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一年級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烏鴉喝水》教案與反思

本文已影響 2.17W人 

  《烏鴉喝水》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烏鴉喝水》教案與反思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鼓勵學生遇到困難要積極動腦,設法解決。

 教學重點:

重點:讀準翹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後鼻音的字,準確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到處、升高"的意思。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提示生字音、形、義的聯繫,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課前準備:

1.一幅畫有瓶子、小石子、大石塊和草葉的背景圖及一隻頭可以活動的烏鴉(可用破硬紙板做)。有條件的可準備一個與插圖相仿的玻璃瓶,瓶子裏裝好半瓶水,一堆小石子。

2.分別抄錄4段課文的4塊小黑板。

3.生字卡片。

4.讓學生留意觀察或做一做:一隻裝滿白開水或飲料的杯子,加入一些冰糖,水會怎麼樣?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形象揭題,學習生字

1.出示“烏鴉”圖(板書:烏鴉)。

2.烏鴉雖然全身烏黑,長得不好看,可是很愛動腦筋。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烏鴉的課文(板書:喝水),注意看老師寫“喝”字,想一想:“喝”爲什麼是口字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全文。要求學生端正地拿書,專心看書,認真聽讀。

2.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詞兒連續,句子不讀破。讀完後給課文第一段標上序號。

 三、以讀爲主,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烏鴉爲什麼要喝水呢?誰來讀一段?(出示課文第一段)

(2)“渴”是個生字,再讀兩遍。想一想,“渴”爲什麼是“氵”?

(3)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點撥:一個人淌了很多汗,太陽又火辣辣地照着,感覺很渴。想想看,“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會是什麼樣呢?誰願意表演給大家看看?

(4)烏鴉跑了許多地方去找水,真着爭啊,誰願意再讀讀第一段?注意“找”是翹舌音,全班多讀兩遍。

(5)他讀出了烏鴉着急的樣子,全班讀一讀。

2.學習第二段。

(1)這時,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裏有水。多高興啊!誰來讀一讀這句?“瓶”是後鼻音,再讀一讀。(出示第二段課文)

(2)“看”是生字,再讀幾遍。我們有時爲了看清遠處的東西,會這樣做:(老師手搭涼蓬做出遠望動作),所以這個生字可以用什麼好辦法記呢?

(3)烏鴉看見一個瓶 子裏有水,可是,烏鴉喝不着水,這是什麼原因呢?誰業讀第二句?

(4)學生觀察插圖或實物,想象或演示烏鴉把嘴伸進瓶口喝不着水的情景。烏鴉多着急啊,誰再來讀這句?

(5)誰來讀最後一句,注意“怎”和“呢”讀音,多讀幾遍。

3.學習第三段、第四段。

(1)請學生輕聲自由地朗讀三、四段課文,想一想,烏鴉是怎麼喝到水的?

(2)請學生個別朗讀三、四段課文。(出示三、四段課文)

(3)教師引讀:烏鴉想出的辦法是_學生接讀第四段。

(4)烏鴉把小石子怎麼放進瓶子裏的?誰來演給大家看看?學習“放”,啓發學生自己分析字形。

(5)引導學生觀察:隨着投放石子的增多,瓶子裏的水漸漸升高。學習“升、高”,“升”就是升旗的“升”,“高”就是“高矮”的“高”。

(6)演示烏鴉喝着水的情景。烏鴉多高興啊,請學生讀最後一句。

四、朗讀課文,鞏固生字

1.個別讀,齊讀全文。

2.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

3.描一描生字,記一記“找、怎、呢、法”的字形。完成課後練習2裏4個的書寫。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進行思維擴展訓練

1.開展朗讀競賽,朗讀全文。

2.假如你是這隻小烏鴉,你還能想出別的辦法喝到嗎?鼓勵暢所欲言。

 二、複習,完成課後練習,適當補充拓展練習

1.繼續完成課後練習2。

2.完成課後練習3。先自由讀詞語,再指名讀,最後抄寫。

3.用“找、看、放、升、高”進行擴詞練習。教師在黑板上記下同學們說的詞。最後挑幾個詞讓學生抄下來。

  三、說話訓練

請同學用自己的話把《烏鴉喝水》的故事講一講。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品讀感悟全文,體會烏鴉由找不到水的着急到喝着水的高興的變化過程,並充分運用遠教資源豐富的形、光、聲、色於一體的多媒體課件,激發孩子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創設平等、合諧、民主的課堂氣氛,實現語文學習的自主化、個性化。

[!--]

我先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動畫複習了前一節課學習的生字詞,接着運用朗讀法、設懸法、課件演示法展開教學。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體現新課標的理念。緊緊圍繞烏鴉“口渴了——找水喝——喝不着——想辦法——喝到水”這一線索來展開課文的分析。我讓學生獨立思考,把想象的權利和時間交給了學生。在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的時候,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烏鴉的心情變化,抓住了“口渴”“到處”等詞語的理解,讓學生想象“烏鴉四處找水”的情景,體會烏鴉口渴難耐的着急心情。這樣設計是把學生變成課文中的主人,把文中的重點詞“到處”變成了生活中的形象,並設計了讓學生仔細觀察瓶子及瓶裏水的多少這一環節,要求學生用手來比畫瓶口的大小來感受烏鴉喝不着水的原因,再體會烏鴉的心情重點指導學生的朗讀,加深學生的理解。

在第三自然段的分析學習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讓學生再回到課文,看烏鴉是怎樣想辦法喝着水的,我利用課件演示,讓學生觀察烏鴉是怎麼放石子的?石子投入瓶子後水有什麼變化?再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實際操作,利用水瓶及小石子演示,使得學生對“一個一個”的理解更加形象化,再讓學生觀察石子投入瓶子後水的變化,進而對“漸漸”這個抽象詞含義的理解更加透徹,這樣設計的目的也在於爲學生提供一個研究問題的情景,讓學生在實驗中自己去觀察、去思考,多方交流,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口語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在這時,我讓學生討論:烏鴉怎麼就能想出這個辦法?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了烏鴉能喝着水在於它的仔細觀察、愛思考,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或困難時也應該向小烏鴉一樣動腦筋想辦法。另外拓展問題“瓶子旁邊要是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麼辦呢?”讓學生通過合理想象,激發創新意識,發表獨立見解,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及言語表達能力,從學生們富有個性的回答中,“烏鴉可以用嘴把瓶子放倒;我送給烏鴉一根吸管;烏鴉可以用石子把瓶子砸碎;我把烏鴉帶到我家去喝水……。”可見,和諧的探究氛圍正在形成,這些,必將促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形成樂學的良好心境。從而有助於自我探究能力的鍛鍊、培養、提高。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最大限度地調動思維潛能,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在不斷的討論中產生思維碰撞,閃現思想火花,交流各自看法,這種方式體現了人文思想,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當然,在這節課上,我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在指導課文朗讀方面還做得不夠完好,沒有能夠很到位地指導學生的朗讀,這些方面在以後的教學中要自我提高和完善。一年級的語文課堂應該以趣味爲主,以學生爲準,老師要少講,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自己。在課堂上如何更好地讓學生都活躍起來,如何更妥切地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趣中學,在樂中悟,真正把語文味散發到課堂中,是我在今後的教學上要思考提高的重要問題。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會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閒暇時,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廣閱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力爭使自己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