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語文《離騷》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3.17W人 

▲ 知能目標

語文《離騷》教案設計

1.體會詩歌中移情和象徵手法運用的效果。

2.瞭解《離騷》的語言風格和結構,理解節選部分的主旨。

3.感受《離騷》的浪漫主義色彩。

▲ 情感目標

1.感受詩人在述懷反省中表現出的高尚情操和愛國情懷,化爲自己的精神力量。

2.感受詩人行爲高尚、品格聖潔、憂國憂民的完美形象。

▲ 重點難點

1.體會詩中運用形象的比喻、瑰麗的想象、絢爛的文采表達詩人熾熱的感情,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2.理解屈原的精神表現和詩人謳歌、追求的政治理想。

3.文言詞句的理解。

●刷新知識庫存

知識庫存

1.關於《詩經》

屈原,名平,字原,又白雲名正則,字靈均, 戰國時期楚國詩人。他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也是最偉大的愛國詩人,“楚辭”詩體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離騷》、《天問》、《九歌》、《九章》、《招魂》等。有深遠的影響。

2.關於《離騷》

楚懷王三十九年(前300年)春,屈原被排斥流放在漢北。此間創作了《離騷》。它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全詩373句,2490字,運用美人香草的比喻、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象,表達了作者鼎革圖治的政治抱負和同腐朽勢力作鬥爭的堅強意志,抒發了熱愛祖國的熾烈感情,是我國浪漫主義長詩的鼻祖。

3.關於“楚辭”與《楚辭》

“楚辭”是以屈原爲代表的戰國時期的一批楚國作家在學習楚國民歌基礎上,創造、發展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地”,故謂之“楚辭”的一種詩歌形式。《楚辭》則是由西漢劉向編輯的屈原、宋玉等楚國作家作品的總集名。

4.關於“離騷”的含義

關於《離騷》篇名的涵義,古今各家說法不一。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釋爲“離憂”。班固在《離騷贊庫》中釋爲“遭憂”。王逸在《楚辭章句》中釋爲“別愁”。近世學者,則有人據《大招》“伏戲《駕辯》,楚《勞商》只”及王逸注“《駕辯》《勞商》,皆曲名也”,認爲“勞商”與“離騷”均系雙聲字,“離騷”即“勞商”之轉音,因而推論《離騷》本爲楚國古樂曲名。

5.字形辨析

謇:謇謇 陬:孟陬 毗:毗鄰 攝:攝像

搴:搴阰 輒:動輒得咎 阰:搴阰 懾:懾服

●探究互動平臺

探究平臺

1.節選部分的主旨與感情基調是怎樣的?

※節選部分通過詩人自述生平和身世,表達了詩人的憂傷心事和對故國民生無限熱愛的深情,反映了詩人堅持自己的高尚情操、純潔德行和政治理想,對腐惡勢力決不妥協的戰鬥精神。詩人的這種品質和精神,來源於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十分可貴的。但是,由於時代和階級的侷限,詩人不可能看到人民的力量,只把希望寄託在明君身上,這就註定了他的悲劇性的命運。因此,他在詩中儘管抒發了他追求美好理想,決不同流合污的熾熱情感,也夾雜着一種封建士大夫壯志未酬的哀傷和孤獨傲岸、自命清高的感情。

2.本詩的結構思路如何?

※節選部分共十二節,可分爲三段。前二節爲第一段,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來。前一節自述家世、出生時辰,後一節言皇考爲詩的主人公命名。顯示自己的高貴血統、優越感、責任感以及內在美質。這既是他日後存君興國、變法圖強、熱愛宗國的思想感情的原動力,又是他的悲劇的根源。

中間四節爲第二段。詩人通過一些比喻,自述一生不斷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養的嘉德懿行。節末用比喻手法,表示願做革新強國的先驅者,爲楚王和國家獻身,一往無前。這爲下文詩人良好的主觀願望與殘酷的客觀現實之間的矛盾衝突,以及詩人所遭遇的挫折作鋪墊。

最後六節爲第三段。詩人先回顧歷史上成敗的教訓,而後聯繫楚國的黑暗現實,反覆申訴自己的忠心和事君不合的悲慘遭遇。最後以婚約失敗爲喻,表達了變法革新所遇的挫折,委婉地發出對楚王昏庸無能、反覆無常的痛心。

結構圖示:

身世不凡

美德修養 憂國憂民 忠心勸告

爲國操心

1.課文中描寫香草的詩句多,詩人描寫這些物體的用意是什麼?

