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八年級語文第二單元教案6篇

本文已影響 1.09W人 

作爲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八年級語文第二單元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語文第二單元教案6篇

八年級語文第二單元教案1

  一、單元內容

本單元所選用的課文全部圍繞“愛國主義”這一主題,古往今來,人類有着許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鄉愛國是人類崇高而美好的情感之一。

蕭乾的《棗核》以“棗核”爲線索,採用以小見大、以物傳情的手法,寫了一個美籍華人要幾顆故鄉的棗核試種,以寄託思鄉之情的故事,反映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識和豐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

都德的《最後一課》通過最後一課的生動描述,反映了法國人民在遭到普魯士侵略以後所表現的深厚的愛國主義感情和對侵略者的仇恨。閱讀這篇作品對我們學好祖國語言不無啓迪。

劉敬智的《始終眷戀着自己的祖國》一文,通過錢學森情願放棄國外優厚的生活待遇,歷盡艱險回國的經歷,寫出了一代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

《古代詩歌四首》收錄了杜甫、杜牧、陸游、文天祥四位大家的作品。《春望》體現了老杜憂國憂民的思想,《泊秦淮》流露了小杜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抒寫了陸游的鬱悶和理想,《過零丁洋》體現了文天祥的一片丹心。

《晏子使楚》通過對晏子言行的刻畫,塑造了一位熱愛自己祖國的賢相的形象。

  二、教學目標

1、瞭解作品中人物活動的背景,傾聽他們抒發的愛國主義心聲。

2、感受作品中富有個性的人物就特定的事件,引發熱愛家園、報效祖國的情思。

3、能根據文章中心選取材料,分清主次,寫作中做到詳略得當;

4、記誦、品味作品中精警、含蓄的語句。

5、能根據文意,使用正確的標點符號修改作文,養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習慣。

6、能就本單元感興趣的問題確立主題進行專題探究,展示探究成果。

7、能因地制宜,開展訪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活動,從中汲取愛國主義養分。

  三、教學課時安排(共14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課文《棗核》 (2課時)

課文《最後一課》 (2課時)

課文《始終眷戀着自己的祖國》 (1課時)

課文《古詩四首》 (1課時)

課文《晏子使楚》 (2課時)

誦讀欣賞 (1課時)

寫作 (3課時)

語文實踐活動 (1課時)

八年級語文第二單元教案2

教學目標:

1.你身邊有與你交往較多,你又特別想寫點什麼來表現某個人嗎?談一談你準備如何處理你的寫作材料。

學生髮言,其他學生評點。

2.作業:寫一篇作文,記一個人,注意學習本篇課文的寫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以郭峯的《讓世界充滿愛》爲音樂背景講述故事),暴風雨後的一個早晨,一個男子到海邊散步,他注意到在沙灘的淺水窪裏,有許多被昨夜暴風雨衝捲上岸的小魚;。當太陽升起後,水會被蒸發,魚兒只有死路一條。一個小男孩正一條條的將小魚撿起來,扔進大海。他一邊做一邊對旁邊驚異的男子說:“這條魚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是的,靠一個孩子的力量,不可能改變海灘上所有小魚的命運,但是,他挽救了自己身邊的小魚的生命。小男孩的愛心令人肅然起敬。愛是一種博大的感情,她就像一股涓涓的細流,流淌在人們的心間,你只有用心去體會才能在內心深處引起震撼。

二、方法指導(投影顯示)

講故事的方法與技巧:

1.要以口語爲主,語氣要親切,可根據故事內容,恰當運用停頓、輕重音、語速、語調的變化來表達感情,感染聽衆,以求取得最佳的表達效果;

2.可藉助表情、手勢、姿態、動作等形體語言表情達意,增強表達的生動性;

3.要根據現場反應,隨時調整自己所講述的內容和方式。

三、講愛心故事

要求:

1.主題“愛心”,故事必須是真實的,要有連貫性,富於吸引力,能感染人;

2.內容要集中鮮明,所講故事要能給同學留下深刻的印象;

3.靈活運用講故事的方法與技巧。

四、談愛的感受

人生命運存在着難以預測的因素,生活中會有意想不到的不幸降臨,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需要他人同情、理解和關懷的事。當你面臨困難、憂傷的時候,你是否接受過別人的愛心和幫助?請你談談自己的經歷和當時的感受。

五、小結

1、熱愛他人從熱愛父母做起,父母是我們生活和學習的最直接依賴者,我們要體諒父母的辛苦,關心父母的健康,分擔父母的憂愁。關心的範圍逐步擴大,從關心父母到關心他人、社會、自然。(生活中你做得怎麼樣?)

