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中國彩票的發展來由

本文已影響 2.95W人 

清代末年,彩票傳入中國,並逐漸遍及各省。彩票是清代人賭博的方式之一。人說大清天下放眼望去三隻鳥:鴿(彩票氾濫)、鴉(鴉片煙毒)、鷂(娼妓遍地),可見彩票的瘋狂與盛行,接下來看看彩票的發展歷史。

中國彩票的發展來由

19世紀60年代,呂宋票在上海開始流行。這是一種從呂宋國( 即今菲律賓羣島中的呂宋島) 販賣到中國的彩票。呂宋票是西班牙在它的殖民地菲律賓發行的一種大型彩票,以中國爲主要銷售對象。呂宋票進入中國市場後,因沒有競爭對手,獨領風騷40 年,年銷售額約130 萬元。當時,清政府全年的財政收入僅1.1億元,國人對彩票的熱衷由此不難想象。據記載,同治、光緒時期,在中國商賈湊集之所,都出售呂宋票,店面高懸“呂宋彩票出賣”或懸“發財票出賣”。1880 年,杭州劉學詢在北京會試時,發行一種“闈姓”彩票。這是中國最早的本土彩票。他將應試舉人的姓氏印在一張紙上,定價出售,由購買的人去猜。等到發榜以後,猜中最多的,依次得頭、二、三等彩。

中國彩票的發展歷史

有趣的'是,這批彩票的創辦者皆爲在上海的書局,其所設彩物也都是書籍,故而它們又被稱爲“書彩籌賑票”。首家書彩籌賑票由翰寶閣書坊於光緒十三年(1887)九月發行,計劃售票一萬張,頭彩可得《古今圖書集成》一部。不過,這家彩票很可能是投機行爲,所以僅開彩一次便再無下文。同年底,森寶書局發行了規模更大的書彩籌賑票,其第二次彩票發行量竟達四萬張。

儘管絕大多數書彩籌賑票結局不佳,但正是隨着它們一度蔚然成風,國人自辦彩票的問題開始引起社會上的注意,甚至出現了有利於彩票業的社會輿論。當然,這種狀況仍然離不開以義賑爲依託。從光緒十四年(1888)十月到十五年(1889)初,《申報》刊發了數篇建議仿照呂宋票專設長期發行的彩票以助賑,並由義賑人士辦理的文章。顯然,此類輿論無異於對國人自辦彩票的合法辯護。與此同時,以“籌賑”爲旗號的彩票不但繼續發行,還從彩物階段過渡到了彩金階段。森寶書彩票從光緒十五年(1889)起,將彩頭換成了彩金,成爲國內首家與西方彩票完全接軌的彩票。而在森寶票成功轉型後,其他一些公開經營的籌賑彩票亦暢行無阻。

雖然森寶等彩票後來無疾而終,但它們終究意味着中國近代彩票破冰之旅的完成。正是前面的鋪墊,光緒二十五年(1899)初,華商廣濟公司在上海發行“江南義賑彩票”,從官府得到6年專營權,並沒有在社會上引起意外反響。並且,該彩票甚至一直到清亡時還在以“江南賑捐票”的名義發行,成爲中國近代首家實現長期經營的彩票。

而在江南票的鼓舞下,光緒二十七年(1901)初,又涌現出了三家打着義賑旗號且都聲稱得到官方批准的彩票。不幸的是,中國近代彩票氾濫的序幕亦就此拉開,此後更多的彩票連義賑旗號都不再需要了。而這種氾濫態勢,也不是義賑所能負責的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