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推薦】幼兒園社會教案彙編9篇

本文已影響 2.04W人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幼兒園社會教案彙編9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小朋友是不允許玩兒火的,因爲小孩子是不允許玩兒火的,小孩子還沒有對火很好的認識,因爲小孩子不能對火控制好,所以小朋友們不要隨便玩兒火哦!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幼兒認識玩兒火的危險,火災會對人民的財產安全受到威脅,從小培養幼兒的防火意識。

活動名稱:小孩子是不玩兒火的(幼兒園安全教案)

活動目標:教育幼兒不玩火,避免發生火災。通過活動,讓幼兒瞭解幾種常見的滅火方法,初步瞭解簡單的消防知識。

活動準備:有關滅火的錄像,蠟燭2根,打火機一個,水、沙子、溼布、扇子等,人手一份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在着火的時候,幾個小朋友採取的不同的滅火方法)。

活動過程:

1、遊戲:滅蠟燭

教師出示蠟燭,點燃。

“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用什麼辦法能把蠟燭熄滅呢?”

幼兒想出辦法後,教師提供備有的材料,請幼兒到前面試一下,教師小結。

2、討論,“出現了火情,該怎麼辦?”“現在天氣乾燥,如果出現火情,我們小朋友該怎麼辦呢?”

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滅火的辦法。

小結;剛纔小朋友想出的辦法都不錯,如果出現了火情,我們可以用水潑滅火、用溼布撲滅火、用沙子滅火、用滅火器滅火……但小朋友要記住,如果出現大火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撥打119電話。

3、請幼兒看錄像。

“前幾天,有個地方着火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想出的辦法和我們想出的辦法一樣不一樣?”看完錄像,提問:“他們想到了哪些辦法?”“哪些辦法是我們沒想到的?”(開窗,捂着嘴、鼻跑出煙火區)。

小結:火小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採取開窗,用水、沙子、溼棉被、滅火器等滅火,火很大的時候,我們撥打119電話,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煙火區,學會保護自己。

4、幼兒操作

“請小朋友看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幾個小朋友在着火的時候採取的不同的辦法,每幅圖的左下方有一個圓圈,你認爲辦法好的就在圓圈內打上“?”號。

討論: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辦法?

“小朋友想一想,爺爺、奶奶生爐子的時候,用扇子輕輕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來滅火行不行呢?着火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別的辦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我們身邊的垃圾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竹子,瞭解竹子的生長過程,及竹子的用途。

2.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各種竹製玩具、用具、圖片。

2.竹子盆景。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瞭解竹子的生長過程。

1.出示竹子盆景,讓幼兒瞭解竹子的生長過程。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與竹子息息相關。竹子長大以後,人們可以用它來製作很多東西。

師:小朋友們想想看你們家裏會有竹子製成的東西嗎?

(幼兒自由交流)我們再來看看竹子還可以做成什麼東西。

2.出示各種竹製作品的圖片。

二.出示各種竹製玩具、用具。

1.傾聽竹製玩具奏出的“生日歌”,師生同唱“生日歌”。

2.教師讓幼兒猜猜,今天誰過生日(小狗),師:這是小狗今天過生日收到的第一份禮物,小狗還收到其它的禮物,小朋友想看看嗎?

三.幼兒自由玩竹製玩具用具。

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進入和孩子們一起玩,也問問他們玩的是什麼?然後讓孩子明白,這些禮物全部都是由竹子製作而成的。

四.向幼兒介紹竹筍的食用價值。

教師告訴幼兒,竹子剛剛出生冒出土的時候非常嫩,這就叫竹筍,竹筍是可以食用的。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

師:有誰吃過竹筍做的菜嗎?

通過看圖片幫助幼兒回憶平時吃過的竹筍做的菜。說一說吃到嘴裏感覺是什麼味道?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的目標:

1、學習用語言表達對媽媽的愛。

2、體驗母子(女)之間的深切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爲媽媽準備一件禮物。

2、多種材料:沙巾、帽子、蠟光紙、毛線、吸管、串珠、糨糊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歡迎媽媽的到來。

1、幼兒傾聽朗誦詩歌《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感受家的溫暖。

教師:我們來聽一首非常溫暖的歌,它的名字是《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2、幼兒說說媽媽的工作和表達自己對媽媽愛。

教師:你的媽媽是做什麼工作的?你愛你的媽媽嗎?你想用什麼方式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呢?