2、欺侮弱者集中體現了人性中的弱點,這種情況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上普遍存在着。例如大國欺侮小國、富人欺壓窮人、健全人歧視殘疾人、高年級欺負低年級等等。強者對於弱者的優越感及這優越感引發的霸道行爲既是普遍的,又是醜惡的。(你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3、從“人”的寫法來分析,“人”字的結構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撐,彼此扶持。馬克思說:“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和”。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互相關聯的,因此環境優越的人不該漠視人類生活中存在着的苦難和不幸,尤其不該漠視處於苦難和不幸中的兒童。(當有困難的人需要幫助甚至是需要捐款的時候,你持什麼樣的態度?)

4、我們不能對他人的苦難持無動於衷的冷漠態度或居高臨下的憐憫姿態。我們應尊重被同情人的人格,以平等的態度去愛他們。(請把目光轉向街頭牆角,看看那些撿破爛的、耍把戲的.……他們的外表怎樣,說什麼話、做什麼事?不妨與他們交談,甚至有一些交往,讓彼此心靈溝通。)

六、拓展

1.讓每個同學在紙片上寫一句話(和愛有關的),表達自己上完這節課的感悟和體會。

2.寫作:

(1)命題:《這就是愛》或《這也是愛》

(2)話題:博大的愛

八年級語文第二單元教案3

[訓練目的]

1、記事寫人做到有詳有略、詳略得當,八年級上第二單元寫作教案——(網友來稿)。

2、明確詳略與中心思想的關係。

[訓練題目]

1、以“在雙休日裏”爲題,寫一篇記敘文,做到有詳有略。

2、以“我喜歡夏季”爲題,寫一篇記敘文,做到詳略得當。

3、課外練筆:隨時將自己對生活、對學習、對周圍的人或事的感受寫下來,可以三言兩語,也可以獨立成篇。

[訓練指導]

第1題規定了取材的範圍,記敘發生在雙休日的事。寫作的對象是自己,還是他人,所寫的內容是學校生活、家庭生活,還是社會生活,題目中未作限定,其實均可。當然,多數學生首先考慮的可能是自己在雙休日裏的生活。不管記敘何人、何事,文章應確立一個明確的中心意思。中心意思一經確定,根據表現中心意思的需要去選擇材料,有詳有略地記敘。寫作本題,切忌平庸。不要流水賬般記敘雙休日的生活內容。如何寫出新意,要好好構思。

第2題,要求學生寫夏季,寫出對夏季的喜愛之情。夏季裏可寫的人、事、景、物很多,題中的一段文學描述,對學生如何取材,寫些什麼內容已作了啓示。如何寫好本題,要注意三點:

①“喜歡”是貫串全文的中心,無論寫夏季的何種景物,都要寫出自己的感受,表現對夏季的喜愛之情;

②是從一個角度來寫,還是從幾個角度來寫,都可以;

③寫景、寫物、寫生活情景等等,一定要寫出夏季的季節特徵。

第3題,引導學生用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敢於表達真切感受,有自己獨特的體驗。

綜合實踐活動:訪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設計思路]

1、使學生學會定向搜尋、查找、整理並陳述資料信息;

2、通過活動的全過程,陶冶情操,激發愛國感情,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八年級上第二單元寫作教案——(網友來稿)》。

[內容闡釋]

全文分爲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理性闡述分析。這一段主要講了三層內容。

第一層(1—2句),引列寧語錄,解釋什麼是愛國主義情感,闡明這種情感的價值、地位。

第二層(3—5句),以本單元課文中內容爲例,進一步論證愛國主義情感的重要。其中,第3句爲總領句,第4句概括述例,第5句是作者的感嘆、評價。

第三層(6),總結句。表明在這一問題上廣大同學應當採取的做法,號召大家訪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而提示了本項“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

