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初中課文《唐雎不辱使命》優秀教案

本文已影響 1.96W人 

  第一課時

初中課文《唐雎不辱使命》優秀教案

  【學習目標

1、能夠結合語境準確辨析、說出課文中重要詞語含義;

2、能夠把文中重要句子準確翻譯成現代漢語;積累文言詞彙,疏通全文

 【自主學習】

1、導入新課

美國總統尼克松在1972年訪問中國時,到南京考察,在南京長江大橋問陪同訪問的周恩來總理尼克松:每天有多少人過橋?周恩來:每天有五個人過橋

尼克松:滿臉狐疑,周恩來解釋說:工、農、兵、學、商

可見,語言技巧在外交場合是多麼的重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位極有性格的古人,靠自己的智慧和犀利的言辭保全自己國家的故事,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唐雎不辱使命》 !

2、作者、背景簡介:

《戰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編寫的一本以記言爲主的史書,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它敘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滅六國爲止,約二百三四十年時間,是我們研究戰國時期歷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敘事長於鋪陳,多加渲染誇張,寫得有聲有色;語言生動流暢;善於在矛盾衝突中運用對話刻畫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較鮮明豐滿;在論辯中往往採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來說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學色彩所以它對後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響

這篇文章記敘了戰國末期的一段故事: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秦先後滅亡了韓魏兩國;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國,秦想用詐騙手段併吞安陵安陵君拒絕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悅的情況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國,目的就在於保全國土,解除與秦國之間的矛盾

3、你能讀準它們嗎?請給下列字注音:

雎( ) 怫( ) 跣( ) 搶( )

祲( ) 縞( ) 傀( ) 撓( )

4、小組分角色範讀課文並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本文通過唐雎面對暴秦展開鬥爭直至折服秦王的記述,讚揚了唐雎堅持正義、勇敢無畏的愛國精神全文短小精悍,全部用人物對話來敘寫和展開情節

 【合作探究】

1、疏通文意

(1)內容:翻譯課文,掌握重點詞句

(2)方法:以學習小組的形式,依託文本註釋、工具書,疏通文意,個別語句及文言活用現象,教師點撥

(3)要求:15分鐘翻譯完課文(按成語接龍順序進行,讀一句,譯一句)

1小組派代表翻譯課文,注意程序

2如果小組代表發言時其他同學有不同意見,可舉手更正

3預見性問題:學生可能對以下字詞的理解產生偏差

2、合作交流:

(1)學生齊讀課文第一段

(2)結合重點詞語翻譯課文第一段

安陵君其許寡人

大王加惠

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

秦王不說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①秦王與安陵君“易地”並非真心,何以見得?

秦王並非真心易地,意在吞併A.“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對安陵君的輕視;B.“寡人慾以……安陵君其許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氣強硬,並無商量餘地;C.秦王不說,可看出秦王名易實奪的心理

②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實質是什麼?

實質是吞併安陵

③ 安陵君以什麼理由拒絕了秦王的要求?

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

④ 秦王初見唐雎時,是以一種什麼語氣對唐雎說話的?唐雎又是怎樣勸說秦王的?

秦王以驕橫、指責的語氣對唐雎說話,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義正詞嚴地反駁了秦王,有理也有禮

⑤“秦王不悅”在故事情節中起什麼作用?

引起故事的開端,貫穿整個事件的全過程,推動情節的發展

3、合作探究課後1題

 【反饋檢測】

1、檢查注音

唐雎( ) 縞素( ) 怫然( ) 免冠( )

韓傀( ) 休祲( ) 以頭搶地( )

2. 《唐雎不辱使命》選自《 》是西漢末年根據戰國史書整理編輯的,共篇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通過對話描寫表現人物形象的寫法

2、學習本文通過對話展開故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特點

 【自主學習】

熟讀課文,用12句話概括故事的內容,思考:

1、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哪個?

2、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麼?最後的結果是怎樣的? 貫穿全篇的主線是什麼?

 【合作探究】

  一、分各色朗讀課文第2、3段

  二、根據課文內容的理解,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1.安陵君拒絕了秦王的無理要求,實際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爲什麼還要說“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話呢?

因爲當時的形勢是敵強我弱,爲爭取周旋的餘地,所以沒有當場揭穿秦王的騸局

A.秦王說,“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說,“伏屍二人……今日是也”他們各表達了什麼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以武力威脅,要唐雎屈服

布衣之怒是唐雎表示要效法專諸等人,刺殺秦王

秦王:你別惹毛了我,惹毛了我我殺了你:

唐雎:你別威脅我,威脅我我就和你拼命

3、文中怎樣體現秦的強大和安陵的弱小?

