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論語六則》第二課時(語文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2.42W人 
《論語六則》第二課時(語文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 授課班級 七年一班 編號:
課題 《論語六則》



標 知識與技能:積累文中出現的成語、格言、名句
過程與方法:掌握文言文翻譯原則,背誦默寫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方法和態度
教學重點:背誦默寫課文、
教學難點:明確並理解作者的觀點
教學手段:自主探究、分組合作相結合誦讀法、賞析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一、課前熱身 複習檢查
1、 聽寫生字
2、 默寫作者
3、 默寫論語一、二則
二、師生互動 課文分析 合作探究
1、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結合註釋,
疏通3、4、5、6則文義。
重點詞句: 罔(wǎng):迷惑不解
殆(dài):危險 何以(hěyǐ):憑什麼
是以:因此。(是:這(代);以:因)
識(zhì):記,記住。 學生活動
一、課前熱身 複習檢查
生字
作者
論語一、二則
二、師生互動 課文分析 合作探究
1、疏通3、4、5、6則文義。
2、抽查學生朗讀課文,結合註解翻譯課文。
3、在五分鐘內完成本文後四則的背誦,以小組爲單位。
4、1)、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默而識之;
2)學習態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厭(yàn):滿足 誨(huì):誘導,教導
何有於我哉?(於我有何哉?):對於我有哪一樣呢?
三:表示數量少,不是確數
2、抽查學生朗讀課文,結合註解翻譯課文。
3、在五分鐘內完成本文後四則的背誦,以小組爲單位。
4、課堂討論
  在c下面幾個方面展開:
  ⒈在學習態度上,你從本文中得到的啓示是什麼?
  ⒉在學習方法上,你從本文中得到的啓示是什麼?
  ⒊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方面,你從本文中得到什麼啓示?
三、總結古文翻譯方法。
四、補充練習
1、用課文的原句回答問題。

(1)作者闡述學和思辨正關係的句子的哪句?
(2)作者說明孔文子稱“文”的原因是什麼?
(3)作者強調“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根據是什麼?
2、《論語》中很多話後來成爲,下面句中各含一個請找出來。
(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5)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人不知而不慍
三、總結古文翻譯方法。
翻譯原則:
1、“信”(忠實於原文,字字落實,句句落實,不隨意增減)
2、“達”(表意明確,語言通暢,語氣不走樣。)
3、“雅”(用簡明、優美,富有文采的現代漢語把原文的內容、形式和風格準確地表達出來。)
翻譯方法: 1、留(專有名詞,人名等照譯。)
2、補(補出省略成分,如主語,賓語)
3、刪(刪去不譯的詞語)
4、換(把古詞換成現代詞)
5、調(調整倒裝句句序)
6、選(根據上下文,選用恰當的詞義)
7、譯(譯出實詞、虛詞、活用的詞幫通假字)
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譯法)
9、意譯(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譯不通,用意譯)
四、補充練習
1、用課文的原句回答問題。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不亦樂乎)
(溫故知新)
(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
(擇善而從)
板書設計:論語
學習方法:提倡學習時常複習,溫習舊知識獲得新的理解體會,要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
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隨時隨地向別人學習。
課後反思
關鍵在於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孫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