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天遊峯的掃路人》第2課時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3.64W人 

教學目標

《天遊峯的掃路人》第2課時教學設計

1、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朗讀體會一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體會到天遊峯的掃路人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通過人物的語言感悟課文所蘊涵的深刻哲理。

 教學過程

導入:同學們,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去玩天遊峯時,途中遇到一位可敬的老人,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跟着作者面對面地去認識這位老人。

  一、講讀課文

引述:那天下了山已是傍晚時分。我遊興未盡,便踏着暮色,沿着小溪散步。在一片寂靜中,我隱約聽見“譁——譁——”的聲音,頗有節奏地從嶺下的竹叢中傳來。這聲音由遠而近,一聲比一聲分明。我循聲迎了上去,這時,我看到一位老人,(出示圖片)你們看這位老人正向我們走來,誰來說說他的樣子。(先自己看圖介紹)

1、現在請大家打開書,用筆劃出有關老人外貌描寫的句子。

交流:(1)介紹這位老人(有兩處)

(2)每說到一處,分別出示(這段話)看到這樣一位老人,他給你初步留下了什麼印象?你是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的?(理解:炯炯有神)(有精神、身體好、簡樸)真可以用什麼詞來表達一下(如:精神煥發、老當益壯等)

2 、能把你體會到的融入到朗讀中去嗎?(在介紹的時候,出示的話裏,有些詞換成紅色)

3、師述:這位老人就是遊覽區的掃路人,他每天負責打掃登天遊峯的臺階。老人非常熱情,他引我進了他的小屋,爲我沏了一杯茶。茶很熱,很香,彷彿一股暖流,很快把我們倆的心靈溝通了。理解“心靈溝通”嗎?說說看。

4、現在就讓我們與這位老人面對面聊聊,來體會“心靈溝通”吧!

請看下面的要求:(1)請你們自己默讀(4——12)小節,用()括出與這位老人的對話。

(2)讀讀對話部分,從老人的語言中,你對老人有了怎樣的認識?師:自己思考完小組討論,講清要求,小組組員在發言的時候,其他人要認真聽,聽完補充。

5、交流:

師:與這位老人聊好了嗎?與老人的對話一共有幾處?現在我們大家來交流一下。

(1)誰來把第一次對話給我們讀讀。誰讀作者的語言,誰讀這位老人?

師:我倒覺得這位老人讀得很累。老人是怎麼說的,畫出這段話的提示語(輕輕鬆鬆,自在悠閒)誰再讀一次,齊讀

(2)掃路人的工作累嗎?你從哪兒感受到的?自己快速瀏覽課文。(引到課文第7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

A:當說到(第7自然段):相機出示“我擡頭望了望在……半途而返”理解(數字上游客表現:理解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卻步、半途而返)(說到這些詞時,用紅色顯示)你們去過天遊峯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看看天遊峯(出示圖片)

師:感覺如何?累阿!誰來讀讀這段話。指名讀,但聽你的朗讀爬天遊峯悠宰悠哉,誰能讓我聽了你的朗讀能聽出爬得累?(一生讀)你聽他讀,好在哪兒?頂天立地——高,900多級,900多級,1800多級——臺階真多,氣喘吁吁,大汗淋漓,也讀得好,

生:要稍慢點。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氣喘得厲害,要慢些。(生讀此句)誰來挑戰?讀得比他還好。

齊讀

B:當引到(1、2)自然段時,出示第二段內容,自己讀讀,這天遊峯給人第一感覺就是一個什麼字?引導學生理解“險”引導學生自己說出如;比喻句(像……彷彿……)(出示天遊峯的一組圖片)

師:面對這樣險的峯,我終於登上了峯頂,什麼心情?(得意,)會怎麼想?我好不容易登上一次山頂開心阿,而這位老人呢?你說說看?出示書中這句話(可是這位老人……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氣。)什麼感覺(敬意由然而升)能把你的體會融入到朗讀中去嗎?這後面一個省略號,此時作者又會怎麼想?

師:談到這兒掃路人的工作累不累?(太累了)可這位老人爲什麼說不累?(師生接讀)老人是不是吹牛、撒謊?

生:老人已經習慣了。

老人根本沒想到累,只想到把好山好水看一遍。

師:我不同意,爲什麼遊人累,不也看山水?

生:老人只想掃地,遊人想登山頂。不同的想法產生不同的感受。

大汗淋漓也許是冷汗,老人老馬識途,認識路。

師:我不同意,上山就這麼一條路。

生:老人把上山下山當做快樂的事。

師:老人掃乾淨了路,山水變得更好,老人心裏高興、快樂。我信服。(板書:開朗樂觀有毅力)他說得輕輕鬆鬆,自在悠閒,會讀這段話嗎?(通過朗讀,要把老人不累的這種感覺流淌出來。)

師:此時,你對老人有了怎樣的認識?(開朗樂觀有毅力)

(3)下面我們繼續來和這位老人聊聊,誰來讀讀這段話(文中第2處對話)

A:請大家自己讀讀老人的話,你對老人又有怎樣的認識?從哪兒感受到的,用筆劃一劃(如:可……實在……)

B(最後一句反問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能幫我們讀讀嗎?誰再來讀讀,齊讀什麼意思?

C:老人是怎樣來說這段話的?(理解:悠然)這詞與前面哪兒挺相似的?指名讀,齊讀

(4)你想想,此時的我聽了老人的話是怎樣想的.?

是啊,我緊緊抓住他的雙手,誰來讀讀與老人的對話(一人讀作者的話,其他人讀12小節)

A:30年後,我照樣請您喝茶,30年後,他們能相聚嗎?從老人的話中,你又一次對老人又怎樣的認識?(老人對生活充滿了信心)

B:能把體會到的融入到朗讀中去嗎?誰來讀讀

C:本角色讀(女生男生)

齊讀:(說罷……回到住處)

D:出示: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伴隨我回到住處。笑聲怎麼陪伴我回到駐地呢?

生:笑聲留在腦海,忘不掉,

自信、爽朗的笑聲刻在了我的新裏。

師:這笑聲到了駐地就沒有了嗎?你能把你理解的把句子改一下嗎?改一改,改得比作者更高明嗎?(生寫)

生:我把句號改成了省略號。因爲我不論什麼地方都會記得這笑聲。

改成: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伴隨我到永遠。

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珍藏在我的心裏。

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珍藏在我的心靈深處。

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銘刻在我心中。

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讓我難以忘懷。

師:這笑聲永遠藏在所有人的心中。這也許是“我”在遊武夷山時一個意外而珍貴的收穫,我從內心被老人的精神所折服。

  二、小結:讓我們再一次去回顧一下老人的外貌,語言吧!(幻燈打出老人:外貌語言的句子)

師:這就是指板書:天遊峯的掃路人

  (教學感想)

這篇課文是一篇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自己在登天遊峯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刻畫了一位質樸而充滿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老人自信、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的讚美。在課文的設計上,爲了讓學生對這位老人有着深刻的瞭解,我抓住兩方面一是:老人的外表,另外一方面就是老人內在的精神。如:從課文中兩處對老人外貌的描寫結合書中圖片,讓學生了解了老人的簡樸、勤勞、老當益壯。爲了讓學生感悟老人內在的精神,我抓住了課文中與老人的三次對話,在對話中,抓住老人的語言從詞、句中讓學生感悟到老人的自信、開朗、豁達,並通過朗讀展現出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如:教學中主要抓住三處對話,從老人的語言中,你對老人有了怎樣的認識?圍繞這個問題,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教師的指導,小組交流,在小組交流中,從不同的認識相互排斥、衝撞、融合、到認同,最後全班交流,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