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中語文《六國論》閱讀練習

本文已影響 2.24W人 

導語:做練習是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的有效方法和途徑,下面是《六國論》閱讀練習,歡迎同學們過來做一做!

高中語文《六國論》閱讀練習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六國論

蘇轍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衆,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死亡。常爲之深思遠慮,以爲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以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衝,而弊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昔者範睢用於秦而收韓,商鞅用於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范雎以爲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

秦之用兵於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於前,而韓、魏乘之於後,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於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邪!委區區之韓、魏,以當強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於秦哉?韓、魏折而入於秦,然後秦人得通其兵於東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禍。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於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爲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爲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於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4.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怪天下之諸侯 竊:私下

B.韓、魏塞秦之 衝:衝擊

C.而山東之諸侯 蔽:掩蔽

D.以助其急 陰:暗中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爲作者批評六國的錯誤做法的一組是(3分)

①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

②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

③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於其間

④委區區之韓、魏,以當強虎狼之秦

⑤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

⑥而乃貪疆場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由讀史引發對六國滅亡的思考,藉此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即六國滅亡皆因它們不瞭解天下的形勢。

B.韓、魏兩國的戰略地位極爲重要,秦國得韓魏則得滅齊楚燕趙之勢,齊楚燕趙失韓魏則失保國家之勢。

C.第三段列舉秦國採用范雎、商鞅先收韓魏的策略的史實,說明商鞅等人明天下之勢,暗含對齊楚燕趙四國的批評。

D.第四段通過比喻論證再次指出:不瞭解天下大勢,沒有采取厚韓親魏的策略是六國相繼被秦國吞併的原因。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常爲之深思遠慮,以爲必有可以自安之計。(5分)

(2)韓、魏折而入於秦,然後秦人得通其兵於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5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