(二)遊戲“甜蜜蜜”。

1、教師扮演媽媽:

教師:小朋友們,把準備好的禮物送給自己的媽媽吧!我們可以對媽媽說什麼話呢?

2、給媽媽送禮物。

教師:請你們把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媽媽,對媽媽說親密的話,並擁抱、親吻媽媽。

(三)遊戲“時尚媽咪”。

1、母子結對討論如何打扮媽媽。

教師:幼兒兩兩結對扮演母與子,請幼兒說說準備怎樣打扮自己的媽媽。

2、幼兒自選材料裝扮“媽媽”。

教師:你們可以用沙巾、帽子、蠟光紙等給媽媽做時裝,用串珠、毛線等給媽媽做首飾裝扮媽媽。

3、幼兒與媽媽們表演“時尚媽咪寶貝秀”,體驗與媽媽同臺表演的快樂。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自己就是最好的,不和別人攀比的道理。

2.欣賞故事,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自己就是最好的,不和別人攀比的道理。

2、難點:欣賞故事,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

活動過程

一、師幼交流,引出話題

1.師幼交流對美髮店的認識,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

(1)小朋友們去過美髮店嗎?美髮店是做什麼的?

(2)大人們到美髮店去做什麼?你都知道什麼髮型?

(3)你們看,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裏,鹿小姐也開了一家美髮店,它的'美髮手藝可棒啦!小動物們都喜歡到鹿小姐的美髮店去做美髮,瞧!誰來做美髮了?

2. 教師播放課件一,引出故事。

二、建構故事,明確道理

1.教師播放課件二,引導幼兒認識髮型。

(1)原來是花鴨大嬸、熊伯伯、松鼠姐姐,它們對自己的髮型非常滿意!它們做的是什麼髮型呢?

(2)噢!原來它們的髮型都不一樣,你感到熊伯伯的小平頭怎麼樣?(花鴨大嬸的盤發、松鼠姐姐的麻花小辮)

2. 教師播放課件三、四,幼兒分析刺蝟燙髮的原因。

過渡語:(教師歸納幼兒的答案)熊伯伯的小平頭又帥又酷,多精神啊!花鴨大嬸盤起了頭髮,好漂亮,好美麗,好高貴呦!松鼠姐姐的兩根麻花小辨又獨特又可愛,漂亮着呢!大家都誇松鼠姐姐的技術棒!

(1)你們看,誰又來了?

(2)小刺蝟看到大家美髮後變精神變漂亮了,它的心裏好羨慕呀!它也想讓鹿小姐給它做美髮,小刺蝟會做什麼髮型呢?

(3)你們看,小刺蝟做的什麼髮型?它滿意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3. 教師播放課件五、六,幼兒觀察圖片,猜測角色表情與對話。

過渡語:小刺蝟太高興啦!它連蹦帶跳地向家走去!

(1)路上遇到了誰?牛大伯見到小刺蝟是什麼樣子?(說一說、學一學)

(2)這是什麼表情?牛大伯爲什麼驚訝?

(3)牛伯伯驚訝地對小刺蝟說了什麼?

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表現“熊伯伯驚訝地語氣說話”。

過渡語:小刺蝟一邊走一邊想:難道我這樣不漂亮嗎?

(4)它走着走着又遇到了誰?小兔子見到小刺蝟後是什麼樣?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小兔子非常害怕,它是怎麼做的?

(5)這時的小兔子會說什麼呢?

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表現“小兔子害怕地語氣說話”。

4. 教師播放課件七和八,幼兒瞭解小刺蝟燙髮的後果,體會故事中的道理。

過渡語:小刺蝟弄不明白,自己這樣明明挺漂亮,爲什麼會嚇跑小兔子呢?

(1)小刺蝟回到家裏,刺蝟媽媽見到它又會怎樣?它會說什麼?(噢!原來媽媽也不認識它了)

(2)媽媽讓小刺蝟去果園背果子,它會背到果子嗎?你們看,它是怎麼做的?

(3)小刺蝟背到果子了嗎?爲什麼?牛伯伯看到它很驚訝,小兔子見到它嚇跑了,自己又背不到果子,唉!這時的小刺蝟心情會怎樣呢?

(4)小刺蝟沒有背到果子,只好回家去。咦!你們聽,誰來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

(5)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大灰狼?小刺蝟會怎樣呢?

