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蘇教版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及答案:現代文閱讀

本文已影響 2.39W人 

 蘇教版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及答案:現代文閱讀

蘇教版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及答案:現代文閱讀

現代文閱讀(35分)

(一)閱讀下面文學類文本,完成14~17題。(20分)

春天去看肖邦

肖復興

①說來真巧,去肖邦故居那天,正好趕上是春分。

②肖邦故居位於華沙市區50公里外一個叫做沃拉的小村。車子駛出市區,便是一片開闊的原野,平坦的土地大部分裸露着,還沒有返青,到處是一叢叢亭亭玉立的白樺樹,一片片的蘋果樹和櫻桃樹,油畫一樣靜靜地站立在湛藍的天空之下。再晚一個多星期,田野就綠了,果樹都會開花,那樣的話,肖邦會在繽紛的花叢中迎接我們了。

③老遠就看見了路牌:WOLA。雖然是波蘭文,拼音也拼出來了,就是我夢想中的沃拉。

④肖邦故居的門口很小,裏面的院子大得出乎我的想象,雖還是一片蕭瑟,但樹木多得驚人,深邃的樹林裏鋪滿經冬未掃的厚厚樹葉,疏朗的枝條篩下霧一樣飄曳的陽光,右手的方向還有條彎彎的小河(肖邦9歲時在這條小河裏學會游泳),寧靜得如同曠世已久的童話,闊大得如同一個貴族的莊園。肖邦的父親當時只是參加反對沙皇的武裝起義失敗後跑到這裏教法語的一個法國人,破落而貧寒,怎麼可能買得起這麼大的莊園?我真是很懷疑,無論是波蘭人還是我們,都很願意剪裁歷史而爲名人錦上添花,心裏便暗暗地揣測,會不會是在建肖邦故居時擴大了地盤?

⑤如今,肖邦紀念碑就立在小河前不遠的地方,和故居的房子遙遙相望。那是一座大理石做的方尖碑,非常簡潔爽朗。上面有肖邦頭像的金色浮雕,浮雕下面有豎琴做成的圖案,兩者間雕刻着肖邦的名字和生卒年月。

⑥那幢在繁茂樹木掩映下的白色房子,就是肖邦的故居了。房子不大,倒很和肖邦當時家境吻合。如果房前沒有兩尊肖邦的青銅和鐵鑄的雕像,和村裏其他普通的房子沒有什麼兩樣。它中間開門,左右各三扇窗子,各三間小屋,分別住着他的父母和他的兩個妹妹。如今成爲了展室,展櫃裏有肖邦小時候畫的畫,他的畫很有天分,還有他送給父親的生日賀卡,是他自己親手製作的。牆上的鏡框裏陳列着1821年肖邦12歲時創作的第一首鋼琴曲的手稿:降A大調波羅乃茲。五線譜上的每一個音符都寫得那樣清秀纖細,讓我忍不住想起他的那些天籟一般澄清透明的夜曲和他那被做成纖長而柔弱無骨一般的手模。

⑦客廳的一側,有一個拱形的門洞,但沒有門框、門楣和房門,空空地敞開着,門洞的後面是一扇窗,明亮的陽光透過窗紗灑進來,將那裏打成一片橘黃色的光暈。走過去一看才知道,那裏就是肖邦出生的地方,竟然只是一塊窄窄的長條,長有五六米,寬卻大概連1米都不到,因爲中間放着一個大花瓶就把寬的位置佔滿了。靠窗戶的牆兩邊分別掛着肖邦的教父和教母的照片,牆外面一側掛着的鏡框裏放着聖羅切教堂出具的肖邦的出生證和洗禮紀錄,另一側鑲嵌着一塊漢白玉的牌子,上面刻着三行手寫體的字母:弗雷德裏克·肖邦於1810年2月21日出生在這裏。

⑧實在想象不到肖邦出生在這裏,家裏還有別的房間,爲什麼他的母親非要把他生在這樣一個憋屈的角落裏?命定一般讓肖邦短促的一生難逃命運多蹇的陰影。

⑨肖邦只活了39歲,命夠短的。在這39年裏,只有前9年的時光,肖邦生活在沃拉這裏,那應該是他最無憂無慮的時候,以後的歲月裏,疾病和情感的折磨,以及在異國他鄉的顛沛流離,一直影子一樣苦苦地跟隨着他,直至最後無情地奪去他的生命。肖邦的母親是純粹的波蘭人,富有教養,彈得一手好鋼琴,給予他小時候良好的音樂啓蒙。肖邦就是在這裏和瑞夫納老師學習鋼琴,那一年,他才6歲。8歲的時候,他登臺華沙演奏鋼琴,引起轟動,被稱爲“第二個莫扎特”。瑞夫納說他已經沒有什麼可再教他的,建議他去華沙。他去了華沙,和華沙音樂學院的院長約瑟夫·埃爾斯納系統地學習音樂,又是埃爾斯納建議他去巴黎,他去了巴黎,開創了音樂新的道路。這樣兩個對於他至關重要的老師,我在他的故居里爲什麼沒有見到他們的照片、畫像或其他一些印記呢?也許,是我看得不仔細。

