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小學語文五年級《失去的一天》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1.95W人 

《失去的一天》這篇課文是蘇聯當代著名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課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先寫佩佳怎樣失去了一天,接着寫媽媽幫助他認識了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五年級《失去的一天》教學反思

  【《失去的一天》教學反思1】

幾個同事在討論如何教學《失去的一天》這篇課文時,我回想起《失去的一天》的教學,一種對學生濃濃的喜愛之情涌上心頭......

這篇課文講的是九歲的佩佳沒有完成媽媽給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務,覺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做。媽媽領他看了在這一天裏拖拉機手、建築工人、麪包師的工作成果和圖書館裏大家一天看過的書,使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

我採用表演的形式進行着,現在課堂正進行到展示對比環節,瞧,第一組的同學表演情景再現:霞霞同學扮演的"媽媽"伸着懶腰、打着哈欠的彥兒同學扮演的"佩佳"說:"你已經放假了,今天的任務是:在農舍旁邊栽一棵樹,讀完《遠方的青山》這本書。"說完,媽媽上班去了。望着媽媽的背影,"佩佳"伸着懶腰、打着哈欠說:"現在沒有人打擾我了,繼續睡覺了。""唉,媽媽佈置我的任務怎麼辦呢?嗯,睡起來再去做,時間多的是,還來得及。"

就這樣,佩佳又蹦蹦跳跳地來到果園,找果子吃,並且還和一羣可愛的蝴蝶(學生扮演)做起遊戲來了。"失去的一天"同學們能創造性地再現出來,令人深思。接着,各小組交流自己週末在家一天的時間安排,和佩佳進行對比,感受是什麼?最後全班交流。氣氛達到了高潮,孩子們的小臉紅通通的,深深地知道了時間的寶貴,他們都受到了很大的啓發。

就這樣,"失去的一天"的含義,學生們在表演、體驗、對比中瞭解了。懂得了時間的寶貴,懂得了如何珍惜時間,懂得了"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的深刻含義。

看着這羣可愛的精靈們,俺的眼中滿是愛憐。

  【《失去的一天》教學反思2】

卓越課堂倡導構建師生學習共同體,建立和完善課堂學習小組,教師發揮好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引導學生在個體自學、小組討論、大組交流和教師點評中有效進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積極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靈活運用啓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確保課堂教學安排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思考、探究、質疑、交流、練習。我校在卓越課堂的建設中,也提出了“121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其理念符合卓越課堂的精神,把教師的教學定位在釋疑點撥上,把學生的學習定位在自主學習上。

作爲語文課,我們首先要考慮在教學中應該教什麼的問題,其實就是一個教學目標的定位。當代心理學家林崇德說:“概括是智力與能力的首要特點。因此,中小學生概括能力的發展,應看成其智力與能力發展的重要指標。”“由於語文能力的基礎是概括,所以我們在培養中小學生語文能力時,要自始至終地突出對其概括能力的訓練。”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的閱讀教學目標中明確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藉助關鍵詞語,學習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體會“失去的一天”的意義。

我們結合卓越課堂的理念,採用121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以學案爲載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花時間讓學生自學,在自學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學,而教師則處在釋疑點撥的位置上,只對學生不懂的,不會的進行指導,實現學生學習的增長點。對於本課,課文內容學生都瞭解了,但是是一種零碎的,不全面的感知。在“目標導學自主學習”這一環節,教師以一個表格呈現出本課的學習內容,然後給學生充足的自學時間,讓學生梳理出文章要點。在自學中,教師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就是概括能力還顯得不足。在“合作探究釋疑點撥”這個環節,教師就重點指導第一自然段——佩佳應該做的事,教給學生抓住做的事和做的數量來概括事情的方法。然後就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集體交流等形式,大膽放手,給足時間,讓學生在實踐中讓自己的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在概括出佩佳和人們在這一天做的事後,自然就讓學生體會到了“失去的一天”的意義。在最後的“訓練檢測反饋矯正”環節,首先檢查的就是學生對主要內容的概括,落實本堂課藉助關鍵詞來概括主要內容的這個重點目標,然後,讓學生動筆進行片段練習,進一步懂得“要珍惜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這堂課,我始終把自己定位在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上,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

當然,教學總是遺憾的,我的教學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對學生的表達關注還不夠,忽視了學生語言的規範。有時引導顯得有點羅嗦,顯得不夠準確。對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要加強培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