三、欣賞故事,深化主題

1.幼兒帶疑問聽老師邊播放課件邊講述故事。

教師放慢語速,將幼兒建構故事環節出現的答案也加入到完整欣賞故事當中。

2.教師提問,幼兒進一步思考,體會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肯定自己,不可盲目地和別人攀比。

(1)小刺蝟逃走後,越想越不明白,原來自己從不害怕大灰狼,爲什麼這一次卻狼狽地逃走了呢?

(2)爲什麼別人能燙髮,它卻不能燙髮呢?(原來小動物做了美髮後不影響它們的本領,可是小刺蝟的刺可以背果子、保護自己。)

(3)唉!這時小刺蝟的心情又會怎樣呢?小朋友們說,燙髮適合小刺蝟嗎?

小結:對,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我們自己,不能盲目的和別人去攀比,更不要看到別人去做什麼,自己就去做什麼。今後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一定要想想自己的本領、自己的特點,想好了再去做。

(4)請你幫小刺蝟想一想,今後它該怎麼辦呢?

四、發散思維,解決問題

教師引導幼兒發散思維,幫小刺蝟想出既適合自己,又能不失本領的好辦法。

“小刺蝟非常的愛漂亮,但燙髮又不適合它,我們怎樣讓小刺蝟既漂亮,又不會失去自己的本領呢?”

結束語:我相信你們打扮的小刺蝟一定很漂亮,現在我們一起到教室裏把你們漂亮的小刺蝟畫下來,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用半圓形畫刺蝟,大膽地畫出刺蝟身上的刺,並畫上許多的蘋果。引導幼兒有控制地畫封閉的圓和能均勻的順一個方向塗色,如果單一地畫橫線和豎線一定是很乏味的,於是,我設計了一個“小刺蝟背果子”的情景。活動一開始,我先出示刺蝟圖片提問:“小朋友看看,誰來到我們班上了?” 然後以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小兔果園裏的蘋果成熟了,這麼多紅紅的蘋果怎麼揹回去呀?小兔心裏非常着急。

小百科:刺蝟是屬於蝟亞科(Erinaceinae)的一類蝟形目哺乳動物的統稱,共有5個屬;其中蝟屬(Erinaceus)的刺蝟分佈最普遍,廣泛分佈在歐洲、亞洲北部,在中國的北方和長江流域也分佈很廣。中國最常見的有黑龍江刺蝟(Erinaceusamurensis)等。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有朋友的快樂,喜歡和朋友一起玩。

2、能大膽的說出自己的姓名,認識更多的朋友。

3、學習給小花配對,對稱地粘貼小花。

活動過程:

1、幼兒已初步學習歌曲《我的朋友在哪裏》。

2、根據幼兒人數的一半畫不同顏色、形狀的花,然後將花朵對半剪開,即每人半朵花,反面貼有雙面膠;將室內1米以下的牆裝飾成一個柵欄圍成的小花園,裏面有綠色顏料畫的小草。

3、教學音帶《我的朋友在哪裏》(教師自備)

活動過程:

1、教師組織幼兒做律動導入。

(1)教師帶幼兒邊唱歌邊跳舞《我的朋友在哪裏》,要求幼兒邊唱歌邊找朋友,感受與朋友親親、抱抱的親密感覺。

2、遊戲:小花找朋友。

(1)幼兒自選半朵花,聽音樂邊唱歌邊找一個與自己拿有相同圖案的好朋友,面對面站好。

(2)提示語:找到好朋友後,可以將花拼一拼、擺一擺,兩個小朋友抱一抱,互相介紹自己的姓名,如"我是XX"。

(3)幼兒重複遊戲,教師提醒幼兒每次更換半朵不同顏色或形狀的花,去找更多的朋友。

3、遊戲:我們的花園。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什麼地方?我們怎樣讓這裏更漂亮?