第二部分,主要說明“訪問”的具體操作問題。

“訪問前準備”主要講了訪問的計劃安排、訪問的對象、訪問活動所要了解的內容等三方面的問題。

“活動問題”是按照一般參觀訪問活動所設計的程序:聽介紹——看實驗——問情況——察心境。

“訪問小結”也從三個方面設計。設計層次是由內到外,由淺入深:寫感受——作交流——對外報道。

[教學參考提綱]

組織學生進行本次“綜合實踐活動”,不應當把它搞成一個單純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程,而應該體現出比較充分的語文味和人情味。

首先,給時間讓同學認真閱讀第一部分“導語”部分。在理解的基礎上,可以做一點擴散思維,請同學交流自己所瞭解的古今中外的愛國者形象,並談談這些形象給自己帶來的影響。

其次,要求同學按照第二部分設計的程序逐項開展工作。其中,有些地方值得注意。比如,在準備工作中,可以先將本活動的主題或者說終結性評價的中心工作先告訴學生,增強本項活動的目的性;比如,明確要求具體活動的組織、聯繫工作,一律由班級同學的代表自己去做,老師不作任何干預;再比如,關於小結工作,特別是其中的專題彙報會的“中心”即“……在我心中”,還可以作一些分解,要求同學作一點分工,這樣也許可以使小結工作更有層次,更有內容。

八年級語文第二單元教案4

  【教學構想】

本單元的寫作訓練內容是要爲秋天寫一曲頌歌,即學習用詩歌的形式來表達對秋天的讚美之情。應該說學生對秋天比較熟悉,值得寫的地方也很多,但關鍵是要寫出每個學生眼中的秋天和心中的秋天,也就是要寫出他們對秋天獨特的情感體驗,這自然成了本次作文訓練中的重點。《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初中階段學生的作文目標——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地表達出來。

依此原則本次作文課的重點確定爲引導學生走進秋天,瞭解、描繪、領悟、欣賞秋天,從而歌頌秋天、禮讚秋天。讓學生寫作時做到有內容,負載情感,張揚個性,即披情人文,文現個性。至於教材要求寫一首歌頌秋天的詩,那只是一種形式而已。不應刻意教給學生一些寫詩的方法、技巧和理論。因爲空對空的理論對初二的學生來說不僅枯燥而且深奧,最終達不到寫作訓練的目的,也偏離了本次寫作的中心。

基於此,教學時將本次作文訓練課分解爲兩個環節進行:第一,尋找歌頌秋天的內容。第二,選取歌頌秋天的形式。第一個環節的重點是訓練思維,激發情感,激情澎湃自然出好詩。第二個環節的重點是在思維成熟的基礎上訓練語言、安排結構,語言生動定能感染讀者。兩個環節相輔相成,最後合成—個完美的整體。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2.引導學生用準確、優美的語言文字表達自己對秋天的讚美之情。

3.鼓勵學生創作詩歌。

  [教學準備]

要求同學們課外蒐集古詩詞中寫秋的詩句,並抄寫在筆記本上。並做簡要的分析理解。

  [教學安排]

一、吟詠古詩,拜訪秋天

通過品讀吟詠秋天的詩詞,感受秋天的美麗,領悟作者借秋天所抒發的感情。

1.競說有關寫秋的詩句,營造濃濃的讀寫氣氛。

2.欣賞、品讀秋之美,激發勃勃的賞美熱情。

3.從古人筆下了解秋天的特點,發現具體的描寫秋天的方法。

二、觀察聯想,禮讚秋天

用自己的語言抒寫自己心中的秋之歌,儘量寫出自己對秋天感受最深的一點。進行多角度的訓練,力求讓學生多掌握一些描寫秋天、讚美秋天以及表達感情的方法。及時反饋信息。

三、錘鍊語言,創作秋詩

用心提煉語言,合理安排結構,使其成爲一首頌秋之詩。

  [教學步驟]

一、課前熱身(導入話題)

