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通用10篇)

本文已影響 3.1W人 

《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通用10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通用10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通用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傅雷家書》讀後感1

暑假老師要求我們看名著《傅雷家書》,老實說,我並不喜歡名著,在我的印象裏,名著裏的語言是枯燥而乏味的。可是《傅雷家書》顛覆了我對名著的看法。

我認爲家屬無非就是對遠渡重洋的女子依依不捨,而《傅雷家書》不僅僅如此,家書中所充斥的,是對自由的嚮往,是對真理的追尋。它像一面玲瓏剔透的鏡子,反映着人們內心的道德觀念。它是父親對兒子的淳淳教誨是父親時時刻刻提醒兒子的警鐘。它是父親對兒子的警鐘。它也是母親對兒子辛苦勞頓的理解,是母親對兒子用不改變的支持。

父親會對兒子談理想,同時也會端正兒子的道德思想。父子之間似乎是四目相對的坦誠,談古論今,討論音樂,說國家大事,更會是一一指出孩子的優缺點。母親會對遠隔萬里的兒子訴思念,互相告訴近來發生的事情。

人自愛其子,是一種自然的規律。生命有限,而傅雷卻通過自己的兒女來延續自己的生命,讓兒女學會對社會、對祖國,對世界負起責任來。在傅雷的文字之中,他高度負責的精神可見一斑。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他從父親的書信裏得到了無盡的精神養料,好像父母仍在身邊一樣,給他力量,突破衝重重的阻力。

說到這裏,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然不是像傅雷那樣的偉人,但是他們給我的愛並不比傅雷給傅聰的愛要少。他們事事爲我着想,爲我考慮。

書中時時給人深刻的開導,處處閃耀着智慧的光芒。不僅如此,從書中我還感受到了家去們的用心良苦和他們給予我們崇高的愛,正如傅雷在信中對兒子說:“孩子,我從你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比你從與我這兒得到的少,尤其近三年,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到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昇華!”

所以,《傅雷書家》拉近父母與我們的距離,讓我們互相理解,互相體諒,親情溢於外表,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和啓迪。

  《傅雷家書》讀後感2

父母是我們身邊最貼近的人,他們時刻關懷着我們,在身邊教導着我們。同樣是父母,傅聰與傅敏的父母則是用一封封書信來表達對自己孩子們的關懷和熱愛。正式這一封封的書信,感動着我們、打動着我們。

傅雷是我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文學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而母親朱梅馥是一個極具有東方文化素養、有經理了西方文化洗禮,既溫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家書中的家教風格,顯現的底色是中西文化的融合,也是父母與孩子的文化中合體。

家書中的底線是先“做人”。關於“做人”,傅雷寫道:“我說的做人,是廣義的,私德、公德都包括在內,主要是對集體、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而傅聰則是這樣理解的:“我父親說的做人,絕不是世俗概念的“做人”,什麼藥面面俱到啊,什麼在社會上藥怎樣怎樣啊等等。他說的“做人”,恰恰相反……是另一種意思。”傅敏先生正式遵循父母熊掌的意思,既明確“底線”,又鋪陳“底色”,編纂了這部家書,讓更多的世人明白理解。

傅雷之所以說“先做人”是“底線”,實際上也是傅雷一貫的教育理念。他認爲“教育當以人格教育爲主,知識其次。”孩子品德高尚爲人正直,文門欠缺一些也是沒有關係的。而傅聰所說的“做人”則是“底線”加“底色”,在最高意義上做一個精神上有所昇華的人。這裏的“底色”則是以“全面的文學藝術修養爲基礎”,健全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斷的求索追求,“知其不可爲而爲之”。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爲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懂得了許多,我更加理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瞭解父母,讓父母瞭解孩子的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3

世上有種神奇的力量,那就是愛。而最先給予我們愛的就是父母,他們的愛不求回報,只求子女能夠健康長大,能夠出人頭地,因爲它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才得以幸福。

我不僅感激父母給我的愛,傅雷夫婦對子女的愛也使我感到震撼。傅聰傅敏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懂得了愛,以實際行動回報了父母,更使我感動。《傅雷家書》應是我們學習與深思的教材。

《傅雷家書》共收錄了傅雷寫給在國外學習的傅聰的十一封信。傅雷對不在自己身邊的兒子的發展甚爲關心,想方設法的指導着他。因此,關於兒子的音樂專業也是尤爲關注。哪一樂曲,哪一樂章,哪一字節都談談自己的體會,心得。怪不得有人說;這樣的教育,不成材都難。

讓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我們的生活中是不是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景:因爲我們生病,而徹夜未眠的身影;因爲我們學習不佳,工作不努力,而大發怒火的人……對,就是他們,這些爲了我們而嘔心瀝血的父母。傅聰傅敏理解了父母,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個成爲國內國外知名的鋼琴家,一個也成爲我國傑出的英語導師。而我們又做了什麼?