(2)教師引導幼兒和拿有相同圖案的好朋友一起把完整的小花貼到花園裏。

(3)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邊操作邊唱歌《我的朋友在哪裏》。

4、師幼欣賞:我們的花園。

教師啓發幼兒理解:這個花園代表我們班,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是花園裏的花,只要大家團結友愛,共同進步,我們的花園就會更漂亮。

活動建議與提示:

1、創設"我的好朋友"主題牆面,將平時幼兒一起遊戲、互相幫助、關係謙讓的情景拍成照片貼出來,供幼兒欣賞學習;製作"朋友樹",在上面粘貼幼兒照片,並記錄出生年月,等到有幼兒過生日時大家都送上自己的祝福;開展"快樂小幫手"等活動,培養幼兒合作互相精神。指導幼兒在美工區畫自己的好朋友等。

2、利用餐前、餐後活動時間帶幼兒玩"牽線找朋友"、"我們邀請一個人"、"猜猜她是誰"、"誰不見了"、"郵遞員送信"等遊戲,進一步促進幼兒之間的認識。戶外活動時,提供共同遊戲的機會,如:玩滾球、玩蹺蹺板等。

3、請家長爲班級提供照片,經常詢問孩子在園的生活,傾聽孩子和好朋友之間的故事。教育孩子將自己的"寶貝"與朋友一起分享。積極參加班級組織的親子活動,進一步增進孩子間的友誼。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傾聽、感受故事內容

2.進一步瞭解大豆的廣泛用途,產生探索豆類植物的好奇。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故事、各種生活中的豆製品、蛋糕一個

活動過程

一、實物導入

師:小朋友們請看這是什麼?(出示蛋糕)

師:今天我們班要舉行一個特殊的生日patt,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是誰過生日?

師:(出示圖片:老豆爺爺)今天是老豆爺爺的生日,豆子寶寶們想給爺爺個驚喜,想把爺爺所有的子孫都叫來,可是豆寶寶們不知道家族中還有誰?於是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們小朋友。

師:小朋友猜一猜,除了豆寶寶外還會有哪些是老豆爺爺的子孫?(討論)

二、初步欣賞故事,結合圖片欣賞故事。

師:有一個有心的豆寶寶也在努力的尋找,它在網上找了很多老豆爺爺的子孫,小朋友們一起來聽聽都有誰來給老豆爺爺過生日?爲什麼小豆不讓他們來給老豆爺爺過生日?

三、帶着問題再次欣賞故事。

師:爲什麼肥皂、油漆、輪子、帽子也來爲老豆爺爺過生日呢?

師小結:原來啊肥皂、油漆、輪子、帽子都是用大都做成的,都是豆爺爺的子孫,所以來給老爺爺過生日。

四、故事表演,活躍氣氛。

1、理解故事,帶領幼兒討論:小豆長大了能做什麼?

2、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談一談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用大豆做成的。

師:你們想不想來做小豆呢?我們來邊聽故事邊表演吧。

3、 教師小結:大豆製品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而大豆做成的食物品種更是繁多,比如:豆腐、豆皮、豆腐腦、臭豆腐、豆芽菜等,他們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所以我們要多吃豆類食品,讓我們的身體長得更高!更壯!更漂亮!

五、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到區域中觀察、比較已投放的各種豆類,如:綠豆、扁豆、豌豆、蠶豆等,瞭解其用途。

2、收集有關大豆用途的信息。

小結及反思

幼兒對農貿市場很陌生,大部分幼兒都沒有買菜的經驗,不知道怎樣去買菜,因此,我設計了《農貿市場真熱鬧》這節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瞭解更多蔬菜的種類,營養與價格,同時讓幼兒自己去買菜,自己問叔叔阿姨菜的價格等等。幼兒非常感興趣,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在愉快的社會實踐中豐富了自己的知識,我覺得本次活動很滿意。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在一次角色遊戲中,我觀察到孩子們在玩娃娃家時,拿出“茶具”來“泡茶”及招呼客人“喝茶”,泡茶與喝茶的樣子真是象模象樣的。大班幼兒對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因而,促使我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泡茶,是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它有悠久的歷史與文化。特別是在我們閩南地區,只要有客人來,我們總會端出茶具來泡茶,以好茶相待。幼兒園的孩子對此雖熟悉,但卻不太瞭解。爲了弘揚民族文化,培養幼兒對中華文化的親近感,熱愛民族文化,特意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泡茶的基本步驟與注意事項。

2、觀察比較泡茶時茶葉的變化,並能說出喝茶的感覺。

3、培養對中華文化的親近感與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事先邀請幼兒家長中的熟悉茶藝及愛茶人士來園。

2、茶具四套、茶葉、開水、盤子。

3、三用機、古箏樂曲磁帶、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集中活動:

1、組織幼兒觀看茶藝表演(古箏樂曲伴奏),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結合茶具與茶藝表演與幼兒一起討論“泡茶需要什麼?怎樣泡茶?泡茶時應注意什麼?”。

