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推薦】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總九篇

本文已影響 1.58W人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總九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在孩子們的生活中,他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一起,如果再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玩有趣的遊戲,那更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遊戲準備:

一個扁擔、一個籮筐、20塊塑料磚頭。

 遊戲過程:

1.在規定長度的路線上,將準備好的磚頭均勻的佈置在地面上;

2.爸爸媽媽在開始鈴聲後,將扁擔擔起來,孩子在爸爸媽媽的前面準備撿磚頭;

3.孩子將撿到的磚頭放置在爸爸媽媽擔着的籮筐裏;

4.計時一個家庭完成20塊磚頭的時間;

5.老師對孩子和家長們的表現進行點評;

6.給表現好的家庭頒獎。

  遊戲總結:

在這個遊戲中,孩子們可以體會和父母在一起的歡樂,同時,還可以鍛鍊孩子們的愛勞動精神,爲孩子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孩子們要記住在生活中也要做個愛勞動的人。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家是幼兒生命的搖籃,是他們最溫暖、最安全的港灣,父母是他們最親近的人。母親給予孩子生命,更是孩子溫暖的依靠,母親是偉大無私的,感謝母親,讓孩子參與到感恩活動中,到學着體會愛,進而初步表達愛,萌發從關心親人到關心他人的意識,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是媽媽、奶奶、外婆阿姨等女性的節日。瞭解媽媽的工作和媽媽的喜好,喜歡媽媽。尊敬、關心媽媽,並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同時結合20xx年4月23日是第18個“世界讀書日”。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人高尚。爲了進一步激發全體師生、家長濃厚的讀書氛圍,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我們小一班開展了家長講故事比賽,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聽媽媽講故事” 。

  準備:

1.歌曲磁帶,如《我的好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等。

2.通知媽媽參加活動。

3.鮮花、禮品

  具體事項

1.參賽對象:小一班全體家長

2.參賽內容:自選一則幼兒故事(講述時間限定2~3分鐘)。

3.比賽時間:20xx年3月7日上午9:30。

4.評比標準:10分制。

A.主題突出,故事內容健康有趣,符合兒童年齡特點。(1分)

B.普通話標準,語氣自然、流暢。(3分)

C.緊扣故事情節,語感豐富、語速處理得當,富有表現力。(3分) D.口齒清楚,表達連貫、完整,生動有趣。(1分)

E.精神飽滿,衣着得體、自然。(1分)

F.講故事時間爲3~5分鐘。(1分)

  活動流程:

1.引語:三月,迎春花開了,陽光一天天地明媚起來,在這春意濃濃的日子裏,我們小一班暖意融融,特地選擇了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時刻:3月8日,媽媽們相約來到了幼兒園,開始我們的慶祝活動。孩子們,3月8日是誰的節日呢?我們都知道今天是媽媽的節日。媽媽平時很辛苦,又要照顧我們,又要上班。我們今天要爲媽媽過一個特別而又意義的節日!下面先請媽媽代表上來講話。

2.歌曲表演:《我的好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

3.家長講故事比賽

4.互動遊戲

5.由教師組成評委組,以打分的方式評出最佳表現獎10個,最佳風采獎19個。

3.由評委做頒獎嘉賓。

  成果展示

1.新聞報道:各班班主任。

2.宣傳:廣播站、網站。

  教學反思:

感恩是一個人的優秀品質。有顆感恩的心能夠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溫暖,也讓自己的心靈充實、純潔。幼兒期是人生初級階段,也是培養良好情感,促進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時期。感恩對幼兒良好素質的發展有着積極的作用,它能激發幼兒的良好情緒,培養幼兒的樂觀性格和良好品德,是幼兒適應未來社會的重要素質之一。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願意幫助身邊的人,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2、學會獲取幫助和幫助別人的具體方法。

活動準備:

ppt、視頻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互相幫助真快樂1、幫助別人就是你開心你我也開心(1)他們在幹什麼?

(2)還看到了什麼?

小結:她幫助她穿衣服,她開心了,她也開心了。

2、當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會說感謝的話(1)小朋友之間有要別人幫忙的時候,大人也像你們一樣有時需要別人的幫助,我們來看,誰需要幫助?爲什麼阿姨要幫助老師?

小結:做危險的事情需要幫助。

(2)老師會對阿姨說?阿姨會說?