不,我們不能再像從前那樣了。不能一句簡簡單單的話“我們有代溝”,就拒絕與父母交流;不能因爲一點點不順心,而對父母大發脾氣;不能爲了追求所謂的時尚,不顧父母的辛勞,大手大腳花着他們的血汗錢,而不感到愧疚……。不,我們應懂得理解父母,做一個知道感恩的人!

我們永遠不知道父母爲我們付出了多少,但是能肯定的是你能爲父母做的,絕不會比父母爲你做的多。一個人,如果從小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長大後又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愛,那麼他會把這種愛延續下去,繼續傳給其他人,那麼世界上將會處處有愛。

《傅雷家書》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也是最值得讀的一本書。讀讀它吧,讓我們從中讀懂父母,做一個有修養,有道德,學會感恩的人。

  《傅雷家書》讀後感4

傅雷就是把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介紹到中國來的。他還是一個嚴厲,盡責的父親,在兒子成長成人,留學海外之後,仍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悉心指導。這些家信匯編成冊,就是《傅雷家書》。

其中我讀了一部對於我來說比較精彩的一個片段,那就是:《1956年2月29日夜》。這一封信由莫扎特樂曲的特點談起,論凡藝術家要有一顆赤子之心,要真誠。而真誠是要做人的根本,必須從小培養。這是一種循循善誘的教育方式,令人感到語重心長。

這文章裏總結了這麼個結論:藝術不但不能限於感性認識,還不能限於理性認識,必須要進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這裏面的加點的詞讓我深深體會到了藝術家最需要的一樣東西,那就是“愛”!

並且在文章裏我讀出了父親對兒子的那望子成龍的良苦用心,處處用許多深刻而明瞭易懂的話語去教育他,在父親對兒子深切的教誨中的那些哲理句子每一點每一滴都在打動着我的驚訝,使我深深牢記。

在表面文章也多次寫到了中外藝術方面的知識,這裏使我瞭解到瞭如上文所說的藝術家最需要的一樣東西,那就是愛,而且我還懂得了藝術中的那種真誠,就像文中所說“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真誠的不懂,比不真誠的懂,還叫人好受些。像這樣的人是最可厭了,而真正有了真誠,纔會有虛心,有了虛心才肯丟開自己去了解別人,也才能放下虛僞的自尊去了解自己。建築在瞭解自己瞭解別人上面的愛,纔不是盲目的愛。從而這裏的真誠正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

這在洋溢着父子深情的家書,一定有許多地方會引起你強烈的共鳴。請靜下心來,細細閱讀,用心去體會傅雷望子成龍的良苦用心,瞭解中外藝術方面知識,以開闊視野,培養審美情趣。

希望大家能夠看《傅雷家書》,體會文中的深意,提高自身的修養,懂得做人的道理。

  《傅雷家書》讀後感5

我的心情,隨着開篇的第一句話就沉重了下來,兒子的出國深造,讓父子之情難分難捨。在文中,有這麼一句話:"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過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藝術的壯年。"這真的模範下的傅雷之口嗎?這是一種委婉的道歉,更是一種深刻的懺悔。

有人認爲家書是最爲真切的文字,它從不對外發表,一切的言語是那麼自然率真,但當中無不包含父母對子女的愛。小到生活瑣事,大到做人道理,父母渴望已經年老的自己能爲子女付出多一些,讓子女的成長之路少一些絆腳石。傅雷就是這樣的一位父親,他的信中,少不了對兒子生活的噓寒問暖,卻比母子對話多了一種深層次的默契探討。

在生活上,他教給兒子外國的禮節,指導兒子的爲人處世;在事業上,他爲兒子蒐集資料,一起研究音樂藝術,他們是一對父子,卻更勝似一對朋友。

在兒子跌入人生低谷的時,他以激情的語言喚起兒子的自信;在兒子演出成功時,他以平實的話語說服了兒子的躁動。他爲兒子所付出的,遠遠勝過自己。

撇開親情不談,傅雷的藝術造詣更是讓人歎爲觀止,他對樂曲的獨特見解,證實了一點:在文字上有成就的人,在藝術方面也同樣有建樹。正是因爲此,他們父子的通信,不僅僅是一封封家書,更是對中國音樂教育的偉大貢獻,這一封封家書,猶如一杯杯清茶,淡淡清香縈繞心中。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我的父親。他嚴厲、冷淡、沉默。但是,在他的眼裏,有一份專屬於我的柔情,在他的嘴角,有爲我笑過的甜蜜,在他冷漠的背後,有一種以他獨特方式默默爲我付出的行動。

合上這本文學著作,我獲得雙倍的感動。傅雷的良苦用心,他那份默默的無私的愛,感動了我,也讓我讀懂了父親對我的愛。如果有這麼一個機會,我一定也要與父親通通家書,向他表明我的敬畏,訴說我的情思,希望這一切還爲時不晚吧!

