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推薦】幼兒園社會教案彙編7篇

本文已影響 1.55W人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幼兒園社會教案彙編7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果皮、紙屑應該放在垃圾箱內,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2、有初步愛護環境的意識。

3、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公園背景、小猴、小兔、香蕉皮的圖畫。

2、玩具香蕉、糖果紙。

3、有關環境的圖片。PPT

活動過程:

1、演說"逛公園"。

(今天天氣真好,有一隻小猴子到公園裏玩,玩了一會它累了,於是從揹包裏拿出一隻香蕉吃,吃完以後它把香蕉皮扔在了草地上。這時又有一隻小兔子在逛公園,它感到餓了,吃點東西吧,就從口袋中拿出了一顆糖來吃,它吃完以後把糖果紙扔進了垃圾桶裏面。)問:

①小猴和小兔在吃完東西以後,分別把垃圾扔在了什麼地方?

②他們誰做的對?

2、看圖片。

看圖片前問:如果小朋友們都像小猴這樣亂扔垃圾會怎麼樣?(會髒,會不好看,會臭,會不衛生,會影響身體健康,)下面老師帶你們看一些圖片,看一看亂扔垃圾會怎麼樣。(跟剛剛你們說的一樣,結合圖片再說細節,好看的地方變得不漂亮了,吸引蚊蟲。)看圖片後問:你們平時出去玩的時候是怎麼做的?如果遇到別人亂扔垃圾你會怎麼做?

3、討論:如果身邊沒有垃圾筒,垃圾還可以放在那裏?(垃圾袋,小紙盒,塑料小桶,小盒子)

4、總結:以後我們不論在哪裏,去哪玩,都不能亂扔垃圾,要把垃圾扔進垃圾桶裏,在乾淨的環境裏可以讓我們心情愉快,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環境,愛護好我們的地球,做一個不亂扔垃圾的環保小衛士。現在我想帶小朋友們在幼兒園裏找一找,有沒有被亂扔的垃圾,我們去把它撿起來,扔進垃圾桶。

反思:

班裏有意識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還能提醒別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個小朋友沒有將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撿起來,有的就一直追着那個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進去,從這一點也看到了,孩子的確有能力,我們要相信孩子!

小百科:垃圾是不被需要或無用的固體、流體物質。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處理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常見的做法是收集後送往堆填區進行填埋處理,或是用焚化爐焚化。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要求:

1、教育幼兒講衛生,懂得環境的美要靠我們自己去創造,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2、啓發幼兒做一些環保方面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幼兒自覺保護的良好習慣。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課件製作、小小外星人、掛圖一副。

活動重點:使幼兒懂得要保護環境。

活動難點:讓幼兒能主動參與保護環境。

中班社會活動教案《讓環境永遠美》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徐老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他是誰?”外星人“貝貝”出現引起幼兒的注意。(“貝貝”我介紹:“hello!小朋友,你們好!我的名字叫貝貝,來自另外一個星球。我們的星球上什麼也沒有,很荒涼,媽媽告訴我,地球是個很美的地方,我就來到這裏。可看到的並不像媽媽說的那麼美。我拍了幾幅照片,小朋友你們看。)並引出課題。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演示課件(1—3幅圖),並提問:“誰來說一下他們這樣做對不對?”(幼兒回答)爲什麼不對呢?(幼兒回答),幼兒一邊回答教師一邊演示課件。

2、“他們的行爲都不對,因爲這破壞了我們美麗的環境,那麼小朋友應該怎樣做?”(幼兒回答)

3、開闊幼兒的思維,讓幼兒想一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過那些破壞環境的現象

4、人們在不知不覺的破壞着我們的環境,看地球媽媽都流下了傷心的眼淚,小朋友你們能不能想個辦法讓地球媽媽笑起來?(幼兒回答)

5、小朋友的辦法可真多,老師把小朋友的辦法編成了《拍手歌》,小朋友想不想聽?老師把《拍手歌》教給幼兒。

《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不要隨意扔垃圾;你拍二,我拍二,人和動物好夥伴;你拍三,我拍三,煙囪別再冒黑煙;你拍四,我拍四,正當綠色小衛士;你拍五,我拍五,植樹種草保水土;你拍六,我拍六,不讓清水變黑臭;你拍七,我拍七,地球媽媽穿花衣;你拍八,我拍八,美麗地球我的家;你拍九,我拍九,保護環境齊動手;你拍十,我拍十,美麗“家園”永保持。

6、教師演示課件,讓幼兒欣賞美麗的地球,教師進行講述。

7、教師幼兒裝扮圖片“幼兒園”。

  (三)結束部分:

秋天到了,幼兒園落了好多樹時,小朋友和貝貝去院裏把落葉撿起來好嗎?還等什麼,讓我們快出發吧!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初步瞭解小學的環境設施與小學生的學習生活。

感受小學與幼兒園的差異。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參觀小學的經驗爲佳。

課件準備:“小學”組圖;“上小學”組圖。

材料準備:畫筆、畫紙。

活動過程

與幼兒談論關於小學的話題,激發活動興趣。

——你們去參觀過小學嗎?

