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蘇教版四下21《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2.93W人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學反思1

蘇教版四下21《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學反思

今天帶領學生學完了《愛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照例翻開《語文教學參考用書》,自查一下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同時也檢測一下自己把握教材的能力。

打開教參,發現知識與技能目標已順利達成,可是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中卻有所偏頗。我細細研讀了教參第三個目標: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事業……,確實,整堂課學生深刻感悟到愛因斯坦不拘生活小節的平凡而又偉大的品格和關愛孩子、樂於與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唯獨沒有感悟到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事業的品質。是我的疏忽還是教參設置的目標有些牽強,我想還是從文本中找出答案。

我把課文再次讀了數遍,能體現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事業的地方我勉強找了這樣幾處地方:1、“他一邊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着什麼。”2、“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3、“工作室很大,到處擺着書架和書,屋子中間擺着一張辦公桌,桌上的東西亂得一塌糊塗。”其他再也找不到此類的語句了。

首先,我們來看第1處和第2處,“思考”“沉思”就能讀出愛因斯坦對科學的潛心研究嗎?“衣衫不整”是他潛心科學研究的反襯嗎?對於一個對愛因斯坦缺乏深刻了解的學生來說恐怕有些勉爲其難吧。我想即使學生能夠讀出這層含義,恐怕也難以經受別人的發難:“像是思考”是真在思考嗎?誰能保證他思考的一定是科學事業方面的問題呢?

其次,我們來研讀第3處,工作室到處擺着書架和書,只能讀出書多,恐怕連愛因斯坦愛讀書的品質都難以讀出來,現在許多學生家裏的書架上已經是書目繁多了,這能證明主人愛讀書,讀了許多書嗎?更何況室內亂得一塌糊塗。

本來我還想補上這一環節,現在我越來越覺得有些力不從心了,因爲我向來不喜歡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學生腦中。

所謂有得有失,課堂上,學生的解讀可謂百花齊放:

【關於偉大】

生1:我認爲愛因斯坦是一位偉大的人,但不一定是最偉大的人。因爲最偉大這個詞有點兒太狂了。(生笑)

生2:我也贊同這個觀點,偉大就不是一般的人所能擁有的,如果用上“最”我覺得反而是用詞不準。

生3:老師經常說平凡之中見偉大,愛因斯坦平易近人、謙虛坦誠的品質就是一種偉大。

生4:愛因斯坦第三天按小女孩說的那樣穿戴得整整齊齊,也可以看出他的偉大。(師:爲什麼?)因爲愛因斯坦知錯就該,一學就會就是一種偉大。

……

(這些在教參中就未有解讀。)

爲教,還是爲學,我想大家心知肚明。如果我一定要把學生的價值觀引導到愛因斯坦的事業心方面,不知這堂課是什麼樣子了。寫到這兒,我好像自己也變得“偉大”了,其實只不過是爲自己的不完美的教學行爲找一個託辭罷了。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學反思2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課文講述了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與一個小女孩偶然相遇並相處的生活片段,表現了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忽略生活小節的平凡而偉大的品格,以及他關愛孩子、樂於與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愛因斯坦是科學界的巨人,高高在上、不可企及。他是“偉大”的化身,世人崇拜的天才。他與一個普通的小女孩,年齡、地位、名譽等懸殊甚遠,但是他們之間卻發生瞭如此有趣的故事。在文中,我們見識了他的另一面。在備課中,我花了很多心思。在不斷地思考中,我覺得教學時要重在“悟”字,在讀書中悟,在對話中悟,在討論交流時悟,在悉心思考時悟,既要感悟語言文字本身,又要感悟實實在在的文本。既要感悟其內在的思想情感,又要感悟文本的價值追求。我試圖引導學生通過感悟不同角度的描寫來體會愛因斯坦的爲人。這樣不僅幫助學生更爲立體地瞭解人物,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懂得扣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刻畫進行揣摩,讓學生親近文本,走進文本,去認識一個“立體”的愛因斯坦。

一、反覆讀講,感悟人物特點。

在教學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個別讀、小組讀、開火車讀、齊讀等等,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閱讀,幫助學生進一步感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人物精神品格。形成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本課時的教學我主要抓住重點和難點,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的方式組織教學。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直接描寫愛因斯坦語言、神態和動作的語句進行自讀體會,交流感悟,讓學生充分得自我解讀文本,擁有自己個性化的觀點與感受。理解人物內心世界和精神風貌,進而感悟人物偉大而平凡的品格,和愛孩子、樂於與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突破文本難點。

二、引領學生多角度認識人物特點。

認識一個人需要多種不同的角度嗎?在生活中,答案無疑是肯定的,本課學習中也是如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三大板塊:“小女孩父親眼中的愛因斯坦”、“小女孩眼中的愛因斯坦”、“讀者眼中的愛因斯坦”,讓學生多角度地、全面地認識愛因斯坦這一人物。從小女孩父親眼中,我們讀出了愛因斯坦的偉大,他在科學領域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以及在世人心中的巨大影響。從天真、率直的小女孩眼中,我們讀出了愛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不拘小節。從讀者的眼中,我們讀出了更多:他謙虛、寬容、有禮貌、平易近人、誠實幽默知錯就改、熱情友好、童心未泯……透過文本,透過生動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透過一雙雙充滿童真的眼睛,我們走近了生活中的愛因斯坦,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體會到了他的平凡中的偉大。

另外,在本課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在朗讀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讀書時添字漏字、結結巴巴、字序顛倒等情況時有發生,今後需要我在教學中不斷地努力加強引導。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學反思3

初讀課文,感覺很溫馨,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和一個可愛的小姑娘結成一對忘年交。讓人感動,也讓人羨慕。備課前,曾注意到文章段落的劃分。現在的課堂已經不是特別強調段落劃分,但對於一些層次性很強的文章,劃分段落則更容易幫助學生對文章整體結構的把握和理解。而分段的方式也沒有強求,只要有合理的解釋,都是可以的。本篇課文就比較適合學生分段。

爲節約時間,我請了四大組分別按他們相遇的次數來分段讀,既是對課文朗讀的檢查,因爲是爲分段埋下伏筆。全文讀完,提出問題,爲何要這樣讀?此時再讓他們默讀課文,尋找段落的共通點,答案便呼之欲出了。雖然我的介入讓段落劃分更容易,省事,但卻侷限了孩子的思維,如果我放手讓他們自己劃分,也許會有更多的方法,也可能會帶來更多的驚喜呢!

在備課時,發現文中有很多矛盾的地方,稍加歸納,有這麼幾條:

愛因斯坦被撞,可卻主動道歉;

愛因斯坦衣衫不整,可小女孩的父親卻說他很偉大;

父親說愛因斯坦偉大,可愛因斯坦和小女孩都說不偉大;

愛因斯坦身爲一個知識淵博的科學家,卻拜小女孩爲師;

在教學中,我將這些矛盾點一一呈現在孩子們面前,但並有直接去解決,當所有的矛盾都出來後,拋出統領全文思想的問題:愛因斯坦是不是一個偉大的人?但偉大一詞,太過於抽象,所以在回答問題之前讓學生用自己的的話來描述心中什麼樣的人才能稱之爲“偉大”,由孩子的口中,偉大一詞便漸漸明朗:對人類有貢獻,謙虛待人,關心別人,認真做事等等,此時再拿出那幾個矛盾點,當時的矛盾此時不正是對愛因斯坦偉大最好的寫照嗎?

到這,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已經很鮮明地呈現在孩子們面前,而文中另一人物:小女孩,則該如何去分析呢?我採取的是“你喜歡這個小女孩嗎”讓孩子進行討論。問題一出,爭議就來了,有喜歡是因爲做爲愛因斯坦的朋友,手把手的教導,還有她天真可愛的形象;而不喜歡則是她對愛因斯坦的不禮貌。爭到這裏,我再次把對愛因斯坦外貌描寫的句子拿出來,反覆閱讀,並思考:如果是你在大街上遇到這樣穿着的人,你會有什麼想法?通過朗讀,大家都對這樣的形象不是很滿意,因此也就能體會到小女孩說這樣話時情有可原的。此時我又追問了一句:愛因斯坦爲什麼和小女孩成爲好友,是什麼打動了她?孩子們已經明白,真是小女孩的天真可愛,打動了愛因斯坦。

課上完了,兩個可愛又可敬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中,而對於文章如何去刻畫人物的方法,老師的指導可能還有所欠缺,這將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該立足爭取的!

正是:一般人總認爲自己了不起,但認爲自己一般的人卻總是了不起的。永遠帶着一顆謙虛的心,這樣你纔有進步的餘地!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