小結:得到幫助要說感謝的話。

(3)樹葉貼好了,阿姨和老師的臉上怎麼樣?

小結: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得到別人幫助也是件快樂的事。

3、在我們生活中都有不得已需要幫助的時候(1)我們再看,誰需要幫助?

(2)奶奶爲什麼需要幫助?

(3)你們覺得奶奶要到幾樓?小姐姐怎麼會知道的?怎麼問?

小結: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不得已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有時可以主動發出請求,有時可以主動幫助別人。

二、談談聊聊,幫助的具體方法1、當我們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我們可以主動請求幫助(1)接下來你們看,幼兒園裏誰需要幫助了?

(2)走不進去怎麼辦?你們來幫幫他,說什麼話?

小結:原來當我們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我們可以向別人主動發出請求。

(3)剛纔我們幫他說了這麼多請求的話,看看問題解決了嗎?

小結:遇到困難的時候,只要你提出請求總有人來幫助你。你們幫助了他,你們心裏開心嗎?

2、遇到別人有困難,我們也可以主動去幫助別人(1)我們再來看,他又遇到什麼麻煩了?

(2)如果沒有提出請求會有人幫助他嗎?

小結: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別人不說,我們也可以去主動發現,主動幫助他。

3、情景幫助:我走不出去,怎麼辦?

小結:有人幫助我了,我很方便地走出去了,我真開心!你們開心嗎?

三、經驗拓展,在生活中時時刻刻需要別人幫助觀看助人爲樂公益視頻,視頻裏有幫助嗎?幫助了別人他們開心嗎?

小結: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需要別人的幫助,別人也需要你的幫助,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我們都會很快樂,下次我們也去幫幫身邊的朋友,好嗎?

幼兒園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空氣是一種無形無色無味的物質,幼小的孩子往往不注意,但與空氣相關的一些現象,孩子常接觸或有體驗,如空氣流動形成風、吹氣能讓氣球鼓起來、憋氣很難受……本次活動,藉助塑料袋這一材料,再輔以空間圖,幫助孩子化無形爲有形,變虛無爲實在,使幼兒對身邊無處不在的空氣發生興趣,並引發探究的慾望。

活動目標

1.通過找空氣,感知空氣的存在與性質。

2.初步確立做前思、多試試才知道的科學意識。

活動準備

1.大號食品袋若干:數量多於幼兒數,透明度越高越好,事先應至少打開過一次。

2.教具:活動室的二維圖一張(事先貼在KT板上),紅色水筆1支~3支。

活動過程

一、猜猜、說說,引發第一次認知衝突

1.用言行吸引幼兒的注意和參與。教師拿出一個食品袋,自顧自地正面看、反面看、拎高看、張開袋口朝裏看……當幼兒忍不住要問時,拋出問題:袋子裏面有東西嗎?

(一般情況下,絕大部分孩子會回答“沒有”,極個別的孩子會說“有”,是“氣”“空氣”。)

2.迴應幼兒。教師一邊問“到底有沒有”。一邊慢慢收緊袋口,讓幼兒判斷。

(剛纔回答“沒有”的孩子會出現分化,他們中的大多數會改變初衷,相信袋子裏有東西。)

3.針對幼兒不同的看法,教師採用不同的迴應。比如,讓還是認爲袋子裏沒有東西的孩子拍拍、捏捏鼓着的袋子;讓認爲有東西的孩子說說“裏面是什麼”。

4.揭示詞語:空氣。

(至此,孩子初步感知到空氣的存在與“空氣是看不見的”這—性質,他們的第一次認知衝突得以解決。)

二、找找、捉捉,引發第二、第三次認知衝突

1.教師第二次捉空氣,並用誇張的語氣說:“空氣被我捉到袋子裏嘍,我好厲害。”然後,重新拿個袋子,提出問題:“我還能捉到空氣嗎?到哪裏捉?”

(這是第二個衝突點。一般情況下,有孩子會說“捉不到了”,也有孩子會說“能”,並告訴教師到哪裏捉,比如到活動室某個地方。教師順應某個幼兒的參與,到他認爲有空氣的地方再捉一次,裝、收口、擰緊等動作要誇張,起到隱性示範的作用。孩子會很期待地關注教師的動作、結果,並會因此而歡呼。這時,教師一定要點撥一句:“到底有沒有,試試才知道!”然後,教師用紅筆在二維圖的相應位置上畫圈做標誌,邊畫邊說:“我在某某地方又捉到了空氣。”)

2.幼兒捉空氣。

教師提問:“你們認爲還有空氣嗎?哪裏有?”