——你覺得小學是什麼樣子的呢?

出示組圖“小學”,鼓勵幼兒發現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之處。

——小學的桌椅和我們幼兒園擺放得一樣嗎?

——小學的廁所在教室裏嗎?

——小學的操場是什麼樣子的?操場上有什麼?

——有些小學有食堂,它和幼兒園有什麼不一樣嗎?

小結:在幼兒園裏,很多小朋友共用一張桌子,但小學是每人或每兩個人用一張課桌;幼兒園的廁所在教室裏面,小學的廁所在教室外面,而且男女生是完全分開的`;小學的操場沒有滑滑梯等遊樂設施;小學也不在教室裏吃飯了,在專門的食堂裏吃。

出示組圖“上小學”,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小學與幼兒園在學習上的差異。

——在小學,發言前一定要做什麼呢?(舉手)

——小學還可以像幼兒園一樣隨時上廁所嗎?(只能在課間10分鐘的時候去)

——小學要學哪些課程呢?(語文、數學、英語、品德、音樂、美術、體育等)

——什麼時候做作業?(每天晚上)

小結:小學與幼兒園在環境和學習上都有很大的改變。最關鍵的是,成爲一名小學生後,學習很重要,我們要比在幼兒園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知識學習上。

發放繪畫材料,鼓勵幼兒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小學。

——你心目中的小學生活是怎樣的?試着把它畫出來吧!

溫馨提示

有條件的幼兒園,可先組織幼兒參觀附近小學,再開展本次活動。若幼兒已有參觀小學的經驗,本活動第一環節可改爲“回顧參觀小學的經歷”。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夏天真熱呀

1. 知道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穿很少的衣服。夏天的太陽火辣辣的,天氣的變化大

2. 認識幾種夏天的水果。知道水果是有營養的,水果很好吃。

3. 樂意和同伴友好地玩水,感受玩水真快樂。

4. 知道夏天要注意飲食衛生,保持身體健康,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

5. 能不怕熱,堅持參加體育鍛煉。

6. 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遇到不愉快的事,能尋求成人的幫助或在成人的啓發下自己解決。

7. 能雙腳交替上、下樓梯。

8. 會用同種顏色的插片插塑。 調整

課程單元計劃

課程單元活動安排

太陽火辣辣

1 . 夏天真熱呀 (語言 社會)(浙課)

2 . 夏天夏天 到 (語言)(浙課)

3 . 我的影子 (科學 健康)(南課)

4 . 凍與不凍 (科學)

5 . 數學遊戲 “ 認識上下 ” (南課) 調整

水果真好吃

1 夏天的水果 (科學 社會)(南課)

2 做蛋筒 (藝術)(南課)

3 貪吃的小猴 (語言) (南課)

4 紅紅綠綠的西瓜(藝術)(南課)

5 水果品嚐會(年級組活動)

玩水真快樂

1 . 玩水真快樂(健康 社會)(浙課)

2 . 數學遊戲 “ 認識前後 ” (科學)(南課)

3 . 夏天的衣服 (藝術)(浙課)

4 . 放暑假了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小腳,喜歡做小腳的遊戲。

2、知道小腳會隨着身體的長大而長大。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節奏歡快的音樂磁帶;一份新生寶寶腳印;地墊若干

活動過程

一、組織活動:

1、帶領幼兒隨音樂入場

師提問:剛纔是身體的哪個部位和我們一起跳舞?(小腳)

小腳在哪兒?快把它請出來吧!