※詩人展開豐富的想象,在作品中寫他對種種香草幽花的癖愛,這是用比喻的手法,表現他的志潔行芳,即使在惡劣的處境中,他仍然堅持清白的操守和報國的理想始終不變,不與小人同流合污。詩人用“江離”、“辟芷”、“秋蘭”、“木蘭”、“宿莽”等作比,意象華美,使人不只感受到花草的色和香,更能被一種深遠的意境所吸引,這些生長在水國荒地的幽花香草把人們的心情引到奇麗的幻想境界。詩人用它們來象徵高潔的品德,佩戴親近它們,就是象徵他的被服德義,加強美德修養,這就寫出了詩人的高潔的動人形象。

2.結合課文內容,下面詩句應如何理解?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句中用“美人”代楚懷王,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之情。

(2)何桀、紂之昌被兮,夫惟捷徑以窘步

※句中用“昌被”比喻狂亂不羈,寫出了對楚懷王放縱糊塗的惋惜之情。

(3)曰黃昏以爲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句中作者用“黃昏”比喻君臣親密合作,表達了作者願爲楚國再盡衷心的強烈感情。

3.“兮”字在詩中有哪些作用?

※“兮”在詩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相同:用在句中,表延長音;用在句間,表語意未竟,待下句補足;用在句尾,表感嘆意味。就節選部分看,均用在句中,表語意未完,待下句補充。在句式角度看,本詩打破了《詩經》的那種以四言詩爲主的限制,大大擴充了詩歌的表現能力。

4.屈原的精神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詩句高尚的品德、愛國的情懷

指九天以爲正兮,夫唯靈脩之故也剛正不阿,赤膽忠心

唯夫黨人之偷樂兮,及前王之鍾武嫉惡如仇,不同流合污;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潔身自好,自我完善

餘固知謇謇之爲患兮,忍而不能捨也堅持真理,獻身理想

汨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憂國憂民,熱愛祖國

5.詩人謳歌、追求的是怎樣的理想?

※詩中常以採集花草來比喻自己美好的追求,以美麗的服飾來比喻自己高潔的精神世界,以“鷙鳥”來比喻自己的才能和品格,爲我們描繪了一個行爲高尚、品格聖潔的形象。

※ 本詩的表現手法有何特色?

節選部分以敘述爲主,融敘事、抒情、描寫、說明、議論於一爐,優美和諧。詩人在揭露楚國黑暗的現實,表達自己的美好理想時,用香花幽草,奇妝異服來比喻自己德行的高潔。和楚國君臣的荒唐善妒及時俗的投機取巧相比,更襯托出了詩人對那些醜惡靈魂的鄙視。這些“比興”手法,和《詩經》中的“比興”完全不同,它不是單純的比喻,它所設喻的意象華美,意境深遠、優美動人,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相關鏈接

※瞭解戰國時代的社會背景與屈原的生平,加深瞭解。

※在文學史上,常以“風”“騷”並稱,用“風”來概括《詩經》,用“騷”來概括《楚辭》。

※後人大多贊同司馬遷及班固的說法。

點 睛 聚 焦

※從一分爲二的觀念看問題,但應充分肯定屈原的愛國情懷和高尚情操。

※節選部分極富變化,它把事實的敘述,幽獨的抒懷和精闢的議論交織在一起,主旨突出,結構完整。

※作者以“香草”、“美人”自比,實則象徵自己卓爾不羣的意趣。

※注意結合具體語境充分理解比喻的含義。

※本詩以大量運用的語氣助詞“兮”和楚國方言,帶給本詩濃厚的地方色彩。

※作者在詩中反覆達達了自己高潔情操的愛國情懷。

※作者的行、情、志高度一致。

※《離騷》繼承了《詩經》的比興手法,但是又有很大的創新和發展。

●對應訓練主頁

基礎題:

1、下列加點詞語的讀音和含義有誤的一項是( )

A.苗裔(yì) 孟陬(zōu)

揆餘度(kuí) 重之以修能(zhòng)

B汩餘若將不及(yù) 侘傺(chàchì)

騏驥(qíjí) 道夫先路(dǎo)

C.蕙茝(huìchǎi) 昌被(pī)

窘步(jiǒng) 踵武(zhǒng)

D.荃不察(quán) 馳騁(chěng)

謇謇(jiǎnjiǎn) 羌中道而改道(qiāng)

答案:A(重:chóng)

2、下列句子加點字解釋無誤的一項是( )

A朕皇考曰伯庸(大,美;指亡母)

B又重之以修能(修理;才能)

C日月忽其不淹兮(停留)

D來吾道夫先路(道路)

答案:C(考:亡父;修:長;道:嚮導)

