,陶俑做工十分精細,小到眉毛,擡頭紋,頭髮絲根根分明,大到鎧甲,都刻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隨後,我們跟着導遊姐姐來到了二號坑,一進門,沒有一個兵馬俑,而且燈光很暗,我感到很奇怪,這時,導遊姐姐解釋到,燈光暗是對文物的一種保護。而沒有一個兵馬俑是的原因是因爲二號坑暫時還是以保護研究爲主,等以後技術到位了,纔會大面積的挖掘。

到三號坑後,我看到了彩繪兵馬俑的照片,這些照片上兵馬俑的顏色跟真人一樣,肉粉色的臉,彩色的.衣服,黑頭髮,十分漂亮。我問導遊姐姐能看到彩色的兵馬俑嗎?姐姐說,暫時看不到,由於技術原因兵馬俑出土後全都氧化,所以顏色都掉了,真是太可惜了。順着導遊姐姐手指過去的方向,我發現三號坑呈凹字形,面積最小,出土陶俑最少,保存最完整,是一二號坑的指揮部,所以三號坑可是級別最高的。

出了三號坑,我依依不捨地走出兵馬俑,古人真是太偉大了,他們留給後人的兵馬俑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我爲我是中華兒女而自豪!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15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就開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間,自北魏孝文帝年間起持續大規模營造達四百餘年之久,南北長達一公里,今存有窟龕二千三百四十五個,造像十萬餘尊,碑刻題記二千八百餘品,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爲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羣雕,因爲它隸屬於那時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得名。那裏的主佛盧舍那大佛是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像,高約十七米,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爲波狀形的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雙秀目微微凝視着下方,雙耳長近兩米,略向下垂。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

萬佛洞是龍門石窟佛像最多的洞窟。洞內主佛阿彌陀佛端坐於雙層蓮花座上。在他背後還有五十二朵蓮花,每朵蓮花上都端坐着一尊供養菩薩,她們或坐或側,或手持蓮花,或竊竊私語,神情各異。洞內南北兩壁還整潔地刻有一萬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僅有四釐米高。整個洞窟金碧輝煌,烘托出一種熱烈歡快萬衆成佛的氣氛。

最趣味的當屬賓陽北洞正壁的主尊佛像。這尊佛像因拇指風化,而食指中指間隙過大,頗似大家習慣擺出的剪刀手,所以被網友戲稱爲“剪刀手”佛。其實,特殊的“剪刀手”手勢是一種極少見的佛教手印。

龍門石窟自建造以來受到的'人爲鑿破壞十分嚴重。唐武宗時期的滅佛運動,清末和民國初年的石窟造像被盜……再加上戰亂管理空虛,許多頭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國的文物商人收購。直到1961年,國務院公佈龍門石窟爲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才得以保護,20xx年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展現了中國北魏期至唐代最具規模和最爲優秀的造型藝術,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峯,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