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看泰坦尼克號有感

本文已影響 2.65W人 

  篇一:電影《泰坦尼克號》觀後感

有關於泰坦尼克號的記憶是如此的富有戲劇性,似乎就像是被上帝安排的命運一般。然而在塵埃落定時候,誰都看得見,這命運有着怎樣的起承轉合。上帝從來沒有安排,安排好這一切的,是人類。

看泰坦尼克號有感

泰坦尼克號故事所負載的這一層對於人類盲目自信的批判在電影中有所提及,雖然不是敘事的重點,卻也在伊斯姆先生和史密斯船長的對話中、有關救生艇數量和容量的對話中等情節中含蓄的給出了電影本身的觀點——釀成最終悲劇的,並非全是天災,而是人類的挑戰一切的狂熱——無力負擔全責的史密斯船長選擇了放棄生命,無力控制局勢的麥道船長選擇了飲彈自盡,無力創造神話的安德魯先生選擇了與自己畢生的最大傑作一起毀滅——這不是一個人的死亡,不是一艘郵輪的毀滅,而是積聚了一個時代人類慾望的幻夢的崩裂,這崩裂令任何個體都無從承受,惟有一死,方可解脫。

侷限於時長等因素,電影在情節上和畫面上對於這一層的表達如果可以說是點到爲止,那麼來自於詹姆斯霍納的電影配樂,則在這一道路上達到了超越電影故事和畫面的境界。尤其是電影配樂中的尾聲《大海的詠歎》,以全篇音樂都未曾有過的沉重和憂傷將這個主題講述到了音樂可以達到的極致——不再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不再有悲劇昇華的光輝,有的只是對於這樣一個已經深眠於大海,終將有一天深眠於人類歷史的故事的反思與追憶,最後逐漸遠去的音效,就是在訴說着這命運的啓示。

  篇二:電影《泰坦尼克號》觀後感

還記得第一次看泰坦尼克號的時候,心潮澎湃,思緒萬千。那種刻骨銘心的無私的愛永遠是愛情故事裏的最經典的永恆,那場巨大災難裏被奪走的生命永遠都讓人扼腕嘆息。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給人看,而我希望至此之後不再有類似的悲劇。

最近再一次看了3D版的泰坦尼克號,依然經典與震撼。此時關注的不僅僅是依舊動人的愛情,更是關注着這場悲劇中的每一個細節。在奢華的頭等艙裏,Rose的內心裏並沒有真正的快樂,因爲沒有人關注她的內心,她並沒有沉浸在這貴族的奢靡生活中,外在的物質享受反而讓她更加痛苦,以至於有了自殺的念頭,而一切幸福的開始只源於真正關心她內心的人的出現。回到現實社會裏,我們有多少年輕的生命的逝去是因爲缺少真正的愛與關懷。無論是朋友之間、師生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越來越缺乏真正對內心的關懷。或許快節奏的社會讓我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我們需要去努力打拼換回幸福的生活,但物質條件的改善並不能讓人們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幸福,人們內心的壓力需要發泄,需要有人傾聽,需要有親切的問候。無論何時,都不要忘了自己內心的需要,不要忘了朋友、家人最需要的東西,那就是精神上的鼓勵、情感上的關懷,甚至只是一句“你好嗎?”

  篇三:電影《泰坦尼克號》觀後感

不管是片中的愛情、親情和友情,全片中的情感都是爲了透視人性而設置。然而對於人性的解讀和判斷,我們往往太容易以道德制高點自居了事;《泰坦尼克號》則在這個問題上給出了榜樣式的解讀。

然而Rose是幸運的,她在這一趟旅程中遇到了真正關心她和愛她的人。其實不止是Jack,就連Carl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愛意和關心。從不知如何面對任何一種關心,不知如何善待一份愛意的懵懂無知,變成了一個有獨立思想、堅強選擇的女性,Rose用自己的方式迴應了Carl的關心,更用自己的一生讓Jack給的愛熱烈的活在了她人性的光芒裏。

《泰坦尼克號》卻不是一部所謂人性善的溫暖故事,而是以更爲藝術的方式着力呈現多樣人性的寫實劇。這一特質在Carl這一角色身上表現的最爲突出。Carl是性格上獨斷專行的未婚夫,是一個心胸很狹窄的富二代,是一個只知道以金錢收買一切的小人,看似好像這樣的Carl必須是一個反派角色不解釋,但是他又是對Rose一往情深的男人,是在自救時同時搭救小孩子的人,他在一片大亂中始終保持着救生艇的安全,爲此不惜做出各種事情,他也是在災難中撿出一條性命卻輕易的在股災中放棄掉的人,各種各樣的選擇、各種各樣的企圖、各種各樣的品質在他的身上都有着體現,單純的人性善或者人性惡都不足以提供解釋,將之與一些經典的人性善或者人性惡作品相比,會更加看到《泰坦尼克號》在訴說人性的豐富和多面的特質。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