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白樸《天淨沙秋》教學設計(滬教版九年級上冊)

本文已影響 1.32W人 

 教學目標

白樸《天淨沙秋》教學設計(滬教版九年級上冊)

1. 在誦讀吟詠中體會本曲的語言特色。

2. 理解本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曲中所創設的意境。

說明:

作者白樸出身於官僚士大夫之家,但作爲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他爲江山異代、田園荒蕪而感傷悲慼,同時也爲自己一生九患的身世而傷懷,所以他通過詞曲來傾訴着自己對愴涼人生的感慨,而本曲中所抒發的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感受美景的情致,其實也正是他人生理想的抒發。

但曲中所表現出的作者的人生理想,相對於人生閱歷尚淺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理解會有一定的困難,尤其是對曲中天然古樸的語言、摯美的情感、泛美的彩畫等構成的意境的體會,更需要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去體味感悟,在此基礎上使學生能對曲中所表達的情感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重點:在讀讀背背中感受語言天然古樸的特點。

2. 難點:理解本曲中藉助具體的物象所表達的情感,體會曲中的意境。

說明:

這首被稱爲“秋意之聖”的白樸的寫秋之作,在曲中作者將秋日遲暮蕭瑟之景和明朗絢麗之景色融合在一起,由此勾勒出了一幅以秋爲主旋律的曲子。但曲中所涵蓋的豐富的感情,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會因他們的認知結構、人生閱歷、對問題認識的深度等,使他們的理解受到一定的限制,故在教學中要採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引導學生能結合自身的情感積累,進一步地去感受、思索,從中不斷地獲得新的體驗,並在朗讀中體會本曲的語言美、意境美。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交流導入

激發興趣 1.在你們積累的古詩詞中,以寫秋爲主題的你還記得哪些?能背給大家聽聽嗎?

1.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在

《秋日》一詩中新穎獨到地借秋之描寫表現出了激越向上的感情,今天我們來看看元代的文學家白樸在他的散曲中是如何來表現秋之印象的。1.學生交流自己積累的以寫秋爲主題的古詩詞。

2.引導學生感受體會劉禹錫《秋日》的思想感情,學生可自由發表見解,並在此基礎上導入對本曲的學習。從學生熟悉的古詩詞入手,意在引導、激發學生對文本曲學習的興趣,喚醒學生已有的情感積累,爲後面的學習作鋪墊。

 朗讀體會

初步感知 1.學生讀讀想想,初步在想象中構建曲中用詞語創設的意境。

2.教師範讀,並指導學生聲情並茂地朗誦,在反覆的誦讀中進一步感受曲中所勾勒的秋之圖景,體會曲中蘊涵的感情。在朗讀中使學生能結合已有的生活感受,初步感知本曲的所表現的情致。本節課的教學主要以兩個環節的呈現來完成,即在誦讀中體會,在學生創造性的想象中描述、感悟,進而達到對曲中所表現出的意境的領悟。該部分主要呈現學習過程中的第一個環節。

 研讀文本

體味感悟 1.請學生朗讀本曲,同時請其他同學藉助曲中的意象描述自己的感受。

2.在進一步的誦讀中引導學生對首句——如椽之筆所渲染的秋之寂寥的感受,對曲中由靜到動的觀感變化的描寫,同時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拓展思維的空間,對曲中的第三句作多角度的感受和體會。1.學生可結合書下注釋或查閱工具書,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談談自己的感受。

2.引導學生在誦讀中能充分展開想象,對曲中的三句話作不同層面的思考。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巧妙地並列六組名詞描摹出的天地間和諧的畫面,可請學生用詩意的散文語言予以描摹;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一句作爲最能傳秋之意的句子,可引導學生多角度地去體會作者是如何渲染秋景、傳達濃郁的秋意的,並在反覆誦讀中感受作者的意圖:人生就如此曲描寫之境界:只有忍得孤寂冷清,在孤寂冷清中振翅高飛,努力不止,人生纔會變得色彩斑斕。語文要讀,詩歌更要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想景,在讀中念人。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曲中天然古樸的語言、摯美的情感、泛美的彩畫;同時可讓學生結合自身的語言能力及對生活、人生的認識等,進一步去感受,不斷提升自己煉意、構思、感悟的能力。

創造性的描摹 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寫、畫等形式)描摹曲的意境,在創造性的描摹中加深對本曲的認識和感悟。1.學生自主思考,採用恰當而又適合自己的表現形式,個性化地再現自己對本曲的理解和感悟。

2.同學間交流、合作,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程度。在該階段的學習中,融合了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學習方式,並以獨特的方式呈現學生自己對文本的感受,該部分呈現了教學中的第二個環節,意在使學生對此曲作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

佈置作業 1.網上查閱白樸的相關資料,瞭解其生平。

2.課外積累作者的其它曲子2首,感受曲中所表現出的作者的感情。 課外交流自己的作業,對自己摘錄的作者其它的曲子作適當的分析。通過網絡資源,豐富自己的積累,拓展視野,增強語文的自學能力。

  思路點撥

在本曲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引導學生採取對比歸納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將相似的文本作進一步地對比分析,如寫秋的詩詞作品,及散曲中馬致遠的《天淨沙 秋思》等,在進行相似性和相異性的鑑別中,進行高強度的語文學習活動的訓練。同時放手讓學生去自主讀悟,體會其不同特點,進而深刻體會:文因情生,即使在所選取的意象大致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的心境將產生不同的文學作品,

 練習舉隅

1. 比較閱讀:選擇相同主題的詩詞曲文本,進行比較閱讀,在閱讀中體會不同的作品所創設的不同的意境,及所體現出的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

2.“走近白樸”:作爲和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齊名的元代著名的雜劇家之一,白樸也有大量的雜劇作品,課外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多角度地瞭解、認識作者其人及其作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