讓孩子先說出他認爲有空氣的地方,然後再次強調“到底有沒有——”,讓幼兒跟說“試試才知道”,並要求幼兒到剛纔猜想的地方去捉。

教師關注幼兒:一是捉的地點。二是捉的過程。針對個別旋轉着捉或跑起來捉的孩子,多問一句:“爲什麼這麼做?”三是有沒有捉到。

3.幼兒回到座位,組織交流。

(1)孩子相互交流:捉到了嗎?在哪裏捉到的?

(2)集體交流,並在空間圖上作標誌,可以讓孩子自己畫。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關注孩子的交流語言,提醒、幫助孩子儘可能找對參照物,用對“前後、上下、旁邊”等方位詞。)

(3)對比觀察,引發思考,讓孩子自己發現“空氣會流動”的特點。

在捉到以及沒有捉到的幼兒中,各選一人展示他們的成果。請沒有捉到的孩子說說原因,一定要讓其邊說邊演示過程,而後大家一起分析:爲什麼沒有捉到呢?讓孩子們從“袋口抓緊與否”的行爲中發現祕密,感知空氣的流動性特點。

三、看看、說說,用孩子的語言表達對空氣的認識

結合二維圖,師幼一起看看、說說,共同完成詩歌《神奇的空氣》。

空氣空氣,我看不見你,

空氣空氣,你在哪裏?

(以開火車方式讓孩子接——)

我在桌子下,

我在空調前,

我在窗臺上,

我在……

空氣空氣,我看不見你,

空氣空氣,我要抓住你,

(師幼一起邊做邊說——)

一不小心,你又跑了。

這次我要抓緊、抓緊、再抓緊……

哈哈,你跑不掉啦!

(教師帶幼兒拍着鼓鼓的袋子,由輕拍、稍重拍,到用力拍。)

嘭——!袋子“炸”破啦。

幼兒園教案 篇5

幼兒園語言課教案:《蝸牛和蘋果》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通過自己的想象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2、體驗蘋果和蝸牛之間美好的友誼,感受助人的快樂。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難點:

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蝸牛和蘋果》故事圖片,種子圖片,水果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謎語導入:師:今天有一位動物朋友要來做客,看誰能最快猜出它的名字。走路慢吞吞;身背小房子;沒手也沒腳。會是誰呢?(幼兒猜)

教師公佈答案:蝸牛。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嘗試講述圖片內容。

師:小蝸牛身邊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我們來看一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1、(出示圖片一)幼兒觀察、講述。

討論:

(1)蝸牛的家裏來了誰?

(2)蘋果怎麼會來到蝸牛的家裏?它們之間會發生什麼事情?

請單個幼兒講述圖片一內容。

2、(出示圖片二)幼兒觀察、講述。

討論:

(1)蘋果發生了什麼變化?爲什麼會變色?

(2)如果這個有點壞了的蘋果出現在你的面前,你會怎麼做呢?我們來看看小蝸牛是怎麼做的?

請單個幼兒講述圖片二內容。

3、(出示圖片三)幼兒觀察、講述。

(1)小蝸牛爲什麼哭了?蘋果是生病了嗎?

(2)看到蝸牛這麼傷心,烏龜醫生給蝸牛說了一些話,蝸牛聽了以後,又開心地笑了,猜猜烏龜醫生對蝸牛說了什麼話?(幼兒猜,教師講述)

(3)蘋果媽媽的寶寶是誰?她爲什麼要腐爛?

教師出示切開的蘋果,幼兒找出蘋果寶寶。

請單個幼兒講述。

4、(出示圖片四)幼兒觀察、講述。

(1)第二年發生了什麼事?

(2)小蘋果樹是從哪裏來的?