⑩在肖邦故居里迎風遙想肖邦的往事,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一個那麼弱小而疾病纏身的人,竟然可以讓整個歐洲爲之傾倒,讓所有的人對波蘭當時一個那麼弱小一直被人欺侮的國家與民族刮目相看,該是多麼了不起。音樂常常能夠超越某些有形的東西而創造歷史。

⑾走出故居,沿着它的側門走去,下一個矮矮的臺階,那裏草木叢叢,更漂亮而幽靜。前面不遠就是那條小河,如一襲柔軟的綢帶,彎彎地纏繞着整個故居,淙淙地流淌着舒緩的音符。忽然,傳來一陣鋼琴聲,聽出來了,是肖邦的第一鋼琴敘事曲,是從肖邦故居里傳出來的。明明知道是從音響唱盤裏播放出來的,卻還覺得好像是肖邦突然出現在故居里,推開了置放鋼琴的房間裏的那扇窗子,爲我們特意的演奏。

14.第三段中“就是我夢中的沃拉”該句包含作者怎樣的感情?(4分)

15.文中寫了沃拉肖邦故居的哪些地方?分別有什麼特點?(4分)

16.分析第九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17.請具體分析文章最後一段中劃線的句子在藝術表現上的特色以及其作用。(6分)

(二)閱讀下面的論述類文本,完成18~20題。(15分)

“重進羅馬”的精神

巴金

①去年十一月十一日以後,許多人懷着恐懼與不安離開了上海。當時有一個年輕的朋友寫信給我,絕望地傾訴留在孤島的青年的苦悶。我想起了聖徒彼得的故事。

②據說羅馬的尼羅王屠殺基督教徒的時候,鬥獸場裏充滿了女人的哀號,烈火燒焦了綁在木樁上的傳教者的身體,耶穌的門徒老彼得聽從了信徒們的勸告,祕密地離開了羅馬城。彼得在路上忽然看見了耶穌基督的影子。他跪下去吶吶地問道:“主啊,你往哪裏去?”他聽見了耶穌的回答:“你拋棄了我的百姓,所以我到羅馬去,讓他們把我再一次釘在十字架上。”彼得感動地站起來。他拄着柺杖往回頭的路走去。他重進了羅馬城。在那裏他終於給人逮住,釘死在十字架上。

③綽號“黃銅鬍子”的尼羅王雖然用了火與劍,用了鐵釘和猛獸,也不能摧毀這種“重進羅馬”的精神。像這樣的故事正是孤島上的中國人應當牢牢記住的。

④那麼爲什麼還有人在這裏感到苦悶呢?固然在這裏到處都聽得見“到內地去”的呼聲,而且也有不少年輕人冒危險、忍辛苦離開了孤島。但是也有更多的人無法展翅遠飛,不得不留在這裏痛苦呻吟。他們把孤島看作人間地獄,擔心在這裏受到損害。我瞭解他們的心情。

⑤不用說,每個人都有權利呼吸自由的空氣,我們沒有理由干涉他們。對那些有翅膀的,就讓他們遠走高飛,我也無法阻止。但是對於羽毛殘缺或者羽毛尚未豐滿的,我應該勸他們不要在悲嘆中消磨光陰,因爲他們並非真如他們自己所想象的那樣:比別的人更不幸,而且他們忘記了他們的肩上還有與別人的同樣重大的任務。固然可以使人呼吸自由空氣的內地是我們的地方,但是被視作黑暗地獄的孤島又何嘗不是我們的土地!一直到今天孤島還不曾被魔手捏在掌心裏,未必就應該由我們自己來放棄?自由並不應當被視作天賜的東西。自由是有代價的。真正酷愛自由的人並不奔赴已有自由的地方,他們要在沒有自由或者失去自由的地方創造自由,奪回自由。託瑪期&潘恩說得好:“不自由的地方纔是我的祖國。”參加過北美合衆國獨立戰爭的潘恩是比誰都更瞭解自由的意義的。