師:秋天是一年中最舒適的一個季節,它清新涼爽;同時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它色彩豐富;更是一個值得期盼的季節,它碩果累累滿枝頭;它還是一個多情多思的季節,常常勾起人的情思。它的確是一個值得歌頌的季節。古往今來有許多文人墨客寫下不少詩篇謳歌秋天,人們讚美秋天的成熟、豐收。請同學們打開記憶的閘門,搜索一下大腦中儲存的有關秋天的詩詞。然後來競說秋詩秋詞,看誰記得多。

課堂預設:學生說到的可能大多是以前學過的詩詞。

例如:王維的《山居秋暝》、劉禹錫的《秋詞二首》、白居易的《暮江吟》、杜牧的《山行》、馬致遠的《秋思》等。

(此環節主要將學生課前準備的素材展示出來,並選取有代表性的詩詞寫在黑板上,讓他們對秋天有一個感性認識。爲下一步走進秋天、瞭解秋天作準備。)

二、吟詠古詩,拜訪秋天

此環節的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在吟詠聲中走進秋天、領略秋天,從而悟出讚美秋天的方法。

引導學生分析所詠詩詞是如何描寫秋天的,主要運用了什麼方法,抒發了詩人什麼思想感情?請推薦該詩的同學進行分析。

爲了分析簡潔明瞭,突出重點,告訴學生按以下句式表達:(詩人)通過描寫秋天的——,抒發了的情感。

經過分析,學生一定能明白名家都是通過描寫秋天具體的景物,來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其感情的抒發又與所寫景物的特點及作者當時的處境、生活環境和心情有關。啓發學生分析所舉的詩詞是描繪了怎樣的秋景,抒發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主要明確以下要點:

詩人杜牧通過楓林的一片火紅,看到了秋天的勃勃生機,看到了秋天山林呈現的熱烈,詩人唱出了春不如秋,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讚美之歌。

自居易則給我們描寫了深秋時節,夕陽映在江中的美麗畫面,詩中意境優美,格調清新,那夜晚露水的晶瑩剔透和新月似銀弓的美麗呈現在眼前,表現了作者出任仕途中的愉快心情。

王維的《山居秋暝》則爲我們描繪了山間秋雨過後的清新景象。

劉禹錫筆下畫出了秋天晴朗天空下白鶴凌空飛舞的奇景,從詩中讀出了作者樂觀向上的豪邁情懷。

馬致遠的《秋思》則是另一種風格的詩,寫出了一個天涯遊子的悲傷之情,因而在作者眼裏樹是枯的,藤是老的,連烏鴉都是昏的,一切皆籠上了一層淒涼的氣氛。

分析小結:原來,這些作者都是借具體景物的描寫來抒發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人生的一些感悟。詩人筆下的秋天皆因眼中之景和心中之情的不同而不同。其景與情是交融在一起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如果同學們找到自己喜歡的現代詩也可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分析。)

三、觀察聯想,禮讚秋天

此環節主要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打開思路,激活思維,啓發聯想和想象。並在討論中解決歌頌秋天的什麼,怎麼歌頌的問題。

師:同學們已從古詩詞中得到不少啓發,下面我們來觀察眼前的秋天,每個同學選取一兩個方面,來禮讚秋天。

(學生自願組合討論,教師彙集討論交流結果。)

預設情況:可寫自然的風、雨、日、月、霜等;可寫花草樹木中的典型物,如菊花、楓葉、青松等;可以寫動物的變化,如秋蟲四起,陣雁高飛;可以寫秋天收穫的情景;也可以通過對比,來寫秋天與其他季節的不同,抒發對秋天的獨特感情;也可以由自然的秋天聯想到人生的秋天,即生命的成熟,或人生耕耘後的收穫,或人生的衰老;可由秋菊聯想到高潔的人品,可由秋風秋雨觸發離別相思之苦;還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心中的秋天美景或理想中的秋天;還可以藉助《夏天的旋律》和《夏之絕句》兩文從聲音即聽覺的角度來寫秋天;還可以從色彩方面來寫秋天;還可以用擬人的方法來寫秋天,把秋天當作人來寫,更親切可愛……總之,秋天可寫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寫作的方法也是靈活多樣的。可根據自己對秋天的獨特感受和情感體驗具體安排。(此環節鼓勵學生將自己所想到的寫下來,三言兩語都行,爲下一個環節作準備。)