聽:(脫鞋)脫下這個鞋寶寶,脫下那個鞋寶寶,小腦袋靠一起,放在邊上多整齊。

(脫襪子)縮起小脖子(將襪子口退出腳跟)

拉長小鼻子(拉襪子尖將襪子脫出)

捲起小身子(將襪子捲起)

住進小鞋子(放進鞋子裏)

排排做好。

二、基本部分:

1、認識小腳

師:小腳小腳伸出來,轉一轉,搖一搖,點點頭,一起和我來跳舞(帶領幼兒雙手撐地,兩腿放輕鬆)小腳真可愛,給小腳找照個相(出示圖片)

提問:小腳有幾隻?(兩隻)一隻叫左腳,一隻叫右腳,左腳向客人問問好,右腳搖搖頭。兩隻小腳碰一碰做對好朋友。

2、師提問:小腳上有什麼?(腳趾頭)快數一數一隻腳上有幾個腳趾頭?一樣大嗎?

小結:小腳真可愛,12345五個腳趾頭。

提問:腳上除了腳趾頭還有什麼?(腳跟腳尖腳背腳底腳趾甲)

腳跟:圓圓的,點點地,踮一踮,畫個圈。

腳尖:可以跳舞。腳背:弓一弓,像小橋。

腳底:撓一撓腳底心有什麼感覺?(癢癢的)上面叫腳背下面叫腳底。

小結:兩隻小腳丫,十個腳趾頭,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往上擺,往下襬,往左擺,往右擺,勾起腳趾點點頭,彎彎腰,豎起腳跟踮踮地,問個好!

3、比較腳的大小

師:寶寶,和老師同伴比一比誰的腳大?爲什麼老師的腳比小朋友的腳大呢?

小結:(出示小腳印圖)老師的腳出生時就這麼小,後來人長大了腳也長大了,等小朋友長大了小腳也會長大。

4、小腳的作用

師:小腳真有趣,你喜歡用小腳做什麼?(幼兒自由說並嘗試)

你能用腳做哪些走路的樣子?(用腳尖走用腳後跟走)

5、小腳會跳舞。聽剛纔的音樂,要求小腳按節拍跳舞。

6、保護小腳。

師:小腳會做這麼多事情,我們聞一聞小腳有什麼味道?(臭臭的)爲什麼臭臭的?(出汗了)用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的小腳乾乾淨淨,舒舒服服的?(幼兒自由說)

小結:我們要天天洗腳,天天換洗襪子,還要勤換鞋子,勤晾曬鞋子,腳趾甲長長了會生細菌我們要勤剪指甲,穿大小合適的鞋子,這樣我們的小腳就不會有難聞的味道了。

三、結束部分:

教師組織幼兒學習穿鞋子和襪子,跟隨歡快的音樂跳着走出教室。

四、延伸活動:

到戶外做一些小腳喜歡做的活動(如:踩沙,跑跳,玩水等)。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我運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幫孩子們認識了小腳,在生活中孩子們雖然對自己的腳非常熟悉,但對於腳的各部分孩子們瞭解的很少,課堂中運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更進一步的認識了自己的腳,幼兒學習興趣濃厚,與老師配合默契。在保護小腳的環節中,幼兒能大膽講述自己的見解,並能充分聯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做法,教學效果較好。不足之處是部分幼兒活動中與老師配合不好,課堂組織環節欠佳,還有部分能力較弱的幼兒穿鞋子襪子不會,不知鞋子的左右,容易穿反,需要在以後的活動中進一步跟上練習。

大班語言繪本《媽媽買綠豆》公開課視頻+PPT課件教案音樂小視頻小班繪本公開課《想吃蘋果的鼠小弟》視頻+課件PPT+說課+教案反思音樂動畫小班語言。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現在的孩子因爲受到家人的過度保護,而缺乏與他人合作、交往的機會。在平時的遊戲活動中,部分幼兒不願和同伴友好合作、交往,常爲一些小事發生糾紛。少部分幼兒有與同伴合作的意識,但不能大膽表達自己的願望,不會用恰當的語言進行溝通。因此,我設計了本節教學活動,旨在引導幼兒會使用協作、商量的口吻與同伴合作交往,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本次活動的設計僅僅是一種思路,在日常教育中,我們會抓住時機,讓幼兒在真實的情境體驗中學習友好地與他人合作。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禮貌用語和商量的口吻與同伴交往。

2、在交往中體驗被拒絕、被接納的感受。

3、以積極的態度、友好的方式與同伴合作遊戲。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半個大小不一的愛心小卡片。

2、不同遊戲區的遊戲卡:

區域遊戲:禮儀棋10張。

自主遊戲:好朋友精品屋,8張。戶外遊戲:齊心協力,每組各5張。

3、幼兒遊戲過程中的錄像片段:

(1)幾位幼兒在玩皮球時,另一位幼兒站在一邊也想玩卻不敢和同伴交往,結果沒有玩到皮球。

(2)幼兒想加入別人的遊戲,態度卻蠻橫無理,結果受到同伴的拒絕,遊戲沒玩成。

4、輕柔的背景音樂。

活動建議:

1、遊戲“拼愛心,找朋友”,引起幼兒交往的興趣。

今天老師想讓大家玩一個拼愛心的遊戲,請你找一個好朋友手拉手,拼出一顆愛心。遊戲規則:每位幼兒手拿半個愛心去和別人拼,如果能拼成一個愛心,就可以成爲好朋友。

提問:你應該怎麼說別人才願意和你一起拼愛心?幼兒拼愛心,找朋友。

提問:大家都找到好朋友了嗎?你怎麼找到的?又是怎麼說的?

小結:跟別人一起合作時要有禮貌,態度要好,別人就會覺得你很客氣,就願意和你一起合作。

2、播放錄像片段,引導幼兒用協商性的語言與同伴交往。提問:請大家來看一看情景錄像,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1)觀看錄像片段一

提問:小朋友們爲什麼沒有和紅紅一起玩皮球?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2)觀看錄像片段二

提問:他們爲什麼也沒和小華一起玩玩具?(幼兒自由交流與個別交流相結合。)

小結:當我們知大家一起玩時,要態度友好,有禮貌;要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試着和人家商量一下,用“行嗎”、“好嗎”、“行不行”這樣的話取得人家的同意,這樣你纔會玩得開心。

3、找朋友,玩遊戲。

提問: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幾組遊戲,請大家商量一下,你們準備玩什麼遊戲?

(1)介紹遊戲內容。

區域遊戲:禮儀棋

自主遊戲:好朋友精品屋戶外遊戲:接力賽、脫圈

(2)幼兒自由討論。

提問:你們是怎麼商量的?

(3)提出要求:

遊戲1:禮儀棋,每組2人合作;

遊戲2:好朋友精品屋,夠8人才能玩;遊戲3:齊心協力,每組夠5人才能玩。

提問:好朋友精品屋只有兩個人,人數不夠怎麼辦?在要求別人時,你應該怎麼說,纔會讓更多的朋友和你一起玩?

(4)幼兒在音樂聲中根據遊戲規則找朋友,並懸掛遊戲卡。

提示:你選擇了什麼遊戲?你是怎麼找到朋友的?你對他說了什麼話?

小結:想和別人一起遊戲時,不僅要態度好,有禮貌,還要先了解別人的想法,然後再勇敢地說出自己的願望,徵求別人的意見。這樣,別人纔會喜歡你,願意和你一起玩遊戲。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讓幼兒掌握最基本的防火、滅火知識和技能,初步形成消防意識。

(二)動作技能

學會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懂得生命的珍貴。

二、活動準備

蠟燭若干、酒精燈及燈罩、水、破布、碎紙、消防標誌“嚴禁煙火”、“安全出口”、“火警119”。

三、活動過程

(一)播放小孩玩火引起着火的模擬錄像。請幼兒想出處理辦法,分組討論。

(二)做小實驗“酒精燈滅了”。啓發幼兒當火剛剛燒起時,可澆水滅火,可用破衣服去撲滅,也可用沙或浸水的棉被蓋住,隔絕空氣滅火。

(三)出示圖片,幼兒觀察。

教師提問,啓發幼兒討論。

1.火燒得很大,自己沒辦法撲滅怎麼辦?(打電話報火警)你知道火警電話號碼是多少嗎?(119)

2.還需要做什麼?(不要坐電梯、升降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離開火災現場)

3.怎樣離開火場呢?(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彎下腰往樓下跑)

4.爲什麼要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大火燒着的許多物體冒出濃煙,人們呼吸困難,容易窒息死亡)

5.爲什麼要彎着腰往外跑呢?(煙火上升導致上層空氣更加缺氧,儘量降低身體,呼吸近地面的氧氣)

(四)教師小結 要求幼兒不要玩火,遇上火災會隨機應變,脫離火險。

四、各領域滲透

健康:指導幼兒被火燒傷要用冰或冷水降溫,防止起泡,保護好傷面,防止病菌感染。

科學:小試驗,火爲什麼會燃燒。

五、生活中滲透 認識常見的易燃品。

六、環境中滲透 預防火災的宣傳畫。

七、家庭中滲透 家長向孩子講家庭中火源的安全管理。記住自家的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

八、活動評價

項目

目標實現程度

內容適合程度

活動設計趣味程度

幼兒的“三性”表現

存在問題

等級

評價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