  《傅雷家書》讀後感6

一個嚴厲盡責的父親,在兒子長大成人,留學海外之後,仍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悉心指導,這就是《傅雷家書》。

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足以說明一個嚴厲盡責的父親對兒子深厚的愛,這也許就是父愛的偉大。父親的嚴厲並不代表他不慈愛,在出國留學的過程中,傅聰遇到很多挫折,但他正是因爲有一個偉大的父親,從而使他變的堅強,勇敢的戰勝困難,因而獲得理想的成績

父愛是偉大的、無私的,只是父親不會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罷了,父親對孩子的愛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怪只怪我們缺少一雙發現愛的眼睛。

進入初中,我接觸到《傅雷家書》後,我對爸爸的愛又有深一層的理解,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教給他許多做人處世的方法,確立正確人生,引導他走向成功,我更加珍惜父愛,後悔當初埋怨爸爸。其實,並不是爸爸不愛我,而是我沒有發現,因爲爸爸不會表達他的愛,但他在生活中對我所做的事都體現出他對我的愛,有哪個父親會害了自己的孩子呢?他打了我就是讓我記住:要用一顆寬容之心寬容他人,容納他人,“多在自己身上找缺點”。世界上最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心靈,不要因生活的小事而斤斤計較,這樣的人生是枯燥乏味的。

人生的第一位老師就是自己的父母,我們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到風度翩翩的少年,父母在我們身上花了無數心血,傾注了多少情與愛,交給我們多少爲人處事的方法,幫助我們確立人生目標

可憐天下父母心,檫亮你那顆明亮的眼睛去發現愛,不要失去後才後悔,既然擁有就應該好好珍惜。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父母鼓勵、關心、愛的結果,所以,我們更要孝敬父母,有這美好的一切就好好珍惜,努力來回報父母對我們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7

寒假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半,讀完《傅雷家書》後,有人感嘆傅雷先生對兒子深沉而細膩的父愛,有人則細心鑽研傅雷先生教給兒子的人生哲理,而我更加關注的是先生的“教法”。

《傅雷家書》記錄了傅雷夫婦給兒子的書信,信中既有談到爲人處世的方法、如何正確對待藝術,又寫到了學習方法與生活的瑣碎。字裏行間透露出一位父親對遠在國外的兒子深深的思念與諄諄教誨。

傅雷先生在音樂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與知識,而兒子傅聰更在音樂上有着極高的造詣,其中離不開父親與他的交流。傅雷並不因自己是“父親”而忽略兒子的想法,他與兒子平等地交換意見,有時因爲兒子的意見產生新的想法還會記錄下來。在告訴兒子應該怎樣做時,他總用提醒的語氣,而不是命令。教給兒子道理時,他不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批評兒子,而是潛移默化般的教育。當兒子獲得榮譽時,他給予足夠的讚揚,同時還提醒兒子不要被過分的讚賞衝亂了陣腳。

他以更溫和的方式去教育兒子,卻也不失一個父親的威嚴。

父母與孩子之間隔了相當長的一段歲月,正因爲有了這段歲月的沉澱,父母會更有能力、更有經驗去面對生活,而把這些方法傳授給孩子也是人生的課題之一,是人類發展歷程中重要的一環。

“教法”在家庭教育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若是太過溫和,便會寵壞了孩子,若是太過嚴厲,便會使孩子產生自卑感。在這個點上失去分寸後,孩子就像脫繮的野馬。傅聰年紀小時,傅雷就因太過嚴厲使兒子一度匱乏自信。在生活中,有些父母在聽孩子的建議時常說:“你還小,什麼不懂。”卻從不解釋“不懂”在哪裏。失去了交流後,父母與孩子在思想上便成爲兩條平行線,各自延伸卻從不相交。

所謂“教法”,就是教育的方法,好教法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與孩子的配合。我們都在羨慕着傅雷先生的兒子成績斐然、家庭教育成功,羨慕着所謂的“隔壁家的小孩”,不妨自己學習他的教法,學會用心地、正確地傳達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8

這是一本充滿着父愛的教子名篇,這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這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它就是《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是將傅雷寫給他兒子的書信匯編成的一本集子,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親情溢於字裏行間。

傅聰至海外留學,與家裏唯一的聯繫就是書信。《傅雷家書》中寫過郵局將傅聰比賽後的長信遺失,傅雷半個多月的心神不寧。因爲兒子遲遲沒有來信,傅雷甚至疑心:兒子又不信任爸爸了嗎?由此可以看出來,傅雷將對兒子全部的愛都傾注到了家書中。我終於有點明白“家書抵萬金”的意思了。傅雷曾在給傅聰的信中這樣說;“藝術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還有一個‘愛’字”。他要求兒子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曾在家書中寫過這些家書的目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播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傅雷對兒子的教導不僅僅在藝術上,他曾勸傅聰改掉懶惰的習慣;“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與偏向不能受道德的約束,又怎麼能夠實現我們教育你的信條;“先爲人,次爲藝術家,再者爲音樂家,終爲鋼琴家?”