(3)來我們變成一顆小小的種子,長成小樹吧。

(二)引導幼兒看圖片,把圖片內容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師:原來這些圖片講的就是蝸牛和蘋果之間發生的故事,現在我們試着把四幅圖片連起來完整講一下這個故事。給故事起個好聽的名字。

三、分享水果

師:小小的蘋果樹長大了,結出很多的蘋果,我們一起來品嚐這香香甜甜的蘋果吧。

幼兒園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通訊簿,感受它的審美、實用功能。

2、鼓勵幼兒自己設計、製作通訊簿,學習記錄家人及好友的聯繫電話。

3、在遊戲中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增進與家人、好友間的感情。

二、活動準備:

1、佈置一個“通訊簿”的展覽角擺放各種各樣的通訊簿。

2、幼兒活動前已瞭解爸爸、媽媽的聯繫號碼。

3、水彩筆、各種標記、空白通訊簿每人一本。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1、小朋友,手機已進入家家戶戶,爸爸媽媽都在使用手機。你知道爸爸、媽媽有許多朋友,怎樣才能記住這些號碼呢?

2、教師:手機裏的通訊錄便具有記錄多個好友電話的功能。

(二)欣賞各種各樣的通訊簿,瞭解它的審美、實用功能。

1、我們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的通訊簿,一起去欣賞吧!引導幼兒從封面、封底及內容等欣賞,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2、你喜歡這些通訊簿嗎?你想自己設計一本屬於你的通訊簿嗎?今天請小朋友製作通訊簿。製作時應先設計好封面、封底,再記錄好友的電話。老師也設計了一本通訊簿,一起看看,好嗎?教師交代注意事項:先想好封面、封底畫什麼,然後記錄號碼,每人可選標記貼名字後表示自己,不會寫名字的記住自己的標記,先記錄好自己的號碼,然後記錄好友的號碼。

(三)幼兒自制通訊簿,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提醒個別幼兒檢查號碼的位數,別遺漏了。

(四)幼兒互相欣賞通訊簿,互相。

(五)遊戲“打電話”。

小朋友我們來玩“打電話”的遊戲吧!你想對好友說什麼?怎樣打電話?

(六)延伸提示:

小朋友回家後可與家人、朋友打電話,述說對他們的思念。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激發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2、在掌握詩歌的基礎上,學習仿編詩歌。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用詩歌的形式表現生活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節奏歡快的音樂、睡眠曲各一段。

2、背景圖片四幅(做搖籃),各種寶寶卡片。

3、課件。

[活動過程]

1、幼兒聽歡快的音樂,拍手進入活動室,然後音樂轉成搖籃曲,提問:“聽着現在的音樂,大家感覺怎樣?”(想睡覺)課件中出示小寶寶,引導幼兒討論,小寶寶也想睡覺了,誰來哄她,怎樣哄?誰是寶寶的搖籃?幼兒集體想辦法,並請個別幼兒上前演示怎樣哄寶寶睡覺。

2、“還有一些寶寶也想睡覺了,它們是誰呢?”課件出示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啓發幼兒想象這些寶寶的家在哪裏?誰是它們的搖籃?誰會哄寶寶睡覺?

3、“在小朋友的幫助下,星寶寶、魚寶寶和花寶寶都找到自己的家了,它們在家裏舒舒服服的.睡着了。看着寶寶們幸福的樣子,我編了一首詩歌,這首詩歌的名字就叫搖籃,請大家欣賞一下,仔細聽聽詩歌裏說了什麼?”(課件演示)。

4、聽完後分段啓發性提問:“你覺得寶寶舒服嗎?誰是星(魚、花、小)寶寶的搖籃,誰在哄寶寶睡覺?是怎樣哄寶寶睡覺的?爲什麼是輕輕飄?變成重重的可以嗎?”並通過動作模仿,讓幼兒深入瞭解詩歌中的白雲輕輕飄、浪花輕輕翻等動詞的運用,感受詩歌中的美,並結合分段跟誦加深對詩歌的印象。

5、結合課件完整欣賞詩歌,幼兒跟誦。

6、請個別幼兒把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詩歌說給大家聽。

7、幼兒集體完整的朗誦詩歌。

8、仿編詩歌。“大家真聰明,這麼快就把詩歌記住了,那大家想不想當回小詩人,自己編詩歌呢?”首先結合課件,引導幼兒仿編,然後幼兒自選一種寶寶的卡片,與同伴討論創編詩歌,並請個別幼兒將自己編的詩歌說給大家聽。最後請幼兒將寶寶卡片貼到相應的搖籃處(背景圖片)讓寶寶好好睡一覺。

9、鼓勵幼兒繼續探索,自然結束活動。“小朋友,今天我們不僅幫忙把小寶寶送回了家,還過了回詩人的癮,你們高興嗎?其實,我們大自然裏還有許多的小寶寶,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並幫他們找到搖籃好嗎?”

