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屈原列傳》教案?+說課稿

本文已影響 2.4W人 

  《屈原列傳》教案

  教學目的:

《屈原列傳》教案?+說課稿

1、進一步學習屈原愛國、正直的高尚品德,並從文中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

2、解本文寫作特點:記敘、議論、抒情三者的緊密結合,即人物評傳的特點,明確本文不同與其它人物傳記的地方。

3、將本文屈原的詩歌結合起來閱讀,從中感受屈原的正直集中表現在他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和敢於同邪惡勢力抗爭而決不妥協的鬥爭精神上。

4、重點的文言實詞、通假字、古今詞義的運用等等。

  教學重點:

1、重點閱讀第三自然段,背誦並理解作者在敘述屈原遭嫉蒙讒被楚懷王疏遠之後,有用大段的文字夾敘夾議,讚揚了屈原的偉大作品《離騷》。作者從幾個方面介紹了《離騷》,並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結合起來。

2、明確課文記敘了與屈原有關的幾件大事,並把屈原個人的遭遇同楚國的命運緊密地連在一起。

  教學難點:

課文記敘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對其作用以及蘊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閱讀全文,理清全文記敘的線索。

教學步驟:

  一、由《報任安書》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導入新課,並回顧學過的屈原的詩歌:《離騷》與《涉江》堪稱姐妹篇,讓學生背誦兩篇詩歌中詩句,明確屈原思想的內核:正直與愛國

政治理想詩人形象

美政民本憂國憂民,熱愛祖國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潔身自好,自我完善奇服……高馳……食玉英

(唯美情結)制芰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

嫉惡如仇,不同流合污世溷濁——高馳不顧、苟餘心……

剛直不阿,一身正氣不能變心……固將愁苦……董道…重昏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

堅持真理,獻身理想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路曼曼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

  二、教師朗讀課文,學生明確課文以屈原活動的時間爲序,分四部分進行記敘把表示這四個部分的段落做上記號,找出記敘屈原一生遭遇的五個詞語:

任——疏——黜——遷——投

  三、學生參照註釋,閱讀課文,進一步明確文章的內容層次:全文以屈原活動的時間爲序,第一部分(1——3自然段)任——疏

第二部分(4——10自然段)黜——遷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投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身後影響

 四、佈置作業:熟讀翻譯課文,思考課後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重點閱讀第三自然段,背誦並理解作者在敘述屈原遭嫉蒙讒被楚懷王疏遠之後,有用大段的文字夾敘夾議,讚揚了屈原的偉大作品《離騷》。作者從幾個方面介紹了《離騷》,並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結合起來。

2、明確課文記敘了與屈原有關的幾件大事,並把屈原個人的遭遇同楚國的命運緊密地連在一起。

3、課文記敘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對其作用以及蘊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教學步驟:

  一、重點閱讀第三自然段,背誦並理解作者在敘述屈原遭嫉蒙讒被楚懷王疏遠之後,有用大段的文字夾敘夾議,讚揚了屈原的偉大作品《離騷》。作者從幾個方面介紹了《離騷》,並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結合起來。

明確:作者從解題、成因、內容、風格四方面介紹了《離騷》。“其文約……其志潔……其行廉……雖與日月爭光可也”這段話,是結合屈原的作品和人格說的,說明屈原的秀美文辭與高潔志行互相輝映,渾然一體。

 二、重點閱讀課文的第二部分,課文記敘了與屈原有關的幾件大事,並把屈原個人的遭遇同楚國的命運緊密地連在一起,其用意是什麼。

明確:幾件大事:第一,受騙絕齊,第二兵敗丹淅,第三複釋張儀,第四諸侯擊楚,第五赴秦身死,第六爲秦所滅。屈原個人的遭遇同祖國的命運息息相關。

 三、課文記敘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對其作用以及蘊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明確:體會屈原憤世嫉俗的心情和對待人生的態度,體會作者流露出的那種憤慨惋惜之情。漁父和屈原的對話,代表兩種不同的人生哲學、兩種不同的品格操守、兩種不同的政治取向,漁父認爲對人生、對世事都不要太認真、太執著,最好是得過且過、隨遇而安,即篇中所謂的隨流揚波、與世推移,至於舉世渾濁而我獨清、衆人皆醉而我獨醒,則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對這種人生哲學,認爲絕對不能隨波逐流,絕對不能同流合污,寧可葬身魚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潔行廉的人格。司馬遷把魚父和屈原的觀點兩相比照,是對屈原人格的讚揚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對黑暗勢力的強烈憤慨和對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四、熟讀課文,體味:司馬遷有着與屈原相似的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有着屈原那樣正道直行的品格,有着屈原那樣深厚而又執著的感情。他景仰屈原,同情屈原,他是褒貶分明地爲屈原立傳的。字裏行間噴瀉着激憤、哀怨之情。

  五、佈置作業:課後習題。

 六、《信陵君竊符救趙》本篇重在引導學生自學,列出結構提綱,舉出集中表現信陵君、侯嬴性格的言論和行動,進一步瞭解《史記》紀傳作品的主要特點。

  本篇記敘了信陵君禮賢下士和竊符救趙的始末,表現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謙虛作風和救人之困的義勇精神。(略)