⑥唯其失去自由,更需要人爲它奪回自由。唯其黑暗,更需要人爲它帶來光明。只要孤島不曾被中國人完全放棄,它終有得着自由、見到光明的一天。孤島比中國的任何地方都需要工作的人,而且在這裏做工作比在別處更多困難,這裏的工作者應當具有更大的勇氣、鎮靜、機智和毅力。工作的種類很多,它們的重要性並不減於在前線作戰。我們有什麼理由輕視孤島上的工作?我們平日責備失地的將士,那麼輪到我們來“守土”的時候,我們怎麼可以看輕我們的職責?撇開獨島的歷史不說,難道這四五百萬中國人居住的所在就是一塊不毛的瘠土?誰能說匆匆奔赴內地尋求自由,就比在重重包圍中沉默地冒險工作更有利於民族復興的偉業?反之,“重進羅馬”的精神倒是建立新中國的基石。這不是一句實話。我們在失地中已經見到了不少的這種精神的火花。這種精神不會消滅,中國不會滅亡,這是我們可以斷言的。

⑦因此住在孤島上的人,尤其是青年,應當感到自己責任的重大而興奮、振作,不要再陷入苦悶的泥淖中去。

1938年7月19日在汕頭 選自《無題》

18. 第一節中的爲什麼用“孤島”指稱上海?有什麼作用?(5分)

19.第二自然段寫了什麼內容?作者爲什麼要寫該段?(4分)

20. 閱讀全文,試分析“‘重進羅馬’的精神”是一種怎樣的精神?(6分)

參考答案:

14. 表明了作者對肖邦故園的傾慕,(2分)更表明了他對肖邦的敬仰、崇敬之情。(2分)

15.院子,闊大;紀念碑,簡潔爽朗;故居房子,普通;出生的地方,逼仄。(4點,1點1分)

16.第九段補敘了肖邦短暫的一生。(2分)既是對上文“肖邦短促的一生難逃命運多蹇”一句的闡述,(2分)又引出下文作者對肖邦藝術貢獻的感慨——雖孱弱一生,卻以音樂的力量讓全世界人對弱小的波蘭刮目相看。(2分)

17.分別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2分)把小河比作“一襲柔軟的綢帶”;把小河流水的聲音比作“舒緩的音符”;這些比喻把肖邦故居的小河之形、之聲與肖邦的音樂世界形象而生動的結合起來,從而營造出一種濃烈的藝術氛圍。(2分)而“彎彎的纏繞着整個故居”則擬人化地寫出了小河對肖邦故園的依戀和守護,再次傳遞出對大師的崇敬之情。這些很好的照應了開頭所營造的對大師景仰的氛圍。(2分)(分析的部分言之成理即可)

18.這是一個形象的比喻,(1分)上海被日軍攻佔,上海淪陷,失去和外界的聯繫,陷入了黑暗之中,(2分)在那裏的人們會覺得苦悶、痛苦甚至絕望。(2分)

19. 第二自然段寫了聖徒彼得被耶穌基督感動重進羅馬的故事,(2分)爲了引出下文對“重進羅馬”的精神的論述。(2分)

20.其實質是這樣一種精神:爲了信念,不怕危險,不怕犧牲,赴湯蹈火在所不辭,(2分)勇敢、鎮靜、機智、有毅力地面對困境,(2分)回到危險的地方繼續工作。(2分)(意思對即可)

 蘇教版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閱讀試題及答案

現代文閱讀60分

(一) 閱讀下文,完成1-5題。(12分)

①食物是危險的,但食物更是美好的。

②第一集《自然的饋贈》播出後,《舌尖上的中國》便成了新浪微博熱門關鍵詞,□□讓那些“不看電視很多年”的80後,紛紛鎖定每晚22:30的央視一套,坐等這部傳說中的“吃貨指南”。

③更誇張的是這部紀錄片引發的“吃貨效應”。來自淘寶的數據顯示:5月14日開播至今,淘寶零食特產的搜索量高達400萬次,片中出現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長了48倍。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紹雲南火腿之後,某淘寶店產生33筆訂單,其中32筆是在節目播出當晚。據說,有不少吃貨是按圖索驥,邊看電視邊下訂單。有網友專門製作菜單,香菇灌湯包、西湖醋魚、蔥燒海蔘、剁椒魚頭等片中提到的食物悉數盡收;有網友提議開個相關食品實體店;有網友呼籲乾脆組個美食旅行團走一路吃一路……《舌尖上的清華》、《舌尖上的北大》等各種“舌尖體”也開始在網上雨後春筍般涌現。

