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城市的標誌》教案

本文已影響 2.93W人 

作者在本文中把樹當做一座城市的標識,其作用是表達對現代化城市樹木的珍愛,提醒和號召人們要自覺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使之與人和諧共存,共同發展。《城市的標誌》教案怎麼編寫?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城市的標誌》教案相關資料,歡迎大家閱讀!

《城市的標誌》教案

  《城市的標誌》教案

一、學習目標

1 基礎知識目標

瞭解有關張抗抗的文學常識,識記理解重要字詞。

2 能力目標

能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比喻、排比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3 思想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城市的標識》一文,增強我們對生存環境保護的意識,從我做起,化作行動。

二、 學習的重點,難點

重點:用細膩的語言,賦予變化的語言表達思想感情。

三、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於是我們的城市被鋼筋水泥所包圍,城市與城市之間越來越雷同。那麼怎樣來辨認識別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城市的標識》一課,看一看作者把什麼當做城市的標識。

2首先來講解文題。什麼是標識?所謂標識,是指用來辨認識別事物的標誌。作者在本文中把樹當做一座城市的標識,其作用是表達對現代化城市樹木的珍愛,提醒和號召人們要自覺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使之與人和諧共存,共同發展。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課文(認生字)

2解決字詞

生字:遒qiú 涸hé 芸yún 饋kuì 忖cǔn

蒡bàng 啾jiū 窠kē

正音字:胞bāo,不讀pāo 嶄zhǎn,不讀zhàn

詞語:

遒勁:雄健有力。

饋贈:贈送。

芸芸衆生:芸芸:衆多的樣子。衆生:泛指人類和其它一切動物。指一大羣無知無識的人。

川流不息:川:河流。息:停止。象河水那樣流個不停。比喻來往的人或車輛,船隻很多。

壽終正寢:壽終:很大年紀才死去。正寢:舊式住宅的正房。指年老時在家安然死去。比喻事物的自然消亡。

3作家:

張抗抗:

張抗抗是我比較喜歡的一位作家,她的作品,帶有一定的理想主義因素卻又敢於直面現實。她1950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1969年插隊,後報名去邊至黑龍江國營農場,1977年進入黑龍江藝術學校編劇班學習,1979年畢業,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分會從事專業創作,並任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等職。她於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題材的長篇小說《分界線》,1979年以短篇小說《愛的權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則更是作品不斷。長篇小說除《隱形伴侶》(1987)外,還有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識分子命運的《赤彤丹朱》(1995)。

全文層次清晰,共分三個部分。

1-5段爲第一部分:列舉城市之間的雷同現象

6-15段爲第二部分:寫樹纔是城市的真正標識。

16-17爲第三部分:喚起人們對樹的愛護以及作者對自然界的崇尚。

三精讀課文,瞭解作者本意

1默讀課文,劃出城市間雷同的具體事物"大廈和大樓","街道","轎車","人們的衣着"等

2出示多胞胎,連體人相關句子,寫出了現代化的城市與城市之間越來越雷同,像"多胞胎"像"連體人",失去了特有的個性,失去了活氣和靈性。

這一部分裏有一個難句,應該用懂它的含義。即"就 好像每個城市的商店賓館,都用各自特製的拉鍊,把天下各處自家的門臉統一鎖 成一個連體人。"這句話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城市間的雷同,描寫中帶有諷刺。

3難道城市中就沒有標誌了嗎?從哪看出?

作者就寫城市中的樹,正面寫城市的標識。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標識。

香樟樹是杭州的標識;法國的梧桐是南京,上海的標識;榕樹是福建或廣州的標識;油松是長春的標識;圓冠榆是喀什的標識;國槐榆是北京的標識。

4爲什麼要以樹作爲城市的標識?

出示15、16、17段朗誦

作者發出由衷的感慨,樹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印記,不可被置換的標識,將成爲城市的靈魂,是大自然的饋贈,是城市僅存的個性。

寫作技巧:本文多用比喻,排比,對比修辭手法,語言親切,優美。

6總結

7作業:開展小調查,瞭解自己的家鄉有哪些標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