3、提出分組泡茶活動的注意事項,並提出觀察記錄的要求。

二、小組活動:

1、將一撮幹茶葉放在乾淨的盤子上給幼兒看,請幼兒注意觀察

茶葉的外形、顏色、並聞聞幹茶葉的味道。請幼兒說說觀察的結果。

2、依泡工夫茶的步驟泡茶給幼兒喝。

3、泡茶當中請幼兒仔細觀察茶水的顏色如何改變?。

4、請幼兒交流喝茶的感覺。

5、泡完茶時,將茶葉從茶壺中拿出來,將茶葉攤開在另一個盤子上,問問幼兒“茶葉有了什麼改變?幹茶葉與泡過的茶葉哪裏一樣?哪裏不一樣?”

6、請幼兒在記錄表中記錄觀察的結果。

三、集中小結:

1、讓幼兒講講活動中開心的事及喝茶的感覺。

2、請幼兒結合自己的記錄表說說泡茶時茶葉的變化。

活動反思:

1、設計引入。在教學中,我使用了教材中提供的主題圖創設爲客人沏茶的情景,並提出問題“沏茶時通常需要做哪些事?”調動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爲學生幫助小明讓客人儘快喝上茶問題打下基礎。在學生大腦活躍的時候緊追着問“怎樣安排才能讓客人儘快喝上茶呢?”,調動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解決問題,有效地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2、合作探究學習。在探討怎樣合理安排這些事情時,採取了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讓學生四人爲一組,根據合作要求設計沏茶方案,讓學生經歷從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過程。在彙報學習成果時,學生展示了11分鐘的方案(最優方案),當追問“還有更省時間的方案嗎?”全班同學沒有一個。當問到還有其他方案嗎?有一個小組舉起了手,但是方案中他提出“接水的同時要找茶葉”,這點引起了全班同學的質疑,所以這種方案被否定掉了。也讓學生加深理解了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同時做。不可以同時做的事情要按照事情的先後順序來完成。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初步學習用手勢和簡單的語音向成人要玩具。

 活動準備:

每人一份色彩鮮豔的玩具。

 活動過程:

1.教師面前放幾件色彩鮮豔的玩具,問孩子:“你們喜歡嗎?想不想要?想要玩具就點點頭,用手指給我看,老師就把玩具給你玩。”教師發現有某個孩子表示想要的意思就請他上來。教師先問他要什麼,然後讓孩子用手指,已會講話的孩子可用嘴說,那怕孩子從嘴裏說出一個音,如:嗯、啊,說出一個詞,如:要、玩、拿等都可以。孩子說了教師一定要表揚。

2.孩子向家長要玩具。家長面前有若干玩具,孩子坐在家長的對面,孩子想要玩具時,家長要“逼”孩子指和說;“寶寶,是不是要汽車呀,你說‘要’我就給你。”每要一件玩具都是如此,如果孩子有表示一定要表揚。教師和家長也要根據孩子本身的發展情況來提要求。

  注意事項:

活動中,教師和家長注意個別差異,根據孩子本身的發展情況提出要求,因人而異,區別對待。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9

金秋十月,桂花飄香。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今天上午我們實驗幼兒園大班組邀請了爺爺奶奶和退休老師們在教室裏,祖孫兩代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共慶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爲弘揚民族文化,讓傳統美德深入孩子們的心靈。我們大班組的老師們精心策劃了一場“祖孫攜手歡度重陽”的聯歡活動。每個孩子都請來了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老少攜手,共慶佳節。

孩子們準備了許多精彩的節目,有彈鋼琴、集體舞《娃哈哈》、《北京的金山 上》、《閃閃的紅星》《我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等。爺爺奶奶看着這些可愛的小寶寶們都笑得合不攏嘴,好像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爺爺奶奶們也不甘示弱, 也表演了精彩的節目,有合唱、講故事、歌舞表演等等。爺爺奶奶們的精彩表演得到了小朋友的熱烈掌聲。孩子們還爲爺爺奶奶剝橘子、給爺爺奶奶吃糖,吃瓜子。祖孫倆你一口,我一口,笑容盪漾在整個教室裏。

最後,孩子們獻上了事先準備好的小禮物,和一聲聲稚嫩的真情祝福,還在老人的臉上印上了紅紅的脣印——“爺爺、奶奶我愛你!”把整個“重陽節”活動推向了高潮!

今天,孩子們在自己的親身體驗中,感受着愛,並學習着付出自己的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