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一年級教案

《爺爺和小樹》評課稿

本文已影響 2.3W人 

  《爺爺和小樹》評課稿1:

一、寓教於樂,趣味識字

《爺爺和小樹》評課稿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基礎,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最基礎的階段。低年級在閱讀教學中的識字教學應以文本爲依託來展開,學文與識字應緊緊結合,要堅持不離詞,詞不離句的教學原則。 一年級的小朋友,識字時往往會出現“假會”現象,一起讀時會,自己讀時不會,課文裏會讀,單認不會讀。符老師在本環節設計了多方式、多層次的認讀方法,循序漸進,既使學生掌握了要認的字及偏旁,也適當的滲透了一些識字方法,爲日後自主識字創造條件。這節課要求認識的生字有7個,符老師利用各個字的特點進行了不同的教學設計。不僅使學生記住了字型,還理解了字義。

隨課文分散識字最大的特點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把生字詞放在特定的語言環境——具體的一篇篇課文中來感知、理解和掌握。 認識規律離不開具體環境,離不開反覆接觸,反覆實踐。教兒童識字,同樣如此。

老師又採用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學生學習生字,例如:生字卡片、加一加、換一換等形式引導學生識字。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呈現了教學內容,避免了枯燥無味,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循序漸進的方式既使學生掌握了要認的字及偏旁,又適當地滲透了一些識字方法,爲日後的自主識字創造了條件。

二、利用插圖,說話訓練

“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是新課標中口語交際的一個要求。韓老師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充分地體現了這一點。例如: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着,小樹會怎麼樣呢?符老師讓學生看課件進行想象說話。這一設計不但發展了學生的想象思維,而且培養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還幫助他們進一步理解了課文,體會到了小樹的冷。

三、教態親切

特別是老師的教態非常自然、親切,很有親和力。用激勵性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在課堂上也能時刻關注學生,較爲適宜的進行一些課堂常規訓練。這對於剛入學不到三個月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教師態度親切,語句充滿童趣,教師一直以朋友的身份在和學生一起學習,走進學生的身邊,與學生十分親近。善於啓發學生的思維。如:爺爺給小樹綁上稻柴後,小樹會說些什麼呢?有與學生交流:學生有的說:“謝謝你,老爺爺!”有的說:“多虧你了老爺爺,我不冷了!”有的說:“衣服真暖和呀!”有的說:“你幫助了我,以後我也會幫助你的。”此時教師馬上加以表揚:“你真有禮貌!”“你真懂得感恩!”簡單的反饋,滲透了思想教育。

四、課件

充分利用課件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在理解小樹很冷的時候,尤老師利用課件創設了西北風呼呼地颳着,天空中大雪飄揚的情景,讓學生產生身臨其景的感覺,學生有了親身的體會,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在教學中尤老師還很好的利用了教材給出的情境圖,讓學生看着圖片進行說話練習,學生有了可以看的圖片,能看得清楚,展開想象,說得不錯。

  《爺爺和小樹》評課稿2:

《爺爺和小樹》是人教版一冊的一篇極富童趣的課文。課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其中蘊涵了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教育因素。王老師的教學設計本着“尊重學生的學習起點,年齡及心理特點”的原則,通過不同方式創設情境,不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力求本課的教與學在情境中互動、生成和發展。王老師的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寓教於樂,趣味識字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基礎,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最基礎的階段。低年級在閱讀教學中的識字教學應以文本爲依託來展開,學文與識字應緊緊結合,要堅持不離詞,詞不離句的'教學原則。一年級的小朋友,識字時往往會出現“假會”現象,一起讀時會,自己讀時不會,課文裏會讀,單認不會讀。王老師在本環節設計了多方式、多層次的認讀方法,循序漸進,既使學生掌握了要認的字及偏旁,也適當的滲透了一些識字方法,爲日後自主識字創造條件。這節課要求認識的生字有7個,王老師利用各個字的特點進行了不同的教學設計。比如:學習“爺”字,王老師先讓學生回憶哪個字跟它很像,學生說出“爸”後,王老師隨即板書“爸”和“爺”進行比較,並用形象的語言幫助記憶:爸爸變老了,拄着柺杖就成了爺爺。這麼形象的語言,不僅使學生記住了字型,還理解了字義。學習“棵”時,先問學生用什麼方法記住它,再告訴學生“棵”爲什麼是“木”字旁(跟植物有關,是長長的,長在地裏的),然後讓學生說說“一棵”還可以跟什麼搭配。由於老師講解得清楚,所以學生講得都對,沒有跟“顆”字混淆。

二、迴歸常態,當教必教

《課程標準》提出:要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係,王老師在課堂上力求自己的教學回歸常態,該導則導,當教必教。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認識、朗讀句子尤其是長句子是個難點。教參中也明確地指出:低年級閱讀教學最重要的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要重視指導朗讀,遇到長句子和不容易讀好的地方,教師要發揮示範作用。王老師在指導學生讀“冬天到了,爺爺給小樹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一句時,用了一種最簡單、樸素的畫線的方法教小朋友連詞成句的讀。這樣教,也滲透了學法指導,學生再讀長句子時,就不會有問題了。“在讀正確、通順的基礎上,最好能讀出感情來”,這也是教參中提出的具體的要求。

三、利用插圖,說話訓練

“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是新課標中口語交際的一個要求。王老師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充分地體現了這一點。例如: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着,小樹會怎麼樣呢?王老師讓學生看課件進行想象說話。這一設計不但發展了學生的想象思維,而且培養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還幫助他們進一步理解了課文,體會到了小樹的冷。

四、寫字指導,有詳有略

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課標中明確指出:1、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2、 寫字姿勢要正確,字要寫得規範、端正、整潔,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本節課要求寫的字雖然很簡單,但王老師還是進行了有側重點的講解。特別是“四”的第四筆豎彎,學生很容易寫成豎彎勾,王老師就先拿出這一筆示範寫,再讓學生跟着書空,然後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範寫“四”,接着讓學生描紅、摹仿寫,最後進行點評。

另外,王老師在課堂上也能時刻關注學生,較爲適宜的進行一些課堂常規訓練。這對於剛入學不到三個月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探討的幾點:

1、 朗讀指導不到位,形式也不多樣。課堂上聽不到學生的朗朗書聲。背誦課文這一教學目標根本沒有落實。

2、指導寫生字時,不應先單獨出示拼音,還應出示字,讓學生先有個印象。範寫時,應範寫一個,讓學生描紅、仿寫一個,而不是兩個同時寫。因爲一年級學生剛學寫字,一下子記不住那麼多,再加上動作慢,應一個一個地學寫,不能急。

總之,這節課上得還是很成功的。特別是王老師的教態非常自然、親切,很有親和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