四、錘鍊語言,創作秋詩

經過前面兩個環節的訓練,學生心中有了寫秋的具體內容,也掌握了一些讚美秋天的方法。因而此環節的重點是訓練如何用詩的形式來寫秋。具體分三步進行:

第一,引導學生明確詩歌應有哪些形式上的要求。大致擬定以下幾點:

①詩要分節分行寫,每一節大致4—一6句,句式上比較整齊,每行的字數大致相近。

②詩的語言凝練,還講究押韻。現代詩可以靈活一些,用韻大致相近即可,這樣誦讀起來琅琅上口。

③詩是言志的,因而一定要在詩中抒發詩人的情感,建議初寫者將感情直抒出來。

④爲了使詩歌內容豐富多彩,往往需要運用聯想和想象兩種思維方法。其中聯想主要有相似聯想和對比聯想。而想象則是在頭腦中加工創造出新形象的方法。

第二,應該說每一個創新都自簡單的模仿始。因而此環節的第二步就安排一次仿寫。教師準備幾個不同的材料進行仿寫,每個仿寫的要求和目的不同,並讓學生抽籤選擇仿寫的材料。具體如下:

①改變寫春之詩的個別字,將其變成一首寫秋的詩。意在學習詩歌分節分行的結構和錘鍊詩的語言。

母親/每當我想給您一陣春風/您笑一笑之後/給我整個春天。

②給出一首寫秋詩的前半部分,要學生續寫後半部分,主要練習詩歌的情感表達。(學習運用擬人等手法來抒情)

秋天/像一個穿着金色裙的仙女/她那輕飄的衣袖/拂去了太陽的焦熱/將明亮和清爽撒給大地/她用寬大的衣衫擋着風寒/捧起沉甸甸的果實/奉獻給人間/人們都愛……(續寫)

③仿照第一節詩另選物象描繪秋天美的畫面,重點訓練詩歌如何表現畫意,即寫出詩歌美的意境。一枚落葉輕輕飄下/似一隻金色的小船/滿載秋天的回憶/飄近厚厚的書冊/一抹淡淡的初霜/叫心靈懂得了珍惜

④仿照句式寫一首四季詩。意在訓練聯想和想象能力。

如果說,春天是一個花枝招展的姑娘;那麼,夏天是;秋天是;冬天是。

(在實踐中運用各種方法創作詩歌,讓學生在理論指導下尋找感性體驗。因此在訓練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情感體驗,充分肯定學生。)

八年級語文第二單元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本單元的複習,讓學生熟練掌握議論文閱讀的方法。

2.通過複習,學生的文言知識得到很好的鞏固。

3.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重難點:

1.掌握議論文的閱讀方法。

2.文言文的複習。

時間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孔子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下半句是……’學生答:‘不亦樂乎!’

好,今天,我這位陌生的朋友很高興來到這裏,和大家一起來複習語文第二單元的內容。大家有沒有信心上好這節課?”“有!”

好,下面大家打開課文目錄,看看這個單元的課文屬於什麼文體?(議論文)

二、複習議論文閱讀的有關知識。

1.議論文:是以議論爲主要表達方式,闡明自己見解和主張的文體。

2.議論文有哪三要素?

板書:論點、論據、論證

3.什麼是論點?

論點就是作者對論述的問題所持的觀點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

4.請大家打開第二單元的課文,找一找各篇課文的中心論點。

第九課《人的高貴在於靈魂》的中心論點是第一自然段的“人的高貴卻在於他有靈魂生活”。

第八課《多一些寬容》的中心論點是“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是要豁達大度,善於容納與自己志趣、風格不同的人”。

第七課《敬業與樂業》的中心論點是“但我卻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5.看了這幾篇課文,你們發現它們的中心論點都在課文的哪裏提出來的?(開頭

一般情況下,作者在議論文的開頭就提出了中心論點;也有的課文在的結尾歸納出論點;有的中心論點偶爾也出現在的中間部分。

考試的時候,題目叫我們找出一篇的中心論點,我們先在開頭找,找不到就到結尾找,結尾找不到就到中間部分去找。

6.聯繫課文,說說我們在議論文中提出的中心論點,語言要達到什麼要求?