3、填空:

《詩經》和《楚辭》是我國唐以前古體詩的兩大高峯。比較兩者,在形式上,《詩經》多爲 言句,《楚辭》則多爲 的句子。《詩經》的篇幅 ,結構簡單;《楚辭》的篇幅 ,結構 。在語言風格上,《詩經》的語言以樸素、簡潔見長;《楚辭》以 瑰麗多姿著稱。它大量運用了語氣助詞 和楚國的方言,有濃厚的楚國地方色彩。“兮”字起 作用。

答案: 四 長短不一 較短 較長 複雜宏偉 瑰麗多姿 兮 舒緩語氣

4、同“吾獨窮困乎此時”中的“窮”字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

A.復前行,欲窮其林。

B.欲窮千里日,更上一層樓。

C.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D.吾聞窮巷多怪。

答案:C(不得志;A、走完;B、覽盡;D、貧困)

5、選出與“將往觀乎四荒”中“觀”意思相同的一項( )

A.曹軍吏士皆出營立觀

B.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C.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D.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答案:A(觀看;B、景象;C、道觀;D、欣賞)

6、下列加點詞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芳與澤其雜糅兮

與子同澤

長太息以掩涕兮

B 竟周容以爲度

以爾車來

苛餘情其信芳

芳與澤其雜糅兮

芳菲菲其彌章

唯昭質其猶未虧

步餘馬於蘭皋兮

王於興師

于嗟鳩兮

答案:C(A污濁/內衣;B而/把/用;D在/語助詞/通“籲”)

7、選出與“雖九死其猶未悔”一句中“雖”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B.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

C.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D. 街亭雖小,干係甚重

答案:B

提升題:

8、閱瀆下面詩句。回答問題。

昔三後之純粹兮,固衆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唯紉夫蕙茝;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昌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餘之中情兮,反信饞而齌怒;

餘固知謇謇之爲患兮,忍而不能捨也;

指九天以爲正兮,夫唯靈脩之故也;

(1)下列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純粹:指美德 B.紉:結成。

C. 耿介:正直 D.踵武:腳後跟;足跡。

(2)下列各句的加點詞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何桀紂之昌被兮。

B:夫唯捷徑以窘步。

C.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D.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3)下列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

A.固衆芳之所在。

本來是羣賢聚集在他們身邊。

B.既遵道而得路。

遵循正道而得以大路暢通。

C.荃不察餘之中情兮。

全然不瞭解我赤誠的心啊。

D.餘固知謇謇之爲患兮

我本來就知道忠言直諫會招來禍害。

(4)請歸納節選的這幾句詩的主旨:。

答案:第1題,C(“耿”:光明 介:大) 第2題,C(“險隘”:兇險而狹隘) 第3題,C(荃:應該是指君王) 第4題,主旨是:表現了詩人追求美政、忠心勸告的高尚節操,抒發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感情。

9.閱瀆下面詩句,回答後面的問題

紛(衆多)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chóng,加)之以修能(富有才能)。扈(披在身上)江離(香革名)與闢(通“僻”)芷(芳芷)兮,紉(聯綴)秋蘭以爲佩兮,夕攬洲之宿莽(植物名,性堅固)。日月忽其不淹(久留)兮;春與秋其代(更代)序(次序),惟(思)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喻君主)之遲暮。不(即“何不”)撫(握持)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態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 (跟從自己的話)吾道(通“導”)夫先路。

(節選自《離騷》)

(1).下列詩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 內美:內在的美質

B.惟草之零落兮 零落:飄零,墜落

C.恐美人之遲暮 遲暮:晚暮,指天黑

D.不撫壯而棄穢 撫壯:趁壯盛之年

(2).對下列詩句中加點詞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又重之以修能

②恐年歲之不吾與

③紉秋藺以爲佩

④乘騏驥以馳聘兮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相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相同

(3).對節選部分詩歌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

A.三、四兩句寫披服幽蘭花草,以喻自己博採衆善。

B.七、八兩句意謂自己早起登山,夕入洲澤,所採的都是芳香堅固耐久的植物,比喻自己精勤修德,所行皆忠善長久之道。

C.十三句中的“不”即“何不”,與十四句中的“何不”爲互文。兩句意爲君王何不把握住這年歲壯盛的時候,丟棄穢惡的行徑。

D.節選部分抒發了詩人因時光流逝而壯志難酬的感慨。

答案:⑴ C(指年老) (2)D(①代詞,②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③把 ④表順承關係的連詞,相當於“而” (3) D(敘述自己幼時的遠大抱負)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