④播出效果這麼火,《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卻表示“挺不適應”,“好多人理解的,跟我們原來想表達的,不是很吻合。”在陳曉卿看來,《舌尖上的中國》遠不止是一部“吃貨聖經”,而觀看《舌尖上的中國》也不應該只是“吃貨”的狂歡。

⑤《舌尖上的中國》是國內第一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但比起片中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畫面,這部紀錄片更爲人所稱道的是它無處不在的人文關懷——這一點,在《舌尖上的中國》的海報上也有體現——既是筷子與肉,又是遠山近水與輕舟。美食,和美食背後的人與事,無不散發着濃郁的中國韻味。

⑥從繁華的東南沿海大都市到邊遠的大山深處的村落,去年3月,《舌尖上的中國》開始在全國大規模拍攝。一年多時間,央視紀錄頻道二三十人的團隊走南闖北,包括港澳臺在內,選取了60多個拍攝點,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餚,更記錄了一個個觸動人心的故事。陳曉卿說,中國人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人吃什麼,這其中涵蓋着歷史和文化的因素。“從飲食的角度,能夠揭示出中國是個大一統的國家。”陳曉卿認爲,《舌尖上的中國》更關心的正是人與食物的關係。

⑦對中國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國人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事了。《舌尖上的中國》裏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對空巢老人,他們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兒孫從寧波回來,爲兒孫製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吃着年糕嘮家常。然而,短暫的團聚後,兒孫們各自開車離去,家裏又剩下這對老人。“城市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原有的大家族也在發生變化。我們希望通過吃食的故事,來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陳曉卿說。

⑧《舌尖上的中國》用一個個具體的人物故事串聯起祖國各地的美食生態,這其中,有製作的技巧,有艱辛的勞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變過程,有方寸間的方桌廚房,也有廣袤的祖國山河……“《舌尖上的中國》這類片子其實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片。因爲愛中國飲食,所以更愛中國。”資深媒體人陳女士在微博上這樣寫道。“其實它講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後,講文化傳承,探討當今社會中人類該如何善待食物、如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文化學者胡野秋這樣評價《舌尖上的中國》。

(節選自吳曉東《〈舌尖上的中國〉:一個民族的情感共鳴》)

1.聯繫上下文,填入第②段中空格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因而 B. 甚至 C.於是 D. 同時

2.根據文意,請寫出第③段中“舌尖體”一詞在文中的含義。(2分)

3.原文中有下面文字,應該把它添加在第 段後,文章表達才比較完整清晰。(2分)

原文:“做紀錄片,文化的東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講吃,不就跟美食欄目一樣了?這個片子是帶着對食物的敬意來做的,希望觀衆能從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品讀到中國人對生活的熱愛,看到中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陳曉卿說。

4.對本文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作爲一部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價值就在於傳播了中國源遠流長的美食文化。

B.第④段中,面對播出效果的火爆,《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表示“挺不適應”,意在表現陳導對待名利榮譽的淡定從容。

C.《舌尖上的中國》的海報設計富有創意,也體現了這部紀錄片的濃郁的中國韻味。

D.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片中浙江慈城的一對空巢老人精心製作年糕,盼等兒孫回家團聚的故事也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5.據報道,第65屆戛納電影節組委會主席南尼•莫萊蒂曾特意點名觀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片花。綜觀全文,請你推斷是哪些原因引發了他觀看這部影片的興趣。(4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6-10題。(15分)

①鄉村是我永遠的家園。在我全部的生活中,鄉村是最重要的。

②雖然走進了城市,不可能與土地日日“肌膚相親”,但我始終以農民的眼光審視鄉村。鄉村是城市的母體,城市是鄉村的延續。鄉村裏有狗吠雞鳴牛哞,有薄薄的晨霧和嫋嫋的炊煙,有靜靜地流淌的小河,在茂密的小草尖上,晶瑩的露珠閃耀着太陽的光彩。

③走進田野,一株株茂盛的高粱、穀子或玉米,就是我們的兄長。閃着光芒的鋤探進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鋤的鐵質就通過異常發達的根系蔓延到了整個土地,廣闊的原野處處閃耀着鐵質的渾厚和沉重,所以我們收穫的每一粒糧食都包含着鐵質。鐵質沿着血管流動,紮根於我們的每一處神經,所以我們的脊樑才如此堅挺。

