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百家姓

荊氏-姓荊的名人-荊姓起名字-荊姓的起源與家譜

本文已影響 2.54W人 
荊氏分佈地區

廣陵郡:即江都郡。原爲戰國時期楚國的廣陵邑。秦朝時期置爲廣陵縣,在今江蘇揚州西北一帶。西漢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國置廣陵國,東漢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廣陵(今江蘇揚州),當時轄境包括今江蘇省揚州、儀徵、高郵、寶應、金湖等地。唐朝時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蘇江都),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安徽省兩省交界的洪澤湖和六合縣以東、泗陽縣、寶應縣、灌南縣以南、串場河以西、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隋朝時期改爲江陽,治所在今揚州。南唐時期又恢復爲廣陵原名。北宋朝熙寧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廣陵併入江都。

荊氏-姓荊的名人-荊姓起名字-荊姓的起源與家譜

歷史來源

荊(Jīng )姓源出

1.源於羋姓,出自西周初年楚國先君熊繹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爲氏。2.源於羋姓,出自爲居於秦國的楚氏避秦莊襄王嬴楚之諱所改,屬於以國名爲氏,或避諱改姓爲氏。3.源於姜姓,出自戰國末期齊國慶氏,屬於因故改姓爲氏。

得姓始祖

熊繹。根據《通志·氏族略·以國爲氏》上記載,楚國的舊國號是荊,荊姓是未改號爲楚之前的姓氏,又說周代楚國的別稱爲荊,國民以國爲氏。西周初年,楚國的先君熊繹被封在荊,國號爲荊,直到春秋初期才改爲楚國,荊國的子孫以國爲姓,稱爲荊氏。荊陵是楚國的別號,春秋時代的.楚國在尚未崛起諸侯以前,號稱荊。荊楚二字往往被連在一起使用,就是指春秋時期的楚國。故荊氏後人奉熊繹爲荊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佈

荊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八十七位,人口約二十八萬三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17%左右。當代荊姓的人口大約有23萬,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19%,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二百六:十六位。自宋朝至今1000年來,荊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內蒙古、山西、河南、黑龍江,這四省區大約佔荊姓總人口的64%。其次分佈於:河北、吉林、山東、陝西、遼寧、江蘇等地。荊姓在人羣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黑龍江、內蒙古東北、吉林大部、河北:西南、山西南部、陝西中部和東南、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重慶北端,荊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以上,最高可達1.7%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國土總面積的13.2%,居住了大約47%的荊姓人羣。在內蒙古中部、寧夏大部、甘肅東南、陝西北部和西南、晉冀魯遼大部、吉林南端、河南北部和東部、江蘇西北、安徽北部、鄂渝中部、湖南北段、四川東北,荊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5%--0.1%之間,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國土總面積的17.4%居住了大約36%的荊姓人羣。

今黑龍江省的蘭西縣、齊齊哈爾市、五大連池市、哈爾濱市,河南省的洛陽小浪底市、鞏義市、鄭州市、延津市、焦作市武陟縣、新鄉縣、開封市、南陽市、漯河市舞陽區、平頂山市,山東省的莒縣、龍口市、聊城市莘縣、淄博市桓臺縣、蓬萊市、臨沂市、棗莊市、萊陽市、濰坊市高密、東營縣、菏澤市、金鄉縣、臨清縣、聊城市、威海市石島、日照市嵐山區,吉林省的長春、延邊地區、白城市,河北省的滄州市、泊頭市、黃驊市,山西省的陽泉市、平陸縣、臨猗縣、永濟市、太原市、石鹿縣、朔州市,陝西省的安康縣、楊凌縣、洛川縣,遼寧省的瀋陽市、撫順市、丹東市、鞍山市,江蘇省的徐州市、鎮江市、沛縣,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銀川市,重慶市的合川縣,湖南省的辰溪縣,湖北省的麻城市,安徽省的渦陽縣,內蒙古自治區,上海市,北京市,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地,均有荊氏族人分佈。

堂號

廣陵堂:以望立堂,亦稱江都堂。
邠慶堂:宋朝的將領荊嗣,累立戰功。宋太宗攻太原及幽州,他皆率先陷陣,拜都指揮使。宋真宗時,爲邠慶、環慶副部署,嗣起行伍。他一生經一百五十餘戰,未嘗敗北。
此外,荊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受祉堂”、“臨保堂”、“篤慶堂”、“保慶堂”、“留餘堂”、“垂裕堂”、“留青堂”、“裕後堂”、“永恩堂”、“啓佑堂”、“寶善祠”、“廣宗堂”、“培源堂”、“昌後堂”等;分堂“谷貽堂”、“留青堂”等。
家族名人荊軻:(?~公元前227年),中國戰國時期著名刺客。
荊浩:五代後梁畫家,沁水(今屬山西省)人。他擅畫山水,常常攜帶筆墨摹寫山中古鬆,畫雲中山頂時,能畫出四面峻厚的氣勢。著有《筆法記》,對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荊嗣:宋代名將,累立戰功。歷官天武軍校、田重進部將,太宗時攻太原及幽州,他皆率先陷陣,拜都指揮使。真宗時,爲邠慶、環慶副部署,嗣起行伍,一生經150餘戰,未嘗敗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