①秦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

②“秦王不悅”,於是“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因”解釋爲“因此,於是”;秦王不高興,安陵就要派使臣去,可見安陵之弱

③秦王嬴政當時尚未統一六國,卻在文中自稱“天子”,說自己一怒,就要“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可見秦國之強(前兩點學生基本上能夠說出,第三點教師可做些點撥)

4. 爲什麼說唐雎沒有辜負使命? 唐雎表現了什麼品質?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換安陵君的封邑,實際是要併吞安陵而在當時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憑着自己的機智勇敢,面對橫蠻狡詐、色厲內荏的秦王,不畏強暴,敢於鬥爭,不被威勢壓服,最後使秦王放棄了易安陵的打算唐睢維護了本國的尊嚴,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表現了他爲小國之臣卻不畏強暴、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精神

5、安陵君能以五十里之地存的真正原因是什麼?(請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

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反饋檢測】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秦王不說( ) 故不錯意也( ) 倉鷹擊於殿上 ( )

2、找出文中古今異義字

①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古義: 今義:

②雖然,受地於先王 古義: 今義:

③雖千里不敢易也 古義: 今義:

④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 古義: 今義:

3、閱讀課文第2、3段,完成下列題

(1)外交辭令往往委婉含蓄,意在言外,隱藏着豐富的“潛臺詞”,聽話者只有凝神諦聽,用心揣摩,方能領會說話者的真實意圖試結合語境體會下列句子的“潛臺詞”

①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屍百萬,流血千里”

你如果還不肯換地,我就要踏平安陵國

你最好是將你們的土地奉送給我,惹我發怒的話,你們國家可要遭殃了

②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

我將效法他們三人,與你同歸於盡

3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

你最好是將你們的土地奉送給我,不然的話我將發怒,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2)下列句中黑體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C ]

例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A、漁人甚異之 B、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C、公將鼓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通過對話展開故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特點

2、學習唐雎不畏強暴、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精神

【自主學習】

讀第四段回答

1、秦王有什麼樣的言語和行動?

2、寫出了秦王的什麼心態?

 【合作探究】

1、小組範讀課文第四段’

2、學生速譯第四段

3、思考討論:面對唐雎嚴厲反擊,秦王有什麼行動和言語?

明確:面對唐雎的反擊,秦王軟弱了,“色撓”“長跪而謝之”以及他說的“徒以有先生也”,都說明了他的外強中奸、色厲內荏的內心世界

4、秦王的反映對刻畫唐雎的形象有什麼好處?

明確:從側面刻畫了唐雎的形象,表現了唐雎的智勇超羣、英氣逼人的大無畏精神

5、學生齊讀課文,思考

(1)人物的對話主要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舉例說明

明確:主要用了誇張、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

誇張: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

排比;夫專諸刺王潦也……蒼鷹擊於殿上

對偶: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2)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有什麼作用呢?

明確: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語言的力量,使人物的對話具有強大的說服力,體現了雄峻奇偉的語言風格

(3)文中安陵君和唐雎各是怎樣的人?在文中找出依據

秦王:驕橫、狂暴、狡詐、陰險落架

唐雎:有膽識、正氣凜然、不畏強暴

三、教師小結:

這篇記敘文,寫了唐雎忠於使命,不畏強暴,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英雄氣概,揭露了秦王的驕橫欺詐,外強中乾,色厲內荏的本質,雖不假修飾,卻十分鮮明生動,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反饋檢測】

一、找出表明秦王說話時的語氣、態度變化的語句?這說明秦王有什麼樣的性格?

怫然怒 色撓,長跪而謝之 從這裏可以看到秦王色厲內荏、前倨後恭的性格

2、古往今來,有許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樣,爲國家爲正義不惜生命請列舉出幾例

屈原直言敢諫,流浪之後憤而作《離騷》,抒發志向最終投江而死,以身殉國聞一多在敵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敵人的卑鄙罪惡行徑,用自己的生命寫下了千古絕唱《最後一次演講》

3、列舉我國曆史上兩個“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別用一句話概括他們的主要事蹟

示例:(1)墨子阻止公輸盤和楚王攻打宋國

(2)晏子出使楚國,令楚王自取其辱

(3)諸葛亮舌戰羣儒,聯吳抗曹

4、你認爲唐雎能夠永遠保住安陵嗎?爲什麼?

不能秦滅六國,統一全國,是當時的歷史發展趨勢弱小的安陵,最終還是抵擋不住秦的統一戰爭的步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