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百家姓

谷氏-姓谷的名人-谷姓起名字-谷姓的起源與家譜

本文已影響 3.64W人 
谷氏分佈地區

郡望 上谷郡:公元前222年秦國滅趙國後置郡上谷。相當於今天的河北省西北部,治所在今天的河北省懷來縣東南。

谷氏-姓谷的名人-谷姓起名字-谷姓的起源與家譜

歷史來源

「谷」源出

一、出自嬴姓。以地名爲氏。據《通志·氏族略》及《谷朗碑記》所載,秦人的先知非子,居住於秦谷(在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南),其後分爲二支,一支爲秦氏,另一支爲谷氏。二、據《魏書·官氏志》所載,鮮卑族複姓有谷會氏,進入中原後改爲漢姓谷氏。三、據《唐書》所載,唐代有谷那律,號稱"九經書庫",本爲東夷人,複姓谷那氏,其子孫皆改爲單姓谷氏。四、又據《鼠璞》所載,古代有郄氏,去邑旁省文爲"谷"氏。

得姓始祖

伯益。一作伯翳、大費。顓頊玄孫,父親爲皋陶,系夏朝東夷族首領。長於畜牧、狩獵。舜時被任爲虞(掌管山澤之官)。後又助禹治水,立下大功,因功賜姓嬴。後被選爲禹的繼位人。禹死後,在奪權鬥爭中,被啓攻殺。西周時,其裔孫非子善於養馬,被周孝王封於秦地(今甘肅省清水東北),因非子最先住的地方叫秦谷,所以他的子孫中,有一支就以地爲氏,稱谷姓。並尊伯益爲其得姓始祖。

堂號

恩威堂:漢朝谷郎官大中大夫。交南這個地方發生叛亂,谷郎於是率軍征討,恩威並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快平息了這場叛亂。於是谷郎被拜爲九真太守(在今天的安南河內一帶)。此外,谷姓的主要堂號還有:“經庫堂”、“上谷堂”、“築益堂”等。

遷徙分佈

谷姓發祥於今陝甘一帶,其得姓之後,在一段時間內基本繁衍於關中之地。秦統一天下後不久亡於漢,漢建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爲當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陝地之谷姓因仕宦、遊學、謀生等原因進入該地者甚多。兩漢之際,谷姓還播遷到了其它地方,除北方的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外,連位於長江南岸的湖南和江、浙一帶,也從漢末開始,有了谷姓人家。西漢時,谷吉、谷永父子爲長安人,谷春爲馮翊(今陝西省大荔一帶)人,王莽時期有在天水任掌野大夫的`長安人谷恭,光武帝時有寇恂外甥、上谷(治今河北省懷來)人谷崇,漢靈帝時,湖南耒陽出過一位大孝子谷朗,後曾官至九真太守。魏晉南北朝時期,谷姓播遷之地主要以北方爲主,尤其在今河北懷來一帶,由於比鄰山區,戰火難至,當地谷姓發展興旺,後逐漸昌盛爲谷姓上谷郡望,並以此爲主源向北方各地播遷。此際見諸史冊之谷姓名人有三國吳人、都亭侯谷利,東晉名士、湖南桂陽人谷儉,北魏昌黎(治今遼寧省義縣)人谷潁、谷纂、谷士恢父子三人。尤可一提的是昌黎的谷渾家族,其子谷闡、孫谷洪、曾孫谷楷俱顯貴於北魏,爲後世所敬仰。唐太宗時,東夷族人谷那律改爲單姓谷,並定居於今河南南樂,孫谷倚相,曾孫谷崇義,玄孫谷從政俱爲名宦,由於此支新鮮血液的注入,極大地壯大了谷姓家族。後此支谷姓因居地比鄰河北、山東之故,逐漸播遷於上述諸省。宋靖康之恥後,谷姓南遷者漸多。宋末時,由於蒙古鐵騎南下,繁衍於江浙之谷姓因避難之故,在南方諸省逐漸散居開來。明初,山西谷姓作爲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陝西、甘肅、河北、河南、山東等地。明中葉以後,江蘇谷姓繁衍得較爲興盛,名家甚多。清康乾年間及以後的一段時間裏,冀、魯、豫之地的谷姓伴隨闖關東的風潮入遷東三省。如今,谷姓在全國分佈較廣,尤以江蘇、河北、山東、河南多此姓,上述四省之谷姓約佔全國漢族谷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

家族名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