  七、學生自讀《語文讀本》中:《孔子世家》、《伯夷列傳》、《毛遂自薦》、《魯仲義不帝連秦》《賈生列傳》《魏其武安侯列傳》《貨殖傳序》。

  《屈原列傳》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屈原列傳》(板書:課題、作者)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教學過程和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屈原列傳》是魯教版高中語文必修第四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該單元以“譜寫生命讚歌”爲主題。

《屈原列傳》是司馬遷寫的一篇文言人物傳記,通過記述屈原的生平事蹟,表現了屈原對楚國興衰存亡說起的重大作用,讚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品德,同時也流露出作者的不平之氣和嘆惋之情。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閱讀與鑑賞文言文的要求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讀懂文章內容,基於此,以及單元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瞭解屈原的生平事蹟,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品德;

2.學習本課出現的重點文言實詞和虛詞以及文言句式;

3.學習本文記敘、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手法,理解作者這樣寫的原因。

新課標要求學生了解並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虛詞和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掌握本課出現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判斷、介賓後置等句式。

由於學生思維的深度有限,對於文本的寫作背景生疏,所以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爲:在學習作者記敘、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手法基礎上,理解作者“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學方法

由於本文是一篇文言人物傳記,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實際,我準備採用朗讀法、點撥法和討論法等方法進行教學。

朗讀法使學生由讀促悟,由讀入境。

教師的點撥和學生積極的思考相結合,既拓展了學生思維的深度,又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討論法加強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以學生爲主體的理念。

關於學生的閱讀方法,以“圈點讀書法”爲主,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此外,我準備採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三、說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照一下五個環節展開: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我設計的導語是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想必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而設立的,關於屈原可歌可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很多。今天,讓我們走進史學家司馬遷筆下的屈原,學習《屈原列傳》,用歷史的眼光去品評屈原。(多媒體展示屈原簡介和相關圖片)

此導語力圖讓學生從對屈原的興趣遷移到對文本的興趣,又抓住了即將過端午節這一時機,具有及時性,又使學生理解了關於屈原的文學常識。

  第二環節: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由於本課含有較多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文言句式,如:“離騷者,猶離憂也”中的'“離”通罹難的“罹”,以及註釋中並沒有出現的“齊與楚從親”的“從”通“縱”,合縱的意思。

“秦虎狼之地”中的“虎狼”是名詞做狀語。還有判斷句如“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等。字詞是學生讀懂文章的基礎,教師請數位學生通過逐段朗讀結合教師的講解,既訂正了字音,又梳理的文言實、虛詞和文言句式,體現了語文是基礎性和工具性學科。疏通字詞和句子後,教師請學生默讀課文,劃分層次,提取圈點出關鍵詞。學生邊讀邊思考,教師和學生一起完成本課提綱,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適時板書。(板書內容見第四)此外,對於文本的第12自然段,出現了屈原和漁父的對話,教師請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的情感,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和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求知慾。

此環節是爲了讓學生理清文本思路,概括要點,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爲下一步思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做鋪墊。

 第三環節:研讀賞析

文本的第三自然段是記敘、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典範,也是歷來評價屈原的重要文字,所以教師以兩個問題爲線索,請學生重點研讀此段。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題目:

問題一:屈原寫《離騷》的原因;

問題二:請分別用不同的符號圈出文中記敘,議論和抒情的句子。

問題一學生可以在文本中用原文回答:“蓋自生怨也”和“憂思而作離騷”,使學生能夠體會屈原受冷遇和排斥的痛苦,以及他面臨困難時表現的高潔品質

問題二學生首先通過文本具體句子區分這三種寫法方法,進而體會司馬遷在記敘的基礎上發表議論,在議論中又表達感情的寫作手法。

 第四環節:拓展延伸

接着,教師請學生重點研讀文本4-11自然段,並出示討論題:《屈原列傳》是屈原的傳記,爲何卻用7個自然段的大篇幅寫懷王和其他人?

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基本可以明確作者這樣寫是爲了通過寫懷王的昏庸反襯屈原對楚國的重大作用和表現他的高潔品質。

此時,教師點撥,通過講述司馬遷的經歷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進行拓展:司馬遷和屈原在人生經歷上又很多相似之處,都曾遭受陷害和放逐,司馬遷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史學家認爲此篇可以看作二人的合傳,作者在議論的過程中表達的不平之氣的思想感情也就可以得到理解了。

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之下,既瞭解的有關司馬遷的文史知識,又拓展了思考問題的深度,學會用歷史的眼光去品評歷史人物,這也是本單元教學目標所要求的。

  第五環節:課後作業

文言問學習的重點是掌握實、虛詞和文言句式,並且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因此我的作業爲:對本課中出現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文言句式形式整理歸類,並做相關練習。

 四、說板書設計

屈原列傳

司馬遷

(1-3)任-疏-志

(4-11)免官-放逐

(12)屈原之死

(13)屈原影響

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潔的將本課的主要內容呈現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同時理清脈絡。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