幼兒園教案 篇8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幾何體的教學是大班很重要的內容,圓柱體、長方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體,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然而幼兒對圓柱體和長方體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們說成圓圓的、長長的、方方的,並且很難聯繫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幼兒已認識了多個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我們嘗試了用遊戲的形式進行了本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簡單瞭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之間的關係。

2、蒐集生活中的多種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並進行組合造型。

3、發展形象思維能力和剪、粘貼的技能。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2、難點簡單瞭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的關係及它們的特徵。

【活動準備】

1、蒐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玩具及物品。2、同等大的長方形、圓形雪花片積木。

2、剪刀、膠水、彩紙、調查表。

【活動流程】

㈠ 兒在玩中探索發現玩具的特徵,並進行分類。

師:“小朋友老師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我們一起來玩一玩。”

幼兒任意挑玩具,自由玩。師:“剛纔你們發現了什麼?他們能滾動嗎?(幼兒自由回答)

師:“請小朋友把能滾動的玩具放好紅色的籃子裏,把不能滾動的玩具放到綠色的籃子裏。

㈡ 幼兒對正方體和圓柱體進行測量,在測量中驗證它們的特徵。

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能滾動的物體是什麼樣子的?(幼兒自由回答)我們來看一看不能滾動的玩具是什麼樣子的?(幼兒回答

師:小朋友觀察的真詳細,那這個圓圓的玩具,它兩邊的圓一樣大嗎?這個長方形的玩具每個面一樣大嗎?幼:一樣大,不一樣大。(幼兒爭執不下)

2、老師出示紙條,幼兒親自動手測量,不斷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結論。

3、教師小結:這種身體像柱子一樣,而且上下中間一樣粗,兩頭都是一樣大的圓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爲圓柱體,圓柱體放倒了只能朝一個方向滾動。這種身體像盒子一樣,有六個面,十二條邊,一種每個面都是長方形,一種四個面是長方形的,另外兩個面是正方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爲長方體。

㈢、幼兒在疊一疊、擺一擺中加深對長方體、圓柱體特徵的認識。

1、師:在我們生活中,像圓柱體、長方體的東西有許多,今天我們一起到超市去找一找。

2、請小朋友坐上我的汽車出發吧!哎呀,超市還沒開門,我們找塊空地坐下。師:老師這裏有一些長方形、圓形的雪花片積木,請小朋友先來玩一玩、數一數、說一說自己是怎麼玩的。(幼兒玩積木後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一樣大的圓形疊起來就是圓柱體,一樣大的長方形疊起來就是長方體。

㈣、幼兒買商品,構建對圓柱體、長方體的知識經驗

1、超市裏的商品真多,請每個小朋友買一種像圓柱體的商品,一種像長方體的商品。

2、小朋友都賣了自己的商品,請你說一說買了什麼?商品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這些圓柱體的商品大小不一樣,高矮不一樣,粗細不一樣。這些長方體的商品大小不一樣,它們都有六個面,一種六個面都是長方形,一種兩個面是正方形,四個面是長方形。

㈤、幼兒分組用買的商品造型。

1、請幼兒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衛生紙筒等材料可以做成什麼樣的房子?應該怎麼做?(幼兒自由用買來的商品搭房子)

2、幼兒用繪畫、摺紙等形式對作品進行裝飾。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後,調查家中有多少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並完成調查表。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通過活動,進一步鞏固數字1~~4的實際意義,並能夠靈活地運用。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停車場內》。

活動重點:進一步鞏固數字1~~4的實際意義活動難點:能靈活運用數字1~~4。

活動過程:

1、找不同輪子的車:出示各種“車”,引導幼兒看看、找找這些車的區別:——“這兒有許多車,請你們來找一找,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引導幼兒口手一致地數數。教師對幼兒講述的內容進行小結,強調車輪的數量不同。

2、進停車場:介紹遊戲的玩法、

規則:——“請你來做小司機,先數數你的車有幾個輪子,再看着停車場上的數字的多少把車子停進去。”幼兒操作,進行遊戲。師生共同檢驗是否按每個停車場的要求停放車輛。教師對幼兒在操作中所用的方法進行小結。

3、按數取車:教師給幼兒每人一張停車卡,準備遊戲。師生或幼兒結伴辨認停車卡上的數字。幼兒按停車卡上數字的大小去取相應數量車輪的車子。幼兒相互檢驗遊戲的結果。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