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天火之謎》課文原文

本文已影響 3.9W人 

日常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避免不了閱讀課文,閱讀有利於提升我們的文學素養,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天火之謎》課文原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天火之謎》課文原文

天火之謎

地球上空每年都要發生幾十億次雷暴,它能把人擊倒,將高大的樹木劈成兩半。古時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國人則把它稱爲“雷神”。長期以來,雷暴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種可怕的東西。

那麼,雷暴到底是什麼呢?這個謎團直到18世紀才被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解開。

富蘭克林早就觀察到,天上的雷暴與靜電放電現象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會發光,光的顏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隨着爆炸聲,都能斃傷動物……由此他大膽地推測,雷暴就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這種推論現在看起來不足爲奇,但在當時卻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人們已經習慣地認爲天上地下是兩個世界,雷暴是神靈的火焰,怎麼可以同人間的事物混爲一談呢?不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論,就連許多自稱有學問的人也對他冷嘲熱諷。面對人們的取笑,富蘭克林決定通過實驗來揭開雷電的祕密。

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烏雲密佈,雷電交加。富蘭克林在兒子的幫助下,把一隻風箏放上了高高的天空。風箏上拴了一根細鐵絲,用來吸收雲中的“天電”。放風箏的線是用麻繩做的,繩子下端結上一段絲帶,在麻繩和絲帶的接頭處繫着一把銅鑰匙,富蘭克林站在房子裏面攥(zuàn)住絲帶。風箏越飛越高,遠遠望去,猶如雲海里的一葉小舟,顛簸着,搖晃着。一片烏雲掠過風箏上方,富蘭克林發現麻繩上的'纖維“怒髮衝冠”般地豎了起來。這是麻繩帶電的信號!突然,一道閃電劈開雲層,在天空劃了一個“之”字,接着一個炸雷,大雨傾盆而下。麻繩淋溼後就成了能使電流通過的導體。這時,富蘭克林用手指靠近銅鑰匙,“啪”的一聲,驟然閃現一道藍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陣發麻。富蘭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電’了!”

“風箏實驗”震驚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電現象,“上帝的怒火”不過是無稽之談。

後來,富蘭克林根據放電的原理,發明了避雷針。這樣,雷電轟鳴時,高大的建築物就安然無恙(yàng)了。

教材簡析

《天火之謎》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爲了揭開雷暴的祕密,在雷電交加的天氣裏進行“風箏試驗”的事,讚揚了富蘭克林勇於探索、敢於試驗的科學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研究和試驗,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祕。課文第一部分寫了雷暴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可怕的東西,第二部分寫富蘭克林通過親自進行的“風箏試驗”,終於揭開了“天火之謎”,最後一部分寫富蘭克林根據放電原理髮明瞭避雷針。文章用詞豐富、描寫精彩,而內容中又涉及到較深奧的物理知識,因此,讀懂課文,複述“風箏實驗”的經過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天火之謎教案

一、教材簡析:

《天火之謎》是一篇科學故事,記敘了富蘭克林用風箏實驗揭開雷暴祕密的經過,讚揚了富蘭克林不怕危險、大膽探究的科研精神,告訴我們只有經過精確觀察、研究和實驗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祕。

全文共三個自然段,可以分爲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寫長期以來,雷暴是個謎;第二段(第二至五自然段):寫富蘭克林解開雷暴之謎的經過;第三段(第六自然段):寫富蘭克林根據放電原理髮明瞭避雷針,造福人類。其中,第二段是全文的重點。

二、教學理念:

課文記敘了富蘭克林揭開雷暴祕密的經過,語句平實,沒有豪言壯語,也不見慷慨陳詞。教學時,應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深入文本,抓住重點詞句領悟富蘭克林取得成功的艱難,感受富蘭克林的偉大,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十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

“不足爲奇”、“欣喜若狂”造句。

3、學習給課文分段,並用課文中的語句概括段意。

4、憑藉課文的語言材料,感悟富蘭克林勇於探索、大膽實驗的科研精神,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

體會富蘭克林揭開雷暴之謎的艱難,學習富蘭克林潛心研究、大膽實驗、不畏艱險的科研精神。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準備:課前蒐集富蘭克林有關資料;

七、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理解課題。

1、板書“謎”。

認識這個字嗎?什麼是謎呢?(“謎”,比喻還沒有弄明白或難以理解的事物。)由“謎”你想到了什麼?