④糧食的存在,使鄉村有了充分的存在理由。一茬一茬的莊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鄉村的藍天下顯得格外亮麗。已經死去多年的大樹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樹幹直指青天,鄉村中許多的構思和想象都緣自樹幹的啓迪。鐮刀閃着鐵質的鋒利,農民的夢想始終與莊稼有關,一頭牛與一架犁在土地上探尋,渾黃或者黝黑的土壤蘊涵着無窮的能量,只要播下種子,幻想就不可阻擋地蓬勃起來了。土地時刻迸發出鐵質的響聲。

⑤土地養育了莊稼,也養育了整個鄉村的人。鄉人們的性格和作爲,任何時候都充滿着鐵質,歡喜時會無所顧忌地暢心大笑,發怒時會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高聲地地罵一陣;悲哀時會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然後又執著地走進田野,走進勞作,一切都毫無遮掩。嫉惡如仇,旗幟鮮明,高昂的氣概和高亢的聲音,比得過任何煩瑣深奧的說教。他們不怕風,不怕雨,不怕雷鳴閃電,他們不怕胼手胝足,他們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萬般罪;他們常說“沒有吃不了的苦,沒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豐歉和日子的艱辛都是歲月的點綴;他們從不怨天尤人,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陽的方向走進田野,走進莊稼地裏,走進鄉村深處的每一個細節,使鄉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實實和鏗鏘有聲。哪怕只是一聲勞動的號子,也如雷鳴一般響亮;哪怕只是向前邁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穩重;哪怕只是一個耕種的姿勢,也都是鄉村的經典動作。鄉村,處處鐵質,鐵質處處。

⑥鄉村是農民的部落。城裏人已經厭煩的事情,鄉人們還在喜歡或者也早已厭煩,喜歡的是一種沒有丟失的鄉村質樸,厭煩的是曾經生活在鄉村裏的城裏人的矯作。城裏人始終都在吃着鄉村的糧食,但缺少了鄉村的鐵質,鐵質似乎已被城裏人丟失殆盡。是否要尋找鄉村的鐵質,應該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⑦鄉村是我們生存的依託,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據,沒有了鄉村就沒有城市。是否有人爲城市的一天天的侵蝕鄉村而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鄉村,缺少了鄉村鐵質,我們將會更加頹廢,城市也將因此而變得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論生活在鄉村還是城市裏的人們,都永遠不能忘記鄉村的鐵質,它是我們永遠的支撐,我們永遠的方向。

6.在第3、4、5段中,作者形象地說明了“鐵質”所具有的特質,請分點簡要概括。(3分)

7.第6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8.“我”已“走進了城市”,爲什麼還說“鄉村是我永遠的家園”?(3分)

9.下列對文章賞析不當的兩項是( ) ( )(4分)

A.開篇“鄉村是我永遠的家園。在我全部的生活中,鄉村是最重要的”的好處是開門見山,直接抒發了作者對鄉村的熱愛之情。

B.在第三段,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粱、穀子、玉米等農作物比作了自己的兄弟,細緻入微地描寫了它們正在健康成長的模樣。

C.本文運用了比喻、比擬、排比等修辭方法,生動表現出“我”對鄉村無比親切的感受。

D.本文着重闡述了鄉村與城市的辯證關係,提醒每個出身農村的城裏人不要忘記鄉村鐵質。

E.本文語言暢達,富有表現力,整散結合,把作者對鄉村的情感表達得質樸而又動人。

10.從全文看,第6段中“我們思考的問題”應該不僅僅限於“是否要尋回鄉村的鐵質”,還應該包含其它內容,請寫出其中的一點並就此談談你的思考。(3分)

參考答案:

1.(2分)B

2.(2分)隨着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而衍生出的一種文體,即 “舌尖上的……(地名)”,主要是寫各地風味美食以及美食背後的人與事。

3.(2分)第④段後

4.(2分)C

5.(4分)(1)影片播出效果“火”;(2)影片表現了中國人對生活的熱愛,表現了中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3)影片散發着濃濃的中國韻味;(4)影片展示了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5)影片探討了當今社會中人類該如何善待食物,如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問題。(6)影片所表現得中國美食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寫4點即可,共4分)

二 、(15分)

6.(3分)堅韌的精神、蓬勃的生命力、率直和質樸的品質

7.(2分)承上啓下,由鄉村富有鐵質寫到城市鐵質丟失,引出下文的思考

8.(3分)在作者眼中,鄉村是城市的母體,是我們生存的依託;是鄉村養育了“我”,是鄉村鐵質支撐着“我”,鄉村是我們永遠的方向。(1點2分,2點3分)

9.(4分) B D

10.(3分)“觀點”1分,“聯繫原文”1分,“分析”1分?,答案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