論點必須旗幟鮮明,支持什麼,反對什麼,態度應十分明確,不能含糊,模棱兩可。比如:……

7.什麼是論據?

(論據就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的依據。)

8.論據包括哪兩種?

(包括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事實論據主要指事例、史實數字等;道理論據包括經典著作、名人名言及科學原理。)

9.在第二單元的課文中找出它們的各種論據。

第九課的論據:

第八課的論據:

第六課的論據:

10.什麼是論證?

論證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與方法,是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邏輯關係紐帶。)

11.議論文有哪些論證方法?

(1)舉例論證(2)道理論證(3)對比論證(4)比喻論證

12.在課文中找出各種論證方法。

第六課:

第七課:

第八課:

第九課:

13.議論方式有兩種:立論和駁論。

14.議論文的基本結構:

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15.議論文的語言特色。

富有概括性,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用詞鮮明、生動、嚴密。

16.議論文中的事例和記敘文的事例有什麼不同?

17.小結。

18.議論文閱讀練習。

三、複習《陋室銘》

1.複習重點實詞與虛詞。

名:出名。

斯:這。

馨:指品德高尚。

鴻儒:大儒,博學的人。

白丁:平民。這裏指沒有學問的人。

絲竹古今意義的區別。

3.這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描寫陋室環境的句子。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5.表現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6.作者寫這篇的目的是什麼?

表現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追求高尚情操的情懷。

7.你們覺得劉禹錫是否是十全十美的人?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8.小結。

9.課堂作業。

四、總結。

字詞聽寫題:

狹隘 熱忱 純粹 派遣 鄙薄 殉職 熱忱 毋寧 啁啾 翌日

篤信 寬宥 窒息 灼熱 殉職 旁騖 褻瀆 胸襟īn 摒bìng棄

迥iǒng異 芥iè蒂dì 嫉í妒dù 緬iǎn懷 揣chuāi摩

萎5

八年級語文第二單元教案6

教材分析

《背影》寫的是家庭遭遇變故的情況下,父親送別遠行的兒子時的一番情景,表現了父親雖然屢經掙扎仍不免破產的可悲境遇,以及由此而生的感傷情緒,所寫是普通的生活感受,用的文字也不多,可是卻很感動人,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原因何在呢?

作者善於捕捉特定情境中的最富有表現力的形象特徵來刻畫人物、抒寫感情。作者對父親的背影既有直接描寫,也有間接描寫。就直接描寫而言:先作外貌描寫,寫衣貌,然後用特寫鏡頭精細地描寫父親爬月臺的動作;而作者自己的感情變化有力地烘托出背影,是間接描寫。作者選擇了父親穿過鐵道去給他買橘子時的“背影”這個形象特徵,加以集中地具體地描繪,從而充分地表達出了當時父子之間那種骨肉至情,獲得了感人的藝術效果。

本文貯滿溫厚、樸實、自然的真情美。學習本文,一定要進行品讀,小聲或不出聲地讀,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細細品味文章字裏行間蘊藏的思想情感。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較好,聽說讀寫思查與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較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雖然大多數是“留守學生”但他們的感情細膩而豐富。因學校多次開展與“感恩”有關的活動,大多數同學能用自己的良好表現和較好的成績,回報關愛過自己的親人、老師、同學、朋友等。儘管如此,但很多學生的家庭並沒有經歷過“禍不單行”的日子(如:文中作者的祖母死了,父親也失業了),很難站在作者和作者父親的角度來理解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將成爲本節課學生認知形成最主要的障礙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掌握生字詞的音、形、義;

(2)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理清行文的思路;

(3)學習作者巧妙的構思。

2、過程與方法:

理解關鍵語句所表達的特殊感情。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父子之間濃濃的親情,淨化自己的心靈。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激發學生理解父母,感恩父母,熱愛父母的思想感情;

2、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和作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