2、板書“天火”。

你知道什麼是天火嗎?

指讀課文的第一節。

⑴相機板書“暴”、“劈”,注意正音,強調字形。(“暴”的下面不是“水”;“劈”,只有用刀才能劈。)

⑵注意斷句。

①古時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國人/則把它稱爲/“雷神”。

②長期以來,雷暴/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種/可怕的東西。

3師生交流:什麼是天火?天火之謎指的是什麼?請你用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這一小節的意思。

4、由此,我們可以推想這篇文章會向我們介紹些什麼呢?

二、朗讀課文,讀通讀順。

1、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朗讀課文

⑴標出小節,劃出課文的生字新詞。

⑵聯繫上下文或藉助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⑶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學生朗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⑴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二節。

注意斷句:這個謎團/直到18世紀/才被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解開。

⑵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三節,

讀了這一節,你知道了什麼?試着用一句話概括這一節的主要內容。

相機板書“炸”、“斃”、“諷”、“揭”,指讀、正音、指導記住字形。

⑶指名朗讀課文第四節。

相機正音:“匙”讀“shi”。

這一節介紹的是什麼?

⑷指名朗讀課文第五節。

你讀懂了什麼?什麼是“無稽之談”?哪個字意思是“根據”?

⑸指名朗讀課文第六節。

請你用這一節中的一句話來概括這一節的意思。

“這樣,雷電轟鳴是,高大的建築物就安然無恙了。”中的“安然無恙”是什麼意思?

⑹分小組朗讀課文,力求讀通讀順,共同解決還不理解的詞語。

⑺展示讀:讀你讀得好的自然段。

⑻集體交流:讀了課文以後,你知道文章向我們介紹了些什麼?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默讀課文,概括段意

默讀課文,按照分好的段落,選用課文的語句概括段意,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雷暴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種可怕的東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寫富蘭克林用風箏實驗解雷暴的謎。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蘭克林根據放電的原理髮明瞭避雷針。

四、出示生字,指導寫字

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2、哪些地方要提醒同學們書寫時注意的?

3、範寫:暴、諷。

4、學生用鋼筆描紅。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整體回顧

1、板書課題。

2、聽寫詞語。

上帝的怒火

謎團

大膽推測

不足爲奇

混爲一談

冷嘲熱諷

雷電交加

怒髮衝冠

欣喜若狂

普撲通通

無稽之談

安然無恙

3、圍繞課文內容,試着用上面的詞語說一段話。

4、學生練說後師生交流,教師注意點撥、指導。

二、朗讀課文,感受“艱難”

1、瀏覽課文,想一想揭開雷暴祕密容易不容易?

2、默讀課文,劃出有關語句,寫出體會。

3.分組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三、再現場景,練習複述

1、同學們,下面讓我們一起跟着課文錄音再次回到課文所描寫的場景之中。

2、播放課文錄音,學生凝神靜聽。

3、學生對照板書,練習複述。

4、指名學生複述課文。

四、示範引路,指導造句

1、這篇課文中有兩個詞語要求造句。(在板書中圈出“不足爲奇”、“欣喜若狂”。)

2、這兩個詞語的意思理解嗎?

3、教師適時講解:

用“不足爲奇”造句,所選的內容一定是人們已經習以爲常的,的確不感到奇怪的。比如:等上月球對人類來說已經不足爲奇。

用“欣喜若狂”造句,所選的內容一定值得人高興得發狂。比如:聽到北京申奧成功的消息,全國人民欣喜若狂。

4、集體交流,教師注意點撥、指導。

板書設計: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