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

本文已影響 3.94W人 

  教材分析:

《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

《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冊第7組中的第一篇閱讀課文,本組教材通過閱讀“成長故事”,讓學生體驗成長的快樂,思考成長中的問題。課文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先寫12歲的周恩來剛到瀋陽,就聽伯父嘆着氣說“中華不振”,這使他疑惑不解;接着寫周恩來在租界裏親眼看到一位中國婦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圍觀的中國人都敢怒不敢言,這使他真正體會到“中華不振”的含義;然後寫在修身課上,周恩來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跡:要“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可以說,“中華不振”是人物情感發展變化的源點,它貫穿於故事始終。教學時,可以緊扣“中華不振”這一主線,引導學生讀書品味,瞭解少年周恩來的遠大志向,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線索,深入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瞭解少年周恩來樹立“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遠大志向的原因。

⒋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爲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

難點:瞭解當時社會背景,深入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蒐集瞭解周恩來的相關資料,並嘗試解決預習中的問題;

教師蒐集租界、周恩來的相關資料圖片,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我們一起來讀一句名言。(出示“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齊讀。)

2、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對,他就是把畢生精力獻給祖國和人民的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出示周總理的照片)

3、周總理從小志氣高,在 12 歲時就立下了“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板書課題,齊讀)

4、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學生提出問題,幫助梳理出主要問題:周恩來爲什麼說“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二、初讀交流,感知大意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後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是什麼原因讓少年周恩來立志“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檢查生字詞:

帝國主義 欺凌 得意揚揚

租界 繁華 熱鬧非凡

巡警 訓斥 耀武揚威

婦女 哭訴 衣衫襤褸

(指生豎向朗讀,出課件介紹背景:在中國近代,英國、法國、日本等帝國主義國家憑藉雄厚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通過發動戰爭、強佔領土、簽定條約等多種方式,對我們國家進行侵略,這些國家就是我們所說的帝國主義列強。租界,就是帝國主義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強行在中國獲取的租借地。)

(再橫向朗讀,說說讀到“衣衫襤褸”時,彷彿看到了什麼。最後齊讀詞語。)

3、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下了車 星期天 修身課)

請同學們根據老師列出的時間,再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正是因爲伯父的話讓少年周恩來疑惑不解,所以他決心到租界去看個究竟。作者利用這樣一段話,把前兩件事聯繫在一起。(出示第六自然段)誰來讀這段話?(指生讀)這段話,我們稱它爲過渡段,它的作用是承上啓下,可以把第一件事情和第二件事情自然地銜接起來。看文中還有哪段話也是過渡段呢?(學生找出第九自然段,請學生朗讀這段話。)兩段話讓課文內容前後相連,自然過渡。這真是一種寫作的好方法。

5、通過讀書,我們知道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現在你瞭解少年周恩來立志“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原因了嗎?能用文中的一個詞來概括嗎?(學生回答,板書:中華不振)課文中哪些語句讓你感受到中華不振?請同學們再瀏覽課文,找出有關的語句,把它畫下來。

  三、研讀課文,深入體會

1、交流找到的句子:

★伯父和少年周恩來的對話(是的,從伯父的話語中我們知道了“中華不振”。)

★第八自然段

出示:“他們急忙奔了過去,只見人羣中有個衣衫襤褸的婦女正在哭訴着什

麼,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揚揚地站在一旁。一問才知道,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着拳。但是,在外國租界裏,誰又敢怎麼樣呢?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

許多同學都找到了這段話,就讓我們把目光集中在這位不幸的婦女身上吧。

請同學們再來讀讀這段話,想一想,爲什麼說這位婦女是不幸的?(生自由朗讀)

① 她失去了親人。

她的遭遇讓人同情。請你帶着同情之心讀第一句話。(生讀)

這位婦女失去的可能是她白髮蒼蒼的母親,可能是她活潑可愛的孩子,可能是她相依爲命的丈夫,那都是她至親至愛的人哪!請再來讀。(生讀)

② 她的親人被軋死了,洋人卻得意揚揚。

看到這些,她的心裏——(生說:生氣、氣憤)所以她在不停地哭訴。帶着這種感受再讀第一句話。

③ 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

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

此時,你的心中在想——(生說:中國巡警不幫助中國人,卻幫洋人,真是洋人的幫兇。點:一個耀武揚威的巡警!)失去了親人,中國巡警卻不主持公道,這心中的悲憤向誰哭訴呀!誰來讀2、3句話?(生讀)巡警不幫助她,別的人呢?

④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着拳。但是,在外國租界裏,誰又敢怎麼樣呢?只能

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

仔細品味圍觀人們的動作,你又知道了什麼?(人們氣憤,但無可奈何)讓我們再看一看這位不幸的婦女吧!(指生讀這段話)

是啊,就是這位衣衫襤褸的婦女啊,她失去了親人是不幸的,失去親人不能懲處肇事者是不幸的,失去親人不能得到中國人的幫助更是不幸的。其實,在當時的中國,又有多少這樣的不幸與屈辱啊!

2、補充資料:

在上海外灘公園的門口掛出這樣一塊刺目的牌子:“華人與狗不準入內!”

上海租界的電車,頭等車廂供洋人乘坐,中國人只能坐三等車廂。

在漢口租界,中國人力車伕必須穿上像犯人一樣的“號衣”。

租界裏的洋巡捕拿中國人當活靶子,練習射擊。

……租界成了“洋人的天堂”“中國人的地獄”。

讀到這些,你又想些什麼?(生說)

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中華不振)這就是伯父講到的“中華不

振”啊!少年周恩來終於明白了伯父的話(出伯父的話)引讀——

因爲中華不振,所以伯父指着一片繁華熱鬧的地方對他說——

因爲中華不振,所以伯父說那是——

因爲中華不振,所以少年周恩來看到了發生在租界的這一幕。

3、讀寫遷移:

從租界回來以後,周恩來常常一個人在沉思,他在想些什麼呢?請同學們拿起筆寫一寫。(學生寫)

①學生自由表達,教師點撥。

②引讀課題。

正是因爲少年周恩來想到了這些,所以他決心拯救這個積貧積弱的舊中國,立志—— (指課題,生讀)“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簡短的九個字在周恩來的心中重複了無數次。因此,當校長提問時,他清晰而堅定地回答——“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是他今後學習的動力,因此他鏗鏘有力地回答—“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是他一生信守的諾言啊——齊讀

這更是他終生爲之奮鬥的目標啊——齊讀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誓言不僅激勵着周恩來,也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今天,我們也要思考“爲什麼而讀書”的話題。我把梁啓超在《少年中國說》的幾句話送給大家,我相信,它對大家思考自己爲什麼而讀書一定有所幫助。(出示,範讀)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同學們,你們是國家的棟樑與希望!讓我們爲國家的強盛,爲國家的繁榮而熱愛讀書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