《傅雷家書》是一位父親爲兒子苦心孤詣的證明,傅雷對傅聰、傅敏的愛不是普通的噓寒問暖,而是暗藏在他對兒子們的諄諄教導中,暗藏在他對兒子們道德和藝術的嚴格要求中。

《傅雷家書》中的傅雷既像兒子們的朋友,又像兒子們的老師。在爲傅聰和傅敏提出建議與意見。這些不同尋常的家書,拼出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愛,簡單真誠卻又偉大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9

不得不說,《傅雷家書》無疑是一部極親切、極寫實的作品,無論是作爲一名讀者,還是對當時的傅雷一家來說,很享受其中的溫馨。

品讀完全部的家書,無論對誰來說,傅先生是一位十分負責,有自省能力的父親。信中細膩入微、誠心誠意的文筆,無不充滿着對孩子的愛。從開始的致歉,到後來的噓寒問暖,他隨着孩子的長大,自己也不斷的改變着,這是十分難得的。你很難在一位不惑之年的老者筆下看到這些。也許是失去了,才最終大徹大悟,體驗過放手,才真正的放手。

父親在自省的同時,更多的,是給予了尊重。孩子遠走高飛了,心裏,說不出的難過。但我們從信中卻見不到任何約束,更多的是建議,更像一位朋友,這點也無不令我佩服。在這位父親的信中,有一句令人難以忘懷,他說,人是感情動物,展示了父親感性的一面,人就是這樣的,生而爲人,我們爲什麼特殊於其他生物?就在於我們有更多的情感。無論痛苦、快樂,這都是我們一份難能可貴的經歷。爲什麼總那麼理性呢?享受這些獨特的情感,將人生變得多彩些,纔不負此生!

在這些信中,看的是父親,也不少見母親的筆影。在文中,我發現母親對於一些事,往往更爲理性,她在文中說過:“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其實兩者並不衝突,因爲有父親的感性,有母親的理性才能造就出在這個社會上,能夠立足,亦能享受生活的人。這也就是父母能帶給孩子的引導與愛了。在一封封的信中,我們不乏能看出父母的關心,往往很多封的信,才能換得孩子的一件,可能是父母寫多了,或是孩子寫少了。

但無論如何,我很欣賞傅先生說的一句,“不能用忙字推託。”還是回到上文,人生中分秒都是一種享受,我們不要只在乎自己的快感,世上的人情事故還有很多,別荒廢了。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傅雷家書》是傅雷先生及其夫人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到1966年的186封家書,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

這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雖是寫在紙上的家常,但這些話語卻如山間潺潺的清泉,承載着一位父親細膩、真摯的令人動容的感情。

誠如書中所寫”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晨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睡不着,也說不出爲什麼。”字裏行間之中顯而易見傅雷先生的愛子情深。對於長大的孩子,希望他茁壯成長,有所作爲,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對於孩子的每一件事都親力親爲,怕別人做不好,但又怕孩子難以獨立。似乎每位父母的心中所想與傅雷先生都是如出一轍的。

在父母的眼中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怕我們懵懂不知這世界的深淺,又希望我們永遠純真,沒有煩惱纏身。世間每一對父母都是如此矛盾,在近與遠中舍取徘徊,尋找一個合適的尺度,與我們相處。我們是風箏,父母希望我們只在他們目光所及之處飛翔,但又害怕那根緊握在他們手裏的線會令我們厭煩,禁錮我們翱翔的高度。

傅雷先生是一個好父親,他與孩子的相處把握好尺度,嚴師、慈父、益友,他在他的孩子的生活中扮演好每一個角色,且都做到了極致。但是我的父母也許不能做到像傅雷先生那樣完美。他們不懂得如何正確地教導孩子,他們很少讀書。但他們愛我,那些令我厭煩的管束嘮叨都代表他們愛我。他們會在每一次斥責後落淚,在每一次憤怒後原諒,在每一次失望後包容。這是我的父母,天地間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父母,你的父母也是。如果你愛他們,請儘早向他們表達你的愛,不要羞怯,你們是生生相息的整體,你們是血濃於水的親人。告訴他們你愛他們,別讓他們等太久。

